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卷第1期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月V0130No1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Feb2014齐思和的史学理论成就探析 杨俊光,叶建 (温州医科大学社科部,浙江温州325035)摘要:齐思和是20世纪中国史坛上著名的史学家,他的史学理论造诣颇深,主要表现在史学的性质、史料观、通史 编纂思想三个方面。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历史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齐思和;史学的性质;史料观;通史编纂思想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14)01005804齐思和是20世纪中国史坛上著名的史学家,他 的成分,持此观点有胡适、张荫麟、周谷城、徐复观、 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又以中西兼通见长,对不刘节等人。 少理论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一些有关历关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齐思和没有简单史学的理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地将其归人科学抑或艺术的范畴,而是在辨证地分 以下三个方面:析历史学与科学、艺术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得出一、论史学的性质自己的论断。 首先,史家所持之方法,是科学的。史学的性质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齐思和曾形齐思和认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存在四个区别:象地提出了他对历史学性质的看法。他认为:“历史“(一)自然科学应用直接观察,而历史应用间接观这个名词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指过去的事实察”;“(二)历史不能有实验,自然科学可籍实验”;本身”,如中国古代史、辛亥革命史等等;“第二个意“(三)历史不能建设定律,科学研究最后之步骤,与思是写出来的历史,如史记、汉书、中国通史最重要之目的,为定律之建设”;“(四)史家不能预 之类是也”o历史家的责任,“是在使写出历史和事见”。 38在齐思和看来,虽然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存实的自身相符,犹如照相机摄取景物一样,换句话 在着天壤之别,历史学在诸多方面不如自然科学精 说,我们应当将过去的事实,忠实地记载出来,丝毫 确,但历史学工作者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与自然科 不能参加自己的意见”1|。他还认为:“历史是过去事 学具有相同之处:“史家之目的为真实,舍此外更无 实客观的叙述,其中不能夹杂任何目的,史学家作历 其它目的,实事求是,不夹杂任何情感,乃现今一般史应该和化学家做实验报告具同样的精神。”1史家所共持之态度。是史家之治学态度,与自然科学关于历史学的性质问题抑或历史学的学科属性 者初无二至也”2砬。“史家于史学方法之运用,亦须 问题,在民国史坛众说纷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主经过长久之训练。故在方法上历史与自然科学,亦无 张,概括说来,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历大区别也。” 史学的性质是科学,持此论者主要有李大钊等人;其其次,历史又兼有艺术性。二,认为历史学的属性是艺术,持此论者主要有姜蕴齐思和认为,无论何种科学,都需要将研究成果刚等人;其三,认为历史学既有科学的属性也有艺术公布于众,这就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则收稿日期:2013一1116基金项目:温州市哲社规划课题(13wskl52);温州医科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SKQDJl305) 作者简介:杨俊光(1981一),男,河南洛阳人,历史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叶建(1979一),男,浙江瑞安人,历史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社科部副教授,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58万方数据兼有艺术属性。“史家之当重其发表能力,固与其它桥梁、宫殿、庙宇等也具有很好的文物史料价值。 科学无别。史家一起所研究之对象之复杂变幻,难于“文字记载”是史料的第二大类,“古人之思想、 描摹,尤须要相当之文章技术,因之史家于文法学、言论、行动,今日犹足考见者,皆赖文字之记载。况实 修辞学之训练,益不可忽略。若就此方面而言之,则迹保存甚难,而书籍可以传抄复印,流传较易。故吾 历史又兼有艺术性也。”2】耵可见,齐思和十分重视人于古代之知识,大部仍得自文字之记载”2 Jim。文 史家的文辞表达能力。字记载类史料虽属于间接史料,但因其具有易于保通过对历史学与自然科学、艺术的关系的厘析,存、流传的特性,仍具有独特的优点。 齐思和对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做了最后的厘定:“历史齐氏将这类史料又细分为四类:“一日档案,二 究为科学,抑为艺术之辩,可以息矣。实则凡各科学, 日私人文件,三日刻文,四日记述。” 皆有其科学与艺术两方面,自其研究之方法言之,则 “档案”包括帝王诏令、臣工奏疏、各级政治机关 为科学,自其研究结果之发表言之,则为艺术。盖科之表册簿录、政府公文等。“在文字记载之史料中,此 学之目的,固为求真,而其结果之发表,则须于可能类最为重要。盖此类文件,皆当事人当时之心迹,自较 范围内,力求精美。如其叙述之文字,其插入之图画,事后追述或得自传闻之记载为亲切可信。是故 皆不可不求工整美丽。就此方面言之,则艺术也”2。 档案之学,在西洋为历史之重要辅助科学。”2旧可 可见,在学科属性上,齐思和认识到历史学兼具科学见,齐思和把档案作为文字记载类史料的一种,并且 与艺术两个方面的属性,就史学的方法而言,属于科 明确指出档案的史料价值,认为档案是文字记载中 学范畴,但史学成果面世亦需追求适当的艺术效果。最重要的史料。在20世纪30年代,把档案的史料价 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与艺术有这样那样的联值提高到如此高度,在当时的中国史坛是难能可贵 系。承认历史学的科学属性,同时又认识到在史学成的。在此之前,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撰中国历 果发表时,需要用审美、艺术之类的加工,这是他的史研究法,对史料理论有较多的分析,但是却没有 认识的高明之处。3 明确提出档案的史料价值,同时期面世的李大钊的二、史料观史学要论也未曾对档案的史料价值有所涉及。 “私人文件”包括私人信札、文章、日记、稿件等。第一,无史料则无历史。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私人文件虽不若档案之谨严正式,然职是之故,更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41史料与史学研究存可表现其个人之性格与主张,故较档案尤可资吾人 在密切关系,哲学家可以凭藉推理,小说家可以凭藉 于当事人性格动机之分析。故私人文字之重要,绝不 想象,史学家的研究工作,必须根据史料。齐思和论在官所档册之下。”2m 述了史料与史学的关系:“史家之需要史料,犹如工“刻文”包括殷墟书契、周代金文以及秦汉以来 业家之需要原料,化学家之需要药品,生物家之需要 的石刻碑志。刻文大多系“先民为寿世行远计,遂泐标本。” 他没有足够的史料,研究历史犹如处于冥 之于较坚之物质上。然此类文字,除殷墟卜辞为卜者 冥长夜中。“苟无史料遗留,则无论曾发生事迹如何 之存根外,大抵皆为表彰功德而作,故亦有其特殊之 重要伟大,吾人亦无由知之,就吾人之知识言之,犹性质”z110。碑刻做史料使用时,需要详加甄别。“昔 于未发生等耳。”2m以夏代为例,由于史料不足,致 伯喈撰碑,自谓语多增饰,退之卖文,时人识为谀墓, 使“吾人对其时代,遂茫然无所知”2l。可见齐氏是 碑志之不能取信于人久矣。然史料之可信度究竟如 十分重视史料的,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的基本凭藉, 何,此系史料批评之事。刻文既系当事人或其亲友之 离开了史料,史学研究便无从谈起。所撰作(至少曾经彼等之承认),则至少可代表其亲 第二,史料分类思想。齐思和将史料分为“遗迹”友对其人之观念,至其中所记之年月官爵,尤较他类和“文字记载”两大类,再分为具体的小类。“遗迹”作 史料为可信据。”2】111为先民所遗留下来的实物,属于直接的史料,一般而“记述”类史料是指根据以上三种史料整理、编 言,“遗迹”较之于“文字记载”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辑而成,“非根据作者个人之经验,而系就他人之观 且涉及殷周礼器、兵器、度量衡器、符玺、镜属、货币、察间接得之者也”z111。史料大多经过史家的加工, 玉石、雕刻、陶瓷、瓦砖等等,包罗广泛。要说明的是, 因此均属间接史料,也是后人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 齐思和这种分类法,与梁启超的观点十分类似5150,途径。 很可能是受梁氏影响。齐思和还认为古代的建筑,如 以上,齐思和总结了史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在历59万方数据史研究中的价值。齐思和的论述有两点值得肯定。首 史。此不可紊之次第也,不仅一国之通史为然也,即 先,把史料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认为直接史料 一方面之史,如文学史、外交史、社会史,其包括之 价值更高。“就吾国历史言之,明末以前之档册,久矣 时代较长者,亦由多数专家合作,此历史研究趋于 荡然无存,私人文件、金石刻文,亦残缺不完,故吾人 专门应有之现象也。制器纂修之体例,则极似中国 对此前时期之史事,大部皆问接史料是赖。此则限于 旧E1官修之史书,大抵由一人或数人规划义例,划 资料,无可如何者也。然间接史料之价值不一,大约 分节目,延揽专家,分任撰述。不过此事率由私人发与其史事为同时代之著作者为最贵。”2】u其次,齐起,专家撰著,与昔日史官之争学苟且,务相推避, 思和认为,史料的出现时代,尤其是间接史料的编纂坐变炎凉,徒延岁月者有间耳。”2214值得一提的 时代,“距其所记述之时代愈近者,价值愈大”2t12。是,20世纪末,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即采用集 正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历代极为重众模式,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完成了这部“20世 要之史料”2ll,那么正史的史料价值如何呢?齐思纪中国几代史学家编撰中国通史的总结性和创造和认为:“其一,二十五史皆非当事人之记述,而是性相结合的巨著”6。 后人根据当时档案文件记录编纂而成之记载,在史“学者应先着手基本工作,从事专门研究,细目 料史自属记述一类,其中所记,自系间接知识。既明,始可综为专史,专史既出,始可谈到通史,此种 正史类皆就当时国史增益删润而成,而非直接就档工作恐非五十年内所从事者。故今日所亟应从事者 案文件研究之结果,其中所含知识自属间接而又间为专题研究,而亟有待努力者,亦无过于专题之研 接。”:112可见,齐思和首先确定了正史的属性,是究。” 专题研究,是通史编纂的首要问题。专题研究间接史料,而非直接史料。“其二,各正史之价值,亦 与通史编纂就如同砖与房子的关系,“譬之为屋,必非可一概而论。盖史料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日原料, 先制砖,通史,屋也,专题之研究,砖也”2216。“专题 二日辅料。原料者,为吾人史事知识之来源也。又吾 研究”,就是选择相对窄狭的题目,做穷尽源流的研 人对于此事所知者由此获得,舍此不能再追朔而上。 究,随着专题研究的日渐增多,“于是有专家出焉,根 辅料者,由原源推演而请者也。如春秋、左传、 据个人之探讨与同好之研究,为一综合的整理,范围国语三书所成为今日研究春秋时代之原料者,以 较广之叙述,而专史成矣。其后有好事者,纠合专家,诸书所据之典籍(如晋之乘,楚之祷杌之类),久 合编通史”s。从事专题研究,首先应该重视问题的 已亡佚也。设此等典籍仍在,则彼为原料,而春秋选择,历史研究始于题目的发现,并非所有题目皆可 等书为次料矣。”21n齐思和对史料分类又做出进 作为研究对象。齐思和认为:第一,所选之问题,须于 一步说明,即把史料分为原料、辅料或次料,以区分 专题研究或论文所能范围内论列者,既不宜过于宽 正史中不同史书史料价值的高低。“其三,史料就其 泛,亦不宜过于复杂。欲作穷源竞流之探讨则问题之 编著之时代言之,以同时代之史料为最贵,其次者亦 范围必须窄狭,且成段落之题目,然后作者对此题目 须史料著作之时代相去不远。”2114史料出现的时 做穷源竞流的研究。专题研究不仅仅根据原料,须用 间与历史事实时间越近,此种史料的价值就越高,这 尽所有原料和辅料。如问题过于宽泛,则此种理想既 与之前的论述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齐思和认 不易作到,至少非短时间之内能作到。第二,所选之 为,正史大都属于信史,史官大多都能秉笔直书,“幸 问题须有意义,在历史上须具有特殊之价值。这样, 吾国史料旧El修史体例,大部以疏抄删润为主,于原 研究的结果,始可有贡献于学术界,而不致枉费精 力。第三,题目须新颖,未经前人注意,或充分研究料文字,甚少改易”2114。加之,直接史料保存下来较者,作者或利用新发现之材料,或用新的眼光。第四, 少,正史作为间接史料,是我们了解、研究中国古代此问题须有解决之可能,且为作者之所能解决o7 历史的重要凭籍。“故正史虽非同时代之史料,而其齐思和还从世界史学发展趋势,尤其是从西方价值几与同时代之史料等,此治国史者所当知者国家的通史编纂实践中寻求经验,进而论证由专题 也。”2114到专史,由专史到通史的这种集众家之长,专题分三、通史编纂思想工,撰成通史的通史编撰模式。他说:“西洋史界之前 如何创立新史,用新的方法编纂通史呢?齐思例,极足资吾人之参考。现今西洋历史研究最重要之 和认为,应从专题研究开始,次及专史,再及通史。趋势为专门之研究,与众手之合作。大规模之通史,“有专题之研究,然后始有专史,有专史然后始有通 殆皆为众手合纂,如英国政治史,全书分十二册,每60万方数据册皆由专家担任。美国民族史,全书共分二十七册,之真相,非用分工的方法深入其中不可。此决非一般 每次亦皆由专家担任。而最近耶鲁大学出版之美国史家所能办到,而必有待于各学之专门家分担责任, 史,则更将美国史分为五十段落,每册由专家撰述,此吾对于专门史前途之希望也”s啦。可见,齐思和主 此尚一专家担任一册也。”【8】张由专题研究次及专史研究,由专史研究再及通史 梁启超在新史学一文中,痛斥中国古代史学编纂与梁启超由专史研究到通史编纂的主张,存在的“四弊”和“二病”,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理想,知 一脉相承的关系。不同的是,齐思和论述得更为详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 细、明确和具体,尤其是强调在专史研究之前,还要 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 从专题研究做起。这种由“专”及“通”的通史编纂思 袭而不能改作”9。这是对旧史学不足之处的有力 想,反映了通史编纂的历史趋势和发展规律,是齐思 批判,也是梁启超的“破”。梁氏对史学的“立”的成 和综合西方史学界通史编纂理路,并吸收梁启超的 就,以及他对新史创见、对通史编纂的设想,集中 通史编纂思想,结合当时中国史学界的现状所提出 体现在中国史叙论与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尤 来的。这种由专题而专史,由专史而通史的通史编纂 其是后者,可以说是梁氏对传统史学批判的矫枉 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对我们的历史研究过正。梁启超对旧史学的批判,抑或对新史学的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想,其核心思想还是中国通史的编纂问题。梁启超参考文献: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曾提到:“旧作(即1齐思和论史学之价值J燕大月刊,1930,(12):7794中国历史研究法)所述,极为简单,不过说明一2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部通史应如何作法而已。”5ls他曾多次表达对通3瞿林东史学与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史缺失的遗憾,“来年国史之需要,日益迫切。而标 科学版),2001,(4):489-493准之通史(学校课本与民众读物,又当别论),迄未 4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4出现”8|。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附补编)M北京:东方出版在通史的修撰设想方面,齐思和与梁启超也存社。1996在异曲同工之处,梁启超对他的影响十分明显,但在 6瞿林东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M|匕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78个别地方,齐思和对梁启超的观点又有所发展。如,7齐思和研究历史问题之方法J食货,1936,(3):69梁启超认为,通史编纂当从专史编纂人手,在专史研8齐思和改造国史之途径与步骤N大公报史地周刊,究的基础上编纂通史,“专史如果没有做好,通史更 193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河南-河南中药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河北-河北卫生事业管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超级数据驱动写作-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广西-广西预防医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安徽-安徽药事管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提升农业单产的实践方法与思考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安徽-安徽眼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四川-四川基础医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北京-北京公共卫生管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支付安全风险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农业科技园区入驻协议书
- 期末核心考点:运动和力(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2025江苏南京六合龙袍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士轮岗管理办法
- 记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损失赔偿管理办法
- 2025年林木种苗工考试林木种苗工(高级)试卷与答案
- 2024年湖南省桑植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打字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