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前 言某有限公司是一家某县招商引资新建的化工生产企业。公司落户在某县工业园区,法人代表:郭洪涛。公司由郭洪涛和袁细牙两同志合资创办,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项目投资总额435.72万元,占地70亩,劳动定员38人。公司以氧化锌和盐酸为原料,经成盐反应,再经一次氧化、深度氧化、压滤、平滤、置换、调质、浓缩、粉碎和包装制得各等级的氯化锌,现已形成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产品的生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都必须进行安全评价。受某有限公司的委托,x安全生产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新建工程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评价小组于2007年5月20对该企业进行了现场勘察和检查,对该公司所提供的项目可行性报告、相关资料、文件等进行了审核,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和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的要求,编写此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以保证工程项目在安全方面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并作为该企业进行安全验收和申报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依据。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目 录1概述11.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范围和程序11.1.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11.1.2安全验收评价范围11.1.3安全验收评价程序21.2安全验收评价依据31.2.1安全验收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31.2.2安全验收评价执行的技术标准41.2.3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61.2.4安全验收评价参考的其它资料61.3建设单位概况61.4地质与自然条件81.5建设项目概述81.5.1建设项目概况81.5.2建设项目试生产情况91.6生产工艺91.7原辅材料与产品101.7.1原辅材料101.7.2产品111.8主要设备111.9主要建(构)筑物121.10公用工程131.10.1 供排水131.10.2供电131.10.3供汽141.11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141.12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14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52.1重大危险源辨识152.2易制毒化学品辨识162.3监控化学品辨识172.4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72.4.1氯化锌172.4.2 氧化锌182.4.3氯酸钾192.4.4高锰酸钾202.4.5锌粉222.4.6氯化钡232.4.7盐酸252.5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72.5.1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282.5.2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312.6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原因332.6.2人员失误342.6.3不良环境的影响342.6.4管理缺陷352.6.5地震及自然灾害352.7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353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单元的确定363.1评价方法的选择363.2评价单元划分373.2.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373.2.2评价单元划分373.3评价方法简介383.3.1安全检查表383.3.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383.3.3危险度评价法413.3.4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424定性、定量分析评价454.1安全检查表评价454.1.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检查评价454.1.2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表484.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554.2.1评价单元554.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计算结果554.3危险度评价法评价564.3.1评价单元564.3.2危险度评价法的计算结果564.4锅炉物理爆炸事故模拟分析574.5职业健康安全评价604.5.1噪声604.5.2高温614.5.3粉尘624.5.4有毒作业分级评价624.6评价结果645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655.1总平面布置655.2厂区道路安全705.3常规防护设施和措施715.4外部环境及自然条件影响分析755.4.1外部环境影响分析755.4.2自然条件影响分析755.5评价结果766易燃易爆场所评价766.1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符合性检查766.2消防检查766.3防爆电气设施安装认可776.4评价结果777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777.1噪声控制安全措施777.2高温作业安全防护措施787.3有毒气体控制安全防护措施787.4粉尘控制安全防护措施797.5评价结果798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808.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808.2锅炉808.3其他特种设备808.4评价结果809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809.1压力表809.2安全阀819.3检查结果8110电气安全评价8210.1变压器8210.2配电房8310.3防雷、防静电系统8410.4其它电气安全检查8410.5评价结果8511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8512工艺设施安全联锁有效性评价8612.1有效性检查8612.2评价结果8613安全生产管理评价8613.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861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713.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713.4特种作业人员培训8813.5日常安全管理8813.6评价结果8914安全验收评价结论8914.1建设项目安全状况综合评述8914.2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9114.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总体评价结论9215附件921概述1.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范围和程序1.1.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2)、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评价建设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从整体上评价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4)、为安全监察进行技术准备,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验收及相关证件的发放提供技术依据。1.1.2安全验收评价范围本次安全验收评价的范围为某有限公司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建设项目的生产系统、辅助设施、公用工程及其安全管理方面。辨识、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项目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所采取的个体防护措施、事故预防和安全对策措施等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凡涉及本项目的环保、消防、运输问题,应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不包括在本评价范围内。1.1.3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本项目组成评价组,评价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文件,对项目现场进行考察;对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划分评价单元,确定评价方法,对项目的危险性、劳动安全、职业健康进行评价,对安全设施和安全对策措施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整改意见;最后,编制评价报告,供专家评审。评价程序见图1-1。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做出评价结论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定性、定量评价选择评价方法划分评价单元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图1-1验收评价程序图 1.2安全验收评价依据1.2.1安全验收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190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44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375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45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0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原劳动部令第3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 发改委20031346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127号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原劳动部发199556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公安部令第6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原劳动部劳部发1993370号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原化工部91化劳字第247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第3号令200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原劳动部劳部发【1996】423号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第352号令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1.2.2安全验收评价执行的技术标准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AQ8003-2007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199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199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建筑防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厂区道路设计规范 GBJ22-1987化工管道设计规范 HGJ81987化工厂管架设计规范 HGJ221989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合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199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199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19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199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6067-1985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1-19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3-199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4-198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1992(1999年版)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度分类HG20660-1991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1987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20571-199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1985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198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1985有毒作业分级 GB/T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 LD80-1995高温作业分级 GB4200-1984安全标志 GB2894-1996安全色 GB2893-20011.2.3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1)、某有限公司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江西金石安全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赣金抚字2006062号)。2)、安全验收评价委托书3)、企业提供安评所需的其他资料1.2.4安全验收评价参考的其它资料1)、安全评价(第三版) 煤炭工业出版社1.3建设单位概况某有限公司是一家某县招商引资新建企业,落户在某县工业园区。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是由郭洪涛同志和袁细伢同志合资创办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法人代表:郭洪涛。公司投资总额435.72万元,占地70亩,劳动定员38人。公司工业氯化锌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技术的关键在于原材料的质量差异而使得产品质量难以控制,该司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疏松型生产工艺,能适应各种低质低价的原料组织生产,产品收得率高,污染小。公司工艺流程是以次氧化锌(次品级)和工业盐酸为原料,经成盐反应,再经一次氧化、深度氧化、压滤、平滤、置换、调质、浓缩、粉碎和包装制得各等级的氯化锌,现已形成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产品的生产能力。工业氯化锌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工业,作脱水剂、缩合剂、催化剂,也可作为石油净化和活性碳的活化剂,同时在干电池、硬纸板、电镀、医药、木材防腐、农药、人造纤维等领域也有广泛的运用,是轻工、电子、石油等行业的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目前江西省内该产品生产厂家尚是空白,主要是由湖南、浙江等地厂家供货,产品很畅销,价格稳步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同时出口市场也非常看好。该公司属在地某县位于赣西中部,东邻xx*市渝水区,南连吉安市安福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北毗宜春市上高县,距省会南昌市区191 Km;该建设项目选址在x县城西面,距x县城7 Km,选址较理想;该县境内有浙赣电气化铁路、沪瑞高速、武吉高速的交通干线通过,交通极为便利。1.4地质与自然条件某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全年主导风向:东风 年平均风速:1.3m/s夏季主导风向:偏南风 夏季平均风速:1.6m/s春秋季主导风向:东风 冬季平均风速:1.0m/s全年平均气温:17.8 最低月平均气温:5.5 最热月平均气温:29.4 年平均降雨量:1643.6mm夏季极端气温:40.8 日最大降雨量:154.3mm地震基本烈度:6度 大气压力:1015mbar 基本风压:0.30KN/m2 基本雪载: 0.40KN/m2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域图评述x县区域属非地震区,属度以下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1.5建设项目概述1.5.1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新建项目;建设单位:某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九江石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化工乙级;建设地点:某县工业园区;项目规模:总投资额435.72万元;企业性质:股份制;工程性质:新建。1.5.2建设项目试生产情况建议补充:试生产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安全设施运行有效性等基本情况的描述。该项目于2007年2月建成,自3月开机试产以来,经过2个多月的试生产,试生产期间工艺流程畅通,产品质量合格,未发生安全事故,试产情况良好。1.6生产工艺该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以次氧化锌(次品级)与工业盐酸为原料,经成盐反应,再经一次氧化、深度氧化、压滤、平滤、置换、调质、浓缩、粉碎和包装得各等级的工业氯化锌,形成年产3500吨工业氯化锌产品的生产能力。公司工业氯化锌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反应条件较温和,工艺技术的关键在于原材料的质量差异而使得产品质量难以控制,该司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疏松型生产工艺,能适应各种低质低价的原料组织生产,产品收得率高,污染小。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ZnO+2HC1 ZnC12+H2O6FeC12+KC1O3+6HC1 6FeC13+KC1+3H2OFeC13+3H2O Fe(OH)3+3HC13MnC12+2KMnO4+2H2O 5MnO2+2KC1+4HC1ZnSO4+BaC12 ZnC12+BaSO4PbC12+Zn(粉) ZnC12+Pb工艺流程图如下:氯酸钾氯化钡盐酸 次氧化锌深度氧化压 滤一次氧化化成反应盐酸置 换平 滤平 滤调 质包 装粉 碎浓 缩工艺过程与步骤:反应是在搅拌下,将工业盐酸和次氧化锌(次品级)在化成槽中进行化成反应,反应时间4hr,压力为常压,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约为80。反应中大量的酸雾经尾气风机引至喷雾洗涤塔和净化塔中吸收中和后,从38米高尾气烟囱高空排放.反应物料用泵打入氧化釜中,在其中加入微量氯酸钾和氯化钡,进行一次氧化,除去其中的铁、锰和硫酸盐等杂质。一次氧化物料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后,滤液进入氧化釜,加入高锰酸钾进行深度氧化,除去其中的MnC12,氧化物料再经平滤后加入微量锌粉置换其中的铅离子,过滤后加入盐酸调质后送到浓缩炉浓缩、冷却、包装得到产品。1.7原辅材料与产品1.7.1原辅材料序号名 称单 位用 量来 源1次氧化锌(以63%ZnO计)t/a 3500本省2盐酸(31%)t/a6300本省(xx*)3工业氯酸钾(98%)t/a10.5湖南4高锰酸钾(98%)t/a17.5湖南5氯化钡(98%)t/a14.0湖南6金属锌粉(120200目)t/a10.5湖南1.7.2产品主要产品:工业氯化锌 3500 T/a。产品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拟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GB1269092的规定。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或50 Kg。1.8主要设备该项目主要设备详见主要设备一览表。表11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主要规格型号材料面积或容积数量附件1化成槽25001800砼衬玻璃钢8m32附搅拌N=3.0KW2一次氧化釜20002000钢衬胶6m33附搅拌N=3.0KW3板框压滤机BYM60/800UK钢4附电机N=1.5KW4平滤机BY60/800UA-1钢2附电机N=1.5KW5深度氧化釜17503244搪玻璃6300L4附搅拌N=3.0KW6工作槽20002000钢衬胶6m36附搅拌N=3.0KW7化成泵65FMG-16组合件5附电机N=3.0KW8输料泵40FS-17组合件6附电机N=1.5KW9浓缩炉4002000100钢/石墨110螺旋输送机U2003000钢2附电机N=3.0KW11螺旋输送机U2003000钢1附电机N=4.0KW12喷雾洗涤塔10002500增强聚丙烯113净化塔10003000增强聚丙烯1附引风机N=15KW14盐酸贮槽30008300FRP215烟囱650 H=38m砖116烟囱680 H=28m砖117锅炉DZG-1.25-W-A组合件118变压器S9400KVA组合件11.9主要建(构)筑物该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1-2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表1-2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结构建筑耐火等级1综合办公楼2640丁砖混现浇框架结构,三层,砼地面二2净化车间1386乙钢筋砼柱钢架结构,单层,砼地面,H=7.5m二3浓缩车间840乙钢筋砼柱钢架结构,单层,砼地面,H=7.5m二4盐酸储罐区占地204丙砼、钢,露天敞开式围堰二5辅料库房72丙钢筋砼柱钢架结构,单层,砼地面二6原料、成品仓库216乙钢筋砼柱钢架结构,单层,砼地面二7变、配电间 60丁砖混结构,单层,砼地面二8锅炉房72丁砖混结构,单层,砼地面二9煤棚360丁钢架结构,单层10循环(消防)水池容量350m3砖混结构二11循环(消防)水泵房70丁砖混结构,单层,砼地面二12污水处理池容量150m313门卫值班室96丁砖混水泥现浇顶结构,合金窗,砼地面,单层二1.10公用工程1.10.1 供排水该项目用水来自工业园区自来水网,生产用水(包括锅炉蒸汽用水、循环冷却水、工艺用水)和消防水系统用水均来自园区自来水网,厂内设循环水系统和消防水池一个(容量350 m3),配有消防水泵2台,型号为XBD4.5/30-100/200L,Q=30L/s,H=0.45Mpa,N=22kw。厂区设置水泵房,分送各用水单元。直流水8.5 m3/d,t32,P0.4 Mpa;循环冷却水量25 m3/d,t32,P0.4 Mpa;脱盐水用量为2t/h。冷却水和蒸汽冷凝水可部分循环使用,供水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锅炉除尘水、雨水等,工艺废水经污水处理池生化处理达标后,排入厂区下水道。锅炉除尘水经净化后排出,雨水经厂排水沟直接排入下水道。1.10.2供电该项目用电采用工业园区10KV公用高压电源,经厂内自配变压器变压后引入配电房的低压配电控制柜后,放散式埋地引入各用电单元。电源进线采用YJV22-10kv型电力电缆直埋引入至S9-400KVA变压器,新建低压配电室从低压配电柜放射式送给净化车间、浓缩车间、盐酸贮罐区、辅料库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锅炉房、循环(消防)水池及泵房、办公楼、门卫值班室等场所用电。该项目生产设备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消防泵及全厂照明为二类用电负荷,其余为三类用电负荷。该项目除安装专用变压器一台外,另在变、配电所计划配置75kw柴油发电机组一套(目前尚未安装到位),电力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1.10.3供汽该项目工艺生产要求蒸汽量0.8t/h, 项目设有1.25T卧式快装蒸汽锅炉一台,型号DZG-1.25-W-A型, 蒸汽量1.25t/h,蒸汽压力6kg/cm2,配置蒸汽管网,可满足项目生产用汽需要。1.11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该企业在厂区办公楼前面建有容量300m3消防水池一座(兼喷水景观),砖混结构,车间有350m3循环水池一座(可兼作消防用)。生产车间内均通有自来水,厂区设有室外地上消防栓8个,并在各车间、仓库、办公室内墙设有6个SN50的消火栓;生产车间内设有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一只和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一个,灭火器放置在醒目易拿取处。基本可满足生产、消防需要。该企业取得了x县公安消防大队出具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上公消审字200656号、上公消验字200623号)。每名操作人员配备有面具1个,安全帽1个,橡胶手套1双,橡胶围裙1件,均配置在作业现场。生产厂房南北二面墙设置多个通风。设备的转动部位设置了防护罩,但不完全。厂区设置了防雷接地装置,经x县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所检测合格,并取得x县气象局颁发的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雷验NO:2006064、2006065、2006066号)。生产现场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但不完全。1.12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该企业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公司法人代表郭洪涛任组长。建立了安全管理网络,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特种作业管理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等,制定有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编制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1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贮存区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氯酸钾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分别为2T和20T;氯化氢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分别为20T和50T。盐酸虽未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但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因本项目浓盐酸(31%盐酸)使用量很大,且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列入了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故盐酸贮罐区应作为重大危险源目标进行管理。依据项目年消耗工业氯酸钾10.5吨,工业盐酸6300吨,推算每月消耗氯酸钾1.05吨,盐酸630吨,氯酸钾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危险物质的量均未超过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盐酸贮存区危险物质的量(折合成氯化氢计)超过临界量,盐酸贮存区应做为重大危险目标进行监管。其它原料和产品未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应列入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1)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 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应列入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1)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2)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mm的管道;3)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本项目锅炉介质为水蒸汽,蒸汽0.6Mpa;盐酸酸气等有毒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小于200km,管道公称直径300mm,压力1.6Mpa,故本项目使用的锅炉及物料输送管道均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但考虑它们的危险性,企业应把这些物质及其储存和输送管道列为危险目标进行重点监控,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管理。考虑工业氯化锌生产工艺特点及使用原料的特性,锌、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在火灾危险性分类中属于甲类,建规防火等级列入甲类,盐酸危险性也较大。净化车间、浓缩车间、辅料仓库、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及盐酸贮罐区应作为重大危险目标,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和检查及监控。2.2易制毒化学品辨识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号令)等规定,本项目的高锰酸钾、盐酸列入易制毒化学品分类中第三类,企业应向当地安监部门申报备案,取得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许可证。2.3监控化学品辨识根据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规定,监控化学品是指下列各类化学品:第一类: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第二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第三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第四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依据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规定,本项目不存在监控化学品。2.4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4.1氯化锌中文名称:氯化锌 ,英文名称:zinc chloride 危规号:83504 UN编号:2331CAS No.:7646-85-7分子式:ZnCl2分子量:136.29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无臭,易潮解。熔点():365沸点():732相对密度(水=1):2.91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甘油,不溶于液氨。主要用途:用作脱水剂、缩合剂、媒染剂、石油净化剂,还用于电池、电镀、医药等行业。禁配物:强氧化剂。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5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氯化锌烟雾可引起支气管肺炎。高浓度吸入可致死。患者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胸骨后疼痛、咳嗽等。眼接触可致结膜炎或灼伤。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烧灼,皮肤上出现“鸟眼”型溃疡。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严重者可致死。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遇水迅速分解,放出白色烟雾。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TLVTN:OSHA 1mg烟尘/m3; ACGIH 1mg/m3烟 TLVWN:ACGIH 2mg/m3烟雾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废弃处置方法:倒入水中,再加纯碱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或用安全掩埋法处置。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2.4.2 氧化锌中文名称:氧化锌中文名称2:锌白英文名称:zinc oxide英文名称2:znic white CAS No.:1314-13-2分子式:ZnO分子量:81.38主要成分:含量: 99.0;铁盐 0.005;砷盐0.0002;灼烧失量 1.0。外观与性状:白色六角形晶体或粉末。熔点():1975 相对密度(水=1):5.61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酸、氢氧化钠水溶液、氰化钾等。主要用途:用作油漆的颜料和橡胶的填充料, 医药上用于制软膏、锌糊、橡皮膏等。健康危害:吸入氧化锌烟尘小时后,可出现金属烟热。口内有金属甜味、口渴、咽痒,进而胸部发闷、咳嗽、气短、无力、肌肉关节酸痛,并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然后出现寒战、发热、白细胞数增加。有人报道,氧化锌接触者全身虚弱,体重下降。燃爆危险:本品不燃。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与镁能发生剧烈的反应, 引起爆炸。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锌。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5 前苏联MAC(mg/m3):6尘 TLVTN:ACGIH 5mg/m3(烟) 10mg/m3(尘) TLVWN:ACGIH 10mg/m3(烟)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禁配物:强氧化剂。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2.4.3氯酸钾中文名称:氯酸钾,中文名称2:白药粉,英文名称:potassium chlorate危规号:51031 UN编号:1485 CAS No.:3811-04-9分子式:KClO3 分子量:122.55外观与性状: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熔点():368.4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2.32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醇、甘油。主要用途:用于火柴、烟花、炸药的制造,以及合成印染、医药,也用作分析试剂。禁配物: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镁。急性毒性:LD50:187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对人的致死量约10。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 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氧化钾。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2.4.4高锰酸钾中文名称:高锰酸钾中,文名称2:灰锰氧。英文名称:potassium permanganate。危规号:51048。UN编号:1490。CAS No.:7722-64-7 分子式:KMnO4分子量:158.03外观与性状: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相对密度(水=1):2.7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油脂工业、氧化、医药、消毒等。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硫、铝、锌、铜及其合金、易燃或可燃物。急性毒性:LD50:109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资管理岗位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物资消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教学资源课件库怎么下载
- 新年中班教学课件
- 如何制作教学课件超链接
- 漫画 教学 课件模板下载
- 教育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 2025年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在学校教育公平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考核试题及答案
- 活动三:《买菜的学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劳动五年级
- 《中式面点技艺(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完整)托管班托管协议
- ICU 危重患者CVC 及PICC 导管的留置选择及护理研究新进展
- 宝钢国际集团胜任能力模型
- 二年级四宫格六宫格数独练习
- LS/T 3243-2015DHA藻油
- GB/T 2423.7-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 医院进修生结业鉴定表
-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
- 花甲水库库底清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 鞘内镇痛泵置入术全程图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