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综合 高考备考专题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综合 高考备考专题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综合 高考备考专题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综合 高考备考专题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综合 高考备考专题讲座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一 综合分析2006年高考题 探究高考命题改革走向 2006年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 对于探究和把握2007年高考命题改革走向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复习备考的整体思路 一 转变教学观念1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在全面推行新课标 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下 高考命题一定对此会有所反映 因而必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在复习备考中也要相应地改变教法 用好新教材 研究新教法 2 重基础 重能力 重素质 高考改革 总是要朝着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 遵照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来进行 高考命题是以能力立意 重在考能力 考素质 高考复习应以培养和升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 不可盲目搞 模拟大战 题海大战 3 工具性 文学性 人文性 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 确立 以人为本 的教学理念 在不忽视 工具性 的前提下 大力增强文学和人文内涵 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从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2 命题范围因2005年 考纲 取消了 号 命题范围有所扩大 修辞 文学常识 文言句式 文言语法 均见于考卷之中 3 命题形式命题形式更趋于多样化 主要体现在 试验田 语言运用部分 写关键词 写对仗句 文句仿写 文句续写 图文转换 文句改写 句式变换 概括段意 写广告告词 写对联 写导语 写演讲词 写贺卡 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 加标点 改病句等 二 全面统筹安排两大板块 三个阶段 我们把高三的教学分为两大板块 三个阶段 所谓两大板块 一是五六册的教学 二是总复习 所谓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上学期 上第五册 并开始第一轮总复习 考点训练 第二阶段 上第二册 并进行第二轮总复习 专题训练 第三阶段 进行第三轮总复习 实战演练 迎接高考 不可忽视五 六册的教学 现在 有不少学校 很忽视五 六册的教学 有的只讲几篇文言文 有的走马观花式地过一次就算完 一到高三就全力投入高考复习 这样做 其实是得不偿失 因为五六册的内并不是可有可无 他们和前四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忽视了五六册的教学 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有缺陷 完整的高中语文教材体系就被打乱 很清楚 五六册的内容 本身就具有总复习的功用 忽视五六册的教学 是很不明智的 也是不划算的 一本资料 三种考杳 选好一本资料 也只选一种资料 组织好三种方式的考杳 即月考 调考 联考 二 2007年高考备考方略 一 重视作文 力争高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文分是最好拿的 要力争50分以上 2005年高考大纲在考试内容上仅仅是作文有改动 现改为 能写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这一改动 放宽了文体的限定 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人的思维有不同的类型 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 有的人善于逻辑思维 体现在写作上 则有人善长写记叙抒情的文章 有人善长写议论说理的文章 写作时 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定文体 高考话题作文虽然不限文体 但并不是不讲文体 而是让学生自选文体 一旦选定某种文体 就应按选定的文体写作 所谓话题作文 其实就是限定一个写作范围 即话题 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 确立文章的主旨 然后根据所命之题写作 王国维先生说过 为文如造屋 建一个房子 首先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做这个房子 造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 怎样装修这个房子 写一篇文章 首先也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 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写这篇文章 这三个问题就涉及文章的三大要素 主旨 思路 语言 所谓主旨 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也就是要抒什么情 言什么志 阐什么理 所谓思路 指内外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内在的写作思维流程 一是文章外在的篇章结构样式 所谓语言 即指所运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 古人写文章 讲究 意格俱佳 沈德潜语 意即主旨 格就是章法 古人认为 言之无文 行而未远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采 人们常说 文如其人 人如其文 要写好文章 先要做好人 人品决定文品 志趣高雅的人才能写出品位高雅的文章 志存高远的人才能写出立意高远的文章 情感丰富的人写出的文章富有情趣 思想深刻的人写出的文章富有理趣 我们提倡 以汪洋恣肆之笔 写济世为民之文 有的学生 只是关注身边俗情锁事 拘泥于个人的生活细节 甚至有的沉溺于自己的偏好之中 有的迷失在扭曲的心态之下 从学生的平时作文以至高考作文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的普启遍性和严重性 现代青年 应当思考人生 洞察社会 应当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应当放眼宇内 面向未来 现代青年 应当察古今之变 究兴亡之理 知穷通之道 在我们的笔下 可描绘高山大河的壮丽 可抒写报国为民的理想 可赞颂善至美的情操 二 重视散文阅读 掌握解题诀窍从 考试大纲 的修订中我们可以看出 高考命题不断增强了文学因素 大阅读多考现当散文的阅读 根据散文的特点 高考考查的能力点是 1 理解能力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 分析综合能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3 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散文阅读的途径是 明确主旨 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 散文的特点是 形散而神不散 首先要抓住散文的 神 神 即主旨 也就是全文的 纲 纲举则目张 其次是把握散文的 形 形 看起来似乎散 但其必定是依 神 而聚 散文外在的结构和内在的思路总是因神而定的 讲求语言美 是散文的一大特色 因而必须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在语言的品味中去领会散文的妙趣 散文中也有形象的刻画 也有意境的创造 可叙事 可状物 可抒情 可说理 抒情的散文有情趣 说理的散文有理趣 其间有迷人之景 有动人之事 有感人之情 亦有哲理之思 1 明确主旨 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就掌握了解题的万能钥匙 散文的主旨多是抒情 明志 言理 首先要明确作者所抒之情 所明之志和所言之理 文中写景 状物 都是为了抒情 明志 言理的 要分析文中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与情感体验 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的联系 考试时间有限 要想准确而又快速地把握文章主旨 必须要有快速阅读能力 首先要一目十行 整体把握 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一篇好文章 无论是选材谋篇 还是遣词造句 无论是运用修辞 还是采用艺术手法 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的 因而解答这类题目 只要扣住中心主旨去思考 就不难找到答案 2 理清思路 从文章的结构入手 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是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进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基础 不仅要注意全文的思路 还应注意重点段落的思路 理清思路也要求运用快速阅读法 3 品味语言品味语言要紧密联系中心主旨 既然作者用词用句和运用表达技巧 都是为了服务于主旨 那么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都离不开文章的主旨和思路 三 文言文复习 关键在课本 文言文试题变化不大 选材还是传记体文字 内容则仍是忠臣 良将 仁人 义士之类 往往与现实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对应 如当前的 精神文明 廉政建设 三农问题 等 文言文复习 不可一味去做模拟题 而应重视课本的复习 临考前 可选课本里的经典文章重点复习 如选自 左传 史记 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文章 最好能精读十篇左右 注意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 积蓄一定量的文言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基本功 如通假字 一字多义 古今异义 双音节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等 文言虚词则要注意掌握大纲上提出的18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及意义 要特别加强文言文翻译的训练 四 注意语言运用的创新题型 语言运用题部分是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 创新题多出于此 近几年出现的题型有 写关键词 写对仗句 文句仿写 文句续写 图文转换 文句改写 句式变换 概括段意 写广告告词 写对联 写导语 写演讲词 写贺卡 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 加标点 改病句等 估计命题者会进一步在语用题方面进行创新 临考前应有针对性地对语言运用方面的各类题型进行系统性的专项训练 尤其要注意5月份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中的有创新的题型 五 关于文学常识如果考查文学常识 很可能采用填空题或连线题的形式 或结合古诗鉴赏题来考 也有可能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分数也不可能太多 估计2 3分 复习时如同名句名篇一样 不必大范围 大题量地训练 掌握课本中涉及到的最常见的文学常识即可 三 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专题攻略 文言文翻译 1 翻译的原则 信 达 雅 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必须符合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译文要符合原意 第二是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第三是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 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这就是古人讲的 信 达 雅 文言文翻译 2 翻译的方法 留 对 换 增 删 调 留 即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如 山 水 人 数量词等古今没有什么变化 在句中又不是特殊用法的词语不必译 如 皇帝 丞相 皇后 太子 等今已对应的词语 不译出 这些在译文中保留不动 对 即对译 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如 一屠夜归 屠 译为 屠户 屠夫 夜 译为 夜晚 夜里 换 即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 如 归 译为 回家 回来 目 译为 眼睛 增 是将句省略部分补上 使句子顺一些 如上例 一 个 屠 夫 增补上 个 字 删 是删表语气 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 调 是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 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如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等都需要调 文言文翻译 3 翻译的误区 1 意译文言大意例如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 我说 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 江水 总是不停地流逝 但它们并没有流走 月亮总是像那样有圆有缺 但终究也没有增减 客 译成 你们 不对 应译为 你 逝者如斯 译文有遗漏 如斯 未译出 应译为 江水 总是像这样不停地流逝 但它们并没有流走 一句译文有误 它们 多余 未尝 应译为 不曾 文言文翻译 2 翻译的误区 例如阅读下边的一段文字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谷屡登 四方无事 道曰 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 奉使中山 历井陉之险 臣忧马蹶 执辔甚谨 幸而无失 逮至平路 放辔自逸 俄至颠陨 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 上深以为然 上又问道 今岁虽丰 百姓赡足否 道曰 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 岁丰则伤于谷贱 丰凶皆病者 惟农家为然 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 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语虽鄙俚 曲尽田家之情状 农于四人中最为勤苦 人主不可不知也 上悦 命左右录其诗 常讽诵之 1 意译文言大意 文言文翻译 1 逮至平路 放辔自逸 俄至颠陨 凡为天下者亦犹然也到了平路上 就放开马缰绳由它奔跑 不一会便弄得马倒人翻 大凡治理天下的情况也是这样 2 丰凶皆病者 惟农家为然丰年和灾年都困苦 只有种田人家才是这样 3 语虽鄙俚 曲尽田家之情状诗歌虽多用俗言俚语 却委婉地表达出了田家辛酸与痛苦的情况 文言文翻译 2 忽视文言句法 2004年湖南题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 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 并闻名后世 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 啄食青苔 踩着白石头 文言文翻译 2 忽视文言句法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贤而多财 则损其志 愚而多财 则益其过 2 此金者 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译文 1 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 就会削弱他的志向 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 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2 这些金钱 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 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享受他的恩赐 文言文翻译 2 忽视文言句法 1 自县为近畿大郡 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 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2 既加之以刑 犹以盗目之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译文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 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 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文言文翻译 3 误解文言词义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 而古人未必然也 及得桑怿事 乃知古之人有然焉 迁书不诬也 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译文 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 在叙事中善于渲染 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 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 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 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 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 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文言文翻译 3 误解文言词义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郡不产谷实 而海出珠宝 与交址比境 常通商贩 贸籴粮食 2 隐处穷泽 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 就居止者百余家 译文 1 郡中不产粮食 而海里出产珠宝 同交址接界 常常互相通商 购买粮食 2 隐居在偏远的湖泽 亲自种田做工 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 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寡 文言文翻译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遂大困 寻死富阳 译文 于是极度贫困 不久死在富阳 奇之 立许字以女 译文 认为他品质非凡 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事虽剧 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译文 事务虽然繁多 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已而或检其装 有丰肆中物 译文 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 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3 误解文言词义 三 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专题攻略 古诗鉴赏 考试说明 对文学鉴赏的要求是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文学鉴赏 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及其语言艺术的感受 分析 评价 鉴别和欣赏 是一种综合的带有整体素质性的能力体现 属于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它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认识水平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要求 因而鉴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诗歌鉴赏当从字句理解 修辞方法 感情抒发 意境创造 艺术风格等方面人手 鉴赏时应注意分清诗歌类别 体察判别意境 咀嚼品味语言 明辨艺术手法 由于鉴赏能力实质上涉及到知识迁移 发散思维 与创造思维能力有密切联系 因此 在强调以能力立意考查创新精神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重视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 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专题攻略 古诗鉴赏 1 明确主旨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主旨 首先要弄清楚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一般说来 诗歌主要是抒情 言志 阐理 如 鹧鸪天晏几道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 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 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十里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这首词的主旨是游子思乡 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 不是不想回家 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 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才士之情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 戴复古 字式之 号石屏 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 最苦无山遮望眼 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作简要分析 2005年山东题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 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 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 在写法上别出蹊径 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 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 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志士之情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诗歌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的语言是最精练的语言 它特别讲究炼字炼句 特别注重音韵节律 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正确理解诗歌的字句 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1 炼字 2 炼句 3 节奏 4 韵律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 空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2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 有人认为是 游子思归乡 有人认为是 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2004年浙江卷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答案 空 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 惆怅 增添了全词的 愁 味 使主题更加鲜明 游子思归乡 一 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 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 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 归乡无期 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 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 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 见鸟归而怀念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 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 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 传达了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的情思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 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 试对此进行分析 对词中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字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为什么 2004年全国卷 吉林 黑龙江 四川 贵州 云南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答案 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 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 春波绿水 波面生纹 如细皱纱縠 然后是杨柳初醒 嫩绿浅碧 遥望一片青烟薄雾 再望去杏花怒放 如喷火蒸霞 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 故用了 渐觉 一语 作者用一 闹 字 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 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 把一派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有人认为 着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 用得极妙 但也有人认为 闹 不是好字 也不是好事 写良辰美景而用这么一个字 实在没有道理 因此如考生认为 闹 字用得无理 只要言之成理 且文字通顺 也可酌情给分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注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市 北临长江 此诗或题 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 潮平两岸失 有的版本作 潮平两岸阔 你觉得 失 与 阔 哪个字更好 为什么 解释第三联的意思 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2004年湖北卷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答案 两字各有其妙 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 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 失 字更好 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说 阔 字更好 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读起来与 悬 字对应 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 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 也应给分 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 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 此联看似写景 而昼夜轮回 季节更替 时光流逝 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2006辽宁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 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 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荦确 山多大石 2 请结合全诗赏析 铿然 一词的妙用 5分 古诗鉴赏 2 品味语言 答案 2 铿然 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 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3分 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 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 乐观旷达的情怀 2分 古诗鉴赏 3 理解形象 鉴赏古诗 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古诗的形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一是意象 一是诗歌中的人物典型 主要是意象 如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 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 孤月 落日 秋风 几个意象 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2004年广东卷 古诗鉴赏 答案 1 片云 孤月 意境凄凉 流露出作者孤独 苦无知音的烦闷 落日 秋风 意境雄壮 开阔 又体现了作者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的乐观旷达 2 开放题 言之成理即可 答 自强不息 的要联系 落日心犹壮 答 怨愤 的要联系 不必取长途 古诗鉴赏 3 理解形象 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 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 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 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 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对这首诗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独开迟 既点出了红梅晚开 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 自恐 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 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 尚余 句在写红梅 雪霜姿 的同时 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 酒晕 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004年北京卷 古诗鉴赏 2006广东题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其一 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 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 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 艭 小船 海幢 即海幢寺 1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 晚望 请分别从 晚 望 两个方面回答 3分 2 简析诗中 带 字的妙处 3分 1 晚 归艘钟声望 江 青山 远帆 老鹤 2 带 采用了拟人手法 赋予 老鹤 人的动作 不说钟声远播 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 使画面具有动感 3 理解形象 古诗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借景抒情 寄情于物 情景交融 诗人往往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抒发感情 因此 对那些咏怀 咏史 感遇的作品 应该透过表面的词句揭示其中的深层含义 在鉴赏诗词时应展开联想 想象 分析作者笔下客观物象的特征 找到它与现实世界 作者的主观世界的联系 古人习惯托物抒怀 言志 笔下的景物或多或少包孕了作者的情感 所以 鉴赏时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或相关背景 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言外之意 诗言志 歌咏言 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 不仅仅表现于抒情诗中 就是叙事诗或哲理诗也是饱含情感 以情动人 诗歌抒发感情的方式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4 体会感情 古诗鉴赏 4 体会感情 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 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 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 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 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 古人作诗主张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 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 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 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 又是如何体现的 1 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 体现的思想情趣 3 如何体现的 2004年重庆卷 古诗鉴赏 4 体会感情 答案 1 野凫眠岸有闲意 老树著花无丑枝 情景交融 2 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 能结合景 野凫眠岸 老树著花 和情 有闲意 无丑枝 加以分析即可 古诗鉴赏 5 把握意境 对古诗的鉴赏离不开对诗歌的意境把握 所谓意境是指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对意境的考查是高考必考之内容 几乎每年都有所涉及 对意境的分析需要具备很高的感悟能力 古诗鉴赏 5 把握意境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 情 字 而无处不含 情 请从三 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 凉 凉 字既写天凉 又写心境的孤寂 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 顶针 巧妙 愁情 凉床 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 离愁别怨 的意境 答 缺 字 言之成理亦可 2004年福建卷 古诗鉴赏 6 辨析风格 正确地辨析诗歌的风格 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一般说来 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而现实主义则用冷峻的态度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 鲜明而又深刻地表明了诗人对社会 对人生的看法 诗歌风格又有豪放 婉约之分 豪放指诗词的内容不拘泥于传统的个人离愁别绪 而是反映了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 立意高远又深刻 体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婉约指诗词语言清丽含蓄 抒情婉转缠绵 巧借他人或大自然的景物委婉地抒写个人的哀乐悲喜 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反复阅读 仔细品味 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恬淡 王维的诗中有画 极富哲理性 李白的豪放飘逸 杜甫的沉郁顿挫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 一个作家的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视具体诗作而论 古诗鉴赏 7 表达技巧 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十分丰富 如 象征烘托 以小见大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等等 诗歌中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格 正确地理解各种修辞在诗歌中的妙用 有助于对诗歌的正确赏析 如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2004年全国卷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安徽 江西 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古诗鉴赏 7 表达技巧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 试从 静 与 动 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 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 一 二两句以 水面平 明镜 照檐楹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 四两句用 忽起 垂杨舞 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 万点 声响等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 又写出了动态 以静显动 又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2005年全国卷 古诗鉴赏 7 表达技巧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 汉宫秋 第三折戏中 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 有下面一段曲词 阅读这段曲词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汉宫秋 第三折 梅花酒 呀 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 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 人搠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 车运着糇粮 打猎起围场 他 他 他 伤心辞汉主 我 我 我 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 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 过宫墙 过宫墙 绕回廊 绕回廊 近椒房 近椒房 月昏黄 月昏黄 夜生凉 夜生凉 泣寒蜇 泣寒蜇 绿纱窗 绿纱窗 不思量 注 寒蜇 寒蝉 1 有人赞赏 汉宫秋 的词曲 写景写情 当行出色 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 所想的哪两种情景 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4分 2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 顶真的修辞手法 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分 2005年湖北卷 古诗鉴赏 7 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 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 伤心离别 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 痛感孤独 4分 对仗 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 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 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 相思又继 千结百转的愁绪 2分 答案 功能特点 主旨 古诗鉴赏 8 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宁夹口三首 其三 舟下建溪宋 王安石宋 方维深落帆江口月黄昏 小店无灯欲闭门 客船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 系船应有去年痕 侧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1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 月黄昏 三个字 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 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 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 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 2 两首诗的末句 一用 应有 一用 犹有 哪个更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4分 2005年辽宁卷 古诗鉴赏 8 比较阅读 参考答案 1 月黄昏 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 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 无灯 野 小 店 半死枫树 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 暗淡朦胧 营造了一种凄迷 萧索 沉寂的氛围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氛围 心绪 各2分 2 可以有三种答案 应有 更好 应有 二字蕴含丰富 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 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 也有失意与怅惘 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 可谓传神之笔 犹有 二字则无此意趣 心情 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 不要求全面 犹有 更好 犹有 二字 自然道出 却出人意料 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 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 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 而 应有 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二者各有其妙 理由见上 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 不给分 古诗鉴赏 8 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 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4分 2005年浙江卷 古诗鉴赏 8 比较阅读 参考答案 1 傍晚西风 2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有 恨 而 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8 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根据提示 完成赏析 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 作者都是贬谪之身 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 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 两诗都着一 望 字 李诗之 望 在首句 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 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 又蕴含了对 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 望 2 两诗都写到了 山 李诗曰 青山留人 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 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 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 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柳诗曰 尖山似剑 2005年福建卷 古诗鉴赏 8 比较阅读 参考答案 1 两诗都着一 望 字 李诗之 望 在首句 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 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 又蕴含了对 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 望 在末句 虚写置身峰头 收束全篇 既表现了对故多的思念 更表选了对 京华亲故 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 两诗都写到了 山 李诗曰 青山留人 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 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 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 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柳诗曰 尖山似剑 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 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 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直接抒技了奔进而出的强烈感情 古诗鉴赏 三 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专题攻略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的途径是 明确主旨 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 散文的特点是 形散而神不散 首先要抓住散文的 神 神 即主旨 也就是全文的 纲 纲举则目张 其次是把握散文的 形 形 看起来似乎散 但其必定是依 神 而聚 散文外在的结构和内在的思路总是因神而定的 讲求语言美 是散文的一大特色 因而必须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在语言的品味中去领会散文的妙趣 散文中也有形象的刻画 也有意境的创造 可叙事 可状物 可抒情 可说理 抒情的散文有情趣 说理的散文有理趣 其间有迷人之景 有动人之事 有感人之情 亦有哲理之思 散文阅读 1 明确主旨 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就掌握了解题的万能钥匙 散文的主旨多是抒情 明志 言理 首先要明确作者所抒之情 所明之志和所言之理 文中写景 状物 都是为了抒情 明志 言理的 要分析文中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与情感体验 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的联系 考试时间有限 要想准确而又快速地把握文章主旨 必须要有快速阅读能力 首先要一目十行 整体把握 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一篇好文章 无论是选材谋篇 还是遣词造句 无论是运用修辞 还是采用艺术手法 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的 因而解答这类题目 只要扣住中心主旨去思考 就不难找到答案 如 年高考阅读题 只要明确了 乡土情结 这篇文章的主旨 就找到了解答文后问题的钥匙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贯穿全文 乡土情结的形成 发展 表现和升华是文章的主线 本文主旨的核心是把乡土情结升华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 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高考阅读题的 两个小题往往是围绕文章的主旨命题 又如2004年 大地山河 的主旨是表述西北高原的雄浑 粗犷的特殊性点及作者的感受 写江南水乡是为了烘托西北高原 老家 的主旨是抒写复杂 矛盾而又浓厚的思乡之情 痛哭和珍 的主旨是伤悼烈士 赞颂刘和珍 做事的毅力 任劳任怨 和 英勇无畏 的精神 控诉反动派的凶残 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忧虑 快乐的死亡 的主旨是启迪人们不要热衷于表面的热热闹闹 轰轰烈烈 而要踏踏实实搞好本职工作 做出实际业绩 散文阅读 2 理清思路 从文章的结构入手 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是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进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基础 不仅要注意全文的思路 还应注意重点段落的思路 理清思路也要求运用快速阅读法 如做 年高考题 门 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 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 迅速找出相关信息 这篇散文的脉络很清楚 第一段是起始段 提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段承接第一段 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 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 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 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 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 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由不断地开门和关门组成的 第八段是全文的收束 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解答所设问题就不难了 又如2004年高考题 大地山河 作者主要描述了河 高原 雪三幅画面 以观感和想像把这三幅画面联系起来 抓住了这三幅画面 就理清了作者的思路 也就不难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并进而解答所设题目了 散文阅读 3 品味语言品味语言要紧密联系中心主旨 既然作者用词用句和运用表达技巧 都是为了服务于主旨 那么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都离不开文章的主旨和思路 如高考题 报秋 中 有这样一道题 反复使用 领取 的好处是 答案 层层铺开 逐步扩大 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再如 年高考题第 小题是理解 开门 和 关门 的含义 因本文的主旨是赋予门以象征意义 借门来写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据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 开门 和 关门 的含义了 又如2004年全国卷阅读题 快乐的死亡 中第19题 要求品味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的一段文字 根据本文主旨出品味分析 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为喝酒 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类比为酗酒 少喝有益健康 指创作 多喝则无益 酗酒则造成 快乐的死亡 指没有作品发表 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 极富讽刺意味 本大题的考查与平时的教学关系极大 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如2005年语文全国卷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 17题 春天的梦苏叔阳黎明 窗外飘着雪花 静静地 静静地 啊 多像梦的使者 蓦地 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 轻柔晶莹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 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 特别是在这里 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 只一闪 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 特别是在这里 常常有漫天的风沙 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 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 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 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 也还是春天 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 枯枝上吐出的嫩蕾 可以看见绿色 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 可以看见鲜红 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 而没有了色彩 也就没有了旋律 没有了诗歌 没有了舞蹈 没有了运动 没有了一切 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 也还是春天 只要挺得过那风沙 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 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 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 对春天的梦想 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