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1 生命系统包括哪些层次 2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 细胞 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的要求 1 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低倍镜的使用 2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3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材料用具 酵母菌 水绵 菠菜叶 血细胞 方法步骤 安放 对光 观察 先低倍后高倍镜 先降后升 先低后高 先粗后细 1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 对光 观察 2 高倍镜的使用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将此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 换用高倍物镜 3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视野暗 还需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二 显微镜的使用 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安放 整理 1 目镜和物镜 是显微镜的重要部分 目镜 放大倍数越大 镜头越短物镜 放大倍数越大 镜头越长 3 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化的关系 2 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1 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 计算时只考虑长度 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考点知识总结 指长度或宽度 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例 放大40倍时看到m个细胞 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 m 40 400 m 10个 2 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 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例 在显微镜放大40倍时看到m个均匀分布的细胞 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 m 40 400 2 m 100个 4 高倍镜 低倍镜与视野大小 明暗的关系 大 小 少 多 暗 亮 近 远 大 小 5 判断污点的位置 6 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较弱时 用 光线较强时 用 大光圈和凹面镜 小光圈和平面镜 1 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 目镜 物镜 装片 2 判断方法 移动装片 污点移动 在装片上 污点不动 污点移动 在目镜上 污点不动 在物镜上 转动目镜 7 物象是倒象 而且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物象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要使物像向上 下 左 右 移动 应向下 上 右 左 移动玻片标本 例 在显微镜的视野内右上方有一物象 要将该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应向移动玻片标本 即偏哪就向哪移 写有 p 字的透明纸片 放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 写有 上 字的透明纸片 看到的是 正面倒转看 右上方 d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环流的物像 环流方向与实际的一样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 以目镜倍数为准b 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c 目以物镜倍数为准d 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d c b 课堂训练 1 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 d 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a bb dc qd p 2 当显微镜的视野很暗 影响观察时 应调节光亮程度 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缩小光圈b 换高倍目镜c 选用凹面镜反光d 调节准焦螺旋 4 显微镜观察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 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右上方 右下方 左上方 左下方 5 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 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6 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 如下图所示 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 10x 和 10x 如果将镜头换成 10x 和 40x 那么 在一个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32个 b 7 如果在目镜为5 物镜为10 时 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 那么 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 把目镜改为15 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a3个b5个c7个d9个 b 8 小轩在显微镜下 观察到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如图2 1 2所示 请你告诉他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 图2 1 2 此生物的实际位置是左下方 运动路线是逆时针方向运动 9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作用 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b a转换器 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细准焦螺旋 调节焦距 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光圈 调节视野的大小d反光镜 调节物像的大小 目镜 粗 细 转换器 物镜 反光镜 显微镜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2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 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 再换高倍镜观察 3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 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吗 阅读课本p8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第二课时 提问 你们在显微镜下看到过哪些细胞 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你能分析它们产生差异的原因吗 一 看图回答问题 单细胞植物 衣藻 叶的表皮细胞 水绵 多细胞 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 功能不同 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上述细胞的共同结构有哪些 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 请看书7页的 问题探讨 回答其中的讨论题 1 请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 它们分别是 红细胞 白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 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结论 细胞具有统一性 2 你能从中举一两个例子 说说造成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吗 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 功能不同 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例如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 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 排列紧密 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大肠杆菌与你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无明显的细胞核 无核膜 细胞外有鞭毛等 阅读p8 10内容并思考 1 什么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哪些种类 3 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4 拟核的成分是什么 5 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 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 6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哪些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 真核细胞 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 植物 动物 真菌 原核生物 放线菌 细菌 蓝藻 支原体 衣原体等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原核生物 放线菌 衣原体 支原体 蓝细线织衣 蓝藻 细菌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环状dna分子 较小 较大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只有核糖体一种 肽聚糖 有多种细胞器 植物 纤维素和果胶真菌 几丁质 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 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统一性 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有遗传物质dna分子 多样性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种类繁多 形态结构各异 阅读p10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思考讨论 施莱登 施旺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2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3 细胞学说主要是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4 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可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家先从宏观 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借助显微镜 进入微观世界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结合 不断总结创新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科学无止境 总结 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区别与联系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建立者 主要内容 意义 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连线 1 维萨里a 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2 比夏b 提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一致性3 虎克c 断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4 施莱登d 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5 施旺e 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6 耐格里f 指出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的7 魏尔肖g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c 考题回放 1 原核细胞内有的结构是 a 内质网b 核膜c 核糖体d 线粒体 c 2 曾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 sars 其致病因子是一种冠状病毒 生物学家认为该病毒是生物 因为这种病毒 a 由有机物组成b 具有细胞结构c 能进行繁殖d 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3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蓝藻和酵母菌b 蓝藻和硝化细菌c 绿藻和根瘤菌d 水绵和紫菜 b 红细胞 白细胞 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发菜 原核生物 蓝藻 蓝细菌 再这样发菜真的要绝了 过渡的采挖破坏了生态 拟核 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通过阅读教材9页概括蓝藻的各种特征和性质 代表生物 蓝藻细胞模式图 藻类 蓝藻 念珠藻 颤藻 螺旋藻 发菜 篮球藻等 红藻 紫菜 石花菜等 褐藻 海带 裙带菜等 绿藻 衣藻 小球藻 团藻等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细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