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下册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级语文下册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级语文下册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七级语文下册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七级语文下册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名校讲堂1主题解说本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尤其突出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并为之而战的伟大人格。2重点突破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提示: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3结构图解4学法点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句子”主要包括文章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的句子、蕴含深层意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具有哲理启示的句子等。这类语句除了基本含义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典型例题】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的含义。【参考答案】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技法点睛】方法有:(1)联系具体的语境,上下文中找含义;(2)找出句中关键词,分析词义知句意;(3)抓住句中修辞,分析效果知含义;(4)通览全文明中心,句子含义整体悟。答题格式:句子本义深层义01积累运用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j()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m()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d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c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1)画线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_(2)画线句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5请你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_(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_(3)“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_(4)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_6.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a无排比引用对比b反复 比喻对比引用c无 比喻对比对比d反复 排比引用引用7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3)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4)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现出反帝爱国的激情。()8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你也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闻先生。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你对闻一多的评价:_02课内精读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9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_10“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_11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_12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_13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_03中考链接(宜昌中考)君子的争与不争蒋骁飞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14“相反,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成为好事者的说辞。”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第_段和第_段之间。15通读全文,找出最能具体体现梁启超和陈寅恪“争”与“不争”的语句,完成下边的读书卡片。“争”的表现陈寅恪a._梁启超: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不争”的表现陈寅恪: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b._16“争”与“不争”是矛盾的,为什么“争”是君子,“不争”也是君子?请你概括出“争”与“不争”各自蕴含的君子风范。_17文章虽然短小,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指出文中第段画线句刻画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不同方法。_04写作创新18“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富有个性的肖像描写不仅能体现闻一多先生面对黑暗却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更能体现“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请你也描写一个人的肖像,展现其独特的个性,200字左右。_参考答案1籍qio弥qi2.d(解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指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用在这里与题干语境不符。)3.c(解析:a中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b中冒号应为逗号;d顿号应为逗号。)4.(1)“奇”改为“其”。(2)删去“的原因”。5.(1)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2)吹嘘,自诩。(3)吹嘘,自诩。(4)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对派的揭露和斥责。6.b7.(1)(2)(解析:本文的体裁不是人物传记,是一篇很精粹的散文。)(3)(4)8.示例:为研究,发零乱,废寝食,终得骄人成就;反独裁,为国民,捐身躯,留名千秋青史。9.总领下文,说明下文介绍的内容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10.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11.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12.这里是细节描写,描写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之情。13.含义: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优秀的诗人,又是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同时也突出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伟大品格。作用: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14.15.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或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