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编号 建设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设计单位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 O O 七 年 四 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院 长 周 晴 院 总 工 程 师 戴 源 项 目 总 负 责人 丁卫平 单 项 设 计 负 责人 李 宁 建 筑 专 业 负 责人 刘瑞义 结 构 专 业 负 责人 刘 菲 给排水消防专业负责人 周荣中 电 气 专 业 负 责人 李 宁 空 调 专 业 负 责人 仝 辉 经济分析专业负责 人 李 宁 文 件 分 发 表 发送单位全 套 文 件备 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4 合计6 项目总负责人 丁卫平 联系方式 025 52868617 E mail dwp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 目 录 一 总论 6 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6 1 1 依据 6 1 2 可研报告编制的范围 7 2 项目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7 2 1 江苏省及扬州市概况 7 2 2 江苏移动公司移动通信网现状 8 2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系统现状 9 2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现有客服及话务用房状况 10 2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移动通信网现状 11 2 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增值业务发展现 状 11 2 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现有机房楼现状 11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 3 1 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3 2 市场竞争的需要 13 3 3 移动业务发展的需要 13 3 4 网络结构安全的需要 14 3 5 新技术 新业务发展的需要 14 3 6 适应用户群体的需要 15 3 7 企业发展的需要 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3 8 技术规范的要求 16 4 综合通信楼建设方案比较 16 5 报告的结论 17 5 1 工程建设规模 17 5 2 经济评价 18 二 业务预测 18 1 预测期及预测原则 18 2 预测方法 19 3 扬州地区移动用户预测结果 21 4 话务中心座席容量预测 22 三 本工程建设方案 24 1 生产机房设置方案 24 1 1 GSM 3G 交换中心机房设置方案 24 1 2 数据机房设置方案 24 1 3 传输机房设置方案 25 1 4 预留发展机房设置方案 25 1 5 网管机房设置方案 25 1 6 电源机房设置方案 25 1 7 其它用房设置方案 28 2 经营用房设置方案 29 2 1 业务演示厅设置方案方案 29 2 2 客户服务中心设置方案 29 3 1860 话务中心设置方案 29 4 生产营销用房设置方案 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3 4 1 业务管理用房设置方案 30 4 2 多功能会议中心设置方案 30 5 生产辅助用房设置方案 30 5 1 变配电 油机房设置方案 30 5 2 职工食堂设置方案 31 5 3 职工活动中心设置方案 31 5 4 水泵房设置方案 31 5 5 车库设置方案 31 5 6 门卫 值班室 消防控制室设置方案 32 6 综合通信楼建设规模 32 四 项目选址 33 1 局址选择原则 33 2 局址选择 34 五 建设规模与建设标准 34 1 建设条件 34 2 土建建设规模 34 3 建筑方案 34 4 建筑结构 35 4 1 基础设计 35 4 2 抗震设计 36 4 3 上部结构体系 36 4 4 生产房间净高及楼地面荷载要求 36 5 建筑电气系统 37 5 1 供电方案 3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4 5 2 事故照明电源 37 5 3 防雷与接地 37 6 给排水系统 38 6 1 概述 38 6 2 给水系统 38 6 3 排水系统 38 7 消防系统 38 7 1 消防系统概述 38 7 2 机房消防系统 39 7 3 火灾报警系统 39 8 空调系统 39 8 1 概述 39 8 2 空调设计工艺参数要求 40 8 3空调方案设计 40 六 工程建设进度安排的建议 42 七 环境评价 43 八 节能措施 43 九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5 1 估算依据 45 2 投资估算 见表 45 3 资金筹措 47 十 经济分析与评价 47 1 经济评价的内容 47 2 经济评价标准 4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5 3 经济评价基础数据的测算 47 3 1 计算期的取定 47 3 2 总投资 48 3 3 流动资金和余值估算 48 3 4 再分配收入测算 48 3 5 年经营成本测算 48 3 6 其它费用 49 4 财务评价 49 4 1 财务评价基本数据表 49 4 2 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 49 4 3 现金流量曲线图 49 4 4 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50 5 敏感性分析 50 5 1 敏感性分析指标的计算 50 5 2 敏感性分析图 51 5 3 敏感性指标分析 51 6 结论 51 附表一 财务现金流量及净现值计算表 附表二 损益表 附表三 总成本费用表 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五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附表六 资产负债表 附表七 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附图一 总平面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6 一 总论 本文件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 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1 1 依据 1 1 1 2007 年 3 月 23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 公司 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研报告的设计委托书 1 1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06 929 号文 关于扬州 分公司建设 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 的立项批复 1 1 3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 1999 1283 号 国家计委关于 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 1 1 4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 T 5003 2005 1 1 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2005 1 1 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 95 1 1 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1 1 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1 1 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1 1 1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05 1 1 11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03 1 1 1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 92 1 1 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45 95 1 1 14 电信建筑抗震设计防分类标准 YD5054 2005 1 1 1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 1 1 16 扬州移动分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7 1 2 可研报告编制的范围 本可研报告主要论证下列问题 对本工程建设必要性的论证 工程建设拟建规模 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及建设进度安排和建议 工程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2 项目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2 1 江苏省及扬州市概况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 地处长江下游地区 东临黄海 西连安徽 北接山东 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毗邻 全省面积为 10 26 万平 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 1 06 江苏境内地势平坦 平原辽阔 水网 密布 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是著名的 鱼米之乡 江苏人口多 密 度大 截止 2006 年末 全省人口达 7438 万人 人口密度为 725 人 平方 公里 居全国各省之首 江苏省设南京 苏州 无锡 扬州 镇江 扬州 泰州 南通 徐州 淮阴 宿迁 盐城 连云港 13 个省辖市 并实行市管 县的行政体制 江苏是我国经济 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工农业生产 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机械电子 石油化工 纺织 轻工 食品 和建材为六大支柱行业 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骨干企业 乡镇企业的 异军突起 大大促进了全省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2006 年全省实现 生产总值 21548 亿元 江苏地处著名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 利用其优越 的地理位置 便利的交通条件 外引内联 加快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 伐 近几年来 全省已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有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 沿 江八市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 发挥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体 的区位优势 实施沿江经济发展战略 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8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 地处江苏中部 长江下游北岸 江淮平原 南端 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建城史 现辖广陵 维扬区 邗 江 3 个区 江都 高邮 仪征 3 个市和宝应县 全市共有 87 个乡镇 11 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总面积 6634 平方公里 市区总面积 988 81 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 453 61 万 其中市区人口 112 52 万人 现辖 区域在东经 119 度 01 分 仪征市移居 青山一线 至 119 度 54 分 北岸 31 度 56 分至 33 度 25 分 宝应县西安丰 泾河一线 之间 南 部濒临长江 北与淮安 盐城接攘 东和盐城 泰州毗联 西与天长 安 徽省 南京 淮安交界 境内有长江岸线 80 5 公里 沿岸有仪征 邗 江 江都 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 全长 143 3 公里 由北向南沟通白马 宝应 高邮 邵伯 4 湖 汇入长江 扬州市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 汇处 东经 119 度 26 分 北纬 32 度 24 分 2006 年 10 月 4 日 扬 州获得 联合国人居奖 称号 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基础设施必须与之相适应 通信是社会的基 础设施 是现代社会信息流通的主渠道 必须超前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必将对通信的手段和对通信的需求提出更 高的要求 移动通信以其方便快捷 使用灵活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 爱 今后几年必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2 2 江苏移动公司移动通信网现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制式为数字 GSM 900 MHz 数字移动通信网 GSM 自 1995 年底和 1996 年初开通 以来 截止到 2007 年 3 月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的无线 信道数为 85 6 万个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9 69 亿元 在网络建设不断发 展的同时 经营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2006 年全年运营收入超过 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9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 23 9 截止 2007 年 3 月份 全省网络容量为 44 万 Erl 共有 123 个 MSC 62 个 HLR 其中 1 只诺基亚 HLR 负责苏北 HLR 的容灾备份 30 个 GW 2 个 TMSC1 4 个软交换 TMG 6 个 TMSC2 2 个 HSTP 8 个 LSTP GSM900MHz 1800MHz 基站 12279 个 载频共计 134262 个 截止到 2006 年底 江苏移动通话用户数达到 1984 8 万 全省全天和忙 时话务量达到 468 万和 35 万 ERL 2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系统现状 江苏移动客服系统从1999年开始建设 至2002年已在全省各地区建 成了共13套客户服务中心及一个省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中心 地市客户 服务中心以本地网为基础构架 通过接入当地的GMSC交换机从而与 整个通信网相连 为了进一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服务质量 适应市场需求 根 据 BOSS 系统业务规范 中有关规定和江苏移动本地的特点 江苏移 动客服系统采用呼入呼出处理全集中的方式 集中解决用户咨询 话费 查询 障碍申告 服务投诉 业务建议等问题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各地市用户提供人性化 差异化服务 以便全面提高江苏移动各项业 务服务的水平 为了实现全省的客服集中 江苏移动已建设了 2 个集中话务中心 即苏北 第二 话务中心和苏南 第一 话务中心 其中苏北 第二 话务 中心位于淮安负责承载徐 淮 盐 连 宿 5 个地市的 1860 人工呼入 苏南 第一 话务中心位于南京定淮门移动楼 负责承载宁 苏 扬 泰 通 镇 6 个市的 1860 人工呼入 同时承担部分用户回访 全省性问卷 调查等外呼业务 本工程为独立于苏南 苏北话务中心以外的苏中话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心备用楼 作为迅猛发展的客服话务中心的预留发展用房 2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现有客服及话务用房状况 目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的客服机房有两处 一是虎 踞路 81 号 10 楼 采用华为 INtess 系统 配置 1 个 11 模块排队机系统 平台及业务层软件均使用 3 0 版 负责苏北 1860 1861 客服业务 另一 是江宁移动楼 4 楼 采用华为 INtess 系统 配置 1 个 12 模块排队机系 统 平台及业务层软件均使用 3 0 版 负责苏南 1860 1861 客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的话务中心有两处 南京定淮门话务中心 该楼共五层 建筑面积约为 10000 平米 其 中约三至五层为话务座席用房 约布置了 1000 个座席 目前该话务中 心已基本没有空闲座席 淮安话务中心 该楼共九层 建筑面积约为 14000 平米 其中三层 五至九层为话务座席用房 约布置了 800 个座席 随着江苏移动客服集 中化改造五期工程的实施 淮安话务中心的座席也逐步使用 从上面统计可以看出 省公司的两处话务中心均已较充分的使用 随着全省移动客户的迅猛增长 话务中心座席的需求数也有迅速的增 加 因此 在扬州设置一处苏中话务中心备用楼 对于实现全省 1860 座席集中 为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 随着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 公司的业务量增长迅猛 以及 BOSS 系统业务规范 的要求座席集中 现有的 1860 客户服务用房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通信网络建设要求 对于综合业务的发展以及企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不利影响 2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移动通信网现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移动通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1 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下辖江都 高邮 宝应 仪征四个县级分公司 目前 是扬州地区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公司 经过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 扬州移动通信网已建成为一个覆盖范 围广 通信质量高 业务丰富 服务一流的移动通信网 江苏移动GSM网10 1期扩容工程完成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 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本地网现有移动端局MSC 9只 移动独立关口局2 只 HLR AUC 3对 BSC28只 2 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增值业务发展现 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目前开通的增值业务 主要有短消息业务 国际漫游 来电显示 多方通话 呼叫等待 秘书台 服务 语音信箱业务以及 WAP 等无线数据业务 以短消息业务为例 短消息业务可分为点对点 信息点播 互动游戏 QQ 聊天室 语音短消 息 漏话提示等 其用户群主要为时尚的年轻人 据统计 中国移动通 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短消息业务发展相当迅速并且营业收 入逐年增加 短消息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 其它各种增值业务也在蓬勃 发展 据最新资料统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增 值业务目前年收入已达 8 1 亿元 年 2 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现有机房楼现状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共有机房三处 分别位于文昌西路 综合楼 解放路 第二机房楼 江阳小区小官桥路 第三机房楼 其中扬州通信综合楼营业面积为 1000 平方米 办公面 积为 5000 平方米 其他面积均为机房 已有机房面积见下表 局局房房名名称称 总总建建筑筑面面 积积 机机房房层层建建 筑筑面面积积 可可装装机机面面 积积 已已装装机机面面 积积 空空余余装装机机 面面积积 机机房房使使用用 状状况况说说明明 楼楼层层说说明明 扬扬州州2 21 18 86 69 99 90 00 02 27 72 27 72 23 35 55 50 03 37 72 22 2 扬扬州州通通信信综综合合楼楼1 12 24 46 69 92 21 10 00 01 17 74 40 01 14 45 50 02 29 90 0 第第5 5层层空空部部 分分 第第6 6层层 暂暂作作仓仓库库 地地上上共共1 12 2层层 地地下下1 1 层层 机机房房4 4 6 6层层 扬扬州州解解放放桥桥第第二二 机机房房楼楼 3 34 46 60 02 25 55 50 01 18 80 00 01 11 10 00 07 70 00 0 第第3 3层层全全 空空 第第4 4层层 部部分分空空 地地上上共共4 4层层 机机房房 2 2 4 4层层 扬扬州州第第三三机机房房楼楼5 59 94 40 04 43 35 52 23 37 73 32 21 10 00 00 02 27 73 32 2第第4 4层层启启用用 地地上上共共5 5层层 机机房房 2 2 5 5层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2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可装机机房总面 积 7272 平方米 已装机面积 3550 平方米左右 其中扬州可利用装机面 积有 3722 多平方米 综合楼机房内机房设备拟在本大楼竣工后搬迁至 新建大楼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 1 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6 年扬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地方财力再上新台阶 初步 统计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100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5 2 增幅比 上年提高 0 2 个百分点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94 亿元 增长 5 1 第 二产业增加值 621 亿元 增长 17 第三产业增加值 385 亿元 增长 15 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4540 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8 5 56 5 35 扬州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对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作 为主要运营移动通信业务的扬州移动公司必须抓住目前的有利契机 加快移动通信网建设 以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应具有超前意识 在有利时机占领市场 3 2 市场竞争的需要 江苏移动通信市场上 目前存在两个大规模的移动通信网 分别由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经营 近年来 江苏省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极为迅猛 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省国内生产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3 值的增长和全省其它通信业务总量的增长 从中国移动和联通的发展历程可以认识到 谁能抢得市场先机 提 供用户满意的移动业务 往往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为运营商带来 持久的利益 中国移动必须加快建设进度 提高网络覆盖面积 增加网 络容量 改善网络通信质量 丰富网络承载业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 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 扩大中国移动覆盖范围和网络质量 进一步提 高网络的可靠性 保证网络的服务质量 中国移动不失时机地扩大建设 规模 拓展业务领域 加快业务发展 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 并通过通信的发展促进国内通信市场的竞争 在目前扬州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情况来看 除联通公司占据了一部 分市场份额 小灵通已开始成为中国电信在无线通讯领域市场上一张 重要的王牌 随着小灵通逐渐突破禁令发展 自身技术的提升 这张牌 的份量还在不断加重 江苏网通的万信通也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和开通 综上所述 扬州移动必须加快建设进度 就迫切需要建设一座综合 性的通信枢纽 使网络在一个充足的环境内得以发展 来满足市场竞争 的需要 3 3 移动业务发展的需要 根据 十一五 规划及业务预测机房需求分析如下 2007 2015 年机房净增面积需求 平方米 地区 话务网传输支撑新业务发展机房电源等配套 合计 扬州55007007007007007009000 目前扬州可利用装机面积有 3400 多平方米 不含综合楼 根据中 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的规划 综合楼的机房需搬 迁至本工程的新大楼内 综合楼已装机面积和空余面积约为 1400 平方 米 因此到 2015 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需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4 的机房使用面积约为 9000 3400 2400 6000 平米 3 4 网络结构安全的需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现有的三处机房 随 着网络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网络的类型不断增多 需要建设多个 不同物理地址的机房 以保证其中某机房出现重大障碍时 不影响全区 的通信 保证网络结构安全 根据业务预测 扬州业务区用户将在 2010 年底达到 230 4 万 由 以上预测可见 扬州现有机房已显不足 布局不尽合理和现有机房面积 的不足制约了扬州移动通信网今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随着移动市话 及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 扬州机房将会更加紧张 因此 在扬州建设新 的机房楼就显得非常迫切 3 5 新技术 新业务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加强 人们对移 动通信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移动电话业务 移动数据业务 移动多媒体 业务将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 目前在移动通信的收入中每月 已经约有 10 亿人民币是来自于短信业务 今后移动用户的需求将会在 短信业务基础上 不断增加 Internet 接入 多媒体 电子商务等综合信 息服务 发展潜力空前看好 移动分组数据业务也必将会以超乎寻常的 速度发展 目前 各移动运营商正在积极筹建自己的移动数据网 并且 正在积极寻求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演进策略 为了适应通信发展的新趋势和移动通信网业务的不断扩大 移动 通信业务 增值业务 及网络科学管理的需要 以及目前现有的生产用 房远不能满足新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情况 有必要新建一座通信楼为 今后迅速发展各种新业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5 3 6 适应用户群体的需要 扬州市移动用户的分布结合城市建设 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 的经济状况有如下发展趋势 3 6 1 移动电话的市民化发展趋势 由于扬州市移动通信市场形成了多家竞争的格局 竞争的局面使 手机的入网费用 月租费等相关费用迅速下降 到了大多数人消费水平 可以承受的程度 使广大平民阶层感受到了实惠 该部分用户的比例迅 速上升 由于这部分用户基数较大 将成为以后移动信息系统用户的主 体 3 6 2 移动用户近郊化发展趋势 城市的发展一般来说会带动周边地域的经济发展 而周边经济又 促进着城市的进步 乡镇地域的小工业的发展 加强了城市经济的辐射 功能 扬州的发展了符合这一经济规律 也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促进点 关注该地域的话务量的发展 做好网络覆盖及话务吸收 也是扬州移动 公司的工作重点 扬州移动必将抓住当前大好契机 加紧网络发展 吸 收更多的用户 3 7 企业发展的需要 本工程拟征地块位于扬州市西部新区 东邻现有综合楼 南至四季 园小区 西临新城河 北靠文昌西路 面积为 0 64 公顷 该地块紧邻现有综合楼 可以解决现有综合楼存在的三个问题 一 是现有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 目前市区综合楼没有停车的场所 员工 车辆 访客车辆混停在大楼前狭窄的一片空地 进出不便 非常拥挤 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 员工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对移动公司的品牌形 象也有很大影响 随着私家车的快速普及 车位的需求会更加明显 本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6 工程拟建设约 5000 平米的地下停车场以解决约 100 辆汽车及少量自 行车的停车问题 二是解决职工中午吃饭的问题 本工程拟建设 3000 平米的辅楼 其中的食堂用以解决现综合楼及话务中心员工的中午吃 饭的问题 三是解决现有配电房的容易淹水问题 现综合楼配电房曾经 进水威胁到整个综合楼的通信安全 本次工程拟将原综合楼的配电房 搬迁至新大楼 消除现有隐患 3 8 技术规范的要求 根据 BOSS 系统业务规范 中有关规定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 有限公司本地的特点 江苏移动客服系统将采用呼入呼出处理全集中 的方式 集中解决用户咨询 话费查询 障碍申告 服务投诉 业务建议 等问题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各地市用户提供人性化 差异化服 务 以便全面提高江苏移动各项业务服务的水平 这就要求兴建一座相 当规模的话务中心备用楼以便座席集中 从上述几方面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在扬州建设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是完全必要的 也是 非常紧迫的 4 综合通信楼建设方案比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可以采用自 建和购买两种方式实现 自建有以下优点 投资相对较少 还可节省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和房产交易税等资 金 建筑结构 楼层面积 楼层高度 楼板承重 消防等关键问题可以 按照通信生产用房的要求设计 便于使用 且无安全隐患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7 可以选择有利地点进行设计建造 造型现代 富于时代感 又可以 体现移动公司特色 有利于通信业务的发展 其缺点是建设前期各种报建程序繁琐 建设周期相对较长 且在建 设期需要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购买有以下缺点 购买造价较高 楼体建筑结构 楼层面积 楼层高度 承重等关键 问题通常不会满足通信业务用房的要求 买来后对内部改动较大 不仅 增加造价 而且会引发建筑物荷载 防火安全等重要问题 再者楼房的 地理位置不一定理想 其优点是建设周期相对较短 基于以上比较 由于有较充分的建设周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 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应以自建为最佳方案 5 报告的结论 5 1 工程建设规模 根据对根据对话务中心的座席容量预测 座席容量需求将达到 1000 个 另根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移动通信 的业务预测 扬州业务区通信业务还将有较大的增长 因此 为满足未 来八到十年的业务需求 本通信楼在机房面积安排上应留有余地 拟建 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的建设方案为 在扬州市文昌西路征地 6400 平方米 目前 该地块的拆迁工作已进入 尾声 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 拟建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建筑 面积 28000 平方米 其中通信生产用房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 含交换 数据通信 传输 电源等生产用房 1860 话务中心建筑面积 9000 平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8 米 经营用房及营销中心建筑面积 3500 平方米 生产辅助用房建筑面 积 7500 平方米 含变配电室 水池水泵房 车库 食堂等 根据预测可 满足扬州移动至 2015 年的机房装机需求 5 2 经济评价 由于本工程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分公司话务通信备用楼 同 时也是扬州移动公司第四机房 在提高全网的可靠性 安全性 服务质 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 本项目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也会 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济评价的结果是如下 本工程总投资估算约为 15495 90 万元人民币 本项目投资利润率 21 1 投资利税率 22 0 投资回收期为 7 5 年 内部收益率 15 9 以上的经济技术指标 说明该项目在技术上合理 经济上可行 各 项财务指标均满足行业建设基准值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业务预测 业务预测是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工程投资的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 的重要依据 1 预测期及预测原则 我国自 1987 年开通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以来 移动通信的业务 总量和移动用户数都呈现出快速和超常规的增长趋势 近几年来的移 动用户数量增加之迅猛 移动电话业务发展速度之快是人们难以预料 的 目前尚未有准确有效的方法预测移动用户数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办法是做市场调查统计目前的用户数 再将资费政策 社会环境 技术 革新及经济发展等各种条件的变化因素考虑在内来预测未来的需要量 据此本报告按如下原则进行移动用户业务的预测 以国家 全省和地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9 县的总体宏观发展战略为依据 充分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对移动电话 具体需求的影响 结合现有通信设施的基本情况 通信建设规划目标 投资能力和有关的通信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以及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 消费意识进行综合考虑 本可研在预测移动用户的增长同时 还考虑到了未来 3G 网络的 发展 对移动用户增长的影响 本可研所预测的用户数包含了 3G 网络 开通后可能增加的 3G 网络用户数 业务预测分为中远期预测和近期预测 中远期预测不确定因素较 多 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本工程为了满足中远 期的业务发展需要 因此进行了中远期的业务预测 本期工程预测以年度为单位 本可研报告预测期限为 2007 年至 2015 年 2 预测方法 对移动用户数的预测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市场调查法 人口普及率法 时间序列外推 拟合 法 成长曲线法 类比法 弹性系数法 专家评议法等 在本报告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江苏省移动通信用户数进行预测 1 时间序列外推 拟合 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限制外界因素的影响 事物 将以类似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 根据历年移动电话的发展情况 进行数 据的统计 获得过去历年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率 并求出一段时间内的 平均增长率 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惯性 在进行适当修正后 以 修正后的平均增长率对下一周期的移动用户发展进行预测 该方法比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 较适宜短期的预测 准确性也比较高 时间序列外推法中通信业务预测中常用的有线性 二次曲线 指数 曲线和幂函数曲线四种预测方法 由于本可研是预测中远期的业务发 展 根据以往不同方法预测到的结果 发现二次曲线对于中期预测比较 准确 因此本预测中采用二次曲线作为时间序列曲线 2 人口普及率法 根据城市规模 国民收入 地理条件 人口数量和通信网现状将城 市分类 把在多个方面基本相当的城市进行类比分析 从而预测出用户 的数量和潜在发展能力 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容量预测方法 在采取上述 2 种方法进行预测前 本可研对一些基础数据进行了 收集和整理 见下表 年份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年 江苏省总人口数 户籍人口 万人 7097 637127 307163 907206 057245 707281 93 江苏移动市场 总用户数 万 1020 301487 142038 502218 542550 433085 35 移动用户普及率14 38 20 87 28 46 30 79 35 20 42 37 江苏移动用户数 万 705 41943 261259 801431 541660 431973 江苏移动市场占有率69 14 63 43 61 80 64 53 65 10 63 95 扬州移动用户数 万 43 758 078 199 5119 6140 3 扬州地区移动用户预测结果 由于中远期不可预见因素较多 进行长期移动电话业务预测困难 较大 因此本期工程用户预测时着重于近期的发展趋势并且考虑了未 来 3G 网络的建设对移动通信市场带来的影响 根据上述 2 种方法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 及收集来的基础数据 得出以下预测结果 见下表 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江苏省总人口数 户籍人口 万人 7316 887352 007386 567420 547453 937486 737518 927550 507581 45 江苏移动市场 总用户数 万 3689 174359 744777 635152 085450 315743 826027 926273 716444 23 移动用户普及率50 42 59 30 64 68 69 43 73 12 76 72 80 17 83 09 85 江苏移动用户数 万 231825612687278228672938300230613109 江苏移动市场占有率62 83 58 74 56 24 54 00 52 60 51 15 49 80 48 79 48 24 扬州移动用户数 万 178 2203 5217 8230 4239 6254 1260 6265 7269 8 2006 年至 2015 年江苏省移动用户增长趋势曲线见下图 2006 年至 2015 年江苏移动公司用户增长趋势曲线见下图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 4 话务中心座席容量预测 由话中心座席容量预测对本工程的建设规模的确定有着较大影响 因此作以下预测 根据江苏移动客服中心近期业务统计数据 计算话务模型如下表 人工呼叫平均时长64 96S 自动话务平均时长46 86S 1860 38 44S 1861 人工呼叫前导语时长7S 人工应答时限7S 人工呼出平均时长200S 经验值 忙时集中率0 1 座席利用率0 8erl 座席 忙天话务量系数1 3 2005 年 12 月底 13 个地市客服忙时话务量如下表 单位 Erl 自动话务 量 1860 自动话务量 1861 人工呼入 量 中心 人工呼出 量 中心 人工呼出 量 地市 汇总 南京113 262571 60972 31114 44443 333814 959 苏州191 511555 37572 7321 66772 222913 505 无锡84 129413 76658 87114 44443 333614 543 常州45 567292 97430 20314 44425 278408 466 镇江17 374134 36715 4372 16720 944190 289 扬州9 988170 28416 87210 83321 667229 64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 泰州19 978140 62316 8313 61118 056199 099 南通51 181327 54337 9925 05625 278447 05 徐州29 374285 02324 1833 61121 667363 858 淮安15 068137 06113 1452 16710 833178 274 连云港16 98206 44716 7581 44410 833252 462 盐城34 532267 90945 7521 44421 667371 304 宿迁13 66879 76822 2511 4449 389126 52 由上表可以计算得出 自动话务量 1860 1861 人工呼入及呼出量 中心 人工呼出量 地市 汇总 南京684 87186 75543 333814 959 苏州746 88694 39772 222913 505 无锡497 89573 31543 333614 543 常州338 54144 64725 278408 466 镇江151 74117 60420 944190 289 扬州180 27227 70521 667229 644 泰州160 60120 44218 056199 099 南通378 72443 04825 278447 05 徐州314 39727 79421 667363 858 淮安152 12915 31210 833178 274 连云港223 42718 20210 833252 462 盐城302 44147 19621 667371 304 宿迁93 43623 6959 389126 52 根据经验值得出的计算公式为 a 客服人工忙天话务量 全省收费用户 0 39 30 1 55 b 客服人工忙时呼入话务量 客服人工忙天话务量 0 075 c 呼入座席数 客服人工忙时呼入话务量 3600 74 65 0 8 1 2 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 可以得出苏中话务备用楼所需的座席为 1000 个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 三 本工程建设方案 1 生产机房设置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既是网络扩 容的客观需求 又能够有效地优化核心网和传送网架构 和扬州城市发 展规划相契合 并成为未来 3G 网络建设和业务拓展的坚强支撑 根据 业务预测 以及考虑到网络安全性 机房的发展预留等因素 本通信枢 纽的生产机房设置方案如下 1 1 GSM 3G 交换中心机房设置方案 按照公司目前的发展速度和用户预测 扬州业务区在 2010 年用户 数将达到 230 4 万 比 2006 年增加约 90 万 按每套 MSC 处理能力能 满足 30 万用户计算 到 2010 年需新增 2G 交换设备 3 套 按一套交换 机 含 MSC BSC 等 需使用面积 150 平方米 移动交换中心机房面积 拟设 450 平方米 另为现有综合楼搬迁预留机房使用面积约为 400 平 方米 3G 预留 350 平方米 应此移动交换中心机房使用面积拟设 450 400 350 1200 平方米 1 2 数据机房设置方案 数据通信将是未来几年间移动通信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用户需 求量的逐年增加 人们对数据通信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 提高未来通信 网的质量 提高通信速率以增加信息量 高效地融合语言 文字 图像 等组成多媒体综合的通信网 移动通信近年推出的短信息 语音留言和 信息点播等新的数据业务都将是吸引用户和占有市场的有利手段 考 虑到用户网站设备及数据外包等因素 数据机房使用面积设置为 1000 平方米 1 3 传输机房设置方案 根据设备的安装计划 包括以下专业如 G 网交换 数据 互联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5 新业务 网管 长途传输等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工程应预留传输机房 使用面积 1000 平方米 1 4 预留发展机房设置方案 根据本幢大楼建设规模 预留发展机房使用面积拟设置为 1000 平 方米 1 5 网管机房设置方案 根据本幢大楼建设规模 预留网管机房使用面积拟设置为 200 平 方米 1 6 电源机房设置方案 1 6 1 市电引入及供电方式 本次可行性方案建议综合通信楼采用二路进线 二路 10KV 均从 供电局二路独立 10KV 公用线路引入 平时一路 10KV 电源为主用 另 一路为备用 二路 10KV 市电电源采用单母线 母联 供电方案 即当母 联开关合闸时主用电源停电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当母联开关断开时 二 路 10KV 市电电源可分别供电 1 6 2 交流供电系统 交流供电系统是由变配电设备及发电机组成 变配电设备主要为 变压器 高压开关柜及低压配电等设备 其系统必须可靠 设备更要先 进 本次可行性方案设计在综合通信楼内原则上只设置一个总的供电 系统 按照交换供电系统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配置的原则 变压器低压侧为单母线分段 设母联开关 平时分段运行 如一台 变压器退出运行时 可手动或自动合上母联 向二段母线上的保证负荷 供电 并根据需要手工切除不重要负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6 当二路高压均停电时 由自备柴油发电机向保证负荷供电 1 6 3 直流供电系统 直流供电系统是由整流器设备 蓄电池组与直流配电设备组成 直 流供电系统要依据楼内通信负荷情况 在相应楼层或靠近主设备机房 设有电力室 电池室安装直流供电系统 包括开关 电源 蓄电池等 直流供电设备采用高效 节能并满足环保要求的电源设备 其供电 方式采用带负电荷恒压充电的全浮充制 机房内电源设置方案比较 机房电源若采用集中供电 则由于供电 半径大将增加供电电缆的长度 电缆长度的增加电压降增加 为满足通 信设备供电质量 往往电缆线径增大 造成投资增加 管井内电缆密集 维修不便 考虑到上述因素 同时根据通信设备实际分阶段放装的特点 以及 现行的规范 建议机房电源采用分散设置方案 1 6 4 交流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 由于通信及智能化管理的需要 在综合通信楼内配置了 UPS 电源 供电系统 UPS 供电设备采用具有备份考虑的供电系统 其蓄电池储 备容量不小于 30 分钟 同时 UPS 的容量应能保证客服 网管等终端设 备和部分要求 UPS 供电的 ATM 数据主机设备的用电需要 UPS 系统建议考虑相关负荷后应相对集中 不宜过分分散或过分 集中 一套 UPS 系统不宜挂接多个通信业务系统 系统应采用双机冗 余并联负荷均分工作模式 1 6 5 备用发电机组 备用发电机组为市电发生异常时 仍能向保证负荷供电的自备交 流电源 根据负荷估算需配备一台 1250KW 自动化机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7 1 6 6 交流功率汇总 根据通信负荷测算及建筑专业提出的建筑负荷 交流功率统计表 AC 380V KW 负荷类别负 荷备 注 生产负荷 包括生产用房空调 1600其中油机保证负荷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