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情景导入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 0级强震 这是日本历史上 近1200年一遇 的地震 尽管日本应对地震的经验非常成熟 但由于此次地震强度极为罕见 因此预计将给日本造成 数以千万美元计 的经济损失 新课学前导航 思考 为何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先感到颠簸后感到晃动 点拨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 纵波传播速度快而横波传播速度慢 故纵波先到达地面 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随后而来的横波则导致左右摇晃 目标定位1 了解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征 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构成及各层的基本特征 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分层现象 2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区别 3 理解地震波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方面的意义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1 划分依据 2 划分界面 面和 面 3 内部圈层 自外向内分为 三层 地震波 莫霍 古登堡 地壳 地幔 地核 4 圈层特点 1 地壳 地表到 是由 组成的固体外壳 厚度不均 部分薄 部分厚 2 地幔 界于莫霍面与 之间 上地幔上部有一个 这里可能为 的发源地 3 地核 面以下的部分 主要由 和 组成 莫霍面 岩石 大洋 大陆 古登堡 软流层 岩浆 古登堡 铁 镍 图表解读1 读教材图1 4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 据图分析 1 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 推测地幔和外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提示 1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侧物质或物质的性质差异很大 2 地幔中横波可以通过 由此推知地幔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外地核中横波不能通过 由此可推知外地核可能是熔融状态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1 大气圈 1 低层大气成分组成 和固体杂质 2 大气成分的作用 是地球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气 一切生物 必需的物质 干洁空气 水汽 氮气 生命活动 二氧化碳 含量虽少 却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重要原料 臭氧 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使生物免受其害 水汽 是影响 的重要因素 3 垂直分层 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 及 可将大气分为 和高层大气 光合作用 紫外线 天气变化 物理性质 运动状况 对流层 平流层 对流 3 4 固体杂质 递增 对流 平流 高层 紫外线 臭氧 增加 水平 电离层 2 水圈 1 组成 海洋水 是水圈的主体 占总量的 以上 面积占全球面积的 陆地水 包括 河流水 地下水 沼泽水等 其中 占淡水的2 3 2 意义 几乎伴随着一切自然地理过程 促进 的发展和演化 97 71 湖泊水 冰川水 冰川水 地理环境 3 生物圈 1 组成 是由地球 及其 构成的特殊又重要的圈层 2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 的圈层 生物 生存环境 最活跃 图表解读2 读教材图1 4 5大气的垂直分层 中纬度地区 据图分析 1 地球外层大气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各有何主要特点 2 对流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如何变化 3 平流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原因是什么 对航空飞行非常有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由下往上可依次划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个层次 对流层的特点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的特点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 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 高层大气的特点 大气的密度非常小 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2 夏季对流层增厚 冬季变薄 低纬度地区厚 高纬度地区薄 3 平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上部臭氧对紫外线吸收较多 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 大气稳定 不易形成对流 平流层内的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 同时平流层水汽 杂质含量极少 大气平稳 天气晴朗 对航空飞行非常有利 1 圈层的划分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 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 各圈层特点 特别提醒 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岩石圈所包含的范围大 平均厚度70 100千米 如下图所示 地壳 上地幔 部分 岩石圈 软流层示意图岩石圈 地壳 上地幔顶部 地球内部软流层以上的圈层 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剖面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圈层名称 a c e f 2 界面名称 b d 3 a层的平均厚度为 千米 4 填字母 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可能是 的主要源地之一 5 岩石圈是指 层 填字母 和 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 构成 6 从a到f 压力越来越 温度越来越 密度越来越 7 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 主要是通过测知 得到的 解析 地球内部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 可以划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故a为地壳 b为莫霍面 c为地幔 d为古登堡面 e为外地核 f为内地核 其中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合称为岩石圈 越往地球内部压力越大 温度越高 密度也越大 答案 1 地壳地幔外地核内地核 2 莫霍面古登堡面 3 17 4 c岩浆 5 a上地幔岩石 6 大高大 7 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有规律的变化 方法突破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1 对流层气温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 a 海拔上升 气温升高 b 海拔上升1000米 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 这就是逆温现象 如图所示 图中甲属情况b 其余属情况a 2 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 出现多雾和晴朗干燥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 它使能见度降低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加剧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的存在 空气垂直对流受阻 就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 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如果位于盆地内 将会更加严重 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 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 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 而 逆温 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 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 逆温 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 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 飞行平稳 同时 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 使飞行更加安全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理由是 2 a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3 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 该层22 27千米高度处 含量达到最大值 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 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推测气流运动状况是 5 c层中有若干 层 强烈时 信号会受影响 6 a b 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 解析 第 1 题 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度为17 18千米 中纬度为10 12千米 高纬度为8 9千米 根据图示可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 2 题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 其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二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气流上升时 气温下降 水汽易凝结 容易成云致雨 第 3 题 b层为平流层 因臭氧的存在 该层大量吸收紫外线 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 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第 4 题 在50 85千米高度的范围内 气温的变化跟对流层的气温变化相似 都是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据此可以推测该层的空气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 第 5 题 c层为高层大气 该层有电离层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太阳活动能对电离层产生扰动 导致无线电短波部分或全部被吸收 第 6 题 由于大气层越高 距地心越远 受地球的吸引力越小 故大气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 1 中该地对流层高度为12千米 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为17 18千米 在高纬为8 9千米 2 地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 臭氧 4 随海拔高度的升高 气温逐渐降低以对流运动为主 5 电离太阳活动无线电短波 6 逐渐减小 教材p24探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 当你拿起一个瓷碗或瓦罐想要检验有没有裂纹时 只要轻轻一敲 便能从它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完好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检验出西瓜是生还是熟 装在密封小盒里的物品 我们通过摇 拍 称重等 听其声 测其重 也能猜到盒子中装的是什么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地球如此巨大 用普通的方法是无法把它 敲 响的 于是 人们想到了地震 它就像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 音响 只要仔细探测地震波 便有可能知道一些地球内部的秘密 教材p28思考本思考题旨在使同学们认识到同人类关系密切的淡水以及人们接触最多的河水所占比例的微小 增强珍惜水资源的观念 并能审视自己的行为 养成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材p29案例研究思考耗资巨大 举世瞩目的 生物圈2号 实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其失败的原因很复杂 但根本的一点在于人工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 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只要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就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 由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部分二氧化碳与建筑 生物圈2号 所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氧气含量的下降 以及由于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而导致的粮食歉收 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生物圈2号 实验尽管没有获得成功 但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的 可以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迄今为止 地球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人类应当努力保护它 而不是破坏它 教材p29复习题1 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莫霍面 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一个古登堡面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地壳中主要的化学元素有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地壳的厚度在各处是不均一的 一般来说 大洋地壳较薄 主要由密度大的玄武岩类岩石组成 大陆地壳较厚 表层主要由密度较小的花岗岩类岩石组成 与地壳相比 地幔的化学组成变化不大 组成物质主要是铁 镁的硅酸盐类 地核的化学组成主要是铁和镍 地核又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外地核呈熔融状态 内地核为固体金属球 2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 氧 二氧化碳 水汽 臭氧 氩等 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可将大气圈分为三层 对流层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试题及答案(三十一)
- 2025年农业合作经营承包合同
- 游戏行业面试实战: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求职之路起跑线:大学职业规划与面试题
- 化工行业人才选拔面试题库:高级煤化工职位面试攻略
- 全职市场招聘动态监测:全市推广面试题及答案新分析
- 高新技术创业团队招募面试题
- 公关团队组建与培训面试题
- 医学人才选拔面试题库:医疗行业招聘面试全攻略
- 拓展物业管理岗位经验:南方物业面试题解读读后感
- 立柱桩施工汇总
-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管理会计知识点整理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
- 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书
- 我国常见的草坪草
-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ppt课件
-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 商品混凝土企业管理ppt课件
- 学校食堂登记表(10个表)全
- 佐罗塔耶夫《儿童组曲NO.1》的演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