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7课《生命之舟》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7课《生命之舟》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7课《生命之舟》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7.生命之舟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 “肆虐”“率先”“同期声”“簰”。2.诵读课文,了解本文报道了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3.了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声画合一。4. 品味本文简明、准确、生动、大众化的语言,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为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学习重点了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声画合一。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简明、准确、生动、大众化的语言,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为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学 习 过 程备注布置预习:1.学生自主掌握生字词。(包括读音、字形、解词、连词成句等)2.诵读课文,了解本文报道了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3. 了解”电视新闻”这种新闻体裁的基本特征。4. 品味本文简明、准确、生动、大众化的语言,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为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学习流程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 “肆虐”“率先”“同期声”“簰”。2.诵读课文,了解本文报道了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3.了解”电视新闻”这种新闻体裁的基本特征。4. 品味本文简明、准确、生动、大众化的语言,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为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1:这则电视新闻报道了解放军武警战士驾驶冲锋舟营救落水群众的过程,作者是如何展开报道的?预设问题2:在报道中哪一个情节最难忘、最紧张、最典型?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预设问题3:为什么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 四、精讲点拨在报道中哪一个情节最难忘、最紧张、最典型?为什么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1.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交代了什么?(3分) 2.“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这句话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3.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3分) 4.对美“挑战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