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围魏救赵》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围魏救赵》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围魏救赵》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围魏救赵》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围魏救赵》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围魏救赵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为了体现魏国军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国军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国军队的强大。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负难料。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三)学习第三部分。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谋妙在什么地方?(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四)学习第四部分。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部分。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四、再读课文,讲述故事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4.故事交流会:讲一讲课前搜集的其他有关孙膑的故事。五、自主积累,书写生字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积累。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附送: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新。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三、初步理解课文。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四、学习本课生字词。1、检查生字读音。2、抄写生词。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3、讨论。(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1、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五、总结。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二、理解第三段。1、指名朗读第三段。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3、学生自学后讨论。4、小结。(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2、“不可估量”是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