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发光检测项目临床应用 新项目推广交流 化学发光检测项目临床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简介 化学发光各项目临床应用 1 2 主要内容 放射免疫诊断技术 RIA 酶联免疫诊断技术 ELISA 化学发光免疫诊断技术 CLIA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00年2020年时间 我国临床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基本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 化学发光技术概况 不同检测方法优劣对比 化学发光技术概况 常用化学发光项目 化学发光技术概况 肿瘤标志物检测系列 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50糖蛋白抗原50CA125糖蛋白抗原125CA153糖蛋白抗原153CA199糖蛋白抗原199PSA和F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SF Ferr 血清铁蛋白 2 MG 2微球蛋白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肿瘤的早期检测肿瘤复发的早期检测疗效监测预后应用 肿瘤标志物 TumorMarker 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 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 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 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 细胞分化与功能 以帮助肿瘤的诊断 分类 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检测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早期检测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检测血清AFP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排除妊娠 活动性肝病 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的情况下 定量测定血清值 诊断标准 AFP 400ng ml持续4周 或是 200ng ml持续8周 可诊断原发性肝癌 另外 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和恶性畸胎瘤的诊断 孕妇血清可见升高 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 12 15周达到高峰 胎儿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后体内AFP水平接近成人 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检出AFP一般仅为50 200ng ml 少数病人可暂时升高到400ng ml以上 应用 注意 甲胎蛋白 AFP 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 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 如胃肠道 呼吸道 泌尿道等 肺癌 乳腺癌 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 其中约70 为转移性癌 一般来说 手术切除后6周 CEA水平恢复正常 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 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增高 或其数值超过正常值5 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 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 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 检查项目 病情监测 癌胚抗原 CEA CA 50主要用于各种肿瘤的辅助诊断 进展监测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广谱肿瘤标志物 许多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 如胃肠道上皮肿瘤 肝癌 肺癌 胰腺癌 胆囊癌 子宫癌 卵巢癌 肾癌 乳腺癌等都可使CA 50升高 特别是胰腺癌患者升高最为明显 溃疡性结肠炎 肝硬化 良性阻塞性黄疸 肝良性病 黑色素瘤 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 50升高现象 因此不能仅从CA 50的检测结果进行肿瘤诊断 而应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 病史以及其他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 应用 注意 癌抗原50 CA50 CA125是迄今残余性上皮型卵巢癌的最灵敏标记 因此可进行卵巢癌筛查 观察疗效 判断有无复发 CA125不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输卵管腺癌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胰腺癌 肠癌 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会升高 非癌症阳性结果 妊娠 月经期 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情况 在妊娠头3个月和月经期CA125阳性率偏高 应用 注意 癌抗原125 CA125 用于乳腺癌筛查及术后观察 用CA153作乳腺癌复发的早期诊断要比用CEA 癌胚抗原 更为灵敏 CA125与CA153的联合检测在卵巢癌复发的早期具有重要意义 其它恶性肿瘤也可使CA153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如卵巢癌 结肠癌 胰腺癌 肺癌 胃癌 肝癌 应用 注意 癌抗原153 CA153 主要用于胃肠癌 消化道癌症 的监测和筛选 胰腺癌 胆囊癌 结直肠癌CA199明显上升 胃癌 肝癌也有升高 急性胰腺炎 胆囊炎 肝硬化 肝炎等疾病也会造成CA199上升 应注意区别对待 应用 注意 癌抗原199 CA199 血清PSA的测定被目前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 PSA是组织特异性抗原 而非癌特异性抗原 PSA对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为50 80 注意 前列腺创伤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前列腺炎 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时 可见血清PSA可增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血清中游离PSA的比例显著增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与f PSA 35 30 25 20 15 10 5 0 良性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增加 F PSA PSA 结果解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与f PSA 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后 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HCG 在第一周约为50mIU ml 在其后六周每1 5 3天增加一倍 至第10周左右为峰 其后下降 从第10到第16周逐步降为峰值的1 5 一直维持到分娩 孕期血清HCG浓度的变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临床意义 血清铁蛋白是血液内结合状态的铁 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 在临床上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1 病理性降低 缺铁性贫血 营养不良 2 病理性升高 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 特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血色病 多次输血的病人 血清铁蛋白 SF Ferr 异常结果分析 2 微球蛋白 2 MG 2 微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 正常情况下几乎全部由肾小管重吸收 尿液中含量很低 1 血含量升高而尿含量正常 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常见于急 慢性肾炎 肾功能衰竭等 2 血含量正常而尿含量升高 主要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明显受损 见于先天性近曲小管功能缺陷 范科尼综合征 慢性镉中毒 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3 血 尿含量均升高 主要由于体内某些部位产生过多或肾小球和肾小管都受到损伤 常见于恶性肿瘤 如原发性肝癌 肺癌 骨髓瘤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溶血性贫血 慢性肝炎 糖尿病等 老年人也可见血 尿 2微球蛋白升高 灵敏度100 特异性100 器官特异性100 与预后有关 监测肿瘤的复发 与肿瘤的大小或分期有关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的特点 肿瘤标志物检测系列 目前所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均未完全达到上述要求 但如正确合理使用 仍有很大临床价值 关键是要正确评价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生殖激素检测系列 垂体激素 由垂体分泌 LH促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PRL催乳素甾体激素 由性腺分泌 E2雌二醇P孕酮T睾酮另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丘脑 垂体前叶 腺垂体 FSH LH PRL 孕酮 雄激素 雌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性腺 卵巢 乳腺 睾丸等 边缘脑 大脑皮层中枢 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下丘脑 垂体 性腺机能轴 各种激素浓度变化女性月经周期中 生殖激素检测系列 青春期延迟及性幼稚症的诊断和判别 女性闭经和不孕症 有助于查找病因 女性多毛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 男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 男性性功能减退和不育症 有助于查找病因 青春期前儿童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的判断 更年期综合征和卵巢功能衰竭的判断 生殖激素检测系列 真性性早熟者 FSH LH E2 P或T均会异常增高 仅有性腺激素 E2 P或T 的异常升高 但FSH LH基本正常 假性性早熟者 性早熟的鉴别 生殖激素的检测意义 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 由性腺 卵巢 本身造成的性腺功能低下 LH FSH会升高 E2 P会下降 生殖激素的检测意义 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 FSH LH T均低 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 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原因 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缺乏导致的性腺功能低下 LH FSH P E2较低 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 T低 FSH LH高 女性 男性 性腺功能低下 若FSH LH T都正常 则说明睾丸功能正常 PRL的异常增高也是性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女性闭经和不孕症 FSH LH均正常 E2 P含量低者 则病因在性腺 卵巢功能衰竭和更年期 FSH LH同时低或仅LH异常低 则病因在下丘脑或垂体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生理性的衰竭 激素水平表现为LH FSH升高 P E2降低 年轻女性出现上述的激素变化 则可诊断为卵巢早衰 生殖激素的检测意义 测定FSH LH E2 P等可鉴别病变部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组以月经失调 无排卵性不孕 多毛 肥胖伴双侧卵巢增大 多囊性病变等为特征的症候 本病患者一般情况下LH持续升高 FSH正常或偏低 LH FSH比值增加 T大量分泌 含量增高 生理性 妊娠 产后泌乳 应激反应病理性 分泌催乳素的垂体腺瘤 泌乳素抑制激素 PIH 运输至垂体前叶产生异常 药物等 过高的催乳素可抑制LH和FSH分泌 抑制卵巢功能 抑制排卵 高催乳素血症 生殖激素的检测意义 相关疾病的检测项目 女性 生殖激素的检测意义 相关疾病的检测项目 男性 生殖激素的检测意义 一般患者 不孕不育患者 男性 停经者随时测定 女性任何时间检查性激素都可以 每个时段的正常值不同 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 包括黄体酮 雌激素类 否则结果不可靠 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理论上 注意事项 安静 空腹 低脂 清醒后2小时后采集血液 月经规律者最好在在月经第20 24天测定 或在估计的月经来潮前7 10天测定 其诊治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 要选择月经第2 5天检查 第3天测定最好 性激素项目检测采血时间 生殖激素检测系列 甲状腺功能系列 TSH促甲状腺激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FT4游离甲状腺素TG 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PO 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T3 T4 TRH TSH 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甲状腺功能系列 T4简介 甲状腺激素介绍 T4是由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与T3的区别仅在于多一个碘原子 T4进入血液循环后约99 96 与结合蛋白结合 结合T4与游离T4之间呈可逆的平衡状态 结合状态的甲状腺素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而只有游离T4方能进入靶细胞与T4受体结合并发挥其生理功能 T3是目前已知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 其生物活性为T4的3 5倍 65 由甲状腺直接产生 35 由T4在外周组织中脱碘形成 在外周血液中 99 6 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TBG 及白蛋白结合 只有游离的T3具有代谢活性 而结合的则没有生理活性 T3简介 Anti TG和Anti TPO简介 两者的自身抗体常存在于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病人中 桥本氏甲状腺炎 阳性检出率高达85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 两种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 遗传因素 临床上可以见到一个家族中有多个甲状腺疾病病人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自己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 感染 有些病人受到感染后甲状腺受到破坏 从而出现甲状腺疾病 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创伤或强烈的精神刺激 如忧虑 悲哀 惊恐 紧张等 其他因素 妊娠 过度疲劳 用药不当 外伤 碘摄入过多等等 甲状腺疾病的诱因 各种甲状腺疾病 常见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桥本氏甲状腺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 二 常见甲功检测模式分析 1 经典甲亢模式甲亢 是指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发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进入循环血中 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造成机体的神经 循环 消化等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等症状的疾病 甲亢治疗后随着症状减轻 血清相关激素开始逐步恢复正常 其顺序一般为T4以及FT4 T3以及FT3 TSH 二 常见甲功检测模式分析 TT3以及FT3 TT4以及FT4值在甲减病人均降低 T4以及FT4更明显 其中FT4价值更大 同时T4 T3比值下降 但是轻型甚或部分中型甲减患者可以仅仅表现为TT4以及FT4值下降 而TT3以及FT3值在正常范围 2 经典甲减模式甲减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 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 亦称T3毒症 血清T4 FT4值在正常范围 而T3 FT3升高 或者TT3升高但FT3正常或低于正常 即T4毒症 患者血清T3 FT3浓度正常 而T4 FT4浓度升高 TSH值为正常低值或低于正常 T3 FT3降低 T4 FT4正常 TSH正常 而其中以T3 FT3降低及TSH值正常最为常见 T3型甲亢 T4型甲亢 低T3综合征 低T3 T4综合征 T3 FT3 T4均下降 FT4正常甚或偏高 TSH正常 二 常见甲功检测模式分析 病态甲功正常综合症 由非甲状腺疾病造成的甲状腺激素异常 与机体的代谢状态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有关 不常见检测模式解释 影响甲状腺激素检测的常见干扰因素疾病 各种非甲状腺疾病 如各种肝病 肾病 心脏病 糖尿病 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 传染病 恶性肿瘤 精神病等用药 与甲状腺疾病有关和无关的药物创伤 创伤 烧伤 颅脑外伤其他 遗传性TBG增多 雌雄激素 葡萄胎 吸毒成瘾 饥饿 蛋白营养不良等 检测干扰因素 不常见检测模式解释 甲亢症状VS甲减症状 甲亢 消廋 眼突 兴奋 急躁 易怒 怕热等 甲减 浮肿 嗜睡 体重增加 迟钝 注意力不集中 怕冷等 糖尿病检测系列 INS胰岛素C PC 肽 INS和C P两者的关系 临床诊断意义 糖尿病分型评价胰岛分泌功能观测疗效诊断胰岛瘤 糖尿病检测系列 胰岛素 C 肽 测定方法与结果分析 糖尿病检测系列 糖尿病检测系列 只测空腹值 不进行激发性实验临床意义不大 NO 1 只测胰岛素 不进行C 肽检测 受干扰因素较大 勿将测量数据与其它测定方法作简单对照 INS C 肽测定注意事项 NO 3 NO 2 乙型肝炎检测系列 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e抗原HBeAb乙肝e抗体HBcAb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HBV感染的临床转归 急性乙型肝炎通常是自限的 但部分病人可能会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中国慢性乙肝携带者超过一亿 10 30 的患者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与肝衰竭 甚至肝癌 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第三版骆抗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乙型肝炎检测系列 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第三版骆抗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乙型肝炎检测系列 HBsAgHBV感染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HBsAb感染后免疫 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或被动免疫 HBeAg反映HBV复制 有病毒血症 血液高传染性 HBeAb反映HBV低复制 HBsAg 血液低传染性 HBcAb低滴度表示过去感染 高滴度表示现行感染 乙肝五项 常规检测项目的基本解释 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缩短了急性乙肝HBsAg检测的 窗口期 可发现低浓度的HBsAg携带者 对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浓度变化进行动态观测 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 监测 评价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 指导临床医生结合病情合理用药 乙型肝炎检测系列 HBsAg浓度值与PCR检测值相关性分析 HBsAg阳性标本其真实浓度与PCR检测结果对照有良好的相关性 数据来源于郑州安图生物研发实验室 HBeAg浓度值与PCR检测值相关性分析 HBeAg阳性标本其真实浓度与PCR检测结果对照有良好的相关性 数据来源于郑州安图生物实验室 肝纤维化检测系列 HA透明质酸LN层粘蛋白P NP 型前胶原N端肽Col 型胶原 肝纤四项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异常或失调 大量纤维组织和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和过度沉积 形成纤维化 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肝纤维化检测系列 肝纤维化简介 引起肝纤维化的病因消除后 早期肝纤维化可完全恢复 肝硬化则不易复原 谁能早期发现和遏制肝纤维化 谁就能治愈肝病 慢性乙型 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 酒精或非酒精性 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药物等 肝纤维化产生的病因 肝纤维化检测系列 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是明确诊断 衡量炎症活动度 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 Part1 病理学检查 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但是 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 而且肝穿刺组织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 可造成诊断误差 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现代影像学手段如B型超声 CT 磁共振成像 MRI 等可以发现肝纤维化的某些征象 如肝脏轮廓 大小 及肝实质信号强弱的改变 肝脏血管内径及血流方向 速度的改变 脾脏大小的改变等 但是 目前这些影像学检查尚不能对纤维化做出确诊和鉴别诊断 更难于准确判断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故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 Part2 影像学检查 细胞外基质及代谢产物 ECM代谢相关酶类及抑制剂 胶原蛋白例如 P NPPIPCol ColVI 非胶原糖蛋白例如 LNFNFNRUNTN 糖胺多糖例如 HA 蛋白多糖 胶原酶及其抑制剂例如 MMPsTIMPs 脯氨酰羟化酶 PH 赖氨酰氧化酶 细胞因子 多肽类生长因子例如 TGF 白细胞介素例如 IL 1 肿瘤坏死因子例如 TNF 干扰素例如 IFN Part3 血清学检查 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肝纤维化四项产品是针对国内患者人群的现状开发出的具有相对较高临床敏感度和临床特异性的产品 病因很多 患者自身情况各异 没有任何单项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寻求最佳的检测指标组合模式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采用肝纤四项联合检测来诊断肝纤维化的原因 肝纤维化检测系列 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病可使肝脏清除功能下降 肝脏内成纤维细胞 肝星状细胞 合成增加 Part1透明质酸 HA 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合成 进入血循环后由肝脏快速清除 由于体内存在有效的HA清除机制 正常人血清中仅有低水平的HA HA又称 小肝穿 就目前临床研究而言 HA是目前众多纤维化生化指标中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 肝纤四项简介 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病因密切相关 LN水平在酒精性肝硬化中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 可反映酒精性肝病是否存在门脉高压及门脉高压程度 在非酒精性肝硬化 LN则不能用于门脉高压的诊断 Part2 层粘蛋白 LN 是基底膜成分中的主要大分子糖蛋白 在肝脏内与 型胶原共同分布 层粘连蛋白 肝纤四项简介 肝纤四项简介 Part3 型前胶原N端肽 P NP 在胶原代谢活跃及肝功能损伤时升高 被视为肝纤维化生成的血清学指标 P NP的含量可以有效地区别轻型与中 重型慢性肝炎 提示活动性肝纤维化 是反映慢性肝纤维化活动性和程度的指标 其临床判断预后价值已被公认 但P NP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已经存在但正在缓慢进展中的纤维化 504030201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 Part4 型胶原 Col 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肝纤维化时肝内 型胶原合成增多并大量沉积 研究表明 型胶原成分的检测对判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79 和特异性 82 有文献报道在慢性活动性丙肝患者中组合利用 型胶原与凝血酶原时间 PT 可明确地诊断为肝硬化 肝纤四项简介 肝纤四项应用范围 常规检查 病情监测 临床研究 门诊上肝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如慢性乙肝患者 脂肪肝患者 包含酒精肝患者 慢性丙肝患者等等 抗纤维化药物的临床研究 例如森隆药业的药品安络化纤宣传资料上就推荐使用HA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观察药物的疗效 临床上对病人病情的监测及对病人治疗效果的观察 肝纤四项的应用范围 肝纤四项简介 肝纤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检测模式规律总结 处于治疗阶段的病人随着病情的好转某些指标会转为正常 尤其是HA和P NP 它们对于肝纤病情的监测效果更佳 四项指标都高的多是肝硬化 重肝和肝癌病人 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前的中晚期时LN和Col 快速升高 在肝纤维化早期HA和P NP的敏感度更高 四项指标检测肝纤维化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病人 病因 病情有差异 需要结合单个项目的临床意义和病人的其他检测指标及相关症状分析病人病情 唐筛三项P AFP孕期甲胎蛋白f HCG游离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3游离雌三醇 唐氏筛查检测系列 唐氏筛查检测系列 唐氏筛查检测介绍 唐氏综合症 18 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缺损 唐氏综合征俗称先天性痴呆 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疾病 大约每750个新生儿就会有1个 唐氏儿 唐氏患儿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 生活不能自理 并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疾病 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 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 所以每一个怀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 唐氏儿 通过唐氏筛查及时发现怀有某些先天缺陷儿的高危孕妇 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率 唐氏综合症 结合孕妇的预产期 体重 年龄 采血时的孕周 一周内B超结果等 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 定量检测P AFP f HCG E3 提取14 21周孕妇血清 高风险 低风险 唐氏筛查检测系列 唐氏筛查检测简图 高血压筛查系列 高血压五项Renin肾素A 血管紧张素 ALD醛固酮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皮质醇 引发继发性高血压的两个系统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系统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HPA 系统 机体应激时 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 垂体释放肽类激素 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引发继发性高血压的两个系统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RAAS 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 调节人体血压 水和电解质平衡 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当血压降低时 肾脏开始分泌肾素 肾素可以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并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 使血管收缩 导致血压升高 同时也可作为效应分子刺激醛固酮的释放 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 能引起血压增高 导致高血压 所以检测RAAS指标对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1 肾素 Renin 1 辅助诊断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或肾血管性高血压 2 辅助临床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肾血管的影像学研究 3 辅助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 能够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信息 2 血管紧张素 A 血管紧张素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的一个直接作用物质 同时 也能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 而血管狭窄和动脉血管阻力增加有直接关系 因此 血管紧张素 在临床上可用于高血压的辅助诊断 3 醛固酮 ALD 醛固酮分泌增加提示可能与以下临床病症有关 1 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水管道打压试验技术方案
- 跨境运输机械设备吊装装船方案
-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处理方案
- 环保设备长期环保性能维护方案
-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技术方案
-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标准厂房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 数字化铝幕墙设计参数优化方案
- 岗位培训安全培训课件
- 导游带团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输尿管镜碎石术
- 园林植物栽培实验课件
- 兽医药理学各论(抗微生物药物)课件(同名386)
- 作文-曼娜回忆录全文小说
- 焊接专业安全技术交底
- 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培训PPT
-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系统安装施工与操作规程
- 广东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 酒店前厅部岗位工作流程
- (1.2)-气一元论中医学概论
- 中海大海洋化学课件02海洋的形成和海水的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