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八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三十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_第1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八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三十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_第2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八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三十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_第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八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三十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_第4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八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三十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的激素调节(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海南高考)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植物向光性”“激素”。(2)关键知识:生长素的作用。【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通过科学家的一系列实验最终发现植物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ia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分布不均引起的。故d项正确。2.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解析】选b。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能够感受单侧光刺激,将生长素通过尖端横向运输,在背光侧分布较多,生长素在尖端两侧向下运输,导致尖端以下部位背光侧生长较快,表现为向光生长。3.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解析】选d。植物激素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并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能促进叶片衰老与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4.(2017徐州模拟)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2【解析】选d。题干中的图示表明形态学上端在上,放置在上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根据实验对照原则,对照组应该是形态学下端在上,放置在上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即单一变量是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在上还是在下,故d项正确。5.(2015全国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2)关键知识:合成生长素的原料、生长素的运输、不同部位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和激素间的相互协调作用。【解析】选c。a项,在幼嫩的叶片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故正确;b项,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故正确;c项,一般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成熟的细胞不敏感,故错误;d项,生长素升高到一定浓度后,会促进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增高,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故正确。6.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3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c.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d.naa引起染色体变异形成无子果实【解析】选d。从作用可以判断出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为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naa通过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形成无子果实,不会引起染色体变异。7.(2017大同模拟)将某植物的幼苗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右图为该幼苗尖端以下一段的纵切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单侧光来自b侧,导致该处生长素浓度高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d.其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解析】选b。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在尖端产生的,由色氨酸转变而来,因此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a项正确。由图可知b侧细胞较长,则b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大于a侧,b侧为背光侧,b项错误,c项正确。单侧光可使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受重力影响,远地侧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因此胚芽鞘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d项正确。8.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4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解析】选b。分析曲线可知:a时刻之前,在生长素的作用下茎不断伸长,a时刻之后,生长素和乙烯共同作用,茎伸长减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乙烯含量增加,推测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合成;由题图分析可知,乙烯含量增高时会减弱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时刻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大于b时刻。9.右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解析】选b。从题图曲线可以看出,大于c的浓度时,生长素对器官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即高浓度抑制;小于c的浓度时,生长素对器官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即低浓度促进。【易错提醒】生长素促进作用减弱抑制(1)曲线分析:b点之前,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位于bc之间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c点之后,抑制植物的生长。(2)曲线在bc之间时仍为促进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的范围为c点之后的浓度。10.(2017六安模拟)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如图甲所示的“顶端弯钩”。科学家为研究该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5a.“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b.“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c.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d.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解析】选b。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a项正确;图乙的实验结果显示,没有给予黄化幼苗外源生长素处理,无法得出“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的结论,b项错误;茉莉素和乙烯联合处理组的“顶端弯钩”程度小于乙烯单独处理组,说明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c项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d项正确。11.(能力挑战题)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用不能透过生长素的薄玻璃片分割,放在琼脂切块上,实验处理及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含量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a与b对照说明薄玻璃片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b与c对照说明琼脂切块影响生长素的运输c.c与d对照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d.该实验说明了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选c。该实验重点探讨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a与b对照说明有无光照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b与c对照说明琼脂切块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而c与d对照说明单侧光照射能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本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而没有证明生长素的产生部位。12.(能力挑战题)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下图。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4mol/l和16mol/l。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b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16mol/lb.若aa;若待测溶液的浓度为4mol/l时,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后则为2mol/l,则离体的茎段生长量b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由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可推知,当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8mol/l时可能起抑制作用,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dcm。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分)(2017漳州模拟)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6(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_,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作用的_有机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将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3)在实验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4)实验、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解析】(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实验要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故将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3)在实验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4)实验、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答案:(1)植物激素产生调节微量(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生长受抑制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4)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14.(20分)为了研究外施脱落酸(aba)对根伸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表面消毒的拟南芥种子,均匀点播在含不同浓度aba的培养基上,在23温室中萌发,生长4天后,每隔1天取样测定主根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7aba浓度(moll-1)天数45678900.500.861.201.602.002.600.10.490.881.231.672.202.550.30.020.120.250.360.360.600.50.000.010.010.020.030.12(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浓度为0.1moll-1的aba对主根的伸长_。高于0.1moll-1时,aba能_主根的伸长,且这种作用_。(2)研究者同时测量了分生区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图甲所示。据图可以推出,aba能_,且这种作用_。(3)为确定aba对主根生长的作用是否通过已知的aba受体,研究者比较了aba受体基因突变体幼苗和正常幼苗在aba溶液处理下的主根长度,得到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aba_(填“通过”或“不通过”)受体对主根的生长产生影响。(4)对根的生长起调节作用的激素还有_等。【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浓度为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