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研究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研究 摘摘 要要 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 准确评 价一个港口在其港口群中的竞争力 能够更加清晰的将港口定位 制定相 应的发展战略 服务港口快速平稳地发展 南沙港 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几 何中心 担负着珠三角经济流通的重要角色 它的蓬勃发展将为珠三角地 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进一步的跃升 本文首先对港口竞争力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着重于集装箱运输能力上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 SWOT 分析法对广州南 沙港口在珠三角主要港口上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如何提升 南沙港竞争力策略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南沙港 集装箱运输 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Guangzhou Nansha Port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Abstract por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ccupies a strategic position irreplaceabl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a port in the port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an be more clearly positioning the port to develop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ervices rapid and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Firstl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ort were studied with emphasis on container transport capacit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of the Guangzhou Nansha Port in the major por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 competitiveness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proposals Keywords Nansha container transport competitivenes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目目 录录 1 绪论绪论 1 1 1 文献综述 1 1 1 1 国外研究对集装箱发展及其竞争力的研究 1 1 1 2 国内研究综述 3 1 2 研究框架 4 2 南沙港的现状分析南沙港的现状分析 5 2 1 南沙港基本状况 5 2 2 南沙港区的地理位置 5 2 2 1 南沙港发展现状的统计描述 7 3 南沙港发展的南沙港发展的 SWOT 分析分析 9 3 1 南沙集装箱港口发展优势 9 3 1 1 南沙港自然区位优越 9 3 1 2 南沙港腹地货源优势 9 3 1 3 政府政策支持的优势 9 3 2 南沙集装箱港口发展劣势 10 3 2 1 港口建设起步较晚 竞争压力大 10 3 2 2 港区知名度低 称谓混乱 10 3 3 广州南沙港的机遇与威胁 11 3 3 1 区域合作带来的商机及其带来的威胁 11 3 3 2 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及其带来的威胁 12 4 南沙港的竞争力评价南沙港的竞争力评价 14 4 1 南沙港竞争力评价模型 14 4 2 南沙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4 4 3 实证分析 18 4 4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南沙 香港 深圳三港口竞争力分析 21 5 提高南沙港的竞争力策略提高南沙港的竞争力策略 22 5 1 通过打造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品牌策略 建立港口形象 22 5 2 通过开展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策略 获得客户 22 5 3 加强港口全方位合作联盟策略 规范港口运作 22 5 4 大力发展港口产业 增强港口腹地经济 22 5 5 专业化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22 总结总结 23 附录附录 A 24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28 致谢致谢 31 1 绪论绪论 无论信息科技如何发展 世界贸易最终还是必须通过港口来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要努力发展先进高效的港口来促进国家的繁荣 马来西亚总理 马哈蒂尔博士 Dr Mahathir 港口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汇合点 是经济流通的脉动力 在现代国民经 济发展中 港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港口的重要性 就如同人体 中的心脏般重要 它带动着其他运输方式 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 提供动力 同时 集装箱运输快速优化发展 是绝对港口经济地位的重要 指标 而南沙港口 作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枢纽 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言 而喻 因此它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良好与否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腾飞 起着 战略性的重要作用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霍英东先生就提出并率先投资开发广州南 沙 广州南沙港在珠三角经济区域内的重要已经慢慢显露出来 它的目标 战略定位为建设大海港 服务珠三角 它的进一步发展将极大地带动珠三 角经济的腾飞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广州南沙港进行进一步的精确定位 明 确的它的经济价值和意义 并作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 1 1 国外研究对集装箱发展及其竞争力的研究国外研究对集装箱发展及其竞争力的研究 目前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给出对集装箱港口的严格定义 但是由于港口与码头在语义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重合 所以在当代对港 口所进行的研究中 集装箱港口实际上是指一些综合性港口中的集装箱 码头 港区 故而 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各大港口也将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作为港 口发展的主轴 因此在本文研究中 也希望能够利用集装箱港口业务发 展水平来衡量港口发展的水平 借此评价出一个港口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国外对集装箱港口方面的研究 最早开始探讨的是英国地理学家 Bird 在 20 世纪提出的 港口通用模型 即 Anyport 模型 瑞典的詹森 施尼尔森的 港口经济学 中 对港口向集装箱化方向进行了一定的研 究 并粗略提出了集装箱港口的概念 而在联合国贸发会与安特卫普港 口工程的要求以及集装箱港口的经营问题有着较为全面的论述 Hayuth 对集装箱枢纽港口的发展演化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 后期 Barid 通过对欧洲集装箱港口的研究 建立了集装箱枢纽港口的生 命周期模式 1 港口的主体是港口企业 因此关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首先是从企业 竞争力的研究开始的 日本政府早在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问 题 并广泛研究 关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 国外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Wu Heng 教授等曾提出港口竞争力评价的八个指标 即港口运作效率水 平 港口费率 可靠性 船商选择港口的因素 航道水深 与外部环境 的适应性 腹地便利性 产品差异化程度 并运用主成分方法构建了港 口竞争力指标 来证明港 121 吞吐量作为港口竞争力的显性指标 英国 经济学家 Hoare 提出港口竞争产生的原因所在是争夺腹地资源 2 综上所述 国外对港口集装箱运输作为港口产业的一部分 对集装 箱运输竞争力的研究也是从港口综合竞争力研究开始 同时 评价港口 竞争力的标准都是从港口的自然条件 经济环境 生产能力水平 基础 设施条件 服务水平 港口形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1 1 2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 张丽君和王玉芬在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港口经济发展 一书中 对 我国港口经济发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同时针对深圳港研究 分析 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影响 1 国内对港口竞争力的研究 在国内 对港口竞争力方面的研究也是从市场竞争和企业竞争方面开 始的 最早由 90 年代初 上海海事大学对港口竞争力的研究 唐中赋等 2006 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实证分析后 结合众多专家意见 提出了港 口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 13 项指标 为国内研究港口竞争 力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万征等 2007 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比较港口物 流发展趋势 他们应用了统计软件 SPSS 对港口竞争力指标进行了定量 分析 陈挺 2009 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模型预测对厦门集装箱港的 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杨永义 2009 对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州 深 圳 香港等珠三角主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并运用 Bertrand 模型 对珠三角港口的竞合状况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叙 在有关于竞争力的评 价方面 关键性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个全面 客观的指标体系有 助于我们对港口竞争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2 国内对广州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研究 1999 年费维军分析了我国集装箱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并对我国 的集装箱发展提出了区域布局的发展思路 孙邦成 2009 对广州南沙 港的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提出的港口营销策略有 独到见解 杨兴洲 2010 提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 发挥广州港优势 整合珠三角港口群 确立了广州港的重要地位 以及发展策略 覃杰 2010 对广州南沙港的集装箱运输现状进行了综述 通过对南沙港的 集装箱运输路径 以及具体运输方式的研究 提出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 题 综上所述 国内研究港口竞争力是通过设立一定评价指标体系 然 后将指标进行定量 定性分析 国内研究不足是没有将集装箱运输作为 一个产业的竞争分析 而有针对性的集装箱运输研究的定量研究较为不 足 该研究的国 内外现状 已取得的成果等 1 2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广州南沙港口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珠三角港口 群中竞争力 研究内容主要是广州南沙港口的 SWOT 分析及其竞争力在 香港 深圳等港口间的排名 创新之处是通过综合国内对港口竞争力的 评价指标 结合广州南沙港的现实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广州南沙港集装 箱运输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香港 深圳 南沙 三港进行竞争力排名 研究方法主要有 SWOT 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等 2 南沙港的现状分析南沙港的现状分析 2 1 南沙港基本状况南沙港基本状况 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南沙港区 是广州市南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分 已得到省 市政府各方面的全力支持 同时 南沙港区不但与箱源 生成地加权平均经济距离最小 全程运输费用最省 而且是珠江三角洲 西部地区成规模开发建设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区 港区具有可大规模开发 的水陆域条件 可开发万第吨以上深水泊位达 20 个 航道最高水深可达 20 米 而且符合珠江三角洲港口区位分布 南沙港区开发潜力巨大 同时 相对于深圳大铲湾港区和珠海高栏港区 南沙港区的建设抢 占了先机 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 广州南沙港区是南沙地区基础产 业发展的重要配套工程 为临港工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大型专业码头 是 广州港功能的延伸区 起步期将建成 4 个 5 万吨级顺岸式码头 未来随 着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日益完善 再根据市场需要建设集装箱深水码 头 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大物流中心 3 广州南沙区是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工业化 城市化包围下的一块处女地 它不单是各种企业产品流动的交汇点 更是一个优越的居住地 它就像 闹市中的绿色花园 2 2 南沙港区的地理位置南沙港区的地理位置 南沙港区的地理位置见图表 2 1 图表 2 1 由上图可看出 南沙港位于珠江与外海连接的交汇点 是珠三角的地 理几何中心 在以南沙港为中心的直径为 60 公里的辐射范围当中包含了 珠三角内经济最为发达的 14 个主要城市区域 以下是南沙港区总体布局图 图表 2 2 从南沙港区总体布局图上 我们可以看到顺着海岸线 龙穴岛被分成 了临港工业区和南沙港区两部分 其中临港工业区以年生产能力可达 300 万吨的中船造船基地为中心 此外还有广钢 石化 汽车工业基地 而南 沙港区除了一期 二期之外 还有深水泊位 油轮码头以及与临港工业相 配套的粮食码头 钢铁码头 散货码头 目前港区的一期 二期开发只用 了 3 5 公里的深水海岸线 3 2 2 1 南沙港发展现状的统计描述南沙港发展现状的统计描述 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港区 是广州市城市空间 发展战略中 南拓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州市未来重点发展的 三 大港 即深水港 航空港 信息港 中的深水港 也是广州市未来重点建 设的 四个物流中心 之一 南沙港区目前是以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 并 承担能源 液体化工 原材料运输以及保税 物流 商贸 临港工业开发 的综合型深水港区 2009 年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正式封关运作 新引进了 胜记仓集团 日通物流 三井物产等多家物流企业 港口物流业呈现集群 化发展 南沙港区与广西贵港港之间开通定期班轮 在珠江水域开展承运 转关货物业务 业务范围加快向国内经济腹地拓展 全年我区完成港口货 物吞吐量 1 11 亿吨 增长 9 56 集装箱吞吐量 664 万标箱 增长 2 45 其 中外贸箱吞吐量 185 76 万标箱 比上年增长 0 71 占全区集装箱吞吐量 的 28 年末 全区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 28 条 其中国际航线 18 条 国 内航线 10 条 全年累计航次达到 3 52 万次 F F广州南沙政府 2009 年广州南沙 开发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 目前南沙港口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驳船运输 驳船支线覆盖珠三角主要 中 小码头 能够满足腹地广州以及肇庆 云浮 中山 佛山 江门 东 莞 惠州等地的江海联运 在 2009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1 11 亿吨 其中 集装箱吞吐量的水水中转比例超过 70 4 3 南沙港发展的南沙港发展的 SWOT 分析分析 3 1 南沙集装箱港口发展优势南沙集装箱港口发展优势 3 1 1 南沙港自然区位优越南沙港自然区位优越 南沙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地图上看 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的 几何中心 而从流通线路上看 南沙在广州一香港一澳门 A 字形空间 结构中处于支撑位置 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 南沙距离 广州市中心50公里 距离香港38海里 距离澳门41海里 以南沙为中心 在60公里半径范围内就有广州 佛山 深圳 珠海 澳门 东莞 中山等 14个大中城市 更重要的是 由这些城市组成的珠三角城市群 已成为世 界制造业中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作为南沙区自然港的广州南沙港区 是广州市未来重点发展的 三大 港 即深水港 航空港 信息港 中的深水港 也是广州市未来重点建设 的四个物流中心 之一 南沙港港址位于南沙龙穴岛围垦区 珠江口伶仃 洋喇叭湾湾顶 西侧有满足内海运输的龙穴水道 而东侧为通向外海的伶 仃水道 南沙港目前规划的港区面积达63平方公里 具有丰富的可利用的 港口岸线资源和临港陆域资源 3 1 2 南沙港腹地货源优势南沙港腹地货源优势 南沙港的经济腹地主要为广东省 广州市 珠三角乃至广东省是我国 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3 1 3 政府政策支持的优势政府政策支持的优势 早在2000年广州市规划局就在 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概念规划纲 要 提出加强南沙地区经济开发 并在2002年 广州南沙地区规划 中将 南沙未来发展定位为 新三点 两基地 即是南沙将成为广州开发的新增 长点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点 粤港合作的结合点 要将南沙建设成为 现代化的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的物流基地 根据2008年10月18日 国务院下发的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州南沙 保税港区的批复 南沙港将成为继上海洋山 天津东疆 大连大窑湾 海南洋浦 宁波梅山 广西钦州 厦门海沧 青岛前湾之后国家设立的第 9个保税港区 标志着南沙港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港口发展战略的重要组 成部分 5 3 2 南沙集装箱港口发展劣势南沙集装箱港口发展劣势 3 2 1 港口建设起步较晚 竞争压力大港口建设起步较晚 竞争压力大 南沙港口周边的具有强大实力的港口众多 竞争力大 南沙港虽然有 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起步较晚 运营尚不成熟 基础设施还不够完 善 因而面临着周边香港和深圳等港口的激烈竞争 同时 由于港口的发 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存在资源 设备投入及营运惯性所产生的锁定效应 一旦形成规模 往往很难改变整体的运输格局 因此 南沙港作为一个新 生的港口 要想成为集装箱干线班轮基本的挂靠港之一 就必须具有战略 性目光 在港口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基础上下功夫 从而具有更强的竞 争力 3 2 2 港区知名度低 称谓混乱港区知名度低 称谓混乱 南沙港作为新生港区 对外宣传力度还不够宏厚 以致国内外客户对 港区发展缺乏了解 不愿意率先与港区建立业务关系 同时 港区由于历 史问题导致的称谓混乱 也使客户对港区的宣传发展有影响 港口的宣传 力度在很大一方面依赖于政府的全球性公关 如何从整体上推广南沙港的 形象 南沙港口的形象应该到底何种高度 在于政府对南沙港的重视程度 3 3 广州南沙港的机遇与威胁广州南沙港的机遇与威胁 3 3 1 区域合作带来的商机及其带来的威胁区域合作带来的商机及其带来的威胁 随着中国加入WTO 由于外资政策的统一和透明 投资环境进一步改 善 大量外资的进入加速了广东经济的发展 因此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多 集装箱市场空间巨大 2003年签订的CEPA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 经贸关系的安排 内地与香港 澳门实行货物贸易零关税 贸易自由化和 投资便利化 将使 大珠三角 香港 澳门 广州和珠三角各城市 实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 早在2004年6月 在香港 澳门和广州召开了首届 泛 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 9 2 省区首脑签署了 泛珠三角区域 合作框架协议 会上 交通部部长提出 构建泛珠三角快速运输网 规划形成以广州 香港为中心 呈扇形向内陆和沿海地区辐射的路线格局 以广州 成都枢纽为重点 组织开展集装箱班列 促进泛珠三角区集装 箱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和发展 为广州港的各港区特 别是南沙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 南沙港口应该明确和依托自身优势 与香港和深圳港口进行分工合作 获得发展空间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珠三角经济几何中心的优势 增加对 香港深圳影响较小的西南腹地的辐射 3 3 2 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及其带来的威胁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及其带来的威胁 伴随着世界港口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 由运输中心转变为物流中心 港口企业服务必然走向综合物流 供应链物流 现代港口作为远洋运输的 起点和终点 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点和重要信息的交汇点 集物流 商流 信息流 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身 进人21世纪 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的发 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港口除了继续发挥其装卸与集疏功能外 还应主 动参与现代物流有关的各个环节业务活动及其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6 因此 广州南沙港口作为新兴的港口 能够迅速褪去繁杂的改革过渡 过程的外衣 在港口发展上面走前一步 可是 南沙港又因次而面临着基 础薄弱的劣势 如何加强港口基础设备建设 迅速开发业务 完善深海港 的服务能力 是广州南沙港目前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南沙港的SWOT分析总结 S 优势分析总结 地理位置优越 拥有丰富的腹 地货源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W 劣势分析总结 港口建设起步较晚 竞争压力 大 港区知名度不够 同时称谓混 乱 难以建立良好服务形象 O 机遇分析总结 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群化为南沙 港带来了商机 促使了南沙港口的 快速发展 港口物流发展渐渐趋向 成熟 为南沙港口的发展指明了发 展方向 T 挑战分析总结 南沙港处在珠三角物流交汇点 它必须不断加强其基础设备建设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同时 还需要加强管理 发展成为集信息 流 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身的综合 性港口 4 南沙港的竞争力评价南沙港的竞争力评价 4 1 南沙港竞争力评价模型南沙港竞争力评价模型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的三大主要港口群分别为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和环渤海湾港口群 其中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以香港国 际航运中心为核心 以香港 深圳和广州三港为主体 因此 本文拟用香 港港 深圳港口以及广州南沙港设立评价体系 分析广州南沙港的竞争力 4 2 南沙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南沙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对港口竞争力整体水平进行评价时 我们首先要建立评价港口竞争 力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 7 整体性原则 全 面性原则 比较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 本文拟用资料搜集分析法 确定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005 年唐中赋 顾培亮 任学锋等在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实证分析 中 基于专家分析法得出的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 18 项 关键指标 8 中国国际海运网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中国港航 研究院联合发布了 2008 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 其 中公布了对港口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的 26 个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王璨在 深圳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9 提出了构建港口竞争力评价指 标体系的 18 项指标 同时提取主成分指标为 航道水深 米 货物吞吐 量 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 万 TEU 外贸货物吞吐量 万吨 港口所在城 市年 GDP 亿元人民币 等五个关键性指标 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 图表 4 1 2008 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深圳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实证分析 货物吞吐量货物吞吐量 亿吨亿吨货物吞吐量 亿吨货物吞吐量 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 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 万万 TEU TEU 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港口城市港口城市 GDP GDP 亿人民币亿人民币 港口所在城市年港口所在城市年 GDPGDP港口城市港口城市 GDPGDP 泊位数量泊位数量 个个 泊位数 个 泊位数 个 港口泊位个数港口泊位个数 航道水深航道水深 米米 航道水深 米 航道水深 米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 年作业天数年作业天数港口年作业天数 天港口年作业天数 天外贸进出口额增长速度 集疏运便捷科度定性集疏运便捷科度定性港口集疏便捷程度港口集疏便捷程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 万吨以上泊位比例万吨以上泊位比例 引航次数 万艘次 港口万吨级泊位数港口万吨级泊位数 码头岸线长度码头岸线长度 千米千米 平均在港停时 时港口码头岸线长度港口码头岸线长度 外贸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 万吨万吨 仓库面积 平方米港口外贸吞吐量港口外贸吞吐量 腹地经济腹地经济 GDP GDP 万亿人民币万亿人民币 港口国内航线数 条 港口国内航线数 条 港口直接腹地港口直接腹地 GDPGDP 航线条数航线条数 条条 港口国际航线数 条 港口国际航线数 条 港口信息服务水平港口信息服务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港口城市增长速度 堆场有效面积堆场有效面积 万平方米万平方米 堆场面积 平方米 堆场面积 平方米 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 港口费率的倒数 吨 元 所在城市年进出口贸易额所在城市年进出口贸易额口岸外贸进出口额口岸外贸进出口额 港口桥吊数最 个 装卸机械设备数 台港口城市交通运输业增长速度 港口硬件设施港口投资总额港口投资总额港口投资港口投资 港口经营环境港口营业收入 亿元 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 港口净利润 亿元 净利润增 K 率 港口服务水平 近五年集装箱吞吐量平均增长率 作业能力集装箱单机最高装卸效率 集装箱单船最高装卸效率 TEU d 时 近五年外贸货物吞吐量平均增 K 率 近五年货物吞吐鼍平均增长率 本文分析其指标相关性 从中得出八个相同性关键指标为 航道水深 米 货物吞吐量 亿吨 集 装箱吞吐量 万TEU 外贸货物吞吐量 万 吨 港口所在城市年GDP 亿元人民币 港口泊位个数 港口万吨级泊 位数 港口国际航线数 条 结合本文的研究主体和珠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发展趋势 同时本文研究 的指标体系还参考了 关于港口集装箱码头评优办法 2009 2010 年度实施 细则 里面提到的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评优内容 分别是 1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强码头 2 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强码头 3 中国港口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前五强码头 4 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桥吊作业效率码头 5 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码头 6 每米岸线通过最高标箱量集装箱码头 7 2009 年最佳经济运行质量集装箱码头 8 每标箱消耗电力和燃油最低集装箱码头 9 单船船时效率创纪录集装箱码头 10 桥吊单机效率创纪录集装箱码头 考虑到时间限制 以及数据收集的难度 本文最终得出以下集装箱运 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 4 2 1 表 4 2 1 2009年珠江三角洲三个主要港口相关数据 港 口 指标 南沙香港深圳 航道水深 米 15 513 615 5 港口 10 万吨货 柜泊位个数 10198 航线覆盖面 125450165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1 112 429671 936499 港口集装箱吞吐 量 万 TEU 6642449 42141 6 集装箱港口作业 平均费用 7001000800 集装箱或货柜平 均周转时间 小 时 11 11015 平均通关时间 10 1042 集装箱吞吐量增 长率 43 310 8720 9 港口腹地城市 GDP 亿元 6100149685684 39 港口吞吐量货物 年均增长速度 14 6422 7 数据来源 中国港口http www chinaports org 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事处http www mardep gov hk hk home html 广州南沙统计信息网 深圳港口协会 4 3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 利用SPSS软件计算主成分得分 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 利用SPSS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处理数据 我们在统计指标数据 时 为了确认指标数据的相关性 我们可以用降维的方式实现 同时 为 了消除数据的量纲影响 应该先对指标数据标准化 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 会自动对数据标准化 第二 通过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 获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5 以 上的所有特征根 确定主成分 也就是提取出几个新的能够尽可能反映原 来变量的统计特性的综合变量 而且新的变量之间保持相互的独特性 第三 根据每个观测量在新变量上的得分以及对应的贡献率计算出最 终得分 第四 对得分结果进行排序分析 测算结果如下 由于集装箱港口作业平均费用 集装箱平均周转时间 以及港口平均通关时间与主要数据负相关 因此我们取这三个数据的倒数 作为指标数据 分别用X1 X11代替表4 2 1中的11项指标数据 X1 航道水深 米 X2 港口10万吨货柜泊位个数 X3 航线覆盖面 X4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X5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 X6 集装箱或货柜平均周转时间 小时 倒数 X7 平均通关时间 倒数 X8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 X9 港口吞吐量货物年均增长速度 X10 港口腹地城市GDP 亿元 X11 集装箱港口作业平均费用 倒数 然后 利用SPSS18 0统计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因子分析 得到相关图表如下 见附录A 由表4 3 1 可得集装箱吞吐增长率与航道水深 港口货物吞吐量 港 口作业平均费用 集装箱货柜平均周转时间等具有显著关系 港口集装箱吞 吐量与港口10万吨级泊位个数 航线覆盖面 港口货物吞吐量 港口所在 城市GDP等指标存在着显著性关系 由此可见 许多变量之间之间的相关 性比较强 证明他们存在信息上的重叠 通过表4 3 2可知 提取2个主成分 而从表3 3 4初始因子截荷矩阵可知 港口10万吨级泊位个数 港口城市腹地GDP 集装箱或货柜平均周转时间 平均通关时间 航线覆盖面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等指标在第一成分上 有较高截荷 说明第一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 航线覆盖面 港 口货物吞吐量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等指标在第二主 成分上有较高截荷 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 所以提 取两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 所以决定用两个新的变量 代替原来的11个变量 用表4 3 4中的数据 分别除以第一 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开平方根 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为表4 3 5 L1L2 0 334770 043118 0 326269 0 15969 0 3350010 034658 0 2757550 391765 0 2282120 504294 0 22976 0 50133 0 333344 0 07657 0 26131 0 43142 0 292860 335477 0 333672 0 0703 0 334339 0 05537 将L1 L2中的系数分别乘以表4 3 3中的标准化矩阵中的系数可得到两 个主成分得分F1 F2 F1 0 33477ZX1 0 326269ZX2 0 335001ZX3 0 275755ZX4 0 228212ZX5 0 22 967ZX6 0 33344ZX7 0 26131ZX8 0 29286ZX9 0 333672ZX10 0 334339ZX11 F2 0 043118ZX1 0 15969ZX2 0 034658ZX3 0 391765ZX4 0 504294ZX5 0 50133ZX6 0 07657ZX7 0 43142ZX8 0 335477ZX9 0 0703ZX10 0 05537ZX11 再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的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 比例 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 F 8 888 8 888 2 112 F1 2 112 8 888 2 112 F2 最终得出南沙 香港 深圳三大港口综合得分为表4 3 6 港口第一主成分得分第二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排序 南沙 1 9045686 1 39815 1 807343 香港 3 435536 0 10518562 7557171 深圳 1 530961 503327 0 948382 4 4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南沙 香港 深圳三港口竞争力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南沙 香港 深圳三港口竞争力分析 由表 4 3 6 中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珠江三角洲航道的的中心 香 港港具有的综合实力是无需置疑的 它以综合得分 2 755717 远超广州南沙 港口得分 2 80734 和深圳港口得分 0 94838 值得我们留意的是 深圳港 口在第二主成分的得分却是比香港 南沙领先很多 由表 4 3 4 的成分矩 阵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 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指标信息是 港口货物吞吐量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速率 由次可以看出 深 圳在近年来发展的优势 南沙港口无论在第一或第二主成分得分上面 都处于劣势的 但是在 第一主成分上面的得分与深圳港口只有微小差距 而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指 标信息是 港口 10 万吨货柜泊位数 航线覆盖面 港口货物吞吐量 港 口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或货柜平均周转时间 平均通关时间 港口腹地 城市 GDP 港口作业平均费用等 5 提高南沙港的竞争力策略提高南沙港的竞争力策略 5 1 通过打造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品牌策略 建立港口形象通过打造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品牌策略 建立港口形象 作为新兴的深海港口 广州南沙港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 建立自己的 发展品牌 在世界贸易中将港口形象提升到与香港 深圳同等的高度 5 2 通过开展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策略 获得客户通过开展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策略 获得客户 通过一系列的营销促销战略 配备的一体化服务 获得广泛客户关注 是港口初期迅速发展 突破劣势的有效途径 5 3 加强港口全方位合作联盟策略 规范港口运作加强港口全方位合作联盟策略 规范港口运作 加强港口与班轮公司 中小码头 驳船和拖车公司 大型生产加工或 物流企业 货运场站 物流园区等方面的合作使港区经济基地化 规模化 集约化和配套化 从而使港口更具发展竞争力 5 4 大力发展港口产业 增强港口腹地经济大力发展港口产业 增强港口腹地经济 将港口和临海工业相结合 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发展现代化物流业 大力 发展化工业 机械装备工业 钢铁工业 5 5 专业化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专业化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海关 边检等集装箱港口的口岸软环境 金融配套建设 实现港口管理信息化 拓展新的增殖服务 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从而 提高国际竞争力 总结总结 本文从广州南沙港口的基本情况出发 联系发展现状 对南沙港在珠 三角主要港口中的集装箱竞争力水平作了研究研究 主要研究手法是 SWOT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在SWOT分析法上面 通过分析南沙港口 的自然地理环境 腹地资源 港口基础设施和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 并通过对比其他港口 香港 深圳 发展得出结论 在主成分分析法上面 本文通过建立 航道水深 米 港口10万吨货柜泊位个数 航线覆盖面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 集装箱或货柜平 均周转时间 小时 倒数 平均通关时间 倒数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 港口吞吐量货物年均增长速度 港口腹地城市GDP 亿元 集装箱港口作业平均费用 倒数 等11个指标评价体系 对广州南沙港口 进行了定量分析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 在指标体系设立方面没有专家定性分析 同时缺 少对广州南沙港口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此外尚有不足之处 恳请 批评指点 附录附录 A A 1 表4 3 1相关矩阵系数 相关矩阵相关矩阵 航道水 深 米 港口 10万 吨货 柜泊 位个 数 航线 覆盖 面 港口 货物 吞吐 量 亿 吨 港口 集装 箱吞 吐量 万 TEU 集装箱 或货柜 平均周 转时间 小时 倒数 平均 通关 时间 倒数 集装 箱吞 吐量 增长 率 港口吞 吐量货 物年均 增长速 度 港口 腹地 城市 GDP 亿 元 集装箱港口作 业平均费用倒 数 航道水 深 米 1 000 985 994 785 633 729 999 738 902 999 1 000 港口10 万吨货 柜泊位 个数 9851 000 960 668 492 835 992 612 962 991 988 航线覆 盖面 994 9601 000 850 716 647 987 810 847 988 991 港口货 物吞吐 量 亿 吨 785 668 8501 000 977 148 754 997 440 760 774 港口集 装箱吞 吐量 万 TEU 633 492 716 9771 000 068 595 990 237 602 619 集装箱 或货柜 平均周 转时间 小时 倒数 729 835 647 148 0681 000 762 077 953 756 741 平均通 关时间 倒数 999 992 987 754 595 7621 000 704 9221 0001 000 集装箱 吞吐量 增长率 738 612 810 997 990 077 7041 000 375 711 726 港口吞 吐量货 物年均 增长速 度 902 962 847 440 237 953 922 3751 000 918 910 相 关 港口腹 地城市 GDP 亿元 999 991 988 760 602 7561 000 711 9181 0001 000 A 2 表 4 3 2 解释的总方差 解释的总方差解释的总方差 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成份 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18 88880 79680 7968 88880 79680 796 22 11219 204100 0002 11219 204100 000 39 023E 168 203E 15100 000 43 330E 163 028E 15100 000 52 286E 162 078E 15100 000 61 590E 161 445E 15100 000 79 402E 178 548E 16100 000 8 4 976E 17 4 524E 16100 000 9 1 176E 16 1 069E 15100 000 10 2 218E 16 2 017E 15100 000 11 3 703E 16 3 366E 15100 000 提取方法 主成份分析 A 3 表4 3 3标准化数据 港 口 ZX1ZX2ZX3ZX4ZX5ZX6ZX7ZX8ZX9ZX10ZX11 南 沙 0 57735 0 39822 0 68651 1 07285 1 139590 26316 0 527881 100770 08886 0 53727 0 5594 香 港 1 15471 137761 147320 906220 731040 842111 15333 0 85243 1 041471 153791 15452 深 圳 0 57735 0 73954 0 460810 166630 40855 1 10526 0 62545 0 248340 9526 0 61652 0 59511 A 4 表4 3 4初始因子截矩阵 成分矩阵 成份矩阵成份矩阵a 成份 12 航道水深 米 998 063 港口10万吨货柜泊位个数 973 232 航线覆盖面 999 050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822 569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 680 733 集装箱或货柜平均周转时间 小时 倒 数 685 729 平均通关时间倒数 994 111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 779 627 港口吞吐量货物年均增长速度 873 488 港口腹地城市GDP 亿元 995 102 集装箱港口作业平均费用倒数 997 080 提取方法 主成份 a 已提取了 2 个成份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 Bird J H Seaport Gateways of Australi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Hoare AG British ports and their export hinterlands A rapidly changing geography Geografiska Annalet 2005 3 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网页 OL 4 覃杰 广州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特点及存在问题 中国港口 2010 05 013 5 孙邦成 广州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及展望 中国港口 2008 11 24 26 6 张敏 范洁施 吴晓南 广州南沙港发展现代物流 SWOT 分析 物流 科技 2010 08 15 7 丁昌元 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竞争力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大 连 大连交通大学 2009 12 8 唐中赋 顾培亮 任学锋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实证分析 商业经济 与管理 2005 11 005 9 王璨 深圳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海 事大学 2009 10 陈挺 厦门集装箱港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与发展 居于主成分分析 与灰色模型预测 硕士学位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 2009 04 11 杨晋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01 007 12 马楚江 曹梅珠 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 A OL 中国水运报 2009 2009 09 17 13 唐中赋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腹地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 2006 01 008 14 万征 张文欣 张缇 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比较港口物流发展趋势 以广州港为例 水运工程 2007 08 21 27 15 徐金河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吞吐量内在影响因素研究 水运 工程 2010 01 1 4 16 王玲 刘育龙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全回归法德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的 预测 港口经济 2010 04 022 17 王圣 山东省港口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01 26 18 杨永义 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评价和竞合策略研究 硕士学位论 浙江 浙江大学 2010 19 张庭发 集装箱港口竞争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 数据库 2009 09 20 燕飞 全国主要港口运行综述 中国远洋航务 2009 06 76 21 沈小平 杨锋 珠三角经济区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 分析 物流科技 2010 02 067 22 杨兴洲 发挥广州港优势 整合珠三角港口资源 珠江水运 2010 02 019 23 张丽君 王玉芬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港口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24 刘海涛 广州南沙开发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 广州 广州市 政府 2008 25 高洁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海 事大学 2004 致谢致谢 此论文得以完成 首先感谢一直教导我的老师们 特别致以韩波勇老 师 李政老师以及苏明老师深切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对我开题报告进行指 导的方国松教授 以及给我论文初稿建议的何远成老师 最后感谢我的论 文指导老师 在二稿和终稿中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 在此致以我最真诚 的敬意 谢谢 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 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