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doc_第1页
2019年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doc_第2页
2019年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doc_第3页
2019年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doc_第4页
2019年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3别云间表达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4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5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6.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8.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是:9.夏天,满湖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令人心生敬重之感。请你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形容一下:10.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院中月光月影的语句11.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条件的句子是:12.观沧海一诗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千古名句是:13.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14.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爱莲说15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16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上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17.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19.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2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写与人交往的句子是: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22.爱莲说中,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表明作用独爱莲的句子是: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23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24.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25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26.醉翁亭记中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山间朝暮之景是: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27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2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29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顾炎武的陈胜的陆游的范仲淹的30文天祥被俘后以“ ”直抒胸臆,表达其崇高的生死观;苏轼身处逆境,也以“ ”来表达他积极豁达的人生观。31.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莺歌燕舞的景象的诗句是,表现西湖之春到处充满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32.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水”写成了富有情味的亲切形象的诗句是33.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34泊秦淮中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35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中表现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与同情的诗句是36登飞来峰中写景的诗句是揭示了只有登高才能远望的道理的诗句是37秋词中表现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不屈的奋斗精神的诗句38、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39核舟记中所写的雕刻品的主题是 ,说明核舟上所刻文字的特点的句子是 ,对核舟给予高度评价的句子是40马说中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写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是,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表现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41别云间中表达坚强不屈,宁死不改抗清志的诗句是4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表达美好祝愿的词句是43醉花阴薄雾浓云中的千古名句是4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45雁门太守行中的千古名句是4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7岳阳楼记中写作者阐述“古仁人之心”内涵的句子是全文抒发了作者的的大胸襟和政抱负4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夜雨屋漏情景的诗句是写诗人穷困体验之深的句子是诗人身处漏雨茅屋,还忧国忧民,发出了的呼喊,诗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49南园中抒发诗人志向的句子抒发诗人不能以文才入仕的激愤之情的句子是5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诗人至老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诗中将现实和梦境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51龚自珍在已亥杂诗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句子是5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咏洞庭湖的千古名句是表达作者人生渴望的句子有53.行路难(其一)中用行为细节描写揭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妙用典故的句子是表达作者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志向的句子是54.观刈麦中揭示农家生活贫困原因的句子是,田间劳动辛苦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55渔家傲中表现将军决心守边御敌的一句是词中描绘塞外景致的名句是56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曹刿认为可以取信于民的措施是5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孙子权狩猎的典故,表明自己的英武的词句是抒发词人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的词句是58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词中的点睛之句是59.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60.“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句61.古诗词中描写秋季景色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两句:62.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63.剪不断,理还乱,(李煜相见欢)6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语句是65.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一句是6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句子是6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被誉为千古名联是68.李商隐无题中的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69.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倔强而又自信,坚信自己定能到达理想彼岸的诗句是70.过故人庄中的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71.“”出自孙权劝学,讲的是吕蒙和鲁肃的故事。72.春望中作者睹物思人、见花鸟而伤心欲绝的诗句是73.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的句子是74.苏轼的浣溪沙中表达对日月变迁、叹息人生亦老,却又充满积极向上思想情怀的诗句是7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甘愿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甘愿献身的诗句是76.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刻画了多位个性鲜明的好汉,尤其是他们风趣幽默的绰号,如77.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醉打蒋门神”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78.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都是小说西游记中的情节,其主人公是(孙悟空),这部小说的作者是79.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80.归园田居(其三)中描写自己辛勤劳作的诗句是:8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82.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1.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出自木兰诗的成语 比喻其原话是: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商隐的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7.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8.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9.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诗中“ ”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10.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1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1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1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15.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1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17.辛弃疾的西江月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18.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呼喊。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1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20.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2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22.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23.白居易的观刈麦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句子是:揭示农民变态心理的句子是:24.杜牧的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及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2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26.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2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28.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29.朝天子咏喇叭形象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