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续建扩建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续建扩建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续建扩建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续建扩建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续建扩建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项目摘要1.1 项目名称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1.2 项目建设地点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开发园区1.3 项目承担单位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4 项目建设性质与建设期项目建设性质:续建建设期:2年1.5 建设目标为确保重庆市在建的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能达到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的要求,在已建基础上提出了以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以期本项目建设完成后,能拥有功能完备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有效提高重庆市预防、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的综合能力,确保重庆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畜禽及其产品的卫生质量、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增加农民的收入。1.6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为实现项目的功能与任务,本次续建项目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改造BSL-3通风系统;购置设备35台(套)。1.7 项目建设基础从1999年开始,重庆市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对重庆市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进行了建设。农业部农计函2004583号文件批复重庆市以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在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影响评价后,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项目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初步设计并通过原市农业局报送农业部,农业部于2007年9月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农办医200735号)。按照初步设计的批复,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分别进行了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安工程和设备的公开招标,项目按初步设计批复有序推进,由于要执行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项目已于2008年11月停工, 停工时已完成合同工作量的85%。1.8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135.64万元,其中:土建部分191.47万元,设备购置799.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0.89万元,预备费54.08万元。项目共申请国家资金987.51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48.13万元。1.9 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为动物防疫体系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是为了改善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诊断的基础条件,提高监测检测动物疫病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本项目无法对其经济效益作出分析,仅探讨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能改善重庆市诊断监测重大动物疫病的基础条件,增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控能力,有效预防、控制和扑灭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动物疫病,降低疫病风险,提高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1.10 可行性研究结论该项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新的生物安全技术规范,投资结构合理,规模适宜,技术方案科学合理,项目管理系统健全,运作方式科学,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可行,建议尽快立项支持。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1 项目背景2.1.1项目区基本情况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东邻湖北、湖南,南连贵州,北连陕西。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总人口达到3235.32万人,其中农业人2358.35万人,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十分突出的年轻直辖市。重庆市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畜牧业饲料资源十分丰富,畜牧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畜禽生产分布全市各地,广大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养殖畜禽的传统习惯和经验,具备大力发展养殖业的良好环境条件。重庆市畜牧业较为发达,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重庆市每年均有30多万吨猪肉销往全国其他省市,部分还出口到俄罗斯、香港等地。2008年,全市生猪饲养量3465.04万头,牛饲养量144.63万头,山羊饲养量401.68万只,肉兔饲养量3107.92万只,家禽饲养量26330.63万只。2007年。 2008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77.58万吨,其中猪肉140.65万吨,牛奶总产量7.78万吨,禽蛋总产量41.29万吨,肉产品自给有余。2008年,畜牧业产值344.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食品卫生要求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动物疫病特别是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重庆市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从1999年开始,国家陆续投入10271万元,在重庆市进行了无规定疫病区和示范区建设,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重庆市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经过前期项目建设,重庆市的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硬件支撑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离现代社会对动物疫病全程控制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非常有必要在前期项目建设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更好为重庆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服务,巩固提高重庆市无疫区建设成果。根据国务院2004年424号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完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各项必备的动物疫病检测设备设施,提高重庆市动物疫病监测及预警能力,是加快重庆市畜牧业生产发展、确保人们食肉安全卫生的现实需要。2.1.2政府对动物疾病预防高度重视在畜产品国内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动物疫病和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已经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加强动物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工作多次予以指示。党和国家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重庆市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和不竭动力。重庆市作为畜牧业生产大市,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持重庆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把重庆市建成畜牧业出口大市已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共识,市委提出在3到5年内要做大畜牧产业,使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2005年4月,市政府已批复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出台了相应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落实配套防疫专项资金,进行人员技术培训等,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2008年8月,农业部和重庆市签订了共建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备忘录,将建设“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作为合力构建的五大平台之一。为此,重庆市编制了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重庆市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续建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建设项目。2.1.3动物疾病预防工作基础条件较好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期项目的实施,重庆市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兽医工作水平得到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得到较好控制。动物免疫工作开展较好,应免畜禽免疫率均达100%,动物产地检疫率98%以上,屠宰检疫率达100%。市政府批准建立了101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在主城区设立了动物检疫监督110联动,并在市级建立了动物疫病快速反应(110联动)指挥系统,接受群众对动物、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的举报和投诉,动物疫情快速反应发挥了积极作用。2.1.4具有丰富的动物疫病预防项目建设实施经验从1999年开始,国家在重庆市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2004年国家投入在重庆建设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在西部地区率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经过项目建设,重庆市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还建设了市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兽医卫生监督所)、无害化处理场、市兽药监察、市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警示牌、防疫监督检查站、动物疫病控制快速反应指挥系统建设,并对全市27个核心区县、4个缓冲区的县本级和27个核心区的721个乡镇进行了建设。通过这些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建设功能完备的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需要2004年,农业部批复重庆市以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2006年通过国家环保总结的环境影响评价后,农业部2007年批复了初步设计。为强化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组织专家对GB194892004的相关参数和设备要求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新的GB194892008,重庆市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成后,需经多方认证验收:一是国家质检总局的实验室认证认可委员会的资格认证,二是农业部每年的实验活动评审认证,三是国家环保部的环境验收,以上认证验收均执行GB194892008。而重庆市目前按GB194892004标准建设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将无法顺利通过按新标准执行的各种认证验收,因此,必须按照GB194892008标准对已按GB194892004标准建设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改造,并购置符合GB194892008要求的相关仪器设备。2.2.2是巩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果的需要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却是畜产品出口小国。随着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那些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做法将一律被取消,国外优质畜产品必然进入我国,这将给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冲击。为此,中央投入巨额资金,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进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经过近五年来的努力,重庆市基本建成动物疫病控制、动物防疫监督、动物疫情监测、动物防疫屏障等四大体系,猪、禽和大牲畜的死亡率下降到2.9%、13%以下和0.2%,以口蹄疫、禽流感为重点的动物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核心区较长时间保持口蹄疫清净无疫,多年没有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基本建成国家级无疫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年上升。重庆市畜产品出口近年来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要巩固重庆市无疫区示范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在前期项目建设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硬件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疫病监测能力,将有利于巩固重庆市的无疫区建设成果,最终建成OIE等国际认可的国家级无疫区。2.2.3是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的需要国务院2004年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的质量和手段”。只有具备这些设备,才能强化手段,改进方法,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重庆市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无规定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和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前期建设,重庆市的兽医工作手段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是,由于重庆是新兴直辖市,基础薄弱,动物疫病控制手段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其它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还不配套,一些重点动物疫病和高危传染病得不到及时诊断,阻碍了疫情的及时控制和扑灭,制约了防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参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新标准,进一步完善动物疾病诊断硬件条件,提高检测水平,对于增强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疾病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满足日益发展的畜牧业生产和出口创汇十分必要。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针对当前动物疫病诊断、监测中不完善的地方,需建设集动物疫病诊断、疫情信息处理、预警预报、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追溯、重大疫情扑灭协调于一体的功能完备的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2.2.4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保证畜产品安全的需要2004年以来,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24个省(市)爆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重庆市周边的湖南、湖北、陕西也爆发了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2005年发生在与重庆市接壤的四川省的人猪链球菌病和2007年我市出现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更是对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加强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监测能力的投入,将有利于全面提高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对于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保证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2.5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动物疫病,动物疫病使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并引起动物死亡,减少畜牧业生产效益。有些动物疫病是人畜共患疫病,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长期存在的动物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动物,200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现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2006年和2007年全国分别发生10起和4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006年3个省份发生口蹄疫疫情;2007年,包括重庆市在内的26个省市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重庆市2007年33个区县相继爆发了严重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点296个,发病生猪27.8万头、死亡6.9万头、扑杀7.5万头,给重庆市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影响农民收入,阻碍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速度。为此,建设功能完备的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对于快速诊断重大疫病,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置疫情,使重大动物疫病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3.1 基本情况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挂重庆市兽药饲料检测所牌子)于2006年12月经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直属市农业委员会管理。3.2 人员状况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5人,现有在职职工45人,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2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1人、大学本科16人。有推广研究员4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8人。3.3 业务范围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范围包括: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负责动物疫病、兽药、饲料、畜产品残留的检验检测及溯源调查;负责指导县级实验室动物疫病和兽药、饲料检测检验工作; 负责动物免疫、检疫、诊断、检测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和组织供应;负责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及法律法规、动物防疫科学知识的宣传;参与配合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技术的实施。3.4 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基础国家已两次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投资。1)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从1999年开始,重庆市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对重庆市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进行了建设。2)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农业部农计函2004583号文件批复重庆市以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影响评价后,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项目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初步设计并通过原市农业局报送农业部,农业部于2007年9月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农办医200735号)。按照初步设计的批复,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分别进行了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安工程和设备的公开招标,项目按初步设计批复有序推进,由于要执行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项目已于2008年11月停工。第四章 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4.1建设任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要求,本着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高素质、高效率的宗旨,按照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完善重庆市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建设,建立符合OIE要求的动物疫病诊断模式和运行机制,应对加入WTO后给我国畜牧业发展和兽医卫生工作带来的挑战,扩大国内外贸易,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做出贡献。4.2建设目标1)建成符合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的省级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具备快速检验、诊断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为重庆市动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2)进一步完善全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能力,确保把项目区建设成为达到OIE标准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同时为迎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认证做准备。3)建成完善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前不能开展的禽流感、口蹄疫、炭疽等一类烈性高危险性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学检测,使此类疫病能快速诊断,确保病原微生物的安全;此外,还可开展其它动物病毒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各种细菌的分离鉴定;各类动物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各种动物疫病的血清学检测;各类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监测;以便科学地开展各种动物疫病的预警预报。4.3服务范围及方式本项目社会公益性很强,服务范围覆盖全市的城镇和农村,是一项长久的社会事业,主要的服务方式都比较规范。1)动物疫病检测与诊断细菌学室:负责每年500例以上各类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各种细菌的药敏试验,以指导疫病防治工作;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以及菌种的保存;负责本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病毒学室:对国家规定可开展的病毒进行病毒分离、鉴定;负责毒种的保存;负责废弃材料的无害化处理,防止一些高致病性(特别是一些人畜共患病)病毒的外泄;负责本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病理学室:开展猪瘟、伪狂犬病等病的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检测;对送检病料进行冰冻切片或石蜡切片,染色,然后进行病理组织观察;对送检血样进行血细胞计数(家畜)和血像分析;对送检样品进行生化分析;负责本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血清学室:每年开展10万头份以上猪瘟、口蹄疫、布病、伪狂犬、蓝耳病、细小病毒、乙型脑炎、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鸡白痢、马立克等动物疫病的血清学检测;以掌握重庆市动物疫病流行状态和重点动物疫病防疫效果;负责本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分子生物学室:每年负责5000头份以上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PCR监测;以摸清家底,制定正确的防治措施;每年负责动物疫病的PCR的监测与诊断;进行核酸、蛋白的定量分析,酶活性的动态分析;负责分子杂交;负责本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2)为区(市)县组织、订购诊断试剂。3)对区(市)县动物疫病诊断人员、防治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和督查全市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及防治工作。4)编写诊断报告和疫情分析报告。5)统计区(市)县上报监测材料,并负责向农业局和农业部上报。6)完成农业部下达的外来疫病的采样送样任务。7)进行重点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8)对全市动物疫病进行预警预报。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5.1 建设地点本建设项目为续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回兴镇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的重庆市农牧检测检验实验楼内,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24号令)、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8)和农业部颁布的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远离居住区和人口聚集区,已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影响评价。5.2 建设条件5.2.1 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204.3mm,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8.4 最热月平均气温:28.6 最冷月平均气温:7.50 极端最高气温: 42.30 极端最低气温:-1.8 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6080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8188 3)风速 年平均风速:1.5m/s 最大风速:27m/s 4)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1080 mm 年最大降雨量:1544 mm 月最大降雨量:500 mm 日最大降雨量:193 mm5.2.2项目地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现状评估经调查,评估区内及邻近地段无滑坡、泥石流、危岩、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质现象,评估区内现在及过去无地质灾害发生,因此,工程建设本身不会遭受地质灾害危害。2)预测评估整个地块地坪标高受园区道路的标高控制,现该地区内市政道路已经形成,整个地块将形成为一坡度仅2-5%的较平整场地,并且建设用地范围内下伏中风化泥岩全部裸露,在该平整后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将不会诱发任何地质灾害。即工程项目本身不会诱发地质灾害。3)综合评估综上所述,建设用地及周边地区现状稳定,评估区地质条件简单,评估区内现在及过去无地质灾害发生,因此,工程建设本身不会遭受地质灾害危害。5.2.3交通运输条件场址距重庆国际机场3公里,距重庆核心主城区8公里,园区周边有212国道、319国道、210国道、渝黔高速公路相邻,交通便捷。5.2.4水、电、通信等公用设施1)电力按照该区域控制性详规,紧靠园区中部的北面将有一个110kV变电站,变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40000KVA。由该变电站10kV的出线向本项目供电。2)供水按照该区域控制性详规,梁沱水厂来的市政自来水经兰家院加压站加压后用DN800mm的城市主管敷设。本项目供水则用DN200mm水管从DN500mm的园区主管引入,水量及水压均能得到保证。3)燃气按照该区域控制性详规,天然气公司直径为426mm气管沿园区中间主道敷设,同时拟在园区内建配气站,本项目的生活供气由该配气站的气管接入。4)通信沿园区外主干道敷设有一级通信光缆线路,可为园区及本项目提供通信服务。目前,园区内道路、水、电、气及电讯管网已经形成,项目场地各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同时,原有农牧检测检验实验楼的各项设计参数经验算满足本续建项目的建设需要。第六章 原批复实施情况6.1 可研报告的批复按照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发改农经20062837号),重庆市于2004年编制了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农业部,农业部以关于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八个项目立项的批复(农计函2004583号)进行了批复,批复的建设内容及规模:实验室等土建工程150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113台(套),批复的项目投资为1030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900万元,地方投资130万元)。6.2 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24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原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于2005年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签订了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合同, 2006年与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签订了重庆市农牧检测检验实验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技术咨询合同(同时签订了廉政保证合同)。2006年3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重庆主持召开了重庆农牧检测检验实验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技术评估会,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建设单位出具了对大纲的评估意见(国环评估纲200625号)。2006年8月10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重庆农牧检测检验实验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2006年11月2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出具了关于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重庆农牧检测检验实验楼)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6554号)文件。6.3 初步设计的批复在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后,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项目初步设计并通过原市农业局上报农业部,农业部于2007年9月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农办医200735号),批复的建设内容及规模:实验室等土建工程1103平方米,试验台400延米,购置仪器设备73台(套),批复的概算总投资为1062.05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900万元,地方配套130万元,自筹32.05万元。6.4 原项目建设情况6.4.1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初步设计的批复, 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分别对项目的建安工程和设备进行了公开招标,目前设备已全部到位。根据施工进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安装工程将于2008年12月完成,由于要执行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按原标准设计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无法通过国家认证,目前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安装工程已于2008年11月停工,停工时已完成合同工作量的85%。6.4.2 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初步设计批复的概算总投资为1062.05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900万元,地方配套130万元,自筹32.05万元,项目资金均已到位。项目建设资金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设立基建账户对项目资金进行专账管理,按初步设计批复安排资金用途。 6.4.3 项目管理情况按照农业部关于抓紧做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051号)文件精神,制定了重庆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总体工作方案(渝农文(计)200520号),并上报了农业部。工作方案明确规定了项目实施的领导机构,工作内容,项目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项目普通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建安工程和监理均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根据招标结果签订了建安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合同。设备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根据招标结果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7.1 项目技术构成及总流程7.1.1检验结果异议处理图检验委托人技术保证负责人综合业务室调 查检 测 依 据仪 器 设 备操 作 方 法原 始 记 录检 验 报 告检 验 人 员试 验 条 件抽 样 方 法质量保证负责人组织分析和处理与原结果一致复 检原结果有效与原结果不一致分清责任写出分析报告更正检验报告主任批准签发答复申诉有疑正确7.1.2检验工作流程图上级部门下达计划综合业务室验收样品及相应资料、登记、编号、留样填写样品检验卡中心抽检有 误检验报告受检单位质量保证人处理委托检验抽 检仲 裁样品检验卡、检验样品检验室检验员依标准检验检验员检验、填写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底稿 有 误 有 误复核人复核检验方法、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底稿等材料室负责人全面审核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底稿等材料有 误综合业务室编制校核、质保负责人审核报告主任批准报告提出异议综合业务室发送报告,报告及原始记录等材料交资料室存档7.2续建内容及规模本次续建项目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改造BSL-3通风系统;购置设备35台(套)。7.2.1 BSL-3实验室土建装修工程7.2.1.1工程现状墙体(1)洁净控制区的墙体与吊顶、墙体与墙体圆弧连接,墙体采用双面50mm厚彩色钢板复合板(夹芯为玻镁岩棉)。其中彩钢板为0.6mm厚宝钢产彩钢板,四周封边中字条式安装。配件包括支座、踢脚、阴角R、阴角三维角、阴角R塑料底座、阴角R封件、直角阳角、包风口用彩板马槽、道康宁中性硅胶、铆钉、射钉等。地面与墙体圆弧角采用PVC整体卷边上墙方式,下衬铝圆弧。PVC上墙后与墙面平齐或缩进。(2)淋浴间、洗涤消毒间、中控室墙体与洁净区墙体要求相同,中控室靠近主入口一侧的墙体要求设置大窗户,方便观察人员出入。机房不做装修,但机房应做消声降噪处理。(3)彩色复合钢板连接用铝合金外露面均应采取静电喷涂,与彩钢板同色。地面(1)地面均采用抗静电、抗菌、防火、耐磨的高级欧美进口PVC卷材,底层采用欧美进口自流平水泥找平。(2)卷材拼缝均为热焊熔接,平整无缝,与墙体均为圆弧连接。(3)自流平水泥找平层厚度2mm。(4)机房地面可不做装修。吊顶(1)所有房间吊顶高度要求为2800mm。(2)所有吊顶均采用50mm厚彩钢岩棉复合板,岩棉夹芯,顶板双面为0.6mm宝钢产彩钢板,四周封边中字条式安装。中间为岩棉容重120Kg/m3。配件包括阴角R、阴角三维角、阴角R塑料底座、密封胶、包风口用彩板马槽、专用暗吊大梁、大梁连接件、花兰螺栓、花兰吊杆、通丝吊杆、通丝杆连接件、吊杆连接件、不等边角钢3550、膨胀螺栓、射钉等。(3)彩色复合钢板连接用铝合金外露面均应采取静电喷涂,与彩钢板同色。(4)机房不做吊顶,但墙板应到土建板顶,彻底与其它区域隔开。7.2.1.2 BSL-3实验室通风系统改造工程根据GB19489-2008,结合BSL3已建工程内容,对BSL-3通风系统进行改造。规范引述:GB19489-2008的6.3.3.10 规定“应在实验室防护区送风和排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GB19489-2008的6.3.3.11 规定“生物型密闭阀与实验室防护区相通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牢固、易消毒灭菌、耐腐蚀、抗老化,宜使用不锈钢管道;管道的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管道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 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 500 Pa时,管道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管道内净容积的0.2%。”。 工程现状:本项目2008年11月停工前,通风工程的送风管道已经安装完毕,排风管道安装了一部分。通风工程修改设计原理:因满足规范要求的排风HEPA过滤器单价较高,此次修改设计以期在满足规范前提下减少使用数量。通风工程原设计是每个房间的送排风支管均直接与主风道相连,每个送风支风管均依次设手动风量调节阀、定风量文丘里阀、电动密闭阀和高效送风口;每个回风支风管均依次设高效过滤回风口、电动密闭阀、变风量文丘里阀、手动密闭阀。此次改造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口部辅助房间如更衣、淋浴、缓冲等房间的送风口分组合用送风支管,在每个合用送风支管上设定风量文丘里阀,为平衡合用送风支管末端的各送风口的送风量,在每个送风口前设手动风量调节阀。排风系统同样进行分组合用的修改设计。分组方式同送风系统。此次改造设计将(原施工图中的)21台高效排风过滤装置减少为11台,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较大的降低了工程造价。通风系统改造工程改造方案详见表7-1。7-1 改造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计量工程数量单位1检修马道m1202检修密封门次13检修钢制楼梯及平台次14生物安全型高效过滤器箱安装台116拆除镀锌风管m22107新增净化通风管制作安装m21508拆除不锈钢风管支管m21809新增不锈钢板风管制作安装m212010风管保温(橡塑)m227011拆除文丘里阀及定风量阀个3212安装文丘里阀及定风量阀个3213管道安装套114密闭阀安装个4815碳钢调节阀制作安装个216增加回风静压箱(含风口风阀)个2118电气配管SC25m40019电气配管SC20m60020电气配线BV2.5mm2m200021包塑软管20mmm4022电动密闭阀200个2023电动密闭阀250个224电动密闭阀300个9考虑本次通风系统改造,基本在吊顶之上的设备层完成,故无需对已完成的装修进行大规模的拆改。排风HEPA过滤器的选型:因为规范新更,国家权威单位为满足GB194892008的6.3.3.8规定“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 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而研制生产的相关产品正在交付相关部门认可认证,还未取得相关证书,目前暂不能采用,只能选用通过认证的进口产品以满足规范要求。经过所选设备厂商代理现场确认,BIBO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检修和更换是可以正常进行的。安装位置:其安装的位置和风量见表7-2。表7-2 BIBO高效过滤器安装位置及风量序号风量部位参考型号1640口部辅助区域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2500男缓冲、女缓冲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31616准备间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4550内储藏间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5340缓冲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6350缓冲(解剖室)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71850解剖室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8400缓冲(动物房)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91800动物房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10400缓冲(实验室)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111900实验室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 7.2.2设备方案7.2.2.1设备方案内容新购置实验室仪器设备35台(套),详细仪器设备清单见表7-3。表7-3 新增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配置主要技术参数参考型号数量1BIBO袋进袋出高效过滤器标配风量2500立方米/小时(一个单元,最大风量与采用的滤器形式有关,采用高通量HEPA过滤器时,风量可达4000立方米/小时)1H1W-304 double-stage scan set112耐高温传递筒标配耐高温铝制传递筒,能够快速与三级生物安全隔离器连接使用,将废弃物放置到传递筒内,然后放置到高压灭菌器灭菌中灭菌。配备耐高温0.01微米高效过滤器。外尺寸:480 x 400mm(直径x长)。重量:8kg。Autoclavable RTC35013全波长自动酶标仪(带电脑)主机加主流配置的电脑、打印机等检测波长范围:200-1000nm ,可进行单波长和双波长检测,检测时间不超过8s;测量规格可为酶标板和比色杯,波长精度在1nm范围,波长连续可调,温度范围在4-45;3.配置IQ/OQ/PQ系统,直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打印出结果。配置电脑(内存2G以上,硬盘120G以上,CPU双核)和软件以及彩色打印机;软件、酶标仪为同一厂家生产(软件含中英文两个版本)。BioTek PowerWave XS14台式低温冷冻离心机2个定角转头,1个锥形定角转头及适配器最高转速约30000rpm(约64000g)、20000rpm、10000rpm,最大容量分别为361.5/2ml、485ml、1015ml,控制面板数字式,最大噪音输出低于65dBk; 100 rpm步进,控制精度50 rpm,无碳刷变频驱动; 数字显示,实时RPM/RCF互换读数显示;有10个升/降速率选择,有连续时间运行 (HOLD) 选择;有转头不平衡检测,超速、超温保护,自动安全门锁及机身精钢环设计。BECKMAN Allegra 64R15Mini型离心机标配加0.2、0.5ml适配器最高转速约15000rpm(约20000g),最大容量241.5/2ml,尺寸小于243223cmEppendorf 542426荧光倒置显微镜(含数码照相)标配外加数码成像系统,提供软件原版安装系统光学系统:无限远系统,配备自动的明场、暗场、相衬及荧光功能;电动聚光镜, 长工作距离(LWD)型系统聚光器,工作距离28mm,数值孔径0.55;位编码可记忆物镜转换器,使显示屏显示您好正使用的物镜倍数;5位自动荧光滤块转换器;配置紫外/绿色/蓝色激发滤光块,镜头必须最适合荧光观察。;液晶显示屏显示的有显微镜的功能与状态;全自动的光强管理,省去您调节器节光强的麻烦;恒定的色温控制使显微摄影永远色彩副真; 100%观察条件复制功能;彩色数码冷CCD:物理像素2592 x 1944, 5M速点连RGB滤片,曝光时间,制冷温度低于室温-20 C,多达36数位RGB彩色深度,Binning mode 2x2 彩色或黑白,单一火线提供照相机电源和快速数据传输,独立显卡。Leica DMI4000B DFC420C17落地式高速离心机主机加 JS-5.3水平转头和 JA-25 定角转头最高转速26,000 rpm,最大相对离心力 82,000 g;最大容量61000ml(定角转头); 100至26,000 rpm 速度设置, 10 rpm步进,10 rpm 设定值;高力矩可变磁阻驱动系统,样品容量不平衡容忍度为5%, 可“目视平衡”,驱动电机三年使用保证;仪器备有脚踏开关;制冷系统采用环境保护冷冻剂,温度控制范围为-10C至40C,1C步进,准确度2C;升/降速率选择 : 12个 / 13个;时间设定范围至99小时59分钟,另有连续时间运行 (HOLD) 选择;安全功能包括转头不平衡检测、超速保护、超温保护及可直接配HEPA过滤膜。BECKMAN Avanti J-26XP18小型台式孵化机标配微电脑数显控制,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转动频率;控温范围:25.00-39.99;控湿范围:10.0-99.9RH% ;温度分辨率:0.01 ;温度超设定值0.15冷却功能启动;6.温度超设定值0.5高温报警;温度低设定值0.5低温报警;自动翻蛋;电源电压220V;外形尺寸不超过806030cm;鸡胚容量100-300枚;台式;进口。19II级生物安全柜标配:防爆插座2组、气体/水接、照明/紫外灯各一组,备用灯管一套TYPE A2以上,HEPA过滤网,对0.3um粒子过滤性能达到99.99%,内部尺寸178*57*70cm,底座高度范围7293cm,工作区风速55FPM,高效风廉风速100FPM,高风量吸入口位于操作平台活动拉门两侧,具备1000FPM的吸入风速,4面负压双层箱体结构,玻璃拉门采用10斜面设计,马达可自动处理过滤器压差,对电压有自动调节功能,获得NSF、SA、 UL 认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BAKER SG603A310全自动轮转切片机标配加配一次性窄刀片5盒(250片)全自动轮转切片机,具有电动切片和电动修块功能,样品回缩功能和独立控制板面,修块和切片参数独立设定并可储存,除常规石钠切片外还可进行树脂包埋切片;有0位指示的精准定位系统;切片厚度总计和切片计数;程序化的样本回缩;单手操作的样本夹;精准的刀架侧向移动;平滑手轮,内置锁定系统;主机显示参数;微米机制;宽大的磁力废物槽;切片厚度: 0.5-100mm、0.5-5mm以0.5mm递进,520mm以1mm递进,2060mm以5mm递进,60100mm以10mm递进;修块厚度设定:1600mm,110mm以1mm递进,1020mm以2mm递进,2050mm以5mm递进,50100mm以10mm递进,100600mm以50mm递进,*水平进样:28mm1mm;垂直移动距离:70mm;切片模式:2种手动切片模式;样本回缩:5100mm,以5mm递进,可关闭。电动粗进:300mm/s和900mm/s;最大样本:506040mm;样本定位:水平8,垂直8。Leica RM2255111生物组织包埋机标配加放大镜和脚闸石蜡出口控制夹可旋转,高度可调,石蜡的流出可以手控,也可用包埋盒推动控制夹,还可选用脚闸;旋钮精准调节石蜡的流量;石蜡流出根据重力作用;预热的工作台面宽大,并内置包埋模子和包埋盒的预热槽,全新的排蜡系统;两个预热的废蜡槽可装卸;石蜡槽、工作台面和内置的预热槽的温度范围是55C至70C;程序化的机器开关计时器;石蜡槽容量3升;预热槽大约放置100个包埋盒或模子;.冷台温度持续保持在5C,可放置70个包埋盒模子。EG1150 H+C - 成套型112旋转式组织处理机标配加主流电脑,带中英文界面防腐蚀的彩色触摸屏,图像化实时监测;WINDOWS NT操作系统,有软驱,可接打印机;试剂兼容监视器;外接的灌注和排放;具有抽真空和加压的功能;4种用户自定义的清洗程序;2级密码;最大处理量为200个包埋盒;不锈钢材料的脱水缸,容积为3.3升;蜡缸温度范围:40-65;试剂温度范围:室温,3055;排液3步,80、120、140秒;真空:70kPa;压力:35kPa;孵育时间:099小时59分钟;3个蜡缸,10个试剂缸,蜡缸容量4.3升;试剂缸容量3.3升以上。LEICA AS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