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辛亥革命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起义(1)经过: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2)影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2.浙皖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3.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4.黄花岗起义(1)准备: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会后,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2)经过: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3)意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知识点2武昌起义5.背景(1)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2)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6.起义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7.经过(1)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2)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8.意义: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革命志士的奋斗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广西起义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摘编自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材料一中“是役”发生于何时?1911年4月。材料二见下图。(2)观察材料二,说说这两幅图片展现了革命党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指出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精神: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知识点2武昌起义3.武汉赋云:“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赋中的“武昌首义”发生于(b)a.1898年b.1911年c.1919年d.1927年4.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b)a.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课后巩固提升1.“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材料在于说明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一系列起义(d)a.爆发的原因b.发动的过程c.胜利的结果d.失败的原因2.右侧漫画反映了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起义军从床下拉出来推到湖北省都督的位置,因此其又被称为“床下都督”。这最能说明(a)a.辛亥革命不彻底,旧官僚混入革命队伍b.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c.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d.武昌起义的队伍是乌合之众3.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最初的反应是不惜诉诸武力干涉;然而几天后,驻汉口英、俄、法、徳、日领事公派代表与湖北军政府交涉,表示“承认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列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认为袁世凯有能力控制局势b.认为清政府难以控制c.赞赏革命党人的强硬态度d.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解析】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起义,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列强的态度也由支持清政府到物色新的代理人,所以其“严守中立”。4.组合列举: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统治前仆后继。(1)1907年夏,在安徽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光复会会员是徐锡麟。(2)1911年10月9日,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的共进会负责人是孙武。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摘编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的“这个障碍”指的是什么?为扫除“这个障碍”,孙中山筹划和领导了哪些起义?障碍:清政府。起义:广西起义、黄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