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 1 课时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与农业布局特点 地理条件 1东北概况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 _ 东部。 内蒙古自治区 商品粮 (2)地位:我国重要的 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 业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a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 _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季。 b熟制:一年一熟。 低温冷害 c影响: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 _的影响。 (2)地形 a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适宜发展 _。 林牧业 高原 b东北地区包括 _、平原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 (3)土壤条件: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 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季风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提 供 _、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 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机械设备 交通发达 (2)交通运输: _,对外联系方便。 (3)开发历史: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 _。 低 农业布局特点 生产方式 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 _的不同。 2耕作农业区 (1)分布在平原地区,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2)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减少 增多 a玉米 普遍分布,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 _。 b小麦和大豆 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 _。 c _ 种植在辽河、松花江 流域的大型灌溉区及 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水稻 3林业和特产区 (1)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 _是我国最大 的林区。 大小兴安岭 (2)特产 a长白山 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b延边盛产 _。 苹果梨 柞蚕茧 c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时我国最大的 _ 产区。 d辽南是重要的 苹果产区。 4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 (1)主要分布在 _、松嫩平原西部及 部分林区草地。 (2)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 _和 _,是闻名 国内的良种。 三河牛 三河马 东北红牛 (3)松嫩平原西部是 _的商品生产基地。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农业生态类型单一 自然地 域完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部 生产部门齐全 A B C D 【 答案 】 A ) 2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候条件的制约 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 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 答案 】 D 3东北地区水稻多种植在 ( ) A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北部 B松辽平原 C北纬 50 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河、松花江流域的 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 答案 】 D 点拨: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北部生长季较短, 是春小麦的主要分布区,松辽平原是玉米集中分布区。水稻多 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已扩展到北纬 50 以北的黑 龙江沿岸,但此处还不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 4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 ) B冬小麦、玉米 D高粱、亚麻 A春小麦、大豆 C棉花、水稻 【 答案 】 A 5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 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 热量条件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 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 种和生长不利 【 答案 】 B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该区最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最东 部是我国经度最东的地区。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地区,位置 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 海。 3政治地缘位置:它的东、北、西三面分别与朝鲜、俄罗 斯、蒙古相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 境线,具有明显的边贸优势。 二、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 条件,如下: 教师专享 【 知识经纬 】 工业、交通、人口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地形 自然条件 农业布局 平原地区 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季 商品粮生产活动 山地丘陵 宜林面积广 林业生产活动 西部高原区 宜牧面积广;降水多;草类茂 盛;牧草优质 畜牧业生产活动 三、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 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耕作农业区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 平原、三江平原和辽 河平原 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区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人参、鹿茸、柞蚕茧、苹果梨、苹果 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 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马、牛、羊 (三河牛、三 河马、东北红牛 ) 2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比较 【 样题 】 (2011 年茂名检测 )图 4 1 1 是 沿 46 N 纬线附近 我国境内某地区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图 4 1 1 甲地气温和降水特点:雨热同季 ,最冷月气温 在 0 以下;乙地气温和降 水特点:全年降水较少,冬季寒冷 干燥; 我国气候类型有:温带 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 地气候 。 甲地 气温和降 水特点 温 带季风气候 ; 乙地 气温和降水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 候。 【 答案 】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 甲地是 _气候,乙地是 _气候。 (2)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可能是 _山脉。 该地在我国境内 46 N 纬线附近 ;此山脉为 温带季 风气候和温带大 陆性气候的分界线 。 提取信息可知 该地为我国东北 地区 山脉为大 兴安岭 。 【 答案 】 大兴安岭 (3)甲地是 _(地形名称 ),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 优势条件是 _。 该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_。 甲地位于大 兴 安岭东侧 ; 46 N 纬线附近; 温带季风气 候 。 地形区判断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松嫩平原 温 带半湿润季风 气候 主要农 作物为大豆、甜菜、亚麻。 【 答案 】 松嫩平原 耕地面积广大,宜农荒地多,土壤肥 沃 大豆、甜菜、亚麻 (4)乙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_,造成该问题的 决定性因素 是 _因素 (自然或人为 )。 乙地位于大 兴安岭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 内蒙古高原畜牧 业为主 过度放牧 草场破坏 土地荒漠化。 【 答案 】 土地荒漠化 人为 教师专享 【 备用样题 】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前苏 联中亚某地 (46 N,62 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 (44 N,125 E)。 (1)甲地属于 _气候,对种植玉 米不利的气候条 件是 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 _。乙地属 于 _ 气 候 , 对 种 植 玉 米 有 利 的 气 候 条 件 是 _。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 _平原。 甲地位于 46 N、 62 E,全年降水少,最冷月气 温 0 以下,气温年 较差大 ; 乙地位于 44 N、 125 E,雨 热 同季 ,最冷月气温在 0 以下;玉米生长习性:喜 温喜湿;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分 布:三江平原为春小麦,松嫩平原为 玉 米 , 辽河平原为水稻 、春小麦。 甲地 地理位 置、气温和降水特点 温带大陆 性气候 降水少 不 利于玉米生长,适合牧草生 长; 乙地 地理位 置、气温和降水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雨 热同季 利 于玉米生 长。 【 答案 】 温带大陆性 降水少 (干旱 ) 畜牧业 温带季风 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长 松嫩 3 438.7 2 775.2 9.5 654.0 2005 3 513.0 2 901.5 11.4 600.1 2004 3 190.3 2 627.2 22.1 541.0 2003 3 350.2 2 609.5 53.8 686.9 2001 合 计 玉米 小麦 稻谷 年份 吉林省近年来三 种谷物种植面积 (单位 : 1 000 公 顷 ) (2) 表 中 四 年 数 据 表 明 , 稻 谷 种 植 面 积 的 变 化 趋 势 是 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 100%计算,则 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 _, 2005 年小麦种植 面积所占百分比为 _。 稻谷面积变化 686.9541.0600.1654.0 ; 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即“合计”数值。 稻谷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对比数值大小 先下 降,后上升; 玉米种植面积百分比 玉米面积 /总面积 对比不同 年份计算结果 数值最大为最高值; 2005 年小麦种植面积百分比 小麦面积 /总面积 9.5/3 438.7 0.28%。 【 答案 】 先降后升 82.6% 0.28% ) 1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以上各项 因素改造难度相同 【 答案 】 C 2东北农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 森林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优势 地理区位优势 A B C D 【 答案 】 A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 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 较大 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潜力较大 主要 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 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规模机械化作业 A B C D 【 答案 】 A (2011 年中山联考 )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图 (单位: mm)(图 4 1 2),完成 4 5 题。 图 4 1 2 4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 A B C D 【 答案 】 B 5有关东北地区降水量说法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C大部分属于湿润区 D影响东北地区降水分布 规律的因素主要是地形 【 答案 】 A 6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 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 、粮仓,“南 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 布示意图 (图 4 1 3),回答下列问题。 图 4 1 3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 _,北方荒地属于平原。 从农业发 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 _, 西大荒地主要是 _。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 17 N 扩大至 24 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_。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 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丘陵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农业技术 【 答案 】 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 答案 】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 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 策扶持。 (任答三点即可 )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 求,不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1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 生产季节等,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据此 B东北的气候可以种植喜凉的作物,如甜菜 C东北的无霜期从南部至北部呈递增趋势 D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是因为土壤肥沃 【 答案 】 B 读我国东 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 获期等值线图 ,回答 2 3 题。 2.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农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陕甘宁地区 C云贵川地区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B冀鲁豫地区 D.鄂湘赣地区 两年三熟 一年三熟 【 答案 】 B 3.导致 R 地和 Q 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纬度和地形 C地形和季风环流 B纬度和距海远近 D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 答案 】 A 点拨: 在 R 处等值线基本与纬线平行,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热量的纬度变化; Q 地的山地为东北 西南走向,其 等值线延伸方向和该地的地势变化相一致,四川盆地的西北部 为高原。 冻土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冬天寒冰冻结,夏天全 部融化的岩土称为季节冻土,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 读季节冻结与融化深度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 4 5 题。 ) 4.根据图示,季节冻土的分布特点是 ( A.季节冻结层水平分布的范围小 B.随着纬度的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无证买卖协议书
- 政府征地奖励协议书
- 幼儿托管服务协议书
- 当归种植合同协议书
- 廉洁行医医患协议书
- 房租锁定解除协议书
- 强制中止贷款协议书
- 成交价款退还协议书
- 待建项目买卖协议书
- 战略伙伴框架协议书
- 生产线技改后效果对比
- 五年级美国大联盟计算和几何专题讲义教师版(含题目翻译答案解析)
-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支撑材料目录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到六年级课本古诗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Premiere视频制作初体验》说课课件
- 农村供水建设和运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原理的作用课件
- 汽轮机DEH简介和SGC顺控启动
- 辽沈战役课件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有关太阳能跟踪器中英文翻译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