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学习重点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学习难点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学习导入: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二、解题: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三、阅读课文。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四、分析课文第一节。1重点字词(1)实词 求木之长者 长: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浚: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德义: 将崇极天之峻 崇: 永保无疆之休 休: 情不能胜其欲 胜: (2)词类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用法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3)句式虽(犹)而况乎: 虽然尚且何况是呢定语后置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4)句内停顿如:臣闻 求木之长者,必 固其根本;欲 流之远者,必 浚其泉源。(5)重点语句翻译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b/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 c/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研读探讨(1)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第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 ”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翻译第一段:五分析课文第2段:1、重点字词承天景命 景: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殷: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克: 董之以严刑 董: 震之以威怒 震: 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苟: 心: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深慎: 2.特殊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3、重点语句翻译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 b/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译: 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 4、研读探讨(1)、为什么会出现人民“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的情况?答: (2)、为什么君王会出现这种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答: (3)、作者反复提醒君王的目的是什么?答: 翻译第二段:第二课时一、研读第三段 (1)重点字词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忽: 将有作 作: 思谦冲以自牧 冲: 牧: 则思慎始而敬终 敬: 虑壅蔽 壅蔽: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 宏此九德 宏: 简能而任之 简: 可以尽豫游之乐 豫: 不言而化 化: 亏无为之大道 亏: 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 乐盘游 乐: 忧懈怠 忧: (2)重点语句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 b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译: 2、魏征是唐代名臣,他心中治国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答: 3、要实现“垂拱而治”,必须出现什么样的局面?答: 4、君王要怎样做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答: 5、若要”简而能任,择善而从”,君王就必须怎样?答: 6、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几戒?答: 7、为什么君王要此十思五戒?答: 8、作者为了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行文上有此什么特点?答: 9、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 “见可欲”、“将有作”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是戒赏罚不公。第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三、翻译第三段四、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五、写作特点。1论证方法(1)正反对比论证。(2)比喻论证2语言特点“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原文与翻译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大职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所有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在深深忧患当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情感傲慢地对待别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的国家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也能成为陌路之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威风吓唬他们,最终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会感恩,表面上恭顺而内心里不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民众;(他们就象水一样)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再重视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地位高高在上而且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容纳百川;喜爱游乐打猎,就要想到放开一面为限度;担心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被蒙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的意见;担心有说坏话的人,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奸恶的人;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偏爱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无事烦扰,(您)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乐趣,享有神仙的长寿,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教化。为何一定要劳神费思,代替下臣行使职事,牢损耳目,有背无为而治的道理呢?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整理一 文言实词 (一) 古今通假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二) 古今异义 1. 必固其根本 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大;今:景象 3. 慎始而敬终 古:谨慎;今:尊敬 4.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古:虚;今:冲击 5. 虽董之以严刑 古:监督;今:董事 6. 居域中之大 古:处在;今:居住 7.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8. 人君当神器之重 古:专指帝位;今:神奇的器具 (三)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思无以怒以滥刑:用刑。 2. 形容词作动词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视。 3.容词作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 2)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 3)简能而任之:才能的人。 4)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5)则思正身以黜恶:邪恶的人。 6)居安思危:安宁的时候;危急的时候。 7)惧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8)将有作: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 4. 使动用法 1) 欲流之远者:使流得远。 2) 思国之安者:使安定。 3) 则思止以安人:使安。 4) 思虚心以纳下:使谦虚。 5) 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6) 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7) 宏兹九德 :使光大。 (四) 一词多义 1、居 1)居域中之大:担负 2)居安思危:处在的情况中 2、长 1)臣闻求木之长者:生长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生长 3)塞远而流长也:与“短”反义 3、固(多时为虚词但此时为实词) 1)固其根本:使牢固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4、善 1)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2)善始者实繁:好 5、下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必竭诚以待下:在下位的人 3)则思虚心以纳下:在下位的人 6、危 1)居安思危:危难的时候 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 7、诚 1)诚能见可欲:如果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8、能 1)诚能见可欲:能够 2)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词) 9、思 1)则思(等句):考虑 2)总此十思:要思考的东西 二 文言虚词 1、盖 1)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在殷忧 2、以 1)用、行:戒奢以俭 2)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 3)用:振之以威怒 4)用来: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三驱以为度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5)而: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因为: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7)连词,不翻译:则纵情以傲物 3、则 1)就:则纵情以傲物 2)那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则思 4、之 1)主谓间: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2)同“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代百司之职役哉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3)代词: a)代指“天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b)代指“臣民”: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c)代指“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 d)代指“善者”:择善而从之 三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倒装句 1)则纵情以傲物:则以傲物纵情 2)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 3)振之以威怒:以威怒振之 4)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足以戒自 5)则思谦冲而自牧:则思谦冲而牧自 3.省略句 1)盖(陛下)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虽(陛下)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其)苟免(严刑)而不怀仁,(百姓)貌恭而心不服。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之力量也)。 4)(水)载舟(水)覆舟,(斯)所宜深慎。 5)诚(陛下)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6)(陛下)垂拱而治。 7)(陛下)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4.被动句 1)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2)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 难句翻译 1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臣即使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像陛下您这种)明智的人呢! 2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3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但)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4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译:因为(陛下)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 5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即使(陛下)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用神威吓唬“振”通“震,威吓”他们,最终(人民)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陛下)的仁慈。 6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7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使自己的心谦虚下来并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译: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无事烦扰,(您)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乐趣,享有神仙的长寿,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教化。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1,居域中之大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3,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4,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5,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8,则思三驱以为度9;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10。简能而任之11,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 1神器:帝位。 2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 3景:大。 4殷:深。 5董:督责,监督。 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 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 8盘游:打猎游乐。 9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10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会展策划与设计中级考试热点分析及模拟题详解
- 2025年生物质碳化专用炉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电力测量仪表项目建议书
- 腕管综合征护理
- 2025年家畜良种胚胎生物工程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具及类似用具项目发展计划
- 执业临床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云南省部分学校高二(上)联考数学试卷(8月份)含答案
- 放射卫生知识培训内容描述课件
- 2025云南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招聘下属公司工作人员4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锂电池隔膜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Unit 1 This is me 教学设计(6课时)外研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幼儿园物资采购应急预案(3篇)
-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医学检验职称评审答辩
- 医药药品采购平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