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北京版.doc_第1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北京版.doc_第2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北京版.doc_第3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北京版.doc_第4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北京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北京版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 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二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三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第二节一 教学目标:(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二)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 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齐读题目。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详细地复述课文() 简要地复述课文()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 再读课文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指名回答。(四)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达()命()肿()肺()访()组()勇()敢()骄()拥()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按拼音填空y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jio ( )阳、()傲、()花、()气、上()、香()z ( )挡、()织、()力、()国、()成(五)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第一节一 教学目标:(一)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二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三 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忆课文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二) 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指导背诵这段话。()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出示投影: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指导背诵这段话()“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体会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指名读句子 自己默读这句话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指名读句子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请同学说一说()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三) 回读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四) 布置作业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2013年4月19日 星期四第二节一教学目标:(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三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自由读课文讨论: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指名回答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扩展练习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指名说(四)小练笔请你写一件给你感触最深的事情,要求内容要有详有略。学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给予充分鼓励。(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你的小练笔读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江南春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 、介绍背景,导入 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l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