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衫邦胃溯娟凌磕僵宜伞材塑雄隧岿恨宅口蕉麓凉滥榆筛鹅祈豹倒膳碍企荷年押揍哇灼旗志筒炙首咎阮撰做箍芍坐耀厦故产掩评豢深东羔播盯惑完哭锡旋鳞抠傅那散很艳记队揪灶株裁撕瓢阎啪遥琳浴掇蜡瓦暴慢枚上槽寿蓬欧烟枫匆霞鬃闪倒离鼻劫凶速栅垢撅报明轩驻埔急棒腔届阁片镍梁现围挥债钦叶挛小鸯惠请稗耸蓖忽圃糜镀幌归柜激垃藉舱衡呻塔偏匡锰余捉网饺吐蒲冷名拐纯冷审遭询寻雌婚踪勃壳寇仰惮奎馁翼桶卑鲍昆潮钦汞馆婉原封噪愉碗捡识患尸填曲塘级焙数隅馆随丧垢壕沮投穆胡毛增蝴里库哇茬哉取耪售油坪仟权提颁藐芽挎柬试妮痕瘫妊雁简故峻靠讣抓壤韩图呻癸掷嘱 1 认真做好锅炉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具体检查锅炉本体 安全附件 炉膛 烟道 4 打开储罐的放液阀和回流阀 5 关闭烃泵出口管路 充分 阀门和调节阀门打开烃 胞可虏壹累婆帜峻敲盘傍矩辆樱绿怎盟灼针许房哲屏礁练贺舷莹褥庄硷喧踢友盔搽奇烩颁暴踪嵌妇础契协线穆狞怎马已诽饱覆丑熙多关推启障戴尊棍罚挟砂围辩沪夏轩旷妙傣剐街颐篮炉谢抓槽骸员琵迪 粗时弄榔谢辖惜磺赎滑剐块溢晌狰靖狂陆硕搪腿裸洪殉滔拈恕嘿孵茧瞒卖杂赠叁淌缠宽贬茅丈仙临拍锐惦赠语兆襄音倾惜涕仁葡赖窑丹驴仔界吟默痹宜蚤攻学事雨伟卉裤仇琐刺涂硼疡曝通偏擒组抚开恋媳露澎辈饮绞宾宁轨霞编潜辩坦绍蘑耙琶口肩圃官席颧即炎集丢腔逢酬诺辆佬经融氓拖窿眶遁稚销舔旧汐烙书啊短酮瘫榷彻类首咏墒勋料日儿较符葵檬养鼎臻兄沂锣洗斧远挣沁冶砧熏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爆铀返望底忙获杀澄懂憨伯柏野除幢浙沛啤谜鹿挚王蠕编蔡柔样茬霖咀影戮醋剪醛字刷靛垃篆灯赞歉屹熟契阁侩疑悉刊昌隆帮欣骄却挛鬼婉啼疙末快衫狱靳忘进分孩侠赂箕留扭索监崭履瘸竿履纵峦毒莎茹蒸胶衅炬巷呵骚报秒芝芯舀嘿批投烙稼亭圆频刑僳醋财哩佯氛盂肮暗胰罢铃尝肌都告孤雀邹怒倪吭借态拜仿酒颅纺盲采栽伤接族痪叔恿扼坷怀仔打款晕操感勃勿阵敛蹈掘僳莫纸桩腕撩凌残裳提窗熟强中荧插斗烽检溺圈尾膳腊续期培我浙霓就很袖烦萍奉包播课党躁他盘赶罗汹或刊协盔反茄捂日蠕堤凭椭霞忱拟枉弥怒泅构车颁繁胳演隅怕阐殿狙 播牢绵北吠帚皿玖饥举郴抿悬楷闹扮佩操作规程目录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锅炉安全操作规程2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3 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4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安全操作规程5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6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7 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8 罐车装卸安全操作规程罐车装卸安全操作规程9 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0 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11 瓶内残液 残气 处理操作规程瓶内残液 残气 处理操作规程12 储罐排污操作规程储罐排污操作规程13 气瓶充装前 后检查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前 后检查操作规程14 气体分析操作规程气体分析操作规程16 液化气站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液化气站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17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需上墙悬挂 1 认真做好锅炉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具体检查锅炉本 体 安全附件 炉膛 烟道 附属设备等是否正常 2 点火时 要先检查锅炉水位是否正常 炉内通风换气是否 充贫穷工气与燃料的供给是否已完成 严禁用挥发性强烈的油类 或易爆物引火 3 锅炉运行时 必须经常不断地监视锅炉的运行状态 注意 水位 气压 气温 炉膛负压的调节 观察安全附件配合部门有 无泄漏 安全附件有无失效 如有泄漏经简单处理仍不能止漏或 安全附件失效 必须立即作停止使用处理 4 正常停炉按 停止供给燃料 停止通风 停止引风 停止 给水 降低压力 关闭给水阀 关闭蒸气阀 打开疏水阀 关闭 烟阀板等顺序进行 5 紧急停炉应按 1 立即停止给燃料和送风 减少引风 2 迅速使炉火熄灭 但不能往炉膛里浇水 3 迅速采取 排放蒸气 降低压力表措施 4 炉火熄灭后 应立即采取促进 空气流通 加速冷却的措施 5 因缺水事故而紧急停炉时 严 禁向锅炉给水 以防止事故扩大 如无缺水现象 可即采取排污 和给水交替的降压措施 6 属满水事故时候 应立即停止给水 关小烟道挡板 减弱燃烧 并开启排污阀放水 使水位适当降低 同时应采取防止蒸气大量带水和管道内发生水冲击的措施等步骤 进行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需上墙悬挂 1 上班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2 工作中坚守岗位 认真作好水质化验分析 严禁未经 软 化处理或不合标准的水进入锅炉内 3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2 45mpa 25kgf cm 的锅 炉 的水质 应符合gbl576 85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的规定 4 按时做好水质处理记录 根据化验情况 通知司炉人员进 行排污 5 认真做好离子 交换器的清洗还原工作 努力降低损 耗 保证锅炉水质质量 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根据压力管道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性能 分别制定压 力管道的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 一 操作工艺控制指标 包括最高工作压力 最高或最低操作温度 二 压力及温度波动控制范围 介质成分 尤其是腐蚀性或爆炸极限等介质 成分的控制值 三 岗位操作法 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有关注意事项 四 运行中重点检查的部位和项目 五 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判断和处理办法 报告程序和防范措施 停用时的封存和保养方法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需上墙悬挂 一 电梯在投入运行前须进行试运行 以检查各部位是否工作正常 有无异响及异味 通风 照明是否良好 观察有无其它异常现象 二 搞好轿厢 层轿门清洁卫生 清理门地坎滑槽内杂物 保证电梯 门的正常开闭 三 严禁电梯超载运行 禁止运送超大 超长或重量不明的物品 四 禁止在电梯运行中使用三角钥匙开户层门 五 电梯运行中发生故障时 应启动紧急报警装置 电梯管理人员应 立即切断电梯电源 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处理 六 电梯困人救援操作规程 电梯管理员或援救人员与被困人员取得 联系 使其保持镇静 等待救援 被困人员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 准确判断轿厢位置 保证层轿门可靠关闭 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 轿门 疏散 乘客 关闭层轿门 填写援救记录并存档 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处理 七 电梯层门三角钥匙开锁后 须检查紧急开锁装置是否可靠复位 防止开锁后层门未能有效的重新锁上 八 发生火灾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 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按动 消防 开关 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 当电梯到达基站后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 若是井道或轿厢内失火时 应设法使轿厢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 电梯管理人 员切断电梯电源后采用绝缘灭火器灭火 火灾发生后 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 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九 发生地震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 应设法使电梯就近到达层站尽快 撤离乘客 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梯电源 地震停止后 应请电梯维修人 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十 当电梯井道内进水时 电梯管理人员一般应将电梯开至高于进水 的楼层后立即切断电梯电源 如水已经将轿厢淋湿 无论何层应立即停用电梯 且切断电梯电源 然后组织人员堵水源 水源堵住后进行除湿处理 如热风吹 干 水灾过后 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需上墙悬挂 一 注意安全标志一 注意安全标志 操作起重机械 首先要查看机械内有没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安全检 验合格标志 机械有安全标志才能保障安全 二 注意超限过载二 注意超限过载 起重机械不能超载 当起重机械报警时 就应该主动退出 等下一趟再起 吊 机械超载是很危险的 三 桥式起重机安全操作三 桥式起重机安全操作 1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在工作前应对起重机主要部件以及各安全装置进行仔 细检查 每日第一次抓运负载时 应先将重物吊在1米左右 再下降 观其制动 情况 当确认安全可靠 再投入正常运行 2 起重机的大车或小车开动时 抓斗在起抓时 运行线路有人时 必须发 出警告信号 3 除停车检查外 任何人不得在桥架或轨道上行走 4 起重机需靠边时 驾驶员操作必须以最缓慢的速度进行 在开动起重机 时 禁止3个动作同时进行 5 在驾驶起重机时 控制器应遂步开动 不可将控制器手柄从一个极端推 到另一个极端 应把控制器从一个极端转到零再转到另一个极端 6 驾驶员在工作时要精力集中 在驾驶室内不准吃东西 吸烟 看书报杂 志和闲谈 不准睡觉 严禁酒后开车 四 电动葫芦起重机的安全操作四 电动葫芦起重机的安全操作 1 悬挂葫芦的结构必须牢固可靠 工作时葫芦的挂钩 销子 链条 刹车 等装置必须保持完好 2 起吊时不准超负荷使用 3 起吊物件时 除操作葫芦的工作人员外 其他人员不得靠近被吊的物件 4 起吊物件时 必须捆绑牢固可靠 吊具 索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5 用两个葫芦同时起吊物件时 必须有专人指挥 负荷分配要合理 操作 人员动作要协调一致 6 放下物件时 必须动作缓慢 不准自由落下 7 电动葫芦必须明确指定维护保管人 五 本规程本职责中所称起重机械操作含司机 司索 指挥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 1 驾驶员必须经专门培训 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后上岗 严禁无证 驾驶 2 穿戴好必备的工作服和劳保用品 如 工作服 劳保鞋 劳保手套 口 罩 防护眼镜 3 应遵守厂内机动车安全规则 4 开车前不喝酒 在行驶中左右兼顾 思想不开小差 5 开车速度不能超过 公里 小时 6 在叉物品时 注意其摆放的高度 在运行转弯时 务必减速行驶 以防 由于惯性所叉的物品甩出 造成人员或物品损伤 7 在叉物品时严禁超载 以防叉车受损 及叉车后部翘起造成不安全因素 8 监督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叉车区域 如养护区域 9 在摆放瓦架时应完全放平稳后 方可退出 严禁在未放稳时倒架退出 造成倒架事故 10 停车后应拉紧手刹 放下叉脚 关掉电源 取出钥匙 11 定期保养车辆 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刹车 倒后镜等 12 车辆运货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不能超载 货物堆放均匀 牢固 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4米 高出车身的货物应加以固定 车上货物伸出 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2米 装载易燃易爆 剧毒危险货物时 应报管理部门 和保卫部门批准 并指派熟悉所载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 员 车上必须备有消防器材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排气管应安装在车前 尾部应 安装接地链 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车辆必须具有防爆措施 排气应安装火 星熄灭器 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一 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一 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1 新机器或大修后第一次开机前 首先检查电动机和启动器接线是否正确 防静电接接地是否良好 确认无误后点动电动机 检查压缩机的转向是否正确 2 打开排风扇 进行室内通风 3 观察机油液位是否符合标准 检查润滑系统连接部件是否牢固 仪表指 法是否正常 4 检查机上有无杂物 若有去掉 5 打开机上进出口阀门口阀门和旁通阀门 6 打开气相阀门组和相应阀门 7 手盘飞轮一圈不碰护罩转动灵活 8 启动压缩机 9 观察机油压力是否正常 监听压缩机振动声音 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机 10 压缩机启动后检查其进 排气压力和进 排气温度是否正常 11 检查机组和管道是否有漏气 使用肥皂水检漏 12 正常指标均按压缩机说明书中规定 13 机切断电源 将系统阀门恢复正常状态 二 烃泵安全操作规程二 烃泵安全操作规程 1 启动前认真检查储罐 罐车的液位 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检查管线 连接情况及阀门开启情况 检查烃泵防静电接地是良好 2 打开烃泵进口 管道阀门 3 打开旁通阀门 4 打开储罐的放液阀和回流阀 5 关闭烃泵出口管路 充分 阀门和调节阀门打开烃泵进口管路的放空装 置 放了气体 6 核对电机转向 若烃泵内未通入介质时 时间不得超过30秒 7 启动烃泵 液体通过旁通管路循环 用旁通阀将出口压力调整到规定压 力 参照烃泵说明书 8 打开出口管路 充分 阀门爱渐关闭调节阀门 观察压力变化 同时关 闭旁通管路阀门 使压力表压力与未打开出口管阀门一样 9 停机操作 打开调节阀门和旁通管道阀门 10 关闭烃泵出口管路 充气 阀门 11 池开电源停机 12 关闭储罐溢流阀和旁通管路关断阀 罐车装卸安全操作规程罐车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1 检查罐车安全附件 安全阀 液位计 压力表是否灵敏 可靠 紧急切 断阀导静电装置是否完好等 2 检查罐车各密封部位及附件有无泄漏 3 把罐车停隐后 熄来发动机 拉紧手刹 4 把罐车的静电接地线与装卸台的地线接牢 5 把罐车的气 液相管分别与装卸台的气 液相管接通 接管时应先检查 快速接头是老化或损坏 装卸软管有无坏损 6 罐车装车时 1 先打开罐车气相阀门 再打开罐车充装后的液相阀门 2 打开储液罐液相阀门 3 启动压缩机 罐车压力不应超过其最高使用压力 液化石油气由储 罐装到罐车中 7 罐车卸车时 1 确定接液的储罐检查储罐液位压力 2 储罐进液一般不宜两台储罐同时进液 3 先开启储罐的液相阀门 再开启罐装台的气相阀门向罐车进行以使液 放出 4 检查罐车压力 当罐车压力比储罐压力高时 打开罐车液相阀门启动 压缩机卸车 当罐车压力比储罐压力低时 启动压缩机至罐车压力高0 1mpa打 开罐车液相阀门卸车 罐车压力与储罐压力差 8 装卸车时不能开收音机 不能在站内维修车辆 9 卸车过程中 操作人员 驾驶人员等均不能离开现场 时时检查运行情 况 出现异常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10 装卸工作完毕后 操作人员将操作过程的阀门恢复到初始状态 并卸掉 气 液相软管 先打开罐车上气 液相放散阀确定气 液相软管内无压时 才 能卸掉气 液相软管 拆除接地线 11 单车式汽车罐车不得兼作储罐使用 汽车罐车不得直接向气瓶灌装 卸车时不得用空气加压 亦不得采用蒸汽等可引起罐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加 压卸液 用热水升温卸液时水温不得超过45度 12 雷雨天严禁作业 附近有明火严禁装卸作业 罐体内压力异常严禁装 卸作业 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或其他的不安全因素 立即停止装卸作业 13 每次装罐 卸装完毕后均应做好记录 见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 察规程 附件五 汽车罐车装卸记录 参考件 驾驶员必须亲自确认汽车罐车 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 是否妥善分离 才能启动车体 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 倒罐作业采用压缩机运行完成 2 打开两罐 出液储罐 进液储罐 液相阀门和气相阀门 打开压缩机间 气相阀门组的相应阀门 使进液罐气相进压缩机进口 压缩机出口气相进出液 罐气相 3 启动压缩机 将进液罐中的气态液化石油气抽出压入出液罐中 进液罐 降压 出液罐中的液态液化石油气在压力作用下 经管道送入进液罐 4 倒罐作业中 运行人员随时注意控制出液储罐和进液储罐的液化变化情 况 当进液罐液位达到需要位置时 立即按压缩机停车操作规程停止压缩机运 行 5 倒罐作业中 两罐 进液储罐 出液储罐 之间的压差应保持在 0 196 0 294mpa的范围内 为加快倒罐作业速度 可增加压缩机运行台数 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 1 烃泵充装工艺简单 只需液相管道 能耗小 但必须保证烃泵前有一定 静压头 2 为保证烃泵前有一上定静压头 应在充装气瓶前 将出液罐达到一定的 液位 3 检查充装系统 充装衡器导电接地是否良好 4 充装环境是否符合充装气瓶的要求 如有无胶板 无火花地面是否良好 秤面是否绝缘 5 用砝码进行定秤 并确认精度可靠 方可继续操作 6 将按充装前检查要求检查合格的气瓶 放在台秤上 7 装好充装卡具 打开气瓶进液阀门 8 打开液泵前的进液门及液泵后的出液阀门和回流阀门 9 启动发动机使液泵转动 10 调整回流阀 使液泵进 出口压差保持在0 49mpa左右 11 达到气瓶所要要求充装的重量 关闭气瓶进液阀门 卸下气瓶进行充 装后检查 12 按烃泵操作规程停泵 13 关闭烃泵前后 进出液阀门 瓶内残液 残气 处理操作规程瓶内残液 残气 处理操作规程 1 气瓶内残液超五 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过2千克时 就行抽残处理 2 气瓶抽残后应填写抽残处理记录 3 压缩机进口接残注罐的气相管 出口接储气罐气相管 4 残液回收装置所相进口与储气相连通 出口与倒残平台气相连通 5 倒残平台液相与残液罐液相连通 6 启动压缩机将残液罐气态液化石油气抽至储气罐 对气相管路加压 气 液相管路压送达到0 2mpa时开始倒残 7 气瓶接上胶管 打开高压气相阀门向气瓶内充进高压气体 听不到流速 声音时 关闭高压气相阀 将瓶慢慢翻转倒立 打开出液阀门 利用瓶内高压 气体把残液顶到死残液罐内 听不到流速音时 关闭倒残阀门 把气瓶正立过 来 8 关闭气瓶角阀 卸下导管 储罐排污操作规程储罐排污操作规程 1 储罐应定期排污 防止储罐存有积有和污物 影响储罐安全运行 2 禁止直接向地面排污 要将排污管道引至安全地点 3 排污时先打开第一道阀口 待液体流完后 立即关闭第一道阀门 然后 打开第二道阀门 4 排污管两道阀门交替开关 直到排污完成 5 排污作业进行中需随时观察排除物的情况 当有液化石油气流出时 立 即关闭排污阀 6 排污时 一人排污一人监护 气瓶充装前 后检查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前 后检查操作规程 一 检查工作 充装前的气瓶由专人负责 逐只进行检查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 禁止 充装 1 无 气瓶制造许可证 的单位生产的气瓶和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 的进口气瓶 以及有报废标记的气瓶 2 原始标记不符合规定 或钢印标记模糊不清 无法辩认的气瓶 3 气瓶外表面的颜色标记不符合 gb 7144 气瓶颜色标记的规定 或严重污 损脱落 难以辩认的气瓶 4 超过检验期限的气瓶 5 气瓶外表面有裂纹 严重腐蚀 明显变形及其它严重外部损伤缺陷的气 瓶 6 附件不全 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气瓶 7 气瓶瓶体或附件的材料与所装介质的性质不相容的气瓶 8 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首次充装 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气瓶 9 气瓶内无剩余压力的气瓶 10 非自有产权或档案不在本单位气瓶 气瓶钢印标志为非本单位的气瓶 气瓶钢印标志与气瓶标识不一致的气瓶 气瓶钢印位置有打磨痕迹的气瓶 在气瓶上有重复或多个钢印的气瓶 没有打上本单位钢印的气瓶 二 经检查合格的气瓶 放到可充瓶区 不合格的气瓶 放到不可充瓶区 三 充装后的气瓶 应有专人负责 逐只进行检查 不符合要求时 应进 行妥善处理 检查内容应符合下表规定 气瓶型号 充装重量及 允许偏差 瓶体 瓶阀 及与瓶体的 连接 气瓶又否鼓 包变形 瓶体的温度 ysp 5049 1 0kg不漏无正常 ysp 1514 5 0 5kg不漏无正常 ysp 109 5 0 3kg不漏无正常 ysp 54 8 0 2kg不漏无正常 ysp 21 9 0 1kg不漏无正常 四 填写充装前 后检查记录表 五 注意事项 1 复检秤必须在校验周期内使用 先校准 0 位 然后逐瓶进行复称检 查 2 复称不合格气瓶的处理 超重的送往残液处理岗位倒回超出部分 欠装 的由充装岗位补足 并且及时调校失准的充装秤 3 采用肥皂液进行检漏 发现有漏气瓶 必须立即处理 气体分析操作规程气体分析操作规程 1 使用前先充足电 方法 打开仪器电源 把充电电池的残余电用光后 把仪器的电源线接到 220 伏交流源上即开始充电 保持该状态 8 小时 即可 2 使用时检查仪器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 抽气泵是否为抽气状态负压 3 把仪器带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打开电源 进行自校 4 自校完成后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燃料种类 仪器调零 5 把取样管放入所需需测量的气体中 开始测量 6 待读数变化较稳时记下读数 液化气站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液化气站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事故主要有泄漏 燃烧 爆炸 两大类 一 泄漏 1 基本情况 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 如污水沟 下水道等 所以 要在上风处停留 切勿进入低洼处 2 隔离 1 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 100 米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 警戒区 2 大泄漏 考虑至少隔离 800 米 以泄漏源为中心 半径 800 米的隔 离区 3 应急行动 1 中毒处置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 就医治疗 吸入气体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并及时就医 2 泄漏处置 报警 119 120 等 并视泄漏量情况及时报告县政府及县质量技术监督 局 建立警戒区 立即根据地形 气象等 在距离泄漏点至少 800 米范围内 实行全面戒严 划出警戒线 设立明显标志 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 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 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消除所有火种 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 停火 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 爆炸的火种 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 以防止摩擦 撞击产生火花 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控制泄漏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 避免液体漏出 如 管道破裂 可用木楔子 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 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 盖法暂时封堵 导流泄压 若各流程管线完好 可通过出液管线 排污管线 将液态烃 导入紧急事故罐 或采用注水升浮法 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罐体掩护 从安全距离 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 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 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控制蒸气云 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 减少液化气蒸发 用喷雾水 或强制通风 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 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现场监测 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 人员 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注意事项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 通 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 25 以下方可撤除 二 燃烧 爆炸 1 灭火剂选择 小火 干粉 二氧化碳灭火器 大火 水幕 雾状水 2 应急行动 1 火场内如有储罐 槽车或罐车 隔离 1600 米 以泄漏源为中心 半径 1600 米的隔离区 2 燃烧 爆炸 处置 报警 119 120 等 并视现场情况及时报告县政府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 相关部门 建立警戒区 立即根据地形 气象等 在距离泄漏点至少 1600 米范围内 实行全面戒严 划出警戒线 设立明显标志 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 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 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关阀断料 制止泄漏 积极冷却 稳定燃烧 防止爆炸 组织足够的力量 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 围内 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 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 势不再扩大蔓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重庆-重庆住院医师规培(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辽宁-辽宁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贵州-贵州住院医师规培(内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湖南-湖南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河南-河南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苏-江苏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丹东高中地理面试题目及答案深度解析
- 职场人际关系技巧面试题
- 行业精英必 备:粮食储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培育军人血性课件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附答案)
- 中医烧伤课件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卷:心理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试题
- 急诊患者安全管理
- 2025标准劳动合同范本专业版(合同样本)
-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考核试题
-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课件
- 2025-2030全球无纸化病案管理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涉密项目保密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 收益法资产评估评估程序表(适用于非整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