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3页)
编号:345362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3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2-20
上传人:遗****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人性
空间
湿地
公园
景观
节点
设计
- 资源描述:
-
人性的空间-湿地公园景观节点设计,人性,空间,湿地,公园,景观,节点,设计
- 内容简介:
-
东部新区湿地公园中片景观节点设计人性的空间-湿地公园景观节点设计摘要: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具有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效益。在湿地景观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功能上具有特殊性,系统上具有不易恢复性;同时景观为人而建,人作为客体是景观的使用者。景观为人提供多种体验场所,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并影响景观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景观的适宜性,是以人的感受与评价作为评判标准。本论文以湿地景观中人性化的景观节点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创造既宜人的环境,又不破坏湿地的自然生态性的景观节点。关键字:湿地公园 人性 景观设计Humanity Space- Wetland Landscape node designAbstract:Wetland natures most biologically diverse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highest ecological system, is the huma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ive on the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 Wetlands have adjusting the climate, soil erosion control, promote silting created land, the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is known as the earths kidney, and has hug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unctions benefit. Wetland landscape i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etland park, as in areas surrounding the cities of an ecological crisscross area, has the very strong sensitivity, the function has particularity, the system has not easy restorative .as will landscape was built for human, people as object is landscape users. Landscape is offers a variety of experience place, meet various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landscap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Landscape suitability is based on the feelings of people and evaluation as evaluation standard.This papers to the wetland landscape in the human landscape nod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man and nature, how to the point of view of people create both pleasant environment, and does not destroy the natural ecology landscape of wetland node. Key Words: Wetland humanity landscape design目录1. 绪论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内容- 41.4 研究意义- 52. 基地状况分析2.1 基地区位分析- 62.2 周边环境分析- 62.3 基地现状人文资源分析- 63. 设计理念与目的3.1 理念的缘起- 63.2 理念的演绎- 73.3 设计目的- 74. 设计手法与体现4.1 设计内容- 74.1.1滨水景观节点- 74.1.2木栈道景观节点- 84.1.3公共设施- 9 4.2 设计方法- 10 4.3 细部大样设计- 11 4.3.1滨水休闲广场- 11 4.3.2次要入口广场- 11 4.3.3湿地植物鸟类体验- 12 4.3.4湿地特色氧吧- 13 4.4 图纸表现手法- 145. 结束语-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1. 绪论1.1 研究背景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而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功能上具有特殊性,系统上具有不易恢复性,所以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有了一些积极探索。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及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对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自然特性不断丧失,生态价值不断下降,其自然湿地的存在受到严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意识到湿地作为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效益。并且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湿地对于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对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湿地研究的热点之一。1.2 研究目的在湿地景观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功能上具有特殊性,系统上具有不易恢复性;同时景观为人而建,人作为客体是景观的使用者。景观为人提供多种体验场所,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并影响景观中人的感知与行为。以湿地景观中人性化的景观节点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创造既宜人的环境,又不破坏湿地的自然生态性的景观节点。1.3 研究内容湿地公园不仅可作为自然湿地在量上的有效补充,更可缓解现存自然湿地所受到的威胁和环境压力,是湿地保育的有力措施。城市湿地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等原因,人的干扰因素比较严重。如何保持湿地的特色,又满足城市居民对湿地景观的使用需求,于是这就成了我们的研究课题。湿地公园的建立是保持该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近于自然景观状态,是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是解决当前城市开发与湿地与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本次湿地公园的设计我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研究,发现湿地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在节点中主要体现为空间尺度,游园组织,景观小品设计、植物设计等方面体现。1(1)安全需求,设计中注意沿水安全性措施,水景小品的水深要控制在安全值内。另一方面,安全性则体现在 “领域性” 需求,营造使人有安全感的环境空间。 一般情况下,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常常通过局部空间的凹入、 围合、 视线遮蔽等来实现其要求。从实用性角度来看,可以利用乔木植被的树荫增加人们的休息场所,并且设置 一定量的休息区供看护小孩的成年人休息。此外,针对老年人和儿童锻炼的需要可设置一些健身设施。 为方便外地游客,可以在景观附近增加部分购物区域等。(2)宜人性与特色性从生理需求层面来看,现代湿地景观节点必须是美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 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实物热爱的心理需求。同时独具特色的景观环境也是体现当地历史渊源、 地域文脉的有效途径,在景观节点设计中应利用当地特有的水文化,彰显特殊的文化魅力。(3)交往性与公共性从交往需求层面上来看,湿地景观以其独特的环境优势吸引众多游人去那里散步、休闲,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开阔的空间与自然交流,与他人交流。所以,应设置适合集体活动的场地,以此增加人们交流的机会,为人们的交际提供方便的、理想的场所。(4)领域性与私密性在保证有安全感的前提下, 人类从生理和心理上对自己的活动范围要求有一定的领域感, 或领域的私密性。确定领域,人们才有安全感。领域性体现为个人或几个亲密的人的私密或半私密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也可以说是某个群体的半公共空间。一旦有领域外的因素入侵,领域感受到干扰,领域内的主体就会产生不适,戒备因素就会产生。 在繁华的城市中, 人们是很向往拥有一块远离喧嚣的清静之地。 植物的运用是创造私密空间的 最好的自然要素,在绿色的屏障营造的宁静空间中,中老年人可以在幽静的环境中散步,年轻人可以在 相对私密的环境中交谈、密语。 城市湿地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场所, 一个成功的湿地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更要满足人的心理需要,(5)空间色彩的层面上,可通过景观小品来表达,景观小品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小品的场地、位置、尺度、色彩、形态、质感时都必须从整体出发,研究各方面的背景关系,通过均衡、统一变化、韵律等手段,寻求恰当的答案,表达特定的空间气氛,形成鲜明的第一视觉印象。当人们介入这一特点的空间中,随着视觉的移动,会在人们的头脑中 形成有节奏、有韵律、视觉空间效果。根据景观小品的位置设置,可分为水中小品和陆上小品两大类。1.4 研究意义 公共空间的本源是人际交流,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一个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空间,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只有提高景观环境的质量,只有满足人们生活的质量和生活上的需求,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景观空间只有真正为人所用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方可为成功的设计。2. 基地分析2.1 基地分析基地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部新区的东海塘组团内,北以翔龙街、横岐山为界,南临严石航道,西街金塘中路,总用地4.6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温湿适中,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年平均降雨量1660毫米, 56月为梅雨期,79月为台风暴雨期。年平均气温17.3,表现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本设计为湿地公园的中片区域,面积为1.22km2.2.2 周边环境分析现状基地主要以水域及周围滩涂用地为主,涂面较为平坦,无深大海沟暗礁,围涂用地具有盐碱性。现状水系大部分为咸水,淡水资源较为缺乏,目前主要用于海产品养殖。周边临海部分山体环绕。2.3 基地现状评述地块多为自然滩涂,有较少的人为痕迹,拥有大片浅谈和沙质资源丰富的地块,十分适合打造湿地景观,周围将建设的新城也将为湿地公园的打造聚集人文气息,气候也较适宜人类休闲度假;但是水体岸线十分单一,且没有较好的防洪措施和安全维护设施。3. 设计理念3.1 理念的缘起“山水人城,和谐共生”基地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部新区,依山傍水,拥有美妙的天际线,坐拥自然景观的优势又具有渔家文化的人文气息,又将建成新城。所以我们根据基地周边环境提出“山,水,人,城”这一理念。以山水作为自然元素,人城作为人文景观元素,进一步又展开为“和谐共生”的理念。将东部新区湿地公园打造成为既可以满足旅游休闲、游憩等候的功能,又能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游赏等功能的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的活湿地系统。本次节点设计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突破口,打造即人性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景观,同时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凸显人这个主体,满足人心理上及生理上的活动需求,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个功能、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使人在游览湿地景观的同时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3.2 推导与演绎在区域的节点设计中通过对人活动的需要剖析,从人类活动的需要和活动空间的尺度两方面入手创造适宜舒适的环境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公共空间,尺度和规模上的把握尤为重要,尺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场地的空间性格,在各种交往场合中,距离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往往能够影响到人们对于空间的感受在广场的设计中从总体到局部都要考虑到人的使用需要。人流量较大的广场,是构成宾客进入的“厅堂”,因而广场空间要求井井有条,景观要有较强的识别性。小尺度的广场作为私密空间而创造,可以理解为各种交往场合中人与人之间交往距离较小,交往强度较大的空间,小巧的空间、构筑物的细部,活动的人群都可以使人们在相对较小的尺度中深切体会到亲切很温馨。此外,园路的宽度,座凳等小品的尺度都是满足人的使用的需求,既不盲目追求规模宏大,也不过分局促。在景观小品中台阶和种植池是最好的坐凳选择,提供 可瞭望和庇护的机会;雕塑是景观设计中得点睛之作,雕塑的参与无疑使这些空间更具人情味,帮助它们摆脱纯功能主义的冰冷形象。雕塑品以其艺术活力促进广场空间之功能发挥的同时,广场功能又对雕塑的主题立意、造型设计等有很大影响,是广场雕塑创作的重要依据之一。3.3 设计目的 从景观节点设计层面出发,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体现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将东部新区湿地公园打造成为既可以满足旅游休闲、游憩等候的功能,又能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游赏等功能的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的活湿地系统。4. 设计手法与表现4.1 设计内容4.1.1 滨水景观节点水体景观是湿地景观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殊定位,对湿地公园景观需水量的概念及特点、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设计中注意沿水安全性措施,水景小品的水深要控制在安全值内。另一方面,安全性则体现在 “领域性” 需求,营造使人有安全感的环境空间。 一般情况下,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常常通过局部空间的凹入、 围合、 视线遮蔽等来实现其要求。从实用性角度来看,可以利用乔木植被的树荫增加人们的休息场所,并且设置一定量的休息区供看护小孩的成年人休息。如何使游客在亲水的同时又保障了安全,在设计中经过详细研究了基地常年水位变化后做出了合理的岸线设计在浅水区域引领游客进入体验亲水乐趣,但在深水区域则做好防洪措施以及阻止游客进入的标识或在驳岸边设置护栏,在深水区域通过低矮植物阻隔,在达到了让安全的目的同时,不影响游客的赏景需求。同时在铺装上予以区别,在心理上暗示游客不要靠近深水区域。 图4.1.1 a 图 4.1.1 b图4.1.1a与4.1.1b展示了两种即安全又满足人类亲水需要的驳岸维护设计4.1.2木栈道景观节点 设置木栈道等亲水设施。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实物热爱的心理需求。既要有灵动的水面以又有大量的绿色植物。由于整个湿地体验区的面积较大,而木栈道的连接距离又较长,在设计中为了使游客可以有一个停留休憩的地方以及有效分散人流的聚集,每隔200米设置一个停留休憩点,同时为了增加游园的乐趣每隔50米便设置一处景观节点,做到真正的步移景异,木栈道的方向也随着景观节点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引导人们视线的转移。在观鸟区景点处的栈道设计为趣味性的隐蔽试全封闭栈道(材质上采用跟周围植物相似的茅草,体现了亲和性)游客通过窗口观赏鸟类的各种姿态,同时既保证了湿地生物的栖息不受影响,使人和湿地动物都拥有自己的空间,保护了人类不受动物的袭击,做到了安全观赏。在周围的植物种植设计时,考虑透景线的开辟,又不能太人工化,这样与周围景观显得格格不入,在植物的选择上可选择一些趣味性植物,所谓趣味性植物是指有鲜艳的花果能引起游客的兴趣的植物,并附议简洁的标识,以吸引游人观赏,从而即使游客领略到湿地的美景,又接受了很好的植物普及教育,通过借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选择了如毛茛、紫云英、一年蓬、白三叶、地卑石足、阿拉伯婆婆纳等 图4.1.2图4.1.2展示了在本设计中的湿地保育区,通过木栈道将游客引入湿地,观赏各类湿地植物及鸟类4.1.5公共设施作为一个大面积的湿地公园,因具备齐全的公共设施,给游园者予以方便,建筑景观人性化设计,其要点为:亭廊架要能遮阳避雨,要有座凳休息,要能方便到达,面积大小适中等,廊架设置要考虑方向性;茶室的人性化则认为茶室可建成室内空间和半室内空间相结合的形式;游船码头要选址正确,设施齐备,候船厅做成带有遮阳顶棚的玻璃房;小卖部要考虑选址及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强调公园绿地中公共厕所建设的重要性,着重研究了公厕的选址、标志、排气、采光、无障碍设计; 设施景观人性化设计,其要点为:休息设施、运动设施、电气设施、标识设施、卫生设施、饮水设施、洗手设等人性化设计。 小品景观人性化设计,其要点为:园林小品要观赏与实用相结合。 图4.1.5 a 图4.1.5 b图 4.1.5a为湿地公园公共设施,设置了饮水处,并且根据儿童身高的需要专门设置了儿童饮水设施,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图 4.1.5b 为公厕设计,为残疾人设计了坡道以及残障人士专用厕所,方便残疾人使用。4.2 设计方法设计程序为:首先发现、挖掘风景,选定景点、然后设计路径以吸引并引导游客方便、安全地接近或到达合适的地点、角度欣赏。设计建造路径时不仅要选择对原有生境破坏较少的方式和路线来进行,还要考虑到游客沿途可以欣赏到更多更美的风光,对一些比较经典的植物景观采取相应措施对有人进行引导,同时开辟透景线,并在路边适当种植一些趣味性植物,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接受科普教育。这些主要体现为人性化的游线组织;开辟透景线从而吸引游客前往;适当的认为引导;趣味性的植物。4.3 细部大样设计4.3.1 滨水景观位于湿地公园北部的滨水景观带是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餐饮与一体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场地设计上采用现代坡地处理高差关系,在不同搞成区域设置功能性场所,空间层次丰富. 在实用性角度利用乔木植被的树荫增加人们的休息场所。1.临近水边设置了形式各样的木栈道体现了人类亲水的本性,变化多样的栈道显的活泼不失乐趣,以多种方式引领人们进行亲水。2.林荫广场满足人们休憩、停留、交谈的需求,吸引众多游人去那里散步、休闲,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开阔的空间与自然交流,与他人交流。3.滨水书屋提供了游人幽静阅读的场所,是一个独处安静的环境4.在视野较好的位置设置了全景茶室,以及户外餐饮,使游客在亲水赏景的同时满足自己的味蕾。5.滨水音乐广场为整个湿地公园尺度最大的广场,是构成宾客进入湿地公园的“厅堂”,因而广场空间设计要求井井有条,景观具有较强的识别性。6.滨水设有张拉膜结构,可为有人提供观景时遮阳挡雨的庇护。图4.3.1 4.3.2 次入口广场通过入口特色景墙和池塘中湿地特色水生植物的搭配以及水禽主题雕塑小品的设置,塑造鲜明的湿地入口景观, 因为是次入口,在尺度上表现为精制小巧的空间 ,仿佛把整个湿地公园浓缩了展现在游客面前1水景和景墙营造空间的连续感,在心理上暗示游人进入园区2墙为土墙颜色敦厚扎实,给人安全感3.入口处种植大量观叶观果树木,有灵动的水面以又有大量的绿色植物,宜人的环境能充分缓解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使人倍感亲切。4.特色水生植物种植池,栽种了许多特色趣味性植物以吸引游人观赏,从而即使游客领略到湿地的美景,又接受了很好的植物普及教育 图 4.3.2 次入口广场4.3.3湿地植物园、观鸟保育区通过创造丰富的生态环境,吸引各种动物栖息,营造生物多样性,提供给市民一个接受科学环保教育及认识大自然的场所。满足人对知识的渴求。湿地植物园是一个静态的休憩观赏场所,游客通过水上木栈道深入湿地环境,体验自然野趣的湿地环境空间。游客通过室外植物园,湿地展览馆的先后游览,对湿地的了解从感性认识、深入了解,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顺着木栈道领略湿地各种珍贵植物的姿态。 图 4.3.3 a 1. 图 4.3.3 a 所示为湿地植物园中瞭望台,瞭望台高16米,同时为整个湿地公园的至高点,通过登上眺望塔可纵览整个湿地公园,视线开阔,造型上延续了船的造型体现了温岭的渔家文化特色,自然朴质的形式与山地森林自然统一,呈现野趣,犹如一条漂浮于树林海洋之上的小船。在功能上满足了有人登高远眺的需求。 图 4.3.3 b2. 图 4.3.3 b 所示为湿地观鸟保育区立面图,区内适宜鸟类生存,为了让人类走进鸟类生活并不打扰鸟类及其他动物的栖息,人类以隐蔽方式进入。栈道全长150米,设有三个观鸟节点,以不同方式观察鸟类生活,观鸟栈道及观鸟塔均以茅草覆盖。提供有人和栖息动物各自的空间,互不干扰,同时也维护了人的安全不受凶猛鸟类袭击。4.3.4 杉林氧吧该节点位于湿地公园南区,提供了人类一个宁静休憩的空间,是适宜于长时间受喧闹城市的人群放松的圣地。通过草坡和阶梯打造了一个可躺可坐的场所。空气清新,是一个在环绕整个湿地公园疲劳后提供放松、休憩、亲近自然的自然场所。1 以大量水杉为背景,围合了一个私密的空间,和宜人自然环境,在繁华的城市中, 人们是很向往拥有一块远离喧嚣的清静之地。 植物的运用是创造私密空间的 最好的自然要素,在绿色的屏障营造的宁静空间中,中老年人可以在幽静的环境中散步,年轻人可以在 相对私密的环境中交谈、密语。图 4.3.45.4 图纸表现手法 节点均以节点平面、节点剖立面、节点效果图表示。主要节点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均在CAD里按比例绘制,通过PhotoShop填色,驳岸以AUTO CAD表现。其次,透视图利用Sketchup表现。6结束语当前,对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已成为风景园林、生态科学等学科探讨的人们话题,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越发强调“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体验”的满足感。本次东部新区的湿地景观节点设计通过在公园设计满足不同游憩心理和行为的景观,力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做到既尊重和满足人类的需求,又尊重和保护湿地生物与环境,将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和环境教育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刘静怡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从师四年,导师务实高效的治业精神、渊博的知识、深遂的见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作者在思想上和学业上受到了深深的启迪和极大的鼓舞。在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案和论文的撰写、定稿中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不厌其烦的知道我完成论文。并且导师还创造各种机会,支持和引导作者较好地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使本论文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在此特向导师对作者的教诲和关心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及室友,是他们的理解和关爱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受益非浅,也使我的论文得以最后顺利完成。谨此,向导师刘静怡和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作者的所有人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参考文献1)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小城镇规划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 凯尔D布朗,景观设计时便携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崔心红,钱又宇.湿地公园J.中国园林,2004 (4): 60-61.5)王凌,罗述金.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4 (1):39-41.6)曾晓阳.城市滨水湿地型景观设计D.西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7)伊曼 湿地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初探 20118)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2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9)王浩 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10)吴岩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中地域性理念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200911)季蕾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 东南大学 200412)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3)季蕾.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4)安树青. 湿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5) 张志全.园林构成要素实例分析-水体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 (英)PennySwiftJanekSzymanowski著 杨杰译.景园水体艺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J.风景园林,2006,(1):32-33.18) 赫伯特德莱塞特尔 迪特尔格劳.德国生态水景设计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S.,2005. 15 探索场地其内在的规律,挖掘其潜在的自然要素和人文内涵,并将其通过景观实体表现出来,让人们来感知、来体味,这就是他们的空间,遗失已久的空间 4.1设计目标 目标 1)设施上的安全性 注意沿水安全性措施,水景小品的水深要控制在安全值内。,营造使人有安全感的环境空间。 2)生理上的舒适性 湿地景观节点必须是美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 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实物热爱的心理需求。 3)空间上的交往性 湿地景观以其独特的环境优势吸引众多游人去那里散步、休闲,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开阔的空间与自然交流,与他人交流。 4)领域上的私密性 湿地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场所, 一个成功的湿地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更要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5)色彩上的宜人性 小品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小品的场地、位置、尺度、色彩、形态、质感时都必须从整体出发,研究各方面的背景关系,通过均衡、统一变化、韵律等手段,寻求恰当的答案,表达特定的空间气氛,形成鲜明的第一视觉印象。 “山水人城”本次东部新区湿地公园景观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部新区,基地依山傍水,拥有美妙的天际线,有着自然景观的优势和古城渔家文化的人文气息。所以我们根据基地周边环境提出“山,水,人,城”这一理念。 理念演绎 本次节点设计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突破口,打造即人性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景观,同时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凸显人这个主体,满足人心理上及生理上的活动需求,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个功能、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使人在游览湿地景观的同时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 山水人城 和谐共生 人性的空间 4.2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理念 1 2 3 4 5 3 10 8 6 7 9 11 12 4.3滨水休闲广场 1 全景茶室 2 室外茶座 3 吻水露台 4 雕塑亲水平台 5 观望眺台 6 摈水膜结构 7 特色雕塑广场 8 特色雕塑广场 9 摈水音乐广场 10 景观西餐厅 11 跌水小景 草坡种植池 12 A-A 立面图 B-B 立面图 B B A A 4.3滨水休闲广场 场地设计上采用现代坡地处理高差关系,在不同搞成区域设置功能性场所,空间层次丰富 ,拥有更好视角 全景茶室 茶室定位高雅、精致、浪漫,位于摈水区的中心港湾,满足观景的开阔性,给游人提供停歇和饮品服务,木质建筑本身就是一道不错的景致,室外还设有木平台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 透视 a 透视 a 透视 b 透视 b 4.3滨水休闲广场 1 2 3 4 5 3 10 8 6 7 9 11 12 1 3 11 3 4 13 13 14 14 6 5 7 2 4.3滨水休闲广场 4.3湿地植物鸟类体验 1 2 3 4 5 1 特色观鸟塔 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