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第十五天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x_第1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第十五天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x_第2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第十五天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x_第3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第十五天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x_第4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第十五天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天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议用时:45分钟)知识梳理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成就1. 政策:_和平外交。2. 成就:(1)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_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_。(2)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_。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3) 1954年在_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_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4) 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_,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_”的方针。二、 70年代重大突破1. _年10月,联合国第_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_的一切合法席位。标志美国_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_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_签订了_,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年,中美两国_,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3. 1972年秋,日本首相_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日本早于美国正式同中国建交。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1.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2.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2001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_。基础演练一、 单项选择题:每道题目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目要求。1.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互不干涉内政2. (2018苏州高一检测)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道:“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该论述基调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求同存异” D.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3. (2018淮安中学高一检测)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C. 提出“求同存异” D.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 (2018南师附中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 (2019海安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A.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6. (2019泰州高一检测)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再次阐述了()A. 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C. 一边倒的政策 D.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7. (2018无锡高一检测二)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都是发展中国家参加,发展中国家要团结自强,要强调主宰自己的命运和主导发展议程。目前,亚非国家这种团结合作的愿望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增加”。该会议的重要成果是()A. 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B. 形成“万隆精神”C. 中国政府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 (2018淮安高一检测)1970年6月4日,美国众议院第一次从其援外拨款法案中取消了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定。这一事件表明()A. 中国的外交僵局就此打破 B. 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C. 美国试图缓和与中国关系 D. 中美关系从此实现正常化9. (2018南通高一检测)右图是某高二学生在图书馆看到的一本书的封面照。结合封面照推断,书名最有可能是()A. 中美关系史 B. 战后中日关系史C.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 D.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0. (2019盐城中学高一月考)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11. (2019无锡天一中学高一检测)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包含美方这一声明内容的文件首先发表在()A. 北京 B. 上海 C. 香港 D. 纽约12. (2019镇江实验中学高一检测)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 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 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 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 承认封锁中国政策的错误13. (2018南京高一检测)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至2019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A. 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二、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14.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15.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6.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7. 新时期,为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8. 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以大国倡导、经济先行、互利合作为特征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三、 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摘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材料四日本在7月初正式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安倍又开始了另一个重大行动,就是展开争取让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动。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日本将与有着相同目标的印度、巴西、德国加强合作。安倍将于近日访问巴西,他准备在与罗塞夫总统会谈中确认“希望一起实现入常,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安倍还将在9月1日举行的日印首脑会谈上展示团结一致,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而倾注全力。摘选自高望日本“入常”搞错了方向请回答:(1) 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 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4) 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争取“入常”的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变化对当前我国开展外交活动有何启示。素养提升20. (2019徐州高一检测核心素养:时空观念)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A. 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B. 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C. 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 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第十五天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梳理一、 1. 独立自主2. (1) 17 苏联(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成熟 基本准则(3) 日内瓦 世界五大国之一(4)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二、 1. 1971 26 联合国 孤立中国2. 1972 上海 中美联合公报 1979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 田中角荣三、 2. 上海合作组织基础演练1.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 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故A项错误;“另起炉灶”主要指针对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条约予以不承认,故B项错误;不结盟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外交的原则 ,故C项错误;“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指的是互不干涉内政,故D项正确。2. 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材料并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因此应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故B项正确;C项是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故排除,故选B。3. D【解析】从材料“1953年底”“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A项是1954年,排除;“一边倒”强调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与信息“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不符,故B项排除;C项是1955年提出的,排除。4. 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根据材料中“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说明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结合所学可知是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A项主要是亚非国家,C项主要讨论的印度支那问题,故C项错误;D项是中国“一边倒”的体现,故排除,故选B。5. B【解析】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从材料中的“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等信息,可知这是日内瓦会议,故B项正确。6. D【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万隆十项原则,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7. 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根据材料中“发展中国家”“亚非国家”等信息可以判断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因此重要成果是“万隆精神”,故B项正确;A项是1953年与法国等召开,C项是1971年26届联大,D项是1953年提出的,故选B。8. 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成就。材料中反映的是美国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所以对外实行战略收缩,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故C项正确;A、B两项夸大了材料中美国对中国态度的作用,故排除,D项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D项错误。9. 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根据材料时间“1971”可知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片反映的是当时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开怀大笑,故C项正确;中美、中日关系是1972年缓和,改革开放是1978年,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10. C【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之间基本处于隔绝和敌对状态,没有出现“新的开始”,故排除A、B项;根据“尼克松总统来华前”、“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新的突破,故选C项;20世纪80年代,中美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故排除D项。11. 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包含美方这一声明内容的文件有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首先发表是在上海的中美联合公报,选择B项符合题意。12. A【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发表声明的主要目的是其国家利益所致。当时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又处于劣势,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符合美国的利益。B、D两项明显错误;C项中国统一不是美国所关心的问题。13. C【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体现了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C项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