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培训课件(shangchuan).ppt_第1页
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培训课件(shangchuan).ppt_第2页
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培训课件(shangchuan).ppt_第3页
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培训课件(shangchuan).ppt_第4页
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培训课件(shangchuan).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福县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 安福县CDC疾控科2012年8月 安福县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 一 体检目的 了解和准确掌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 客观评价学校卫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及早发现和消除影响广大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的卫生问题 二 体检流程 体检前准备 体格检查 结果反馈 上报数据 1 填写体检手册的首页 学生编号 2 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准备室3 医师讲解体检注意事项 特别是小年龄组学生视力 血压的测量 1 医师逐项开展体检2 72h后观察记录PPD实验结果 1 填写体检结论和建议2 反馈 体检手册 和 汇总报告单 给学校 1 体检数据录入电脑 导出电子数据并上报2 纸质上报 汇总报告单 表1 2 体检编号 学生体检编号原则 唯一性 体检号 入学年份 年级 班级 学号4位2位2位2位学号由班主任按花名册顺序编写流水号如某学生在平一小二 3 班就读体检号为 2011020301该编号第一次体检时记录在手册封面上 往后不用重新编写 体检时间安排 策划筹备阶段 7月1日 8月31日体检实施阶段 9月1日 10月15日分析评价阶段 10月15日 11月30日 三 体检要求 成立工作小组 制定方案 做好体检器械的准备 与校方协商落实体检场地 时间安排 操作流程等相关事宜 做好体检医师的岗位培训 熟练掌握GB T26343 2010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要求及相关评价标准 报表由本次参加培训的人员上报 器械要求 医用听诊器电子血压计 成人 儿童 台式血压计 成人 儿童 身高体重计色觉检查图 标准对数视力表 灯箱型 卷尺执笔式手电筒平面口镜 探针方盘 2 5倍放大镜快速手消毒液等 血压测量 仪器 臂式电子血压计 儿童 成人 汞柱式血压计 儿童 成人 医用听诊器 儿童血压计 测量方法 汞柱式血压计 血压计零点与肱动脉 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袖带下缘距肘窝2cm 松紧适宜 听诊器体件贴肱动脉处 不可压得太重 不得塞在袖带下 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使水银柱升高20 30mmHg 然后缓慢放气 当听到至少连续两次搏动音时 将第一声搏动音所处水银柱刻度数值记录为收缩压 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 当搏动音不消失时采用变音为舒张压 结果记录 取两次测量结果相近的数据 以毫米汞柱为单位进行记录 血压正常值的判断以 12岁135 85mmHg 13岁 140 90mmHg为界值点 对血压异常的结果应建议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年龄 应分别选用相应宽的袖带 袖带宽度以覆盖被检者上臂长的1 2 2 3为宜 小学生建议使用儿童型血压计 体形较胖的可用成人型 测试前应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 0 位 若不在 0 位应予校正 应观察水银柱有无气泡 如有气泡应予排除 身高测量 测量仪器 身高体重计 两上肢自然下垂 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成60 足跟 骶骨部及两肩胛间区三点与立柱相接触 检测人员将滑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 直到与颅顶点接触 检测人员双眼应与滑测板等高时读数 测量误差不应超过 0 5cm 结果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记录 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使用前校对零点 并用钢尺校准身高刻度 检查立柱是否垂直 连接处是否紧密 有无晃动 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 滑测板与颅顶点相接触 松紧适度 完成测量后 应立即将滑测板推到最高处 体重测量 测量器材 身高体重计 测量方法 将体重秤放置在平坦的硬地面上 男学生穿短裤 女学生穿短裤 背心 站立秤台面中央 检测人员应站立于秤台正前方 待刻度针指示稳定后 双眼正视刻度针读数 测量误差不应超过 0 1kg 结果记录 以千克为单位记录 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 上 下体重计时 动作要轻缓 每次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零 位上 评价标准与方法 超重 肥胖的判断 按照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 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表3 的规定进行评价分析 当个体BMI值 相应年龄 性别组的超重值 而 相应组段的肥胖值时 判断为超重 当个体BMI值 相应年龄 性别组的肥胖值时判断为肥胖 在此不做营养不良的评价 有待国家出台新的标准 视力检查 检查仪器 标准对数视力表建议使用电箱式对数视力表 检查方法 裸眼远视力检查法 检查距离为5m 检查顺序 先检右眼再检左眼 视标辨认 嘱被检者先辨认5 0行视标 如辨认正确视标数未达到要求则逐行上查 如辨认无误应逐行下查 通常要求4 0 4 5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1个 4 6 5 0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2个 5 1 5 3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落3个 超过该规定不再往下检查 而以本行的上一行为该受检者的视力 结果记录 采用5分记录 分别记录右眼 左眼的裸眼远视力的结果 视力低下率 视力低下人数 受检总人数 100 评价标准 注意事项 视力表的悬挂高度应使最末一行E字与被检者的两眼大致在同一水平 在视力表5m远的地面划一道横线 测试者将点棒点在每个视标的正下方0 5cm处 每个视标的辨认时间不宜超过5秒 应将视力表悬挂在无直射阳光 光线充足且均匀的地方 色觉检查 器材 色觉检查图 检查方法 在自然光线下 将色觉检查图放在距被检者0 5m处 让其在5s内读出表内数字或图案 如果辨认因难 读错或读不出 应按色谱图所附的说明书进行判断 但要注意小年龄组的学生因掌握方法不当出现的辨认错误 体检前应注意讲解 结果记录 记录色觉是否正常 有无色弱 色盲 色盲分红绿色盲 红色盲 绿色盲 沙眼检查 器材 2 5倍放大镜 手电筒 快速手消毒剂 75 酒精或碘伏 检查方法 检查睑缘时 将上睑轻轻上推 暴露睑缘 检查有无倒睫 检查上睑结膜时 检查上睑结膜有无滤泡 炎症及瘢痕 检查角膜时 观察是否有角膜血管翳 角膜缘滤泡或Herbert小凹 有无角膜浑浊 诊断标准 至少符合下述2条体征者可诊断为沙眼 只符合下述1项体征时诊断为疑似沙眼 上睑结膜有5个以上滤泡 滤泡直径不小于0 5mm 典型的睑结膜瘢痕 角膜缘滤泡或Herbert小凹 较明显的角膜血管翳 结果记录 按右 左眼分别记录有 无或疑似沙眼 注意事项 避免交叉感染引起结膜病 检查者在检查前应使用皂液与流动水洗净双手 在接触有眼部疾患的病人后 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搓擦双手2min 沙眼患病率的统计不包括疑似沙眼 结膜炎检查 询问 是否有眼异物感 烧灼感 痒 畏光 流泪等症状以及发病过程和过敏史检查 结膜是否有充血 水肿 渗出液等 诊断与记录 诊断 根据病史 症状与体征 作出有 无结膜炎的临床诊断 必要时应提出去医院作病原学检查的建议 以明确诊断 结果记录 有 无结膜炎 龋齿检查 器材 平面口镜 五号探针 手套 手电筒 检查方法 在人工光源下 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 检查顺序从右上颌象限最后一个牙开始至左上颌象限最后一个牙 再从左下颌象限最后一个牙至右下颌象限最后一个牙 诊断标准 无龋牙 记0 牙冠健康 无因龋所做的充填物 含冠套 也无龋坏迹象的完整牙冠为无龋牙 龋齿 记1 牙齿的窝沟或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发软 釉质有潜在的损坏或沟壁软化者即诊断为龋齿 牙冠因龋已被完全破坏只剩龋根或牙上有暂时填充物 氧化锌 也记为龋齿 窝沟龋 颈部龋 已充填牙有龋 记2 牙冠上有一个或多个因龋的永久充填物且伴有一个或多个部位龋坏者记为充填有龋 无须区分原发或继发龋 即不管龋损是否与充填体有关 已充填牙无龋 记3 牙冠上有一个或多个因龋的永久充填物 且无任何部位龋坏 或因龋坏而做冠修复的牙齿记为充填无龋 龋失牙 记4 因龋拔除的恒牙 并排除因外伤失去的前牙情况下 按龋失牙计 因其它原因缺牙 记5 因先天缺失 或因正畸 牙周病 外伤等丧失的恒牙 结果记录 在相应的牙位上记录检查结果 评价标准 患龋率 患龋率 龋齿 龋失牙 补龋 患者数 受检总人数 100 患龋率 1 2 3 4 患者数 受检总人数 100 牙周检查 器材 平面口镜 探针 手套手电筒 检查方法 检查口腔6个区段指示牙 每个区域有一颗指数牙 分别为四颗第一磨牙和右上 左下中切牙 检查牙龈炎 牙结石和周袋深度 17 14 47 44 13 23 43 33 24 27 34 37 诊断标准 0 牙龈健康 1 牙龈炎 探诊后出血 2 牙石 肉眼可见有牙石或探诊后发现有龈下石 3 浅牙周袋 牙周袋深度在4mm 5mm 4 深牙周袋 牙周袋深度在6mm或以上 结果记录 牙龈健康记录 正常 有牙周疾病的按区段记录检查结果 每颗指数牙以最重记分 PPD试验 检查器材 结核菌素人型纯蛋白衍化物 PPD 一次性注射器 三角尺对象 2012年对小学 初中一年级和所有高中学生开展 以后每年仅对新生开展 检查方法 于左前臂掌侧前1 3中央皮内注0 1ml 5IU PPD 以局部出现7 8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为宜 判断标准 72h后检查反应 以局部硬结为准 对阳性者用三角尺测量硬结的横纵径 计算出硬结的平均直径 平均直径 横径 纵径 2 判断标准 结果记录 记录硬结横纵直径大小及其它反应情况 并作出阴性 一般阳性 中阳性 强阳性 的判定 注意事项 若被检者前臂内侧皮肤有损伤 应当暂缓试验 若被检者结核变态反应强烈 如患胞疹性结膜炎 结节性红斑 或一过性 多发性结核过敏性关节炎等 宜用1个结核菌素单位的PPD试验 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及可能的病灶反应 内科检查 1 器材 听诊器 诊察床 2 方法 按 规范 7 1 7 2 7 3 7 4要求 对心 肺 肝 脾进行检查 主要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 3 结果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详细记录阳性体征 对可疑病例建议进一步诊疗 心 肺未见异常用 一 表示 肝脾未见异常用 未触及 表示 外科检查 1 方法 按照 规范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6 7要求对头部 颈部 胸部 脊柱 四肢 皮肤 淋巴结进行检查和诊断 主要筛查静脉怒张 甲状腺肿大 佝偻病胸 脊柱弯曲 四肢畸形 皮肤病 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 2 结果记录 异常情况应详细记录阳性体征 头部 颈部 胸部 脊柱 四肢 皮肤未发现异常记录 正常 淋巴结未发现异常记录 未触及 统计分析与评价 评价 主要包括 营养状况 超重 肥胖 及其它阳性体征 并在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