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考查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体现了的分歧。()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审读材料可知,王夫之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朱熹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因此,这两种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故答案选c项。答案c2.(考查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下列最有可能是他说的是()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d.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解析“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认为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项符合题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3.(考查点: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其时代的合理性都没有科学依据,具有局限性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都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a.b.c.d.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二者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都没有科学依据,具有局限性,说法正确,说法错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说法错误。答案c4.导学号42184006(考查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辨”有诸多不同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前者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有一定的合理性前者描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a.b.c.d.解析“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说法正确,说法错误。“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故选b项。答案b5.(考查点: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解析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意义,故答案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6.(考查点: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一次同朋友去郊外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泰勒斯和王阳明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请简要评析泰勒斯和王阳明的观点。答案(1)泰勒斯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王阳明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2)泰勒斯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由具体物质水构成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他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水,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王阳明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但就人类认识的发展看,这一观点毕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在人类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同时存在的根本对立的两种世界观。下列说法能体现二者根本分歧的是()a.“舍卒保车”与“坐井观天”b.“望梅止渴”与“心灵手巧”c.“因地制宜”与“画饼充饥”d.“掩耳盗铃”与“理在事先”解析“舍卒保车”体现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是唯物辩证法观点;“坐井观天”体现把部分当作整体,是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a项不符合题意。“望梅止渴”与“心灵手巧”都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因地制宜”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观点;“画饼充饥”体现了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c项符合题意。“掩耳盗铃”体现了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理在事先”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2.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五行”之间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种观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具有机械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a.b.c.d.解析“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这是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五行之间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指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说法错误。答案a3.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一观点()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质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a.b.c.d.解析伽森狄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因而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说法正确,说法错误。答案a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若从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a.b.c.d.解析本题要求从所给观点中辨识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选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这种具体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与气即意识与物质,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是客观唯心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故答案选b项。答案b5.下列观点所属哲学流派与漫画中老妪相一致的是()a.存在即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解析漫画反映了老妪的封建迷信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项所属哲学流派与之相同。a、b两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均干肢不符。答案d6.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解析“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把理念即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心灵)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作本原的东西,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故答案选b项。答案b7.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孟子的哲学立场相同的有()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a.b.c.d.解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认为客观事物(仁义礼智)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与孟子的哲学立场相同。把客观精神(道、理)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与孟子哲学立场相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答案c8.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b.c.d.解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符合题意。中两个观点同属唯物主义,中两个观点同属唯物辩证法,与题意不符。答案d二、非选择题9.导学号42184007材料一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材料二西晋时期的思想家傅玄认为:“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材料三春秋时期的哲学家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二者的共同本质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思想?它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答案(1)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傅玄主张以心去统率万物,也就是认为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自建房产共同拥有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古玩零售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 物业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 2025书记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家政服务员(保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基层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正常分娩》测试题附答案
-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8单元《听:夏之夜(片段) 》教学设计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年废多溴联苯污染易发区保护保险合同中
- 【冀教版适用】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风电场安全检查表
- JJF 1049-1995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
- GB/T 19981.1-2014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1部分:清洗和整烫后性能的评价
- GB/T 18347-2001128条码
- GB 5903-2011工业闭式齿轮油
- 刑事侦查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涉河相关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 国开经济学(本)1-14章练习试题及答案
- 斯巴达勇士赛合作方案(精彩策划文案)课件
- 矿井防灭火化学材料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