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案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案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案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密的语言和综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事理的技巧。(重点)3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践,理解课文解说的事理,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类跨进21世纪,对知识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使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力量。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1999年12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就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学术报告节选。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杨振宁,美籍华人,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宙不守恒”理论,二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胰岛素(y)趋势(q)芯片(xn)鼓励(l) 硕士(shu) 避免(b)漏洞(lu) 弥补(m) 胆怯(qi)与日俱增(j) 按部就班(b)3理解词义。无穷无尽:没有穷尽,没有限度。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来。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聘用:聘请任用。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开头引用富兰克林的话有什么作用?明确:说明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新发明、新事物必然会不断出现。(2)第2自然段列举近两百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有什么作用?明确:说明近两百年来新事物的出现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为下文分析原因张本。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读完本文,你能依据内容为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吗?明确:第一部分:(19自然段)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说明出现许多新事物的原因。这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第12自然段)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第二层(第39自然段)分析出现新发明、新事物的原因。这一层先总说(第35自然段),后分说(第68自然段),再总说(第9自然段)。第二部分:(1017自然段)说明“科”和“技”的关系。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第1013自然段)说明“科”和“技”的关系。第二层(第1417自然段)分析说明中国和美国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二)疑难探究1试分析课文是怎样说明中美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的。(先分组讨论,再完成下表)第14段提出问题由切身经历提出中美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存在差异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第15、16段分析问题第15段着重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两国教育哲学的异同点及其适应的对象;第16段以亲身经历、体会,举例说明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第17段得出结论由于中美两国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应根据受教育背景的不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科”和“技”进行了讨论,这两个词有何区别?明确:在平时,我们是将这两个词的意思等同的。通过分析课文,可以看出:“科”指的是理论科学,或称基础科学;“技”指的是技术。它们之间的联系虽然十分紧密,但还是有区别的。(三)说明方法探究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明确:第1自然段引用富兰克林的话说明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新发明、新事物必然不断出现。第2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两百多年来出现的无穷无尽的新事物。第4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四)说明语言探究1“近30年来”“接近一万亿美元”中的“近”“接近”都表示约数,这与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不相矛盾吗?为什么?明确:“近”“接近”都是表示约数的词,用“近”“接近”才使说明内容更具准确性,去掉后反而不符合实际了,因此这与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的要求不矛盾。2“这两百年尤其是近一百年、五十年来,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前进的”一句中的“关联”能否去掉?为什么?明确:不能。“关联”是指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三个环节是科学、工业和经济,这三个环节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去掉“关联”,就不能准确地说明三者的关系了。四、板书设计世纪之交的 科学随想现象 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原因 科技工业经济(互相关联)五、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在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气候科学中,最大的问题是能源。因为我们的大部分能源技术都已相当成熟,我的猜想是,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很有可能看到能源技术的渐进性改进而非突破。唯一可能发生例外的是,将阳光直接转换为化学储能,例如,你可利用阳光分解水,你还能得到氢气。如果你能直接从太阳光产生化学燃料,而且又经济实惠,这将开启替代石油的光明前景,而且这一过程不会将碳从地面传送到大气中。这或许将真正地改变游戏规则,不过,主要的障碍还在于投资规模。现在,美国花在薯片上的钱要比能源部花在能源研发上的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