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描述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理解绿色植物是 能量转化器 2 明确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 空气净化器 3 了解温室效应 臭氧曾破坏等现象的成因及危害 4 描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 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 蓄水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呢 与人类的关系 与动物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1 下图的生物中谁能直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2 动物以什么为食 它体内的能量从哪里来 3 请同学思考猜测一下 我们平时吃的蘑菇 木耳的营养从哪里来 4 概括总结太阳能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遗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然后被其他生物通过取食获得 归纳总结 在生物圈中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能 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其他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从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所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绿色植物 可以称得上是 生命之母 一 绿色的 能量转化器 在细胞内 能量转化器有两个 叶绿体和线粒体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实验一 老鼠为什么会死亡 实验二 蜡烛为什么不熄灭 其燃烧需要的氧气从何而来 植物为何也能很好的生长 实验三 为何两者放在一起时都能很好的活着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四 普里斯特利的结论 绿色植物能更新被蜡烛燃烧或者被动物呼吸而污染了的空气 讨论 我们自己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绿色植物 小白鼠 或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自己都要呼吸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这样在生物圈中就形成了一个 碳 氧平衡 结论 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调节碳氧平衡 光合 温室效应 水中楼阁 读课本p74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绿色植物还有哪一些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 自动的 空气净化器 三 天然的 蓄水池 水蒸气 海洋 蒸发 水蒸气 陆地水 蒸发 降雨等 降雨等 植物蒸腾 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参与并促进了水循环 蒸腾 假如你是一滴水 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旅程 水 数字资料 1 森林能把50 80 的降水转入地下 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 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 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 2 下面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与当地铅山县1999年森林覆盖率与年降雨量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绿色植物可以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森林覆盖率增加可以提高降雨量 减少水分蒸发量 还可以提高大气的相对湿度 所以说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1 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 是更多的雨水渗入底下 补充地下水 2 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可以保持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美文学经典作品导读的教学设计教案
- 关于珍惜友情高一作文11篇范文
- 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 农民互助土地流转经营合同
- 一年级作文过春节放炮8篇
- 一张难忘的照片作文500字小学作文15篇
- 唐诗的鉴赏方法:古诗语言风格教案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试卷:英语词汇与语法同步练习试题
- 合同审核流程及文件存档规范
- 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课件
-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培训试题(含答案)
- 物业应急管理办法
- 设备调剂管理办法
- 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
- 蓝天救援队规定管理制度
- 医院药品支付管理办法
- 银监会手机租赁管理办法
- 常见上肢骨折护理常规
- 2025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
- 从2025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中分析阅读理解如何提分
- 军工领域涉密项目保密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