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答题模板篇 专项三 对策措施类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答题模板篇 专项三 对策措施类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答题模板篇 专项三 对策措施类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答题模板篇 专项三 对策措施类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答题模板篇 专项三 对策措施类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三对策措施类 典题示例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 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还是重要的经济 交通 旅游中心 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 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京津与冀位置相邻 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 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 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图1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图 2012年 图2示意 唐山钢铁 不利态势图 1 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10分 2 据图2 说出振兴 唐山钢铁 和打造绿色企业的主要措施 12分 现场答案 点评 1 主要原因 从城市规模 人口多少 基础设施进行回答 忽视了城市功能 没有突出城市规划不合理 因此 此问6分 此答案只能得4分 解决措施 控制城市规模太笼统 忽视了大城市职能的分散 因此 此问4分 此答案只能得2分 2 从提高生产技术 改善交通 保护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 忽视了调整产业结构 市场 经济效益 清洁生产等 因此 此题12分 而此答案只能得6分 标准答案 1 北京城市问题主要原因 城市功能和人口过度集中 城市规模过大 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 6分 解决措施 控制城市规模 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 或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 合理规划 建设卫星城 4分 2 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产品深度加工 延伸产业链 增加优质钢生产 改善交通 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市场占有率 开拓市场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原料 铁矿石 与能源 煤炭 利用率 压缩技术落后 污染重的企业 实施清洁生产 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环境质量 12分 易错提醒 1 易漏点 漏掉城市功能集中 城市规划不合理 漏掉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 漏掉题中关键信息 如市场 产业结构等 2 易混点 环境问题与原因混淆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的区别 3 易错点 忽视图像 材料信息 生搬硬套所记忆的答题模板 组织语言不规范 不会运用地理术语回答 如不会用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规划 延伸产业链 开拓市场 清洁生产 等 思维建模 对策措施类常考的七类问题及对策问题一 人口问题 1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 0 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增长 2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对策 鼓励生育 接纳海外移民 问题二 城市化问题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社会秩序混乱 就业困难等 对策 治理环境污染 植树种草 合理规划城市 建卫星城 合理布局污染企业等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加快住房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等 问题三 区域开发产生的问题 1 德国鲁尔区 传统产业衰落 环境污染严重 对策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改造煤炭 钢铁工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治理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管理 营造绿色空间 2 美国田纳西河 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 对策 从防洪入手 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电力先行 发展高耗能工业 利用土地资源 因地制宜 全面发展农 林 牧 副 渔业 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问题四 区域发展带来的问题 1 中国东北农业开发 黑土流失 森林破坏 湿地减少 对策 改进耕作制度 加强黑土培肥 增施有机肥 植树造林 加强对坡面 沟壑的治理 以营林为主 合理采伐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湿地保护区 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 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2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 治理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问题五 能源短缺对策 能源多元化战略 实施跨地区调配 进口能源 提高利用率 节约能源 控制高耗能工业 能源循环使用 开发新能源 完善能源结构 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问题六 生态环境问题 1 荒漠化问题 典型地区 我国西北 中亚 西亚 非洲 澳大利亚 美国西部内陆 秘鲁 阿根廷 巴西等地区 对策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 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制定法律法规 提高意识 2 水土流失问题 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 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 西南地区石漠化 南亚 东南亚地区 对策 退耕还林还草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采取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生物措施相结合 问题七 灾害问题 1 干旱 对策 开源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海水淡化 节流 减少水污染 减少浪费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 喷灌滴灌 制定法律法规 提高节水意识 实行水价调整 2 洪涝 对策 工程措施有兴建水库 退耕还湖 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修筑堤坝 防止洪水漫溢 疏浚河道 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 开挖分洪道 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有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实行防洪保险 加强防灾教育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3 地震 对策 积极开展防灾 减灾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植树造林 建立防护林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等 4 滑坡 泥石流 对策 加固陡坡 禁止乱砍滥伐 大力植树造林 禁止陡坡开荒 修建梯田 退耕还林 制定法律法规 提高保护意识 规范训练 1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 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是我国重工业 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水资源也逐渐短缺 材料三下图为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 1 简述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 2 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应采取哪些措施既能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又能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3 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 1 题 简述两地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 就是分析两工业区形成时的共同区位条件 第 2 题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一般从开源 节流 区际联系三个方面来回答 第 3 题 根据辽中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主要从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发展交通 美化环境 提高科技 创新体制政策等方面回答 答案 1 丰富的煤炭资源 市场广阔 便利的交通运输 2 开源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修筑水库 海水淡化 节流 节约用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调整产业结构 区际联系 实施产业转移 跨流域调水 3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 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 消除污染 美化环境 对东北老工业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给予政策优惠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创新体制 2 2014 怀化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 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酒泉 武威 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 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 近年来 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 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 这就是 压砂技术 1 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 并简析其成因 2 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 压砂技术 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 图中b湖日趋缩小 有专家提出 治湖的关键是治河 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 的治理思路 谈谈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并提出治理措施 解析 第 1 题 等值线分布规律可从总体分布 特殊区域等方面描述 其影响因素可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回答 主要是夏季风 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第 2 题 酒泉附近地区气候干旱 风力大 降水少 压砂技术 可减少风对土壤的侵蚀 土壤水分蒸发 同时增加日较差 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第 3 题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与河流补给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蒸发量增加有关 治理措施要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 从恢复植被 合理用水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节水农业等角度回答 答案 1 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加 而在西部山地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原因 受夏季风影响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气流遇山地 祁连山 抬升 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 2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保持土壤水分 肥力 增大瓜田日温差 3 b湖面积缩小主要与a河水量减小 断流期延长 全球变暖 蒸发增强密切相关 措施 退耕还草 恢复天然植被 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恢复下游供水 发展科技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节约用水 推广耐旱作物 发展节水农业 3 下图是南美洲局部示意图 图中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以及委内瑞拉的东部和中部等地区 读图回答问题 1 虽然奥里诺科河流域的水能资源丰富 但大部分地区对水能的开发却很少 试分析原因 2 经过半个多世纪破坏性的开采 委内瑞拉部分油田逐渐枯竭 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 1 题 影响水能资源开发的原因主要从区域的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 资金 技术和市场需求量等方面分析 第 2 题 资源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借鉴鲁尔区的发展措施 一般从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率 开发新能源 延长产业链 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当地人烟稀少 市场需求量小 经济落后 技术水平低 气候炎热 森林茂密 地形崎岖 开发建设环境恶劣 2 进一步加强石油勘探工作 坚持适度开采 改造设备 改良技术 提高炼油能力 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加大对石油的深加工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 4 天然橡胶喜高温 高湿 年均温在19 以上 以21 27 为宜 年降水量1000 1500mm 相对湿度70 80 静风向阳 风速小于3米 秒 天然橡胶喜肥沃深厚的土壤 土层厚度大于60cm 越冬低温天气是橡胶生长的限制因素 当温度小于5 就会引起冻害 温度小于0 会引起严重冻害 时间较长则引起死亡 读我国天然橡胶优势产区分布图 回答问题 1 说出图示中热带界线的走向及主要影响因素 2 指出形成我国橡胶分布区 橡胶密集分布区和橡胶高产区不同适生区的主要因素 简述与广东 海南相比 云南天然橡胶优势产区在气候方面的优势条件 3 下图为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 据此说明该天然橡胶产业园生产经营的主要优势 4 海南的天然橡胶生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热带种植园相似 但规模 质量 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 海南进一步发展天然橡胶生产 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解析 第 1 题 由图可知 热带界线西段呈西北 东南走向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第 2 题 由图可知 我国橡胶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 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与广东 海南相比 云南省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 基本不受寒潮的影响 夏季受台风影响小 第 3 题 可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等方面说明 第 4 题 紧扣 规模 质量 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 方面 借鉴世界其他地区的经验采取相应措施 可扩大种植规模 形成规模效应 加大科技投入 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