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 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心理底层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 是民族结构的重要标志 究竟什么是思维方式 1 思维 是人脑的活动过程知识信息1大脑信息2经验思维 思考 思索过程 推理逻辑 LOGIC 什么是思维 2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 那些长久地 稳定地 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 思维方法 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 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民族思维方式 3 民族思维方式如何形成的呢 当一个地方或某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经过一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 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时 地方或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就形成了 简言之 民族思维方式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4 由于思维方式贯串于一个民族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 所以把握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 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文化特色和本质 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有助于渗透这一民族的内在心理特质 研究思维方式的意义 5 为什么中国屡经战乱 然必定地统一为一个国家 而欧洲却分裂为数十个国家 根本不可能统一称为一个国家 为什么欧洲有繁荣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而封建主义的中世纪则是一个黑暗的几乎停滞的时代 为什么中国的奴隶制发展不够充分 而封建社会却长久昌盛 为什么欧洲14世纪到16世纪出现了文艺复兴 中国自南宋时代已产生了相当发达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 却始终未能出现文艺复兴门刚相类的运动 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 直到18世纪以前在世界上领先了整整十六个世纪 而近两百年却远远落后 东西方差异 6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民族思维方式 东西方的的巨大差异由何而来 7 东方人似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更关注背景和关系 更多的借助经验 而不是抽象的逻辑 更能容忍反驳意见 西方人更具有分析性 倾向于使事物脱离背景 避开矛盾 更多地依赖逻辑 两种思维习惯各有利弊 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 8 直观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类比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9 一 直观思维 1 定义2 直观思维 观象 体悟 立象例一 易经 例二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3 悟性思维4 直觉思维的优点5 直觉思维的缺点 10 1 定义中国古代直观思维是重体悟的 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 直觉和悟性 认识世界的基础什么是直觉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 一 直观思维 11 直观思维 直觉是针对某种事物的直接的 大致的想法 由于这种想法比较笼统 以至不知从何说起 直觉来自过去的经验 知识的积累和重组 以及自己所受过的思维训练 直觉低层次直觉 直觉行动思维 高层次直觉 悟性 较强领悟能力 触类旁通创造之使 12 易 系辞传上 说 易 与天地准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 俯以察于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 易 系辞传上 明确指出 子曰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观象 这是指直觉 观象 体悟 立象 2 直观思维 观象 体悟 立象 13 易经 易 中国最早的宗教经书之一 含 卦 符号 传说由远古伏羲所创 辞 释卦 传说由周文王编于商代末期 现在学术界认为 该书萌芽于殷 成书约在晚周 易传 易经大传 传 后人解释或发挥 易经 的心得感想及思想体会 共十篇 十翼 汇总而成 是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 该书传由孔子编写 最新观点认为其是春秋至战国后期陆续形成的研究 易 的一部总集 例一 易经 14 在 观象 的基础上 易经 建立起阴阳八卦的思维模式和思想体系 周易 中的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所指的则是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八种自然现象 例一 易经 15 阴阳观念起源于中国古人对各种自然现象诸如明暗 冷热 日月 上下 雄雌 动静 男女等两极现象的观察 阴阳观念虽有高度的概括性 但并没有成为一个完全抽象化的逻辑概念 阳 太阳 白天 明亮 雄性 运动 上升 阴 月亮 晚上 黑暗 雌性 静止 下降 例一 易经 16 整个世界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它们是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五种自然物 这五种自然物的性质亦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验到的 水润物向下的 火燃烧向上的 木可曲可直的 金可以熔炼铸造的 土可以种植庄稼的 例二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五行 不仅是宇宙构成的基本材料 即所谓 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万物 国语 郑语 同时也是宇宙的基本秩序 即 天有五行 一曰木 二曰火 三曰土 四曰金 五曰水 木 五行之始也 水 五行之终也 土 五行之中也 此其天秩之序也 17 3 悟性思维 留下空间 是悟性思维在文化表现中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艺术审美 尚意追求 国画 追求神似 注重意境 诗歌 西方讲究技巧的运用 注重细节的勾勒 通过许多人工安排来加强诗的情节 采用不同的修辞方法 如 荷马史诗 由若干故事组成 中国古代诗歌则讲究用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 言有尽而意无穷 18 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9 4 直觉思维和悟性思维的优点 可以利用过去和前人积累的经验 对事物的大致方向 发展趋势和整体效果做出预见和选择 还可以通过触类旁通去认识未能接触到的事物 尤其是在科学尚未能完全反映真理的时候 悟性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补充 还是很有作用的 20 5 直觉思维的缺点 太重视经验 甚至会陷入经验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而且这种思维偏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而且常过多地使用暗示 难以准确表达思想和反映事物本质 21 二 整体思维 1 整体思维的含义2 思想家关于整体思维的著名言论3 整体思维体现一 易经 圜道观4 整体思维体现二 阴阳五行学说5 评价整体思维 1 对中国科学的影响 2 对中国宗教的影响 3 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4 对中国民族心态的影响 5 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 6 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22 1 含义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 重体悟 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 是指把天地 人 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 认为天地人我 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 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3 孟子说 夫君子所过者化 所存者神 上下与天地同流 岂曰小补之哉 庄子说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易 系辞传下 说 天下之物 贞乎一者也 老子说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荀子说 百王之道 是矣 2 思想家关于整体思维的著名言论 24 在 易经 看来 天地 日月 四时 昼夜 阴晴等无不在按部就班地做各自的循环运动 一切生物和人事唯有在这循环运动中得以生化发展 走完自己的历程 世间所有变迁都是循环式的运动 无平布陂 无往不复 这是 易经 对世界运动的最高概括 3 整体思维体现一 易经 圜道观 25 易经 认为 一切矛盾都应在循环的流通过程中解决 如果事物的循环动转畅然无阻 顺利完成 也就是按照事物法则运行 那么就会产生于人于物有利的结果 能顺利完成往复循环 则一切吉利 出入 交往 办事都会成功 整体思维体现一 易经 圜道观 26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老子 第二十五章 孔子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 阳货 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 庄子 齐物论 万物皆种业 以不同相禅 始卒若环 莫得其伦 寓言 始则终 终则始 若环之 无端也 舍是而天下以衰矣 始则终 终则始 与天地同理 荀子 王制 朱熹 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 说道由 有无底在前 说道无 有有底在前 是循环物事 朱子语类 卷九四 历代关于圜道观的思想语录 27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宇宙论的主体 五行 所代表的不仅是五种元素 显示的更是五种功能 这一点 可以从 五行 的相生 相克的作用力即可显示出来 所谓相生 是指五行之间具有一种促进滋生的作用 具体体现为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所谓相克 是指五行之间又具有一种限制约束的作用 具体体现为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五行 之间相生 相克的作用 从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 这个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在这种相生 相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4 整体思维体现二 阴阳五行学说 28 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科学的影响 积极面1 对于世界上许多周期性的变化 做了细密的观察和探索 例如天体运行 季候更迭 气象变迁 以及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 古代的历法长期领先世界 最早最准确地测定了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的时间 2 整体思维促使中国的传统科学横向联系 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渗透 如古代医学 是自然科学 天文 地理 气象 历法 和社会科学 如伦理学 社会学 政治学 兵法等 的兼融的结果 消极面1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十分丰富 但是 这些知识并非是探讨天文规律和本质的逻辑体系 2 中医的诊断 其要旨也不是靠逻辑的推理 而是靠医师本人对病人的观察 切脉 然后作出诊断 这种诊断的准确度要依赖于医师本人的治病经验 3 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 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 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29 中国的民族宗教意识较西方淡薄 我们的祖先在天人合一观的支配下 把自己视作自然界大家庭中的一员 与自然万物和谐融洽 情如手足 所以很少孤独恐惧之感 神和人的关系在西方本质上是分开的 对立地 而在中国则表现为认同和相融 因此中国的神不可能产生长久的威慑和统摄作用 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宗教的影响 30 有生有制美在中和阴阳看重对立双方的依存与调和 以动态平衡为目标 阴阳理论也讲阴阳的 博 争 但基本的关系是互根 互助 而且认为阴阳的调和是变化成物的根据 五行理论认为事物的五行结构之间 在一般情况下 有生有制 相胜和相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把过度的差异和矛盾适当降低 使它们限制在一个能够协调的范围内 这就是 平 的含义 这和阴阳五行理论所讲的调节以求平衡是一个意思 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艺术的影响 31 西方美学认识到美产生于矛盾之中 美是矛盾的和谐 赫拉克利特推崇的和谐 是斗争所产生的 它强调在排斥 对立和斗争之中求得和谐 认为斗争中蕴含的和谐最美 中国美学认为矛盾双方由于绥靖 相济 互补造成的平衡最美 这里 平衡 协调 不是泯除矛盾 消灭差异 而是要约束它们 有生有制美在中和 32 有生有制美在中和 在中和思想影响下 中国美学主张 以理节情 音亦有适 提倡 中声 而反对 侈乐 糜音 因此中国民族的艺术作品 总是奋而不激 忧而不伤 慷慨却不狂放 情浓四溢但不使人志荡 无论绘画 雕塑 音乐 建筑 舞蹈 一般读不采用过于强烈的对比 处处注意把握适度 整体布局考究各部分之间的制约 变幻中追求平和 旋动中给人以宁静 绚丽却含蕴淡雅 33 中华民族具有乐观精神 对未来充满信心 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 都不会丧失生活的信念 总是从容不迫 平静安详 中国佛教的塑像和绘画就充分表现了这一民族的性格和审美的特征 这种伟大的精神不能说不与阴阳五行关于宇宙通过自行调节永远趋向于相对平衡的理论有关 有胜之气 其必来复也 故谚语云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时候一到 一切全报 子复母仇 终归平复 这是五行结构所产生出来的不可移易的法则 力量和观念 中国很多戏曲 小说 就是怀抱着这样的信念编写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喜剧多于悲剧的原因 大团圆 会给人以鼓舞 但同时也容易使人们在空幻的艺术中得到满足 却丧失到生活中去奋进拼搏的意志和决心 形成观望 等待的消极心理 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民族心态的影响 34 东方追求和谐平衡和顺应自然体育项目 五禽戏 八段锦 鹤翔桩 大雁功 射礼 投壶 围棋 弹棋体育精神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点到为止 相互谦让 人以和为贵 平局 不分胜负 友谊赛 恰到好处 切磋 养生 的故乡 西方人重外 重分 重挑战 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的差异 对立与矛盾 并力求征服这种矛盾 勇敢开拓 探索未知 以发展人的能力和体力 体育项目 赛跑 体操 标枪 拳击等极具竞争性的项目 追求速度 高度 远度 力量体育精神 勇敢 竞争 自由 平等 理性 竞技的摇篮 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体育的影响 以传统养生理论为指导 注重天人合一 阴阳平衡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缓解人类精神紧张 抵御现代 文明病 和增进健康方面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因此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补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5 中国 纵向承袭的求稳惯性思维不断重复前人 不思突破1 木构建筑 两千年一贯制 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 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 2 墙之多为世界之最 国家有万里长城 城市有城墙 单位有围墙 家庭有四合院 现在甚至发展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防盗门 还有四合院 影壁等都显示出内向的封闭心态 国民心理的单纯防守性 中国人往往将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 用建筑和墙加以围合 内有月牙河 三五亭台 假山错落 表明有将自然统缆于内部的取向 西方人则善于 探未知 不断推陈出新 向前跨越1 欧洲人的石构建筑 风格一直随时代发展变化 古希腊风格 古罗马风格 拜占庭风格 罗马风格 哥特风格 文艺复兴风格 矫饰风格 巴洛克风格 古典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风格 折中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 风格2 西方强调以外部空间为主 把中心广场称为 城市的客厅 城市的起居室 等等 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建筑的影响 36 三 类比思维 1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含义2 取象比类3 天 地 人 万物 之间的类比 观天象知人事 人与物的类比 如观物比德 诗经 的比 兴手法4 类比与类推 合理外推 37 三 类比思维 1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含义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 以达到由此及彼 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8 2 取象比类 古代汉民族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 人事习俗存在着类别 并按照特定时期汉民族的心理 观念与认识水平对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分 取象比类 指的是将杂乱无章的事物分门别类 用以比较某种结构 规律和秩序 以此了解这些事物间的关系 这里的 象 指的是元素 指代的事物及其特征 比 是比照 对比的意思 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吉凶生矣 易 系辞传上 39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习惯于 1 用 取象比类 的方法 了解未知的事物 2 用 取象比类 的方法 在人群中建立管理秩序 治众如治寡 孙子兵法 势篇 40 3 天 地 人 万物 之间的类比 古代汉民族的类比思维 常见的主要是在 天象 地法 人事 之间作类比 类比思维 是就 天 地 人 万物 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 就内在属性而言 比如 观天象知人事 的事例 可见 类比思维 是从 天 地 人 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 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41 观物比德 即人与物的类比 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 志行 论语 雍也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可知 水 是类比智者 动 乐 之德的 山 是类比仁者 静 寿 之德的 寿 不是 长寿 而是指 山 可用于耕畴 为万物为民众提供衣食之源 表明山有 正德 利用 厚生 的 生生 之 德 论语 颜渊 君子之德 风 小人之德 草 草上之风 必偃 这里是用 风 类比君子之德 离骚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这是屈原用江离 辟芷等香草和兰花类比自身的 内美 与 修能 42 援物比类 黄帝内经 以 援物比类 的思维方法 研究了人的生理 病理 疗理等医学问题 它将人的生理器官与各类职官类比 认为 心者 君主之官也 肺者 相傅之官 脾胃者 仓禀之官 大肠者 传道之官 它从国家各类职官的特点和职能 推导出人的心 肺 脾 胃 大肠的各自特点和职能 43 援物比类 古人创造了模仿动物活动的养生体育 如 五禽戏 八段锦 鹤翔桩 大雁功 等等 太极拳 则是 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的人格化演绎 拳法中的 棚 捋 挤 按 采 捩 肘 靠 即 乾 坤 坎 离 巽 震 兑 辰 八卦的外化 步法上的 进 退 顾 盼 定 即 金 木 水 火 土 五行的潜移 44 诗经 的比 兴手法 诗经 的比 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比 是用他物打比方 其表述的标志是有 如 字 例如 诗 淇奥 有匪君子 如金如锡 如圭如壁 兴 是托事于物 其表述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 例如 诗 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诗经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比 与 兴 都是凭借着具体的事物来类比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事物或意义 45 4 合理外推 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 形成模式 用来对尚不可知的事物进行符合规律的推理 这是古代经常使用的一种独特的推理方法 是对 取象比类 方法的补充 46 4 合理外推 类比已含有类推 可以发展出类推 因而类比思维中包含了类推 例如 孟子 告子上 中 指不若人 则知恶之 心不若人 则不知恶 此之谓不知类也 就是在作类推 可以看出 类推是把两个以上有联系的类比排列出来 按照意义发展的顺序逐层往下推导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表述了治政应经历的几个阶段 修养个人道德 和谐家庭人伦 治理国家政事 安定百姓与治平天下 大学 说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这就告诉我们 修 齐 治 平四个阶段之间存在着本末始终的关系 因而可 以修身为本 逐层往下类推 47 类比 类推的思维方式对需要丰富想象力 联想力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十分有益的 它能够激发起丰富的想象 联想 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 如长拳十二型 太极拳运动如抽丝 迈步如猫行等 都使人通过联想产生美妙的意境 一些动作名称体现了美的诗情画意 如 白鹤亮翅 海底捞月 手挥琵琶 评价类比思维模式 48 四 辩证思维 1 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 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 方法来认识 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49 第一 肯定矛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易经 用吉凶 祸福 大小 出入 往来 进退 上下 生死 内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