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斯多德的正义观——伦理学_第1页
亚里斯多德的正义观——伦理学_第2页
亚里斯多德的正义观——伦理学_第3页
亚里斯多德的正义观——伦理学_第4页
亚里斯多德的正义观——伦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里斯多德的正义观绪论正义是人类道德史上最古老的道德原则。在人类还不知道道德是什么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已经在氏族部落内外的交往中,已经遵守着正义的原则,世代传承着崇尚正义的道德观念,人类最早的正义观念,首先表现为报复正义,也叫报应正义。这种正义观认为,“如果人们杀了人,就必须赔偿自己的生命”。这种古老的观念早在旧约时代就产生了,也就是圣经中记载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正义观。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知道,我们应该爱我们的仇人,亲近那些迫害我们的人。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关于正义的观念:正义的性质和范围 对于亚里斯多德来说,正义是一个个人的德行,正义使人超越为个人利益而着想的欲望,让人从一个跟更客观的,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比较的角度来看事物。正义是一个具有歧义的名词,它具有广义和侠义的分别,就广义来说,正义就是指合法、守法而又行事公正。一个守法的人就是一个义人或正义的人,而一个不守法的人或者违法犯法的人自然也就不是一个正义的人。凡是一切合法的事情都是正义的,这种意义下的正义被称为“普遍正义”。 亚里斯多德认为,法律与道德的目标其实是相同的,都是鼓励人行善而禁止恶行。当然只有好的法律才可以达成这种赏善罚恶的目的,而坏的法律就达不到这个目的。辅仁哲学系所著,哲学与伦理,(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四年)第343页。广义的正义就是“普遍的正义”,也就是“全德”的代称。正义被古希腊人认为是最崇高的德行,而且一切德行在正义之中得到成全。正由于义是全德的充分实践,因此它在所有的德行中也是最完美的。亚里斯多德解释正义所以被成为完美的德行是因为:拥有正义之德者,不仅把这项美德用于自身,而且也把它用于对待他人。 另一方面,狭义的正义又成为“特殊正义”,它指涉与公平概念相关的特殊原理,它不同于前面所说的“普遍正义”,正如“殊德”与“全德”的差异和对比一样。所谓的殊德是指各种特殊的德行或美德,或者各式各样的“德性”,譬如勇敢、节制、慷慨、诚实、友爱等德行都只是众多美德中的一种,它们都只是局部的善,而并不是全部的善。狭义的正义也是如此,它是与其它的德行并列的一个美德或德行,它是指行事公正或公平,一个正义的人也就是一个处事公正或公平的人。相反的,一个不义的人贪婪成性,凡是对他有好处的事情,他极力争取,而凡是对他没有好处的,他则避之唯恐不及,因此不义是个处事不公的人。由于对亚里斯多德而言,德行可以界定为一种遵循中庸之道的稳固品格状态,而且中庸既然是各种德行的主要特征,也是德行不同于恶行的差别,正义作为一种德行也必然是一种合乎中庸之道的品格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亚里斯多德在他的尼科马克伦理学开始谈正义时,就得面对的问题:“关于正义与不正义,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它们是关于什么的,正义是何种适度的品质,以及它是哪两种极端之间的适度”。亚里斯多德著,尼克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26页。我们知道在亚里斯多德中庸说的理论体系中,每一种德行都可以在情绪上、行动上,和抉择上表现出中庸。譬如,勇敢作为一种德行,与它相关的情绪或行动范围是恐惧与信心;而节制作为一种德行,与它相关的情绪或行动范围是快乐与痛苦。可是,就正义作为一种殊德而言,亚里斯多德在此面临了两项重大的难题:其一是,他无法找到正义与不正义行为中所表现的特定情绪,其二是,他无法指出与正义这种中庸之德相对立的太过与不及两种缺陷,究竟是什么。亚里斯多德因此进一步将作为殊德的正义分为两种:即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分配正义是基于公平分配财务或资源的正义,而矫正正义则是根据某些原则,对于某种既成的不义结果或事实,进行矫正或重新分配的正义。分配正义 在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社群中,社会上的稀有资源如名誉、权利、财富的分配非常重要,这些东西要如何分配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这些就是分配正义的问题。 亚里斯多德在尼克马克伦理学一书中给“分配正义”所做的描述是:“这一类的正义表现在一个政体当中,在共同体的成员人人有份的荣耀、财富,或是任何其他的东西的分配中。因为在这些事情上,每个成员彼此之间所分配到的一份,有可能均等,也有可能不均”。同上,第134页。由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分配正义并不见得与平等的原则相符合,固然有些时候分配正义可以符合平等的原则,但这并不表示不平等的分配就一定违反分配的正义。面对各种资源的分配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采取“平等的原则”,即不管个人的能力、条件、需求、贡献、功绩和努力,一律给予平等的对待;另一种方式是“公平的原则”,即各种资源的分配应该根据个人的需求、能力、条件、贡献、功绩和努力来分配。前者是民主政体所采用的原则,这是一种算术的平等,即不管主客观条件是否平等,每个人都给予平等的分配。其实这种方式的平等分配所根据的是一项错误的原理。宁愿用一种几何上的平等或比例上的平等来代替算术的平等,因为唯有针对每一个人的个别需求、能力、努力、功劳或贡献加以考量的分配,才比较公正合理。换句话说,无论责任或利益,都应该和接受者的功劳或能力成正比。所以亚里斯多德分配正义的原理其实就是:“给予平等者平等的分配,给予不平等者不平等的分配”。我们发现,分配正义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在不平等者之间做分配。因为所谓平等者当然是指各方面条件的平等,比如需求、能力、努力、功劳或贡献等各个方面,都能平等的话,我们当然要给予平等的分配。一般人常误以为亚里斯多德的分配正义是依据几何比例的原则来进行分配,其实只对了一半,因为对于不平等者之间的分配,才依据几何的比例来分。对于各个方面都平等的,我们只需要一句简单的算术来分配即可。比如两个人各出同样的金钱、付出同样的努力,合作做一个蛋糕,做成之后,一家各分一半,这是所谓给予平等者平等的分配,简单的算术即可解决分配的问题。可是,分配正义真正的困难却在于:我们通常面临的分配的情况,绝大部分都是在不平等者之间来做不平等的分配,只不过这不平等的分配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在不平等者之间作不平等的分配,要如何符合正义的原则?亚里斯多德曾经举了一个笛子分配的例子,来说明不平等者之间的分配:有一批上好的笛子有待分配,如果不管会不会吹笛子,每个人都分配一个,显然并不符合正义。如果我们只看当事人的身份,谁出身高贵,而不管他是否会吹笛子,就分配给他,这显然也不符合正义。唯有让那些真正会吹笛子的乐师获得上好的笛子,才能让这些笛子发挥应有的功能,并且符合正义的分配。这里的笛子代表社会上的稀有资源,我们不可能统统都给每一个人,我们必须依据相关的条件或能力来分配这些稀有资源。在这里,由于大家所拥有的相关条件(吹笛子的技能)并不平等,只讲笛子分配给那些会吹笛子的人,这毕竟是一种不平等的分配,也就是给予能力不平等者不平等的分配,但这反而符合所谓的“分配正义”。辅仁哲学系所著,哲学与伦理,第348页。所谓的条件不平等的那些条件是指与事物分配相关的条件,因此分辨哪些条件与分配相关,哪些条件不相干,就成了分配正义的主要课题。以笛子的分配而言,个人的家事背景、身份、地位等都属于不相干的条件,并不可以作为不平等分配考量的依据,而唯一与分配相关的条件则是吹奏笛子的技能,因此也应该成为我们进行笛子分配的优先考量。同样的,政府公职的分配也是一种不平等的分配,在此也应分辨什么才是与此职位相关的条件。比如在身材、长相和才德等诸项条件中,身材的高矮与长相的美丑就是与职位分配不相干的条件,而唯有才德是否出众这一项才是与此相关的条件。换句话说,让才德愈高者居高位,而非身材较高者居高位,才符合分配正义的原则。从古至今,正义与分配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当我们面对财富或利益的分配时,一个正义的分配者不会只把好东西分给自己多一点,却分给别人少一点;而对不好的东西,他也不会自己少分,却给别人多分。正义的分配者一定依据比例来作平等的分配。相反的,一个不义的人则会尽量独占好处,却把坏处推给别人。矫正正义 亚里斯多德指出,矫正正义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这种交往又可以分为自愿的和非自愿的两种。由于分配正义必须按照上述所提的平等比例来进行,人际之间交往的正义也必须遵循某种平等的方式来进行,不同于分配正义几何比例的平等,矫正正义的平等依据算术的比例来进行。辅仁哲学系所著,哲学与伦理,第351页。 在非自愿的交往中,与矫正正义相关的情况通常是涉及触犯刑法的案件,比如谋杀、盗窃、绑架、勒索、欺诈,背叛等行为。在这类案件中,通常是一个人做了不公道的事情,而让另一个人蒙受不公和损失,行动者和受害者之间就形成了不平等。法律的任务就是查明损害的程度,以及责任的归属,设法通过刑罚,剥夺那行动者的所有,来恢复平等的状态。 在非自愿交往中的矫正正义可以归纳出下列几项特征:1、矫正正义涉及了算术比例的平等;它要在一个人的得和另一个人的失之间,恢复得失平衡的状态,这是一种算术比例的平等。2、矫正正义就是一种中庸;由于前述得与失是在太过与不及之间的对立,因此恢复得与失之间的平等,就是在过与不及之间的平庸。3、矫正正义经由恢复数量平等而达成;由于原始的平等状态经由非自愿的交往,造成了两个人之间不平等的状态,矫正正义要设法取长补短,恢复以前数量上的平等。 与矫正正义相关的资源交往通常是指商业上的交易,比如一般的买卖、借贷、抵押、租凭等行为。这些交易既然出于自愿,本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可是有时候会有一方的不遵守双方的约定,多占了本来不属于他的不当利益,并造成对方的损失,往往就会形成争端。这时侯受损失的一方会寻求法律上的协助,请求法官来做裁决,使平等的状态恢复平等,还给受损失者公道。回报的正义 报不是正义,有时候回报和正义有区别,比如一个官员打了人,那么这个人就不应该反过来打这个官员,因为也许这个官员是为了社会的某种和谐而对此人做的惩罚;若一个人打了官员,那么这个人不但应该被打,而且应该被罚。商业交易中的回报不是基于平等,而是比例。这种基于比例的回报是联系人们的纽带。城邦就是由比例的回报联系起来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也是回报的正义,但是我们一般提倡的是以善报善的行为,因为正是此行为把人们联系起来。 比例的回报由交叉比例构成。比如A是建筑师,B是鞋匠,C是一座房子,D是一双鞋。现在建筑师必须得到鞋匠的鞋子,同时也必须把自己的房子给鞋匠。如果他们的产品之间有确切的比例关系,并且两人都互相回报,交易就达成。因为房子与鞋子的价值不一样,所以一个鞋子是不等换一座房子的,因此,他们在交易时就必须以某种方式达到平等。为此,人们发明了货币。货币是一个中介物,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也是衡量多与少的尺度。政治的正义 政治的正义是自足的共同生活,通过比例达到平等或在数量上平等的人们之间的正义,换句话说,是被法律统治的公民之间的正义。政治正义只存在于相互关系可以由法律来调节的人们之间,即有平等的机会去治理或受治理的人们之间。政治的正义又可以分为自然的正义和约定的正义。自然的正义对任何人都有效力,不论人们承认与否。约定的正义是人的某种决定,一旦被定下来,就变得十分重要。有人认为只有约定的正义,而否认有自然的正义,因为凡是自然的都是不可以变更的和始终有效的,然而人们看到正义在变化。亚里斯多德回答说,自然的正义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被实现,但是他不会成为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