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教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教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教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教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三下第四单元13、和时间赛跑学习目标: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4、 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学习重、难点: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教学准备:教师: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学生: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初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教学重点: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2、初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哲理。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6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2、“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是怎么认识的。”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的认识。3、教师小结:时间是什么?高尔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郭沫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别林斯基说:在所有的批评家里,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4、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感悟质疑1、 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2、 刚才大家都读得很投入,一定有什么感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读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问:学生在课前反复读课文基础上会回答(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谈话;(2)观察太阳变化;(3)观察小鸟飞行路线;(4)和太阳赛跑;(5)和作业赛跑五件事。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其他学生补充。第二问:质疑问难:四人小组活动,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共性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出示预先写好的问题:(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什么意思?(2)“我”把什么当作一个谜?(3)“我”怕什么?(4)“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什么意思? 第三问学生自由谈感受。明白了时间非常珍贵(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三、重点探究,解决问题(一) 学习课文(1-4自然段)1、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我”把当作一个谜?2、自由读这部分内容。爸爸到底和我说了什么?读爸爸的话,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联系外祖母去世爸爸说的话谈感受,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这个谜是“我”对爸爸说的为什么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3、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永远都不能回来的东西?进一步理解“所有时间里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的意思。4、爸爸告诉我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不能回来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理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和“光阴似简,日月如梭”的意思。5、读着这段文章,你觉得“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找出这些词语?(忧伤 哀痛 可怕 说不出的滋味)(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1、教师过渡:“是啊,就因为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去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6、7自然段。(2)观察课件,帮助理解。(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4)再读课文,深化认识。为了帮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1)教师出示课件:画面的左上方一个钟表,右边有初升的太阳,随着钟表时间走动(比实际钟表要快),太阳慢慢移动,由东方升到当空,再到日落,天气由暗到明,再逐渐变暗。教师操作可循环两次三次表示时间过去了两天三天,课件设计太阳颜色、位置、天空中云彩每天可稍微有些不同,让学生观察后感觉每天太阳都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但时间不同了,从而明白“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是今天的太阳了”这句话。(2)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谈: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是不是特别渴望再经历一次。如:某某领奖仪式,幼儿园三年美好时光。这种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从而体会时间流逝的无情。(3)结合学生生活观察谈: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如花的生长过程:由发芽、长叶、开花到枯萎,明年虽然还会这样生长,却不是这棵花而是另一棵花了。2、教师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再不会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了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怎样,下节课学习。四、学习生字1、 出示生字:赛 疼 忧 慰 梭 虽2、 比较:赛寒 忧优 梭俊3、 学生观察后谈应该注意的地方,然后书写。五、布置作业1、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2、作业本第1、2题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 为什么? 跑赢自己 梭俊 峻 怎么? 10天60天 50天 疼痛 结果? 三年级五年级 2年教学附记: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习课文810自然段,在感情朗读中加深对句子的理解。3、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4、展示积累自己所搜集的名言。重点、难点:体会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1-6自然段二、 学习课文810自然段1、下面请同学读第8自然段,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的,写了和时间赛跑的几件事?谁赢了?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2、交流上述问题教师幻灯出示:“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你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讨论理解这句话,教师可引导,当“我”跑胜了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从而理解快乐的无法形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这里应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有感情朗读中感受与时间赛跑的快乐。3、找出这几段中写我心情的词语,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4、你明白了什么?(出示最后一段)三、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1、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因为学生亲自去做了,有了体验和收获,兴趣会很强烈)学生可能回答:放学抓紧时间回家,抓紧写作业,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去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网等。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谈,使学生此时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读第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最后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汇到读书中去。体会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四、介绍林清玄背景这部分内容先由学生介绍,若学生不了解可由教师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林清玄这位作家,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激励学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激励学生阅读林清玄的书,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华。五、拓展练习1出示两道数学课题:a.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学生计算得出:700800小时,29200天。2写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断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学生此时会把自己发自肺腑的语言真真切切地写出来,如原来自己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等等。3、打出投影:对于医生来说,时间就是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就是( )对于工人来说,时间就是( ) 对于赛场上的运动员来说,时间就是( 五、布置作业(1)设计“惜时”专栏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散文制作成手抄报贴在宣传栏。(2)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桌子角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3)作业本剩下题目板书: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板书设计:13 和时间赛跑 不懂消极对待明白含义 受益无穷教后记: 14、检阅学习目标: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与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课前准备:1字词卡片。2与课文插图一样的挂图或录像片。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学习2-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配合插图,读懂这件事情。一、揭题解题,据题扣问1、什么叫检阅,大家看到过检阅的场面吗?高级军官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面前,举行检验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庆阅兵式等都是检阅的场面。2、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画外音:这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一队少年儿童正经过主席台前。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这究竟是一次( )的检阅?带着问题读课文。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读生字。3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汇报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的检阅隆重的检阅四、学习课文1015自然段1、 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2、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次隆重的检阅?(读课文10、11自然段)这样隆重的场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3、 3、这么隆重的检阅却把残疾儿童放在第一个走,这不是出洋相了吗?你们认为呢?4、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呢?(找到课文的最后5段进行学习)读12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体会到博莱克的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自尊、自强)看课件、看插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点。学生理解后,说说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难怪观众会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5、比较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这个指谁?这些指谁?你同意哪一句说法?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 ,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赞扬了 ,还赞扬了 。6、说博莱克棒,是因为博莱克 。这些小伙子又棒在什么地方,下节课学习。五、学习生字(生字表中后面7个)注意“羡慕”的写法和用法六、作业1、 学生书写生字2、 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14 检阅 博莱克 儿童队员 准备检阅 检阅时教学附记: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体会重点句“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2、学习课文19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第六段中5个连续的问句。3、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重点:学习课文,读好5个问句,体会少先队员们矛盾的心理。难点:能根据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补充课文的留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1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2讨论: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1)自读课文18自然段,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表现了他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3、让博莱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的想法是队长提出来的,那么大家开始是怎样想的呢?读重点段26段,体会大家的想法。朗读第三段,体会:怎么谁都不愿意开口?朗读第4、5段体会:棘手是什么意思,这件棘手的事到底指什么?重点指导朗读第6段的连续问句,体会当时大家的矛盾心理。朗读810自然段,读出队长坚定的语气,读出大家兴奋的语气。体会什么是“情不自禁”。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总结1、总结。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2、博莱克是不是一定要参加这次检阅,如果不让他参加呢?三、书写生字1进一步认读生字。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羡”“慕”2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四、作业:1、作业本剩下题目2、拓展延伸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3、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板书:意见棘手的事 博莱克:犹豫、矛盾、激动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板书设计: 14 检阅 博莱克 儿童队员 自尊 自强 尊重 爱护 团结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教后记: 15、争吵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等词语。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2、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出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课文14自然段,理解“嫉妒”一词的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简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嫉妒”一词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人”字新解,导入新课1、 板书“人”字2、 我们在写“人”字时,因为有了撇和捺的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相互支撑,才使“人”字能够平稳端正地展现在纸上。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如“人”字的撇和捺的书写那样,也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一些争吵,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2、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3、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争吵,后来和好的事)4、 课文哪几段写我们争吵的原因?(14自然段)哪几段写我吵架后的心情的?(58自然段)哪几段是写我们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和好了?(913),最后一段写了什么?(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5、 根据上面的段意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段意相加法)三、直击原因,深化感知1、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他们为了什么发生争吵吗?2、 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他们争吵的原因的句子。找出来读读。3、 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吗?4、 从什么地方看出我上嫉妒他的?5、 “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1)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2)从这句话中你能明白“我”因为什么原因嫉妒吗?(他得了奖和他的微笑)(3)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理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开心,这样的心理就是嫉妒心理。同学们平时有过这样的心理吗?举几个这样的例子。(4)大家有了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5)我嫉妒后怎么做?(报复)(6)“我”的报复使克莱谛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来读读“你是故意的!”(7)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横,你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吗?(8)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9)克莱谛的恼怒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是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10)读这一段,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争吵的原因,我们争吵的原因是 。想一想,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来,老师没来会打我吗?五、生字教学1、 认读“匠缩”组词读2、 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3、 学生练习书写板书设计:15 争 吵?安利柯 克莱谛嫉妒 报复 不是故意的重归于好教学后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阅读514自然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2、学习课文生字,会写8个字。3、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运用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进行填白。4、体会最后一段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出悬念,导入新课上节课结束,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老师没来,克莱蒂会打我吗?我们先暂不回答。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了解的。二、紧扣悬念,深化感知(一)走进内心,体会后悔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1、争吵后,“我”的内心怎样?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后悔)“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二、阅读分析913自然段,感受宽容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可能跟克莱蒂同行。)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4出示句子: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1)微笑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还有一处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第一个微笑制造了矛盾,第2个微笑化解了矛盾?对于第一个微笑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回到克莱蒂的品质上去,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善意的笑。(3)克莱蒂拨开的仅仅是戒尺吗?(误会、矛盾,是一种宽容)(4)从“再也不了!再也不了!”体会到什么?(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5、面对克莱蒂的宽容,“我”心理一定思绪万千,可这儿并没有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你能运用上面的心理描写的方法,说说“我”现在会想些什么吗?6、 分角色朗读课文7、 小结:世界需要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下面我希望大家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读好这几段课文。8、 解开悬念:如果克莱蒂举起手来,老师没来会打我吗?三、体会教导,明以导行1、父亲在听了我所说的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2、出示父亲说的句子(并找出课文中还有写父亲说的句子)3、读一读“父亲”说的几句话,想想他说了什么意思?(1、要知错,是非分明;2、要认错,第一个伸出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行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防御。)4、作者做到了哪几点?他错在哪几点?5、正确、工整地抄写父亲的话。四、组织讨论,学会评价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克莱蒂:宽容、友好我:知错能改,是非清楚父亲:教子严格、正确2、 像这样反映宽容、团结友爱的故事还有很多,如:负荆请罪,找更多的故事来读。3、 说说自己有没有和同学争吵过,写写自己和同学争吵的事,注意自己的心理描写?五、教学生字注意“缘、愤、既、戒”的写法六、作业:1、 作业本第4、5题2、 推荐课外读物爱的教育板书设计:15 争 吵安利柯 克莱谛嫉妒、报复 不是故意的不安、后悔、矛盾 瞟、悲哀善于反思、知错就改 谅解、宽容重归于好教后记: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2、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教学重点、难点: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搜集和同学争吵的事情(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三)练笔: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5小结: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列举片段范例供大家参考。我望着对门窗台上那盆平顶凤仙,花红叶绿的,真喜人,它是张童种的。再看看自己窗台上的这盆,又瘦又长,叶子不绿,花儿还没开一朵。都是清明节后一块儿种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儿就长得水灵。我跟妈妈说:“开学就要评园艺能手奖了,张童准能评上。”妈妈说:“你就取取经,问问他是怎么侍弄得那么好。”“哼,我才不呢,显得我多熊!”我说着朝对门努努嘴儿。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阵窸窣声音,我推开窗子,啊,只见张童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顶凤仙呢。“张童!”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来。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脑门上渗出了汗珠,关切地说:“你这花儿缺肥,可水浇得倒挺多。”说着,用小铲把盆土翻了翻,从塑料袋里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边。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长的枝叶剪掉一半,浇了点儿水,胸有成竹地说:“过一个星期看,你会满意的。”“谢谢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养,要是比你的那盆强呢?”“那园艺能手就是你了。”张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不过,记着,浇水要间干间湿,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说罢,把塑料袋扔到我怀里,拍拍手上的土,又眯着笑眼,径直朝对门走去。质疑问难后,布置片段练习。作业:1、 作业本剩下作业2、 小练笔(注意写好任务的语言、神态)板书:我:火了 不安、后悔 矛盾板书设计:15 争 吵安利柯 克莱谛嫉妒、报复 不是故意的不安、后悔、矛盾 瞟、悲哀善于反思、知错就改 谅解、宽容重归于好(严于律己、宽容对人)教后记:16、绝招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挂图、卡片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绝招就是你有别人不容易学会的本领,绝招又可叫绝技、绝活)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最绝?)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讨论: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谁的绝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3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2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3讨论: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他练习了什么绝招?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那位小朋友的绝招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1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2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奶奶说,二福的绝招是天天跑体育场练出来了。他认为奶奶说的话在理,明白了经找是靠苦练出来的。)3他练习了什么绝招?(两个不过百的数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对。)4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5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6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自尊,好强,不服输。)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8阅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五、拓展练习、增加智慧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附:暑假快到了小柱子放学后就没了影子,不会是把比绝招的事儿忘了吧?时间到了,在水池旁边,大家又比起绝招来。大家首先就把目光投向二福,以为他又要展示武术。可出乎意料,他却抽出一张纸和一枝笔,画着层峦迭翠的山峰,一会儿就画好了,大家齐声说:“好!好!”。三胖也不甘示弱,摘下一片树叶子竟吹出响亮的歌声来!按名次,该小柱子了,大家只见小柱子神秘一笑,一下抽出书包里的纸,笔和手表说:“我们比比,看谁在十五分钟内写的作文又多又好。”“比就比!”二福抢着回答说。比赛开始了,拿表的大喊一声“开始!”,大家都写了起来。刚才还得意洋洋的二福现在成了“节约墨水的领导”一会儿抓头发,一会儿搓手,很是着急。三胖也很急躁,写写停停。只有小柱子的笔在不停地工作,转眼间已写了两页.时间一会儿就到了。三胖才写了半页,二福就别提了,一行不到;只有小柱子快,四页了。大家跑过去才看了一页,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大家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小柱子每天都在附近唯一的作文培优班上课,化了不少的功夫练笔。这次比试大家都各有收获,绝招都非常精彩,各有千秋。板书设计: 16* 绝招 三 胖:憋气 先天禀赋 二 福:武术 刻苦训练 坚持不懈小柱子:做乘法 努力学习 刻苦求知教后记: 语文园地四学习目标:1、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组织交流,培养学生交际中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 2、练习写学本领的过程,要把内容写得比较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通过观察,发现每组词中加点字的音同形似义不同的特点,巩固对字的掌握。4、积累一组读书、治学的成语,在运用中感悟成语的意思与用法,会补充短句,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5、通过看图猜说谜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和语言积累的兴趣,培养观察、阅读、理解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教学准备:挂图、学生展示的道具、作品、口语交际演示中要用到的材料。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组织交流,培养学生交际中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交际中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教学准备:准备自己在口语交际中要用到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展示作品,激情导入同学们读绝招一课时,都非常佩服小柱子,其实你们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都有自己的绝招。(逐一出示小发明、小制作、书画等作品)大家看,这些都是我们班同学心灵手巧的成果、绝招的证明。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别人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绝招?是怎么练出来的?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别人,同时,也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本领,掌握更多的诀窍。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阅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听说要求:(1)说要有顺序,先说你这一招怎么好,让别人听了乐意学,可以边展示自己的作品,再教别人怎么做,可以边说边演示,做到层次分明,表达清楚,语言生动。(2)听既要用心倾听,又要随时发问,注意交际礼仪。三、创设情境,示范交际(1)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精彩的介绍语言大家好,我叫快乐“变变变”。你们见过五颜六色的漂亮蜡烛吗?这可是我的绝招。做彩色蜡烛,不但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学到一些蜡的知识,现在就让我来教你们做吧!首先,要把制作蜡烛的工具准备好,即准备一些普通的白色蜡块、一个铁罐、外加一个铁夹子和一把小锤子,一些短线、纸和彩色颜料。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制作了。制作彩色蜡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用小锤子将蜡块敲碎,放入铁罐里,用铁夹子夹住,铁罐放在火上加热,烧到一定程度,蜡块就会融化成液体了。第二,把融化的蜡倒入做好的造型中,别忘了把那跟短线放在中央,外面还要露一点头。第三,在蜡烛没有凝固之前,加入你喜欢的颜色,放在塑料杯里,小心,不要烫伤手。第四,等被融化的蜡块凝固后你再把造型纸拿下来。就这样,一支漂亮的蜡烛就做好了。你学会了吗?敢和我比试吗?那么就亮出你的绝招吧。(2)学生评议,归纳方法首先可以介绍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再取一个精彩的外号,然后再介绍这种绝招精彩在哪儿,尽可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在具体介绍绝招时,要说得清楚明白,要使别人佩服你的绝招,要能激起他们亮出自己绝招的欲望。四、小组练说,尝试交际(1)小组精彩大碰撞。小组成员逐一介绍,鼓励用创意新、形式活、精妙、流畅、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他同学可喝彩、评价、提问,或提出更精彩的建议。交流后相互评议、修正,再推举出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2)教师巡回检查,进行个别指导。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自己或指定优秀学生加以帮助,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亮出自己的绝招。五、精彩纷呈,全班交流1、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全班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进行全班交流。2、重点评价:1、是否把自己的绝招说得精彩明白、引人入胜,仪表是否大方,声音是否洪亮,表情是否丰富。六、活动拓展,课外延伸今天,我们很勇敢地把自己掌握的本领教给了别人,也从别人那儿学到了不少新本领。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展示你们更拿手的绝招。作业:建议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板书设计: 教你学一招 小老师:按顺序做、把本领说明白、解答学生提问 学 生:认真听、及时提问、有礼貌教后记:第二课时学习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