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化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1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1 1 1集合的概念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章 第2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大气污染 第四章 新情境 激趣入题 方法警示探究 新知识 预习探究 新思维 名师讲堂 新提升 达标作业 新视点 专家博客 新考题 随堂自测 1952年12月5 8日 一场灾难降临到了英国伦敦 飞机被迫取消航班 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 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 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 眼睛刺痛 流泪不止 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 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 仅仅4天时间 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 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 一头牛当场死亡 52头严重中毒 其中14头奄奄待毙 2个月后 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为何会造成此种现象呢 学习目标1 了解no no2的性质 2 了解so2 no no2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 能对no no2 o2溶于水进行简单计算 新知预习1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左右 性质稳定 通常情况下不与氧气反应 但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 一氧化氮是 色 溶于水的气体 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无 不 2no o2 2no2 3 二氧化氮是 色 气味的 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 易液化 溶于水 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2 环境保护 1 二氧化硫的来源 煤 石油的燃烧及某些含硫或硫的化合物的金属矿物的冶炼 no no2的来源 汽车尾气等 红棕 有刺激性 有毒 大 易 2 溶有二氧化碳的正常雨水的ph为 酸雨的ph 酸雨的危害是直接破坏农作物 森林 草原 使土壤 湖泊酸化 还会加速建筑物 桥梁 工业设备 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3 汽车尾气中除含有氮氧化物外 还含有 5 6 小于5 6 co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自主探究1 雷雨过后庄稼总是更加旺盛 俗称 雷雨发庄稼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原因 提示 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 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硝酸与土壤中矿物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 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 2 有瓶无色气体 当打开瓶盖时 瓶口看到红棕色 该无色气体是什么 变色时发生什么反应 提示 该无色气体是no 因发生反应2no o2 2no2生成no2而变红棕色 思维导图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细品教材1 氮气 1 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为1 2506g l 1 难溶于水 难液化 2 氮的两种常见氧化物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 物理性质 3 模拟工业生产硝酸的实验 教材p92科学探究 1 生成硝酸的原理模拟 2 氮的氧化物与o2混合通入水中 剩余气体可能是no或o2 不可能是no2 因为过量的no2会与水反应生成no 且形成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 典例剖析 2014 经典习题选萃 某集气瓶内装的混合气体呈红棕色 加入足量水 盖上玻璃片振荡 得棕色溶液 气体颜色消失 再打开玻璃片 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 该混合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中的 a n2 no2 br2b no2 no n2c no2 o2 nod n2 o2 br2 解析 棕色溶液说明一定有br2 形成溴水 打开玻璃片又出现红棕色 说明有no与空气中o2变成no2 则原物质no2与br2一定有 答案 a 小结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主要集中在no氧化生成no2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 这里要注意颜色变化 红棕色气体只有no2 但液溴挥发的溴蒸气也是红棕色 要注意区分 2014 试题调研 把40mlno2和no的混合气体与20mlo2同时通入倒置于水槽中充满水的量筒里 充分反应后 量筒里剩下5ml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毫升数可能为 a 20 20b 10 30或20 20c 27 5 12 5d 30 10或12 5 27 5 答案 d 小结 可以利用体积差进行计算 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原理 即是什么气体混合 是否有过量存在 过量的是什么气体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到底是什么 这样就不难计算了 活学巧练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o2溶于水生成hno3 所以no2是hno3的酸酐b 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 会给人类带来危害c 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所以氮气也很活泼d 工业上利用蒸发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 解析 a选项no2溶于水除生成硝酸外还有no气体 不是硝酸的酸酐 c选项元素的活泼性与单质的活泼性有时是不一样的 答案 d 2 2013 应县一中高一期末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将一个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 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 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 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 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 则应通入o2体积为 a 3 75mlb 7 5mlc 8 75mld 10 5ml 答案 c 思维导图 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细品教材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 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物的来源 煤 石油和某些金属矿物中含硫或硫的化合物 因此燃烧或冶炼时 往往会产生二氧化硫 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条件下 空气中的n2往往也参与反应 生成no 在空气中no又迅速被氧化为no2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也含有no 在空气中也转化为no2 2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危害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的气体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引起大气污染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导致呼吸道疾病 严重时会使人死亡 形成酸雨 大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 酸雨的ph 5 6 正常的雨水由于溶解co2形成弱酸h2co3 其ph约为5 6 酸雨有很大的危害 能直接破坏农作物 森林 草原 使土壤 湖泊酸化 还会加速建筑物 桥梁 工业设备 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b 加强环境管理 强化环保执法 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c 研究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二氧化硫治理技术和设备 2 常见环境污染 1 酸雨 形成原因主要是由so2和氮氧化物造成的 能使土壤酸化 腐蚀建筑物等 2 光化学烟雾 主要是由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造成的 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植物生长 3 臭氧空洞 主要是氮氧化物 氟氯代烃等的排放引起的 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4 温室效应 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 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 并释放有毒气体 5 白色污染 形成原因是聚乙烯塑料的大量使用 随意丢弃 会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 6 赤潮和水华 形成原因是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其废水的任意排放 会使藻类过度繁殖 鱼类死亡 水质恶化 若发生在淡水中称为 水华 发生在海水中称为 赤潮 典例剖析 2014 经典习题选萃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co2虽然不是有毒气体 但它的排放应该受到限制b 所谓 酸雨 主要是指由含有硫的氧化物等与h2o化合所形成的亚硫酸及硫酸c 大气中大量的so2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 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d 消除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是不允许向大气中排放气体 解析 a正确 co2是温室气体 b c正确 d不正确 向大气中排放无污染的气体是可以的 答案 d 活学巧练3 2014 试题调研 某市采取有力措施 使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其治理的办法可能有 垃圾分类 及时处理 治理好生活污水的排放 使用无铅汽油 将不达标排污的工厂迁至城外 提高城市清洁人员的素质 合理正确地使用农药 化肥 燃烧低硫煤 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 该市所抓最得力的措施是 a b c d 解析 垃圾分类 及时处理 主要解决土壤污染和水污染 生活污水治理是减少水源污染 使用无铅汽油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将不达标排污的工厂迁至城外 并没有减少排污 只不过换个地方 合理正确地使用农药 化肥 主要是减少水污染 燃烧低硫煤可减少so2的排放 答案 d 一 选择题1 2014 经典习题选萃 鉴别co2和no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 no不溶于水 co2能溶于水b no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的no2 co2遇空气不变色c no不溶于naoh溶液中 而co2易溶d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no则不能 解析 一种气体是否溶于水或溶液中 用来区别气体不正确 因为现象不明显 d方法也可以鉴别 但不是最简单的方法 答案 b 2 2013 桐城十中高一期末 下列关于no2跟h2o反应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no2只作氧化剂b no2只作还原剂c no2既作氧化剂 又作还原剂d no2既不作氧化剂 又不作还原剂 解析 3no2 h2o 2hno3 no 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 又有降低 所以no2既作氧化剂 又作还原剂 答案 c 答案 c 4 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的信息 这些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悬浮微粒b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二氧化碳c 三氧化硫 氮氧化物 悬浮微粒d 稀有气体 氮氧化物 悬浮微粒 解析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悬浮微粒是空气质量好坏的信息 注意co2不是 答案 a 5 2014 试题调研 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酸雨的成分及成因 对取得的酸雨样品进行了ph的测定 随时间推移 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1 雨水样品放置时 ph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此可以得出酸雨形成的过程可能是 2 下列各选项是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腐蚀建筑物 雕塑等b 污染水源c 改良碱性土壤d 损害庄稼 3 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 少用原煤作燃料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 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 b c d 4 实验室中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时 在装置最后必须有 装置 所选试剂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 不同的地方往往采取不同的 固硫 方法 火力发电厂常用氢氧化钙的悬浊液吸收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 并用来制取石膏 caso4 2h2o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酸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来吸收二氧化硫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1 酸雨主要是so2及no2等溶于水生成的 故酸雨的成分中既含有hno3 也含有h2so3 h2so4等 h2so3不稳定 具有强的还原性 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h2so4 故氧化后溶液的酸性变强 ph减小 2 酸雨危害极大 会危害农作物 森林 草原 鱼类 建筑物 工业设备 电信电缆等 一氧化氮是怎样成为 分子明星 的我们知道 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是一种有害气体 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生成一氧化氮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 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no的新特性 用途不禁让人对它刮目相看 1981年美国人坦耐勃及其学生发现no是杀死巨噬细胞的有效武器 可以杀死病菌和癌细胞 他们指出 no中有人体免疫系统中不可缺少的 法宝 于是no从 罪犯 一跃成为 功臣 80年代后期 no声名大振 科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