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练案34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练案34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练案34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练案34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34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2017宁夏平罗中学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解析b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co2排放过量,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平衡,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量排放so2会形成酸雨,b错误。2(2017浙江稽阳联考,2)下列现象不会造成酸雨的是(a)a增加核电站数量b汽车逐渐普及c推广使用天然气d早期大量使用蒸汽机解析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而核电站不会产生酸性气体,不会造成酸雨,故选a。3(山东高考改编)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b产生曲线b与曲线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解析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c项错误。4.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d)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abcd解析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空间,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所以,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5(2016青海西宁调研)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bcd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6上世纪末以来,三江源地区部分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草地大面积退化,该地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国启动了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d)a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与温室效应有关b若不进行保护,该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会急剧减退c人类活动会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群落演替d该地区中草地、湿地的直接价值远远超过了其间接价值解析温室效应会引发气温升高、冰川和雪山融化;草地、森林等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草地退化、植被破坏会导致该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该地区中草地、湿地的间接价值远远超过其直接价值。7(2017广西名校第一次模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b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a错误;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远高于直接利用价值,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正确。8(2017江西鹰潭一中第二次月考)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c)a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c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解析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都可能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降低生物的多样性,a、b错误;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正确;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9(2016安徽师大附中期末)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c)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解析大量开垦草地会造成植被的破坏,引发环境问题,c错误。10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方面又同小熊猫相似,科学家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棕熊、马来熊、眼镜熊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b)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型多样性解析棕熊、马来熊、眼镜熊属不同物种,故其差异反映了物种多样性。11(2017黑龙江大庆中学期末)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b)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解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等,b正确;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12(2017安徽马鞍山二十二中开学考)“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并清除其他树种后,山林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湿地公园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解析物种越单一,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差,a错误;湿地公园需要人为物质和能量的供给,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绝对的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d错误。二、填空题13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水平_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_太阳能和工厂排放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_。(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_氧气_而大量死亡,水体变浑浊,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自我调节_能力。(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_,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_温度或光照_。(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_化石燃料的燃烧_。解析(1)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能。(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导致鱼类因缺少氧气而死亡,水体变浑浊,但村庄附近因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使河流保持清澈见底。(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由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导致无机盐含量下降,而12月无机盐含量较高,光照强度减弱且温度较低,因此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或光照。(4)人类活动加速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温室效应,使高山冰川越来越少。1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1)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_k值(或环境容纳量)_上下波动;群落演替是群落水平稳态实现的一种形式,其起始条件不同,类型不同,但在适宜环境中,总趋势均是_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_;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_间接_价值。(2)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改善其栖息环境以提高其_k值(环境容纳量)_,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此外,保护区风景秀丽,对其合理的开发可陶冶人的情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直接_价值。(3)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和加工的青蒿素能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直接_价值。(4)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_。解析(1)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为”s“型,其特征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种群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k值(或环境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