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2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2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2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2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2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苦难历程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 外交 同 屈辱 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清朝的西太后 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破茧成蝶 新中国人民政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根本指导思想和总原则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生存境遇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无援 1 共同纲领 第二十五条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 或废除 或修改 或重订 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一大片 a 2 毛泽东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 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 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 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 体现此讲话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求同存异 b 3 新中国成立后 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 我们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 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 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 一边倒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另起炉灶 d 芳华初绽 1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迎来第一个建交高潮 印度 1950 4 1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瑞典 1950 5 9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2 中国积极主动开展外交活动 毛泽东访苏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 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1950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巩固友谊 保障安全 维护和平 1949 1953年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 华丽转身 让世界领略我风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1953年12月 会见印度代表团 首次提出 1955年亚非会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 积极主动的姿态 谋求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 包容性和开放性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度的差异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主要是因为它 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c 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d 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 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外长杜勒斯曾挖苦道 这个传说中的周恩来是何许人也 不久 杜勒斯亲眼看见 传说中的周恩来 引人注目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把中国外交推向世界外交的前沿 材料中所说的 把中国外交推向世界外交的前沿 的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订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材料 日内瓦会议摘要 我们不侵略别人 也坚决反对任何人的侵略行为 我们不威胁别人 也反对任何人的威胁行为 我们不干涉别人内政 也反对别人干涉任何人的内政 我们主张和平 反对战争 但我们对任何武装侵略 决不会置之不理 周恩来 1955年 周恩来率团出席万隆亚非会议 受到热烈关注 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主席 各位代表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 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 互相排斥和对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 而不另提建议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思考 求同存异的方针中 求同 是指什么 存异 是指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