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静载荷试验报告.doc_第1页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报告.doc_第2页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报告.doc_第3页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报告.doc_第4页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编号: 2008tcor003 第 12 页 共 12 页市区住宅楼地基土载荷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 2008tcor003报告日期:检测有限公司共 12 页地基土承载力静载试验报告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检测性质委托检验设计单位检测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建筑面积(m2)/设计桩径/设计桩长(m)/桩顶标高/工程桩总数/检测点数3施工日期/检测日期2008-10-032008-10-06典型置换率/承压板尺寸(m2)1.00检测方法地基土载荷试验承载力设计值(kpa)80加载方式慢速维持荷载预定最大加载(kpa)160满足要求的点/不能满足要求的桩点 号1#2#3#/承载力基本值(kpa)757278/对 应 沉 降(mm)24.1523.6124.07/主 要 原 因杂填土过薄淤泥层太厚杂填土过薄淤泥层太厚杂填土过薄淤泥层太厚/场区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kpa)75极差(kpa)6检测结论:地基土静载荷试验共进行3组静载荷试验,均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各点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为75.0kpa,为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批准: 审核: 校核: 检验:一、概况(一)工程概况拟建的省市小区位于市区,南为工业路,西邻六一路,占地面积约平方米。首次开工的小区3、7、8、9楼位于小区的西南部,为地上六层住宅楼,局部6.5层建筑。3、7楼长米,宽米,8楼长米,宽米,9楼长米,宽米。本次地基土共做3组静载荷试验。(二)检测目的与任务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设计要求,检测目的为:通过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随时与业主和设计院进行沟通,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检测工作执行规程、规范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四)任务完成情况我单位于年月日月日进行了地基土静载荷试验3组。月日完成全部资料的分析整理,提交该成果报告。二、工程地质条件拟建的市小区场地土以第四系沉积物为主。岩性以粉土、粉质粘土、粉砂、中砂为主,夹有少量粗砂、卵砾石。按照不同的岩土类型并结合现场原位测试结果(标准贯入、静探测试)将场地土划分为11层,工程特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杂填土:干-稍湿,松散,层厚0.302.10m; 1-1、人工填砂:干-稍湿,松散,局部饱和,层厚0.501.20m2、粘土:湿,可塑、软塑,粘性较强,层厚0.302.00m;3、淤泥:软塑,饱和,层厚1.409.40m;4、粉质粘土:湿,可塑,软可塑为主,层厚0.9011.00m;5、含泥中砂:饱和,稍密中密,层厚0.4017.50m;5-1、淤泥夹砂:饱和,流塑,层厚0.409.10m;6、淤泥质粘土:软塑,饱和,层厚0.4014.70m;6-1、淤泥夹砂:湿,软塑、软可塑为主 ,饱和,层厚1.304.00m;6-2、粉质粘土:湿,可塑、软可塑为主,层厚1.609.00m;7、粉质粘土:湿,可塑、软可塑为主,层厚0.6013.10m;7-1、含泥中砂:饱和,稍密中密,层厚1.5018.00m;8、残积砂质粘性土:湿,可塑,层厚0.402.00m;9、全风化片麻岩:湿,可塑,层厚0.407.20m;10、强风化细粒黑云母片麻岩:湿,硬,层厚0.0010.80m;11、中风化细粒黑云母片麻岩:湿,较硬,该层最大揭示厚度4.50m。三、地基土静载荷试验(一)试验设备主要设备为yq50bt自动油压千斤顶一台,压力传感器一个,位移传感器四个,60002200360mm承台,基准梁两根及其它辅助设备,水泥块配重50吨。1.00m2的承压板一块。现场载荷试验图 1载荷板 2千斤顶 3位移传感器 4平台 5枕木 6堆重(二)试验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堆载做反力,油压千斤顶加荷,沉降由位移传感器进行测定。试验前将土开挖至设计基础面标高,承压板底面铺设50mm厚中粗砂垫层。油压千斤顶平放在承压板上(垫传力厚钢板),在承压板上按正交直径方向分别安置四个100mm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以测定沉降值。反力装置采用60002200360mm承重平台及配重,用千斤顶控制逐级加荷。具体操作如下:、加荷分级:最大加荷量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两倍,每级加载为最大加荷的1/10。、沉降观测时间:每加一级荷载p,在加载前后各读记承压板沉降值s一次,以后每半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增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a、沉降急聚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b、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的6;c、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卸荷分为5级等量进行, 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记录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三)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原则、当ps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当ps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可取s/b0.006所对应的荷载。(四)试验结果分析1#点: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p-s曲线为缓降型,没有较明显的比例界限,加荷至160kpa时,累计沉降量为24.15mm。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确定该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5.0kpa,不满足设计要求。2#点: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p-s曲线为缓降型,没有较明显的比例界限,加荷至160kpa时,累计沉降量为23.61mm。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确定该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2.0kpa,不满足设计要求。3#点: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p-s曲线为缓降型,没有较明显的比例界限,加荷至160kpa时,累计沉降量为24.07mm。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确定该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8.0kpa,不满足设计要求。从3组静载荷试验来看,特征值分别为75.0 kpa、72.0kpa、78.0kpa,其平均值为75.0kpa。极差为8.0%,则该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5.0kpa。四、检验结果地基土静载荷试验共进行3组静载荷试验,均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各点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为75.0kpa,为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五、检测数据及表压板静载试验汇总表工地名称: 试验点号:1测试时间: 序号荷载(kpa)历时(min).沉降(mm)本级累计本级累计00000.000.001161201201.161.162321202400.852.013481503900.922.934641205100.853.785801506602.476.256961508101.938.1871121509602.1610.34812812010802.1612.50914415012304.3216.821016015013807.3324.1511128601440-2.6221.531296601500-3.8617.671364601560-3.7013.971432601620-5.178.801501801800-5.403.40最大沉降量: 24.15mm 最大回弹量: 20.76mm 回弹率:85.94%测试时间:2008-10-03 试验点号:1压板静载试验汇总表工地名称: 试验点号:2测试时间: 序号荷载(kpa)历时(min).沉降(mm)本级累计本级累计00000.000.001161201201.161.162321202400.771.933481503900.772.704641205101.233.945801506602.396.336961508101.858.1871121509602.1610.34812812010802.6212.96914415012304.0917.051016015013806.5623.6111128601440-1.8521.761296601500-3.7817.981364601560-4.0113.971432601620-5.178.801501801800-5.403.40最大沉降量: 23.61mm 最大回弹量: 20.22mm 回弹率:85.62%测试时间:2008-10-04 试验点号:2压板静载试验汇总表工地名称: 试验点号:3测试时间: 序号荷载(kpa)历时(min).沉降(mm)本级累计本级累计00000.000.001161201201.001.002321202400.771.773481503900.932.704641205101.544.245801506601.705.946961508102.088.0271121509602.0810.11812812010802.6212.73914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