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某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报告及数据分析 学 院: 测绘工程学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姓 名: 学 号: 061410151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4.05.26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摘 要沉降监测是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施工过程监控、指导合理施工工序、预防预报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信息的迅速反馈及制定对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程为例,以技术报告的形式,重点探讨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的基本技术要求、施测过程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相关内容,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以供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技术报告,数据分析AbstractSettlement Observation is senior building (structure) building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guidance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ident prevention engineering prediction caused by the uneven settlement, rapid feedback and develop countermeasures have very important information meaning. In this paper,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in the form of technical reports, focusing on the basic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high-rise build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such as administering the test and th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data related to the content and mak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practical work reference.Keyword: High-rise buildings,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echnical report, Data analysisII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引 言12、技术总结22.1工程概况22.2任务范围及工作内容22.2.1 任务范围22.2.2 工作内容22.3沉降观测周期及期限22.3.1 沉降观测周期22.3.2 终止观测的条件32.4技术依据及要求和观测等级的确定32.4.1 技术依据32.4.2 技术要求32.4.3 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42.5高程基准点的布设与测量42.5.1 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和埋石42.5.2 高程控制测量52.6沉降观测作业过程及技术方法62.6.1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埋石62.6.2 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82.6.3 沉降观测方法、流程和要求82.6.4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112.7提交的成果资料123、数据分析133.1最大累计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及分析133.1.1 最大累计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133.1.2 数据分析143.2沉降量随时间变化螺旋曲线图及分析153.2.1 沉降量随时间变化螺旋曲线图153.2.2数据分析183.3 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及分析183.3.1 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183.3.2 数据分析213.4沉降量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及分析213.4.1 沉降量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213.4.2 数据分析244、结论与建议25参考文献26致 谢27IV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引言1 引 言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占地面积小,可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和用地紧张等问题,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建筑的修建,高层建筑的基础和地基所承荷载不断增加,最终会引起基础及其四周的地层变形。这种变形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安全,为保证建(构)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并为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地基和基坑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基坑回弹测量、地基分层沉降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垂直位移的监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基坑水平位移及建筑物主体的水平位移的监测等。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是以垂直位移为主的变形观测,其基本方法是按建筑场地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对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合理布设变形控制网点,即基准点(检查点)和工作基点,同时根据工作要求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和建筑物主体结构上埋设变形观测点。然后从变形观测点得到观测数据,计算和整理后反馈到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本文主要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该工程的概况、作业任务、观测依据、观测等级,作业过程等做一个总结,并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将这些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从而得出建筑物真实客观沉降参数,以指导工程进行安全有效的施工,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今后其他工程中的监测工作积累经验,让我们能够更加科学、成熟的进行实际的监测工作。27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技术总结2 技术总结2.1工程概况工程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长安大道南侧,清风路西侧,望湖路北侧,顺德路东侧。项目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用地,使用年限为40年,总用地面积72854.94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68804.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9000平方米。1a号楼为地上15层,地下1层的高层住宅,总高度57.00m,标准层层高3.60m。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1bcde号楼为地上10层,地下1层的高层住宅,总高度39.00m,标准层层高3.10m。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该项目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1a号楼、1bcde号楼均为乙级。沉降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监视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以监视工程的安全状态;用以验证设计理论,修正设计理论上的某些假设和参数,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异常情况,以便能够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2.2任务范围及工作内容2.2.1 任务范围工程1#楼建筑物沉降观测。2.2.2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是:高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制作、埋设、观测等技术工作;水准路线的设置、点位保护、编制观测报告并出具成果性报告文件;保证期内、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等。2.3沉降观测周期及期限2.3.1 沉降观测周期按照该工程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结合有关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其观测时间和密度如下:施工期内基础施工完成后即开始观测工作,以0作为首次观测,沉降观测的时间与建筑物各施工阶段配合,建筑物每升高2层后完成观测1次,结构封顶后的装修期间每2个月观测1次;同时保证在工程停工时与重新开工时各观测1次,停工期间每隔3个月观测1次。工程竣工后,第一年内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每次沉降观测完成后七日内向业主提交中间分析报告,阐明建筑物整体沉降及沉降成果分析并得出中间结论。提交成果应包括建筑沉降量、累积沉降量等,并计算建筑物倾斜量,整个沉降结束后提交沉降观测报告。沉降观测基准点每36个月复测1次。上述观测周期是在正常情况下的观测周期,当观测结果异常、突然发生严重裂缝等特殊情况是或甲方、监理另有要求时,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观测次数。2.3.2 终止观测的条件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沉降停测标准可采用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规定:当沉降稳定时,可终止观测,沉降是否稳定应根据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断定。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本次沉降观测同时执行上述二种标准,当达到其中之一时即可终止观测。2.4技术依据及要求和观测等级的确定2.4.1 技术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国家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行业标准)本工程的设计图纸文件等2.4.2 技术要求平面坐标系统为了获得基准点、工作基点、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基准点、工作基点、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坐标宜采用工作区原有坐标系统。本次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坐标使用RTK施测,其测量方法和精度不做过多要求。高程基准沉降观测基准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也可根据经验自定假定高程系统,有条件的地区宜与国家或测区原有水准点联测。本次沉降观测采用的是假定高程系统。2.4.3 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楼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及设计和甲方要求,结合该工程实地情况,本次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为二级,其精度要求是: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2.5高程基准点的布设与测量2.5.1 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和埋石鉴于工程的结构较为复杂、工期较长,沉降观测持续约13年,为便于沉降观测的顺利实施,必须设立稳固可靠的沉降观测基准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周边地形环境,我们在远离该工程变形影响区域的地方埋设了高程基准点3个,依次沿望湖路路边东西布设,构成闭合环形式的沉降观测基准网(见图-1)。所有基准点统一编号:JZ1JZ3,并标注于标石面上。图-1高程基准点布设示意图高程基准点采用普通标石,其形式见图-2:高程基准点类型示意图。图-2 高程基准点类型示意图(单位:mm)对基准点的各项要求如下: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基准点采用标准埋石或墙上、墙脚水准标志,并且基准点必须要有检核条件。基准点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而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宜3-6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当观测点变形测量成果出现异常,或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并对其稳定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基准点埋设后,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应根据观测要求与地质条件确定,标准埋石稳定期不宜少于15天。工作基点应在变形区域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选埋,这些点应形成闭合环、节点网或附合路线。变形控制测量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2.5.2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利用DS05精密水准仪配合铟瓦尺,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详见“2.6沉降观测作业过程及技术方法”。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基准点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详见2.5.1。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采用独立的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并计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高程成果的取值应精确至0.1mm。2.6沉降观测作业过程及技术方法2.6.1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埋石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埋在下列位置: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美观和实用;观测点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上;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对于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根据上述建议,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本工程共布设104个沉降观测点,其中1a#楼33个(见图-3)、1bcde#楼71个(见图-4)。埋设时,1#楼所有沉降观测点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埋设在相应位置。沉降观测点均统一编号,其中1a#楼的编号为:1a-011a-33、1bcde#楼的编号为:1-011-71。图-3 1a#楼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图-4 1bcde#楼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沉降观测点采用隐蔽螺栓式沉降观测点,其形状、尺寸见图-5。图-5隐蔽螺栓式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方式:在外墙柱和内构造柱上用32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的预埋件放入孔中,周围用膨胀水泥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活动标志,旋紧保护盖,保护好螺栓孔,并由建设方或施工单位给予预埋。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2.6.2 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根据2.4.3确定的沉降观测等级和招标文件的要求,沉降观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二等沉降观测的主要精度指标见表-1。表-1 二等沉降监测的主要精度指标(单位:mm)等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二等0.541.5n为测站数,L为闭合环长度2.6.3 沉降观测方法、流程和要求沉降观测方法、流程沉降观测点的施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以基准点JZ1作为高程起算点,进行沉降观测,最后施测到基准点JZ1,形成闭合环;首次观测(零周期)独立进行了2次,其他各次观测采用单程观测方式进行。建筑物倾斜量采用测定基础沉降差法。沉降观测的作业流程见图-6。成立项目指挥部工作准备人员、设备进场基准点、工作基点的选点、埋设合格沉降观测提交甲方验收提交资料售后服务不合格包括投标、设备准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包括各级质量检查、内业成图编辑、成果资料整理等。质量检查高程控制测量平差合格高程控制测量平面位置测量成果验收图-6 沉降观测作业流程图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水准观测采用DSZ05型水准仪,铟瓦合金水准尺。水准仪和水准尺应定期进行检验,其中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角不得大于10,作业期间每天开测前进行i角测定;水准尺上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平均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均不应超过0.15mm。1) 根据本工程特点,沉降观测设备采用DSZ05型精密水准仪(配合2m铟瓦合金钢尺,尺常数为3.01550m)进行观测。二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表-2 二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差累积(m)视线最低高度(m)基辅读数较差(mm)基辅所测高差较差(mm)二等DSZ05铟瓦501.03.00.30.50.72)高程控制测量和首次观测(既零周期)独立进行2次,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3)零周期观测之后的沉降观测按单程观测,测站上限差及其它的要求按表-2的要求进行。4)每次观测应满足“四固定”原则,即保持路线、顺序、观测方法固定;使用仪器和设备固定;主要观测人员相对固定;在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工作。5)采用独立的闭合环进行平差计算,对检查无误的闭合路线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6)使用的水准仪器应送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鉴定和校正,并在校正的有效期内使用。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的规定执行。在沉降观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遮蔽阳光。2)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查与校正。3)进行往返测时,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站。由往测向返测时,两水准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4)每测站的观测顺序是:往测时,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时,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5)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观测点高差变动异常、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物基础和墙体出现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好草图。水准观测的重测与取舍水准观测的重测与取舍,应符合下列要求:1)凡超出表-1、表-2规定限差的成果,均应进行重测。2)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应立即重测;当迁站后发现超限时,应从水准点或稳固可靠的已知点开始重测。3) 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测段重测。若重测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的较差未超限,且其中数与另一单程原测高差的不符值亦未超限时,则取此中数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果;若同向超限,而与另一单程高差未超限,则取用重测结果;若重测高差或同方向两高差中数与另一单程高差的较差超出限差时,则须重测另一单程。当出现同向不超限而异向超限的分群现象时,应进行具体分析,并选择有利观测时间或缩短视距再进行重测,直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4)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可只重测一个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一个单线取中数采用;若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均符合限差时,则取三次结果的中数;当重测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线结果均超限时,则须再重测一个单线。5)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超限时,应先就路线上可靠程度较小的某些测段进行重测,当重测后仍不符合限差时,则应重测该路线上的其余有关测段。6)在已测路线上,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超限时,应按规定的观测方法继续往前检测,以确定稳固可靠的已测点作为联测2.6.4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整理原始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检查准确无误后,采用平差程序进行平差计算各个观测点的高差和高程。填写沉降观测成果表,计算沉降量1 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2)计算累积沉降量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3)绘制沉降曲线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此次监测工作我们共绘制了3类沉降曲线图:沉降量随时间变化的螺旋曲线图,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以及沉降量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这三类图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该工程从施工阶段到最后投入使用阶段的沉降情况,为我们最后的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2.7提交的成果资料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基准点、工作基点成果表;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关系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每期观测结束后,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结论应及时上报业主。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 数据分析3 数据分析根据实测的全部观测成果资料,分别对各个变形监测点沉降量最大累计量、最大沉降变化速率进行了计算、汇总与统计,并根据全部观测成果资料,结合上述汇总统计结果,绘制出所有变形监测点的沉降量-时间螺旋曲线图、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沉降量速率-时间曲线图,便于对该高层建筑物进行变形分析与比较,从而更加快速、直观的得出可靠的结论,对工程的沉降情况做出一个客观实际评价,指导工程的安全施工与正常运营。限于篇幅,在这里每栋建筑物只选取了部分监测点的沉降曲线图进行数据分析,由于每栋建筑物都选有监测点,所以数据分析能够基本反映客观实际,不会失真。1#楼a座选取的点位是1a-01至1a-05、1a-29至1a-33,1#楼b座选取的点位是1-29至1-33、1-44至1-48,1#楼c座选取的点位是1-20至1-24、1-52至1-56,1#楼d座选取的点位是1-11至1-15、1-59-1-63,1#楼e座选取的点位是1-01至1-05、1-67至1-71,共选取了5栋楼104个监测点中的50个监测点进行介绍。3.1最大累计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及分析3.1.1 最大累计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 最大累计沉降量与最大沉降速率的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在确定建筑物的沉降指标超出规范规定的限差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预警,从而指导施工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防范可能会出现的工程事故,保护财产与人身安全。见表-3至表-7(单位:沉降量 mm 沉降速率 mm/d)表-3 1#楼a座各观测点最大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表点号1a-011a-021a-031a-041a-051a-291a-301a-311a-321a-33最大累计沉降量-2.275 -4.815 -4.257 -3.363 -4.410 -2.899 -4.646 -3.262 -3.568 -1.631 最大沉降速率-0.021 -0.035 -0.050 -0.047 -0.041 -0.036 -0.038 -0.034 -0.040 -0.031 表-4 1#楼b座各观测点最大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表点号1-291-301-311-321-331-441-451-461-471-48最大累计沉降量-1.690 -0.592 -3.336 -2.630 -3.025 -2.428 -2.414 -1.410 -1.657 -1.735 最大沉降速率-0.012 -0.007 -0.029 -0.024 -0.027 -0.019 -0.025 -0.014 -0.016 -0.012 表-5 1#楼c座各观测点最大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表 点号1-201-211-221-231-241-521-531-541-551-56最大累计沉降量-1.649 -1.439 -1.245 -1.276 -1.188 -1.613 -1.301 -1.207 -2.314 -1.331 最大沉降速率-0.013 -0.015 -0.008 -0.015 -0.009 -0.015 -0.013 -0.014 -0.023 -0.012 表-6 1#楼d座各观测点最大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表点号1-111-121-131-141-151-591-601-611-621-63最大累计沉降量-2.672 -2.393 -1.623 -1.029 -1.687 -1.461 -1.315 -2.134 -2.128 -2.374 最大沉降速率-0.021 -0.027 -0.018 -0.014 -0.014 -0.017 -0.013 -0.014 -0.023 -0.025 表-7 1#楼e座各观测点最大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统计表点号1-011-021-031-041-051-671-681-691-701-71最大累计沉降量-1.066 -0.672 -1.348 -1.354 -3.146 -2.642 -2.639 -3.574 -2.897 -2.281 最大沉降速率-0.009 -0.005 -0.017 -0.019 -0.036 -0.019 -0.020 -0.026 -0.019 -0.026 3.1.2 数据分析由表-3至表-7可以看出:所有观测点中,1a-02的沉降量最大:4.815mm;最大沉降速率出现在监测点1a-03上,速率值为:0.050mm/d;所有技术指标均远远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差。因此该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在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3.2沉降量随时间变化螺旋曲线图及分析3.2.1 沉降量随时间变化螺旋曲线图沉降量-时间曲线形状上类似于数学中的函数螺旋线,故将其命名为“变形螺旋曲线”。该坐标系结构是:外围数据表示变形观测的日期, 即“时间圆周轴”; 与时间轴垂直的半径方向代表沉降量, 即“沉降量半径轴”。时间轴以等分圆周作为单位值,沉降量半径轴由圆周半径长度进行度量。该曲线的优点在于, 它反映出了变形体变化的整体过程。当建筑物的荷载渐进增加阶段,沉降变形量便随之不断加大, 此时的变形曲线将以较大的角度向外侧圆周伸张;在建筑物的荷载进入稳定阶段后, 沉降变形量慢慢减少,,此时变形曲线沿着某一固定圆周延伸。沉降量-时间螺旋曲线图如下:见图-7至图-12图-7 1#楼a座沉降量-时间螺旋曲线图(单位 mm)图-8 1#楼b座沉降量-时间螺旋曲线图(单位 mm)图-9 1#楼c座沉降量-时间螺旋曲线图(单位 mm)图-10 1#楼d座沉降量-时间螺旋曲线图(单位 mm)图-11 1#楼e座沉降量-时间螺旋曲线图(单位 mm)3.2.2数据分析此次在数据处理时,为方便画图,所有沉降量值均取正值。在上图中, 所有监测点的变形曲线由内侧圆周逐渐外侧圆周伸张。建筑物地基在荷载稳定后, 其变形慢慢缓和,即监测点的沉降量不会再发生较大的变化,每一个监测点的变形曲线逐渐趋近于某一圆周。3.3 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及分析3.3.1 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 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的坐标系建立以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楼层数(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最后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图。各监测点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如下:见图-12至图-16图-12 1#楼a座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图-13 1#楼b座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图-14 1#楼c座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图-15 1#楼d座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图-16 1#楼e座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图3.3.2 数据分析从荷载-时间-沉降量(P-T-S)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楼层的升高,沉降量逐渐变大,楼层封顶后,沉降量曲线走势逐渐平缓。说明荷载在建筑物的沉降过程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随着荷载的增加,建筑物沉降量逐渐变大,荷载稳定后,建筑物的沉降也逐渐趋于稳定。3.4沉降量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及分析3.4.1 沉降量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沉降量速率-时间曲线图的坐标系建立以纵坐标代表各观测周期的沉降量速率(或者回弹量速率,其中正值代表回弹量速率,负值代表沉降量速率),横坐标代表时间。该坐标系反应了各观测周期建筑物沉降的快慢(回弹的快慢)以及沉降量速率(回弹量速率)在整个观测阶段的走势。该曲线的优点是能够很形象的反映每一个观测周期建筑物沉降的快慢,并且能够与其他观测周期进行对比。此外,它还可以很直观的反映出建筑物在哪个观测周期发生了回弹。沉降量速率-时间曲线图如下:见图-17至图-21图-17 1#楼a座沉降速率-时间曲线图图-18 1#楼b座沉降速率-时间曲线图图-19 1#楼c座沉降速率-时间曲线图图-20 1#楼d座沉降速率-时间曲线图图-21 1#楼a座沉降速率-时间曲线图3.4.2 数据分析该高层建筑物1#楼的b、c、d、e四栋全部在2013年12月中旬封顶,1#楼a栋在2014年1月中旬封顶。从以上六图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监测点的沉降速率随着荷载的增加先增大,然后减小。楼层封顶后,建筑物荷载稳定,沉降速率继续减小,沉降曲线逐渐向时间轴趋近,建筑物沉降慢慢缓和。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4 结论与建议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是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竣工后要继续沉降观测,按规定一般沙土地基监测两年,沉陷性土地基监测五年,软土地基监测十年。严格操作过程,重视灾情预报,在施工期,通过大量的基础性测量,要正确的预报可能发生的沉降量,当有可能发生沉降时,要及时通报有关方,做好应对措施,在施工完成后,要能够预报出滞后沉降量,制定出以后的观测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法规框架-洞察及研究
- 竹木复合结构-洞察及研究
- 电力电缆市场供需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重庆秀山自治县教育事业单位高校考核招聘4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石油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启航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派遣到哈工大航天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分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2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怀化市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中山市翠雅学校总务干事招聘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郑州刘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精准分析分离与鉴定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老年焦虑障碍课件
- 产科护理个案分享案例
- DB31-T 1540-2025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招商转正工作总结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表格
- QC/T 1210-2024汽车防夹系统
-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 第4部分:尾矿库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 养老院有限空间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