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dwg
总图.dwg

人体组织工程载体框架设计【含4张CAD图纸和机械毕业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498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11-01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人体 组织 工程 载体 框架 设计 cad 图纸 机械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全部文件] 那张截图中的文件为本资料所有内容,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本设计属于人体组织工程载体框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室温下含组织工程载体框架材料的液体和含生长因子的液体;根据用户的预先设计的路径,将上述两种液体在低于0℃的低温环境中分别通过不同的喷头挤出或喷射出来,逐层堆积成形为冷冻的多孔组织工程载体框架,然后在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去除溶剂后得到组织工程载体框架。
落实到本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是X-Y扫描工作台,Z轴升降台以及整机布局的设计,电控部分的初步设计。X-Y向工作台采用光杠导向,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传动,Z向工作台通过光杠导向,步进电机驱动,丝杠螺母传动。电控部分主要包括8031单片机、I/ O 接口卡、D/A转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伺服电机、光电隔离电路、步进电机、测速发电机, 以及键盘、显示器等。


关键词:人体组织工程 快速成型技术  扫描工作台 单片机控制

Abstract
  This desig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he framework carri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human tissue engineering which includes several steps as followed.  Firstly, prepare the liquid contained the material of the framework carrier of tissue engineering.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user’s prescribed path,the two liquids were sprayed from two different nozzle below zero Centigrade, then the frozen porous tissue engineering carrier is deposited by layers. Finally, the framework can be obtained after sublimation drying of solvent in a freeze –drying apparatu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the X_Y scanning workbench、Z lifting workstation as well as  their control units. Both of the X-Y workbench and the Z lifting workstation are guided by the lead bars. The X-Y workbench is transmitted with the ball screws and driven by servo motors. The Z lifting workstation is transmitted with the lead screws and driven by stepper motor. The control unit contains SCM, I/O interface card, photoelectric isolation circuit, D / A converter circuit, servo motors, stepper motor, tachogenerator, power amplifier, as well as keyboard, monitor, etc.


Keywords: human tissue engineering, RP technology, scanning workbench, SCM

第一章 综    述 1
1.1组织工程载体框架制备综述 1
1.2无加热沉积制造的设备与工艺 3
第二章 具体设计任务及时间安排 4
2.1工作台机械部分设计 4
2.2工作台电路部分设计 5
2.3设备附件部分设计 5
2.4设计日程安排 5
2.5设计要求参数 5
第三章 机械装置部分设计 6
3.1  X_Y方向工作台设计 6
3.1.1  X向导向机构 6
3.1.2 光杠与直线轴承 6
3.1.3 传动机构设计 6
3.1.4 滚珠丝杠副的设计计算 7
3.2 Z方向工作台设计相关设计计算 11
3.2.1 导向机构选择 11
3.2.2 电机选择 11
3.2.3传动副选择 12
3.2.4传动机构设计 12
3.2.5  Z向步进电机选择 13
3.2.6 联轴器选用 14
第四章 电气原理部分设计 15
4.1总体部分设计 15
4.2 电气部分基本组成 15
4.3 电气系统参数选择 15
4.4  单片机系统元件布置框图 18
4.5 伺服系统结构原理 19
4.6 接口电路及其原理 19
4.7 速度反馈输入接口 19
4.8 光电编码器及其接口 20
4.9 光电耦合器与步进电机 21
4.10 光电耦合器 21
4.11 步进电机及其软件环形分配器 22
总结与心得 23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加减计数器程序和软环分初始化程序 25

第一章 综    述
1.1组织工程载体框架制备综述
目前国际上组织工程的载体框架的成形方法一般使用发泡法,溶盐法,浸浆法和热相分离法等。这些工艺都遵循相似的原理。那就是通过间接的手段造孔,如加入发泡剂,糖,无机盐,多空海绵和有机溶剂等作为造孔剂,空隙的形态参数与造孔剂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
例如浸浆法的典型工艺,——聚氨酯海绵浸浆法就是将聚氨酯海绵浸如陶瓷浆料中,然后在125C干燥一小时,以0.5C/Min的速度加热到500c,再以1Cmin的速度加热至高温烧成。其工艺方法的原理如图1,这中工艺方法只能成形烧结的陶瓷载体框架,而许多生物材料不能承受高温的加工过程,因此可用的材料受限制。

                        图1.1 浸浆法工艺简图
这些传统的组织工程载体框架制造工艺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难以形成200微米到500微米尺寸范围,且相互贯通的可控孔隙结构,由于这些工艺都是简介造孔(通过发泡剂,无机盐等)很难实现对与载体框架孔隙结构的直接有效控制。成形的孔隙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很难满足组织工程载体框架的形态参数要求——200微米到500微米的尺寸范围,且相互贯通的可控孔隙结构。
2、难以实现孔隙梯度结构和材料梯度结构的成形。这种均匀孔隙结构与材料组成的载体框架,很难协调载体框架的降解性能与机械强度之间的矛盾。很难满足组织工程载体框架的复杂性能要求。
3、难以实现用户化的载体框架制造。由于不同病例的组织缺损情况千差万别,需要针对具体的病例设计和制造载体框架,传统的工艺方法难以实现。

 如果采用低温挤压喷射堆积成型的工艺方法,就可以克服传统的组织工程载体框架成型工艺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织工程载体框架制造的低温挤压,喷射堆积成形工艺,是其便于道道组织工程载体框架的形态参数要求及复杂的性能要求,实现孔隙梯度结构和材料梯度结构的成形,实现用户化的载体框架制造。该工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所需的组织工程载体框架材料和溶剂混合,制备成室温下的含组织工程载体框架材料的液体,并制备室温下含所需生长因子的液体。
根据用户组织的具体结构以及预先设计的路径,将上述含组织工程载体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体组织工程载体框架设计【含4张CAD图纸和机械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4987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