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1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1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1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第26课 扁鹊见蔡桓公总课时数第 2 节授课时间 月 日课题扁鹊见蔡桓公授课类型练习课教学目标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查漏补缺告诫学生勿做讳疾忌医的人重点检查学生对本课词语的掌握,查漏补缺难点个别语句的理解教具多媒体 课本学具课本 笔记本 多媒体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不治将益深将:_益:_深:_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_走:_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_使:_4.汤熨之所及也汤:_及:_5.臣是以无请也是以:_6.使人索扁鹊索:_7.火齐之所及也齐:_8.立有间间:_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_好:_10.桓侯不应应:_11.居十日居:_二、简答。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_2.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3.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的善良劝告,表现了蔡桓公什么心理状态?_4.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_5.给本文划分层次。三、阅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蔡桓公为什么多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3分)6扁鹊先说“君之疾”,后说“君之病”,如果把这种用法看成是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3分)7用下列成语各写一句话:(2分)病入膏肓:讳疾忌医:8文中蔡桓公自称为“寡人”,扁鹊称蔡桓公为“君”,你还知道过去对皇上有哪些称呼?(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均可)(2分)四、阅读训练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还xunB腠zuC汤tngD齐q2、翻译划横线的句子3、用原文填空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体现桓公固执、自以为是形象的句子是4、本文说明的道理有以下四种理解,请选出最妥当的一项。A说明扁鹊医术高明,是我国古代的名医B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医德C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D告诫人们过分骄傲自信而不想念群众是错误和危险的。5、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一个成语是6、拓展填空忠言,良药。学生思考生说:“他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