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长春版五年级上册《林海》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五年级上册《林海》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五年级上册《林海》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五年级上册《林海》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长春版五年级上册《林海》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长春版五年级上册林海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片、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解题、导入课文。、解题。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把不理解的词语抄出来。、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把它们写在课文旁边。、了解课文写作的顺序。读后请同学们讨论课文内容,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写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目睹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作者联想到木材和社会主义建设关系,联想到林场对兴国安邦的意义。三、学习第一小节、齐读,思考:“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读出感情的变化。四、总结五、作业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了林海。(板书:林海)、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写了作者刚进森林、深入林中,以及作者的联想等几个内容。并且学习了第小节。第小节写了什么内容呢?(板书:大兴安岭 亲切、舒服)、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和联想的部分。首先,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板书:景色、联想)二、学习第二小节、生快速地阅读第小节,问: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板书:岭)、生默读第小节,问:哪一句写了作者看到“岭”?、理解“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句子。“疾驶”什么意思? “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什么?找出“看不完”的句子,“看不厌”的句子。并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等词语。(板书:多、温柔)、指导朗读“多”“温柔”的句子。(板书;喜爱)、过渡:课文第小节,作者描述了岭“多”“温柔”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我们是这样学习的:找出第小节景物(岭)及其(多)(温柔)特点的句子。品读(多)(温柔)特点的句子。体会文中(喜爱)的感情。出示幻灯片:学法:找出重点词句; 品读重点句子; 体会文中感情。三、学习第小节师:出示图片,配乐范读第节,生看图欣赏。师:生轻声读第小节,把句、段读通顺、流利,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学习第、小节。默读第、小节,问:看到了什么景色?(板书:林)品读第小节:理解“目之所及”的意思。(板书:绿)理解第3句,弄清两对反义词的用法。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比赛读)品读第小节:写了哪些林?(板书:如海)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并体会2个反问句的用法。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引读)过渡:课文第、小节,作者描述了林之大“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林中有波浪“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林中有浪花“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可见,林之大之美,只有“海”才能与之相比。我们是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的:找出重点词句, 品读重点句子 体会文中感情。、自学第小节:品读“多”“美丽”的句子。理解句子:出示幻灯片: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花鞋。这个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女生读)过渡:这里,我们和作者主要欣赏了兴安岭“林”“花”的特点,作者写的非常美!下面请同学们再有感情读一读小节。并根据老师提示选择一小节背一背。、指导背诵:学生练背。指名背诵。作者深入林中欣赏了岭、林、花,这么诱人的景色怎么不令作者浮想联翩呢?四、学习、小节师:快速阅读、小节,用横线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学习第小节:指名生说。理解句子:出示幻灯片: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空洞”什么意思? “并不空洞”呢?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板书:建设)、学习第七小节:指名生说。理解句子:出示幻灯片: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 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兴国安邦”“邦”什么意思?“兴国安邦”呢?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板书:兴国安邦)过渡:同学们作者描述兴安岭真美!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感受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五、学生练说,体会感情六、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运用“找出重点词句、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文中感情”的方法,理解了兴安岭景物特点和作者联想的内容。仔细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作者把满腔喜爱之情蕴含在文字的字里行间,写得生动、形象。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方法。板书设计林海 岭 温柔林 绿花 美教学反思:附送:2019-2020年长春版五年级上册琥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琥珀的形成,价值及依据,懂得想像要科学、合理。2.感情朗读课文。3.培养想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要条件。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像。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齐读课题工:琥珀2.提问:你们见过真的琥珀吗?3.你们想了解琥珀吗?你们想从哪些方面了解琥珀?(出示CAI课件)站起来,大胆地说。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予明我们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聪明的孩子,也是最棒的孩子。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CAI课件),俗语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下面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自由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通过读,大家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时间形成发现价值)2.好!说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分组合作学习,(出示CAI课件)合作要求:A 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12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B 你们组采用什么方法学习的?C 通过讨论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三、检查合作学习情况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出示课件)天气热 时间漫长松脂球 松树 毛琥珀苍蝇、蜘蛛 地壳变化这块琥珀是怎样发现的?海浪把琥珀冲到海岸上发现的条件小孩发现父亲识别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四、总结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现在还有很多同学的问题在书上没有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大胆地提出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解答,谁答的问题最多,最好,谁就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小灵通,大家想不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