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论文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 in the Cordyceps sinensis 姓 名: 吕梦春 学 号: 1143021 年 级: 11级 专 业: 生物科学类 指导教师: 王俊丽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吕梦春(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海淀,100081)摘要:冬虫夏草是著名的传统中药,主要产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高海拔地区,是十分有限的著名稀缺的药用中药材之一。冬虫夏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功效,可主治气短喘咳,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等症,长期以来便被视为珍贵的中药和藏药,享誉全世界。由于生长环境和寄生条件特殊而严格,加上近年来采挖过度,天然资源紧张,价格昂贵。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冬虫夏草的无性型的鉴定、天然虫草与人工菌丝体的药化、药理的研究以及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深层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商摧问题。关键词:冬虫夏草;传统中药;药用功效Research advance in the Cordyceps sinensisLV Mengchun(MUN 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Cordyceps sinensis, a far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idicine,which live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on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hich is limited.AS a culture of Annmorph , Cordyceps sinensis was discussed by its expense and rare resources,with extremely important pharmacological value. Cordyceps sinensis has many medicinal efficacy: tonifying lung and benefiting kidney, hemostatic aweto, attending to asthmatic cough shortness of breath, spontaneous sweating, night sweats impotence spermatorrhea, waist knee ache, disease after long virtual no longer wait fo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natural Cordyceps sinensis has been over-collected, this resource was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This paper included the identication of the anarnorph,the 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Cordyceps sinensis and its pharmacology,and the researches are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rdyceps sinensis.Key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 Chinese meidicine; efficacy前言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简称虫草(CS),为我国滋补强壮名贵药材宝库的“雪山奇药”,自古以来,虫草一直被作为我国中草药宝库中的瑰宝,得到重视与应用,并与人参、鹿茸一起列为中国三大补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我国对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的认识与研究源远流长,在一些中医药书中都有记载。藏医药古典名著月王药诊(公元8世纪)就收载了牙儿札更布(藏语冬虫夏草),并云其能“治肺部疾病。” 本草纲目卷三十九(1578)中,收载的雪蚕(雪蛆),在生活史、性味、功效、形态、环境及产地等方面,都与冬虫夏草相同或相似,并云其具有“甘寒无毒,解内热疾渴”之功效。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卷一(1757),首次记载了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称“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己劳咳。”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指出“羌俗将夏草冬虫采为上药,功用与人参同。” 药性考记载,“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本草正义:“此物补肾,乃兴阳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宜于虚热,能治蛊胀者,亦脾胃之虚寒也。”四川通志:“明谓之温暖,其说甚是,又称其补精益髓,则盛言其功效耳,不尽可凭也。”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肺结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自汗:又用于贫血虚弱、阳萎遗精、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症。”从18世纪开始,冬虫夏草由我国逐渐传入了世界备地,掀起了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虫草的热潮。1878年意大利学者Saccardo将冬虫夏草学名定为Cordycepssinensis(Berkeley)Sacc,意为中国虫草该学名沿用至今。在分类上,冬虫夏草隶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麦角菌科(Clavic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系虫草菌的子座(谓之“草”)与其内生菌核即寄主蝙蝠蛾幼虫尸体(谓之“虫”)的复合物。冬虫夏草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无性阶段相对简单,由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等基本结构组成(如图1-1)。随着DNA指纹技术和DNA碱基序列分析应用于虫草无性型的鉴定上,已有许多证据表明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sinensis是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粱宗琦,2001;LiuzY,2001;李增智,2000);而虫草有性阶段比较复杂,其主要特征为(如图1-1):子座:子座可分为柄部(不孕部分)和头部(可孕部分),一般单生,长4-7cm,直径约3毫米。从寄主前端发出,一般比虫体长,基部略粗,向上渐细,头部稍膨大近圆柱形,细长直立,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质柔韧,不易折断,褐色,初期内部充实,后变中空。子囊壳、子囊及子囊孢子:子囊壳生于子座的表面,基部稍陷于子座内,椭园形至卵形,每个子囊壳在子座表面露出一个小孔,每个小孔内为一个空腔,内生许多长条形顶部具厚壁的子囊。子囊细长,每个子囊一般具有两个线形子囊孢子,初期无横隔,后期形成多数横隔,不断裂为小段。菌核:虫草菌孢子及菌丝侵入适龄幼虫,孢子或菌丝在活虫体内萌发,吸取虫体营养,迅速繁殖并蔓延充满整个虫体,形成孥硬的菌丝块,直至幼虫死亡,并在漫长的冬季形成菌核。菌核的发育,毁坏了幼虫的内脏器官,但其外围组织形成嚷实的皮壳,以帮助冬虫夏草度过严冬。当环境适宜的夏季,孕育后代的子座就从虫壳头部的脱裂线(即菌核的前端)顶出。冬虫夏草由于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而最为引人关注,到目前为止,除天然冬虫夏草直接入药以外,已从冬虫夏草上分离到不少菌株,其液体发酵产物己被开发成各种“冬虫夏草”成药或保健品,如:金水宝胶囊(菌株为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hepiali)等,不过这些真菌产品多为直接开发利用的菌丝制品。随着药品专利实施和加入WTO,我国医药领域的科研、生产和管理面临国际医药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因此虫草类真菌制品面l临由粗制品的直接利用逐步向活性组分、甚至基因水平的深度研究开发与综合利用方面转变等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对虫草制品的需求以及更深层次的研究虫草的医疗保健作用本文就天然虫草及人工培养虫草菌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液体发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研究成果1.无性型的鉴定1.1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过程 二十世纪末,冬虫夏革的人工发酵培养成为热点,引发了关于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学术争论。国内迄今已报道与冬虫夏草有关的丝孢菌多达10属16种,如:沈南英等(1983)率先从虫草子实体上分离出一种丝孢菌,并在固体培养基上多次形成子座,其形态与自然状态下长出的子座近似,该菌被认为是一种头孢霉(Cephalosporiumsp);陈庆涛等(1984)将从采自四川康定的虫草通过组织分离得到的菌株命名为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sinensis Chen,Xiao&Shi);陈庆涛等(1986)将从采自四川汶川的虫草通过分离得到的菌株命名为蝙蝠蛾被孢霉(Mortierella hepialiChen&Liu);王勤等(1987)分离出中国头孢霉(Cephalosporiumsinensis Chen);李兆兰等(1988)从青海化隆地区的冬虫夏草标本分离出蝙蝠蛾柱霉(ScytalidiumhepiaIi CLLi),并发现其有效成分与冬虫夏草接近,同年,李兆兰又报道从云南迪庆的冬虫夏草上分离出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is CLLi),其所含化学成分与天然虫草也很相似;刘锡琏等(1989)从四川康定产的冬虫夏草的子座和菌核上,通过多批次、大数量、多途径分离获得的菌株,菌落和产孢特征与沈南英等人报道的中国头孢菌基本一致,他们将此菌株定名为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sinensis Liu,Guo,Yu&Zeng);戴如琴等(1989)将从云南迪庆、青海化隆分离到的菌株命名为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Dai);梁宗琦(1991)从采自四川理县的冬虫夏草内菌核中分离到又一种丝孢菌,命名为中国金孢霉(Chrysosporiumsinensis Liang);王伟等uJ(1997)从云南丽江的冬虫夏草分离到一个新种,命名为中国轮枝孢(Verticillium Sinensis Wangspnov)。1.2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结果 冬虫夏革究竟有几种无性型?这些已发表的无性型菌是否都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如何确定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呢?小林义雄(Kobayasi)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虫草无性型的5条标准,这些标准对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的虫草比较实用,但无性型的误定常有发生。梁宗琦(1991)提出,根据子囊孢子微循环产孢的方法确定虫草的无性型,不仅简便、可靠,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不同种的虫草菌次生子囊孢子萌发和微循环产孢的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在只获得少量子囊孢子的情况下未必能实现微循环产孢的操作。王伟等L1J在研究中国虫草无性型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罹病虫体、内菌核和子座作组织分离并纯化,多批次多途径分离培养后相互验证为同一种真菌; 成熟的子座发射子囊孢子,反复洗净后挑取萌发的单孢子进行纯化培养; 同时进行组织分离和子囊孢子分离,培养物相互验证; 小试发酵后的培养产物与天然中国虫草比较,具有相似的功能成分和化学组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呈相同的蛋白区带,火箭一线状免疫电泳(Rocketline immunoelectrophoresis)证明两者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和交叉的血清学关系; 纯培养产物与天然中国虫草在药理上比较的一致性。按照严格的理论,这些间接的方法当然不能最终确定冬虫夏草有性、无性的真实关系。将这些方法同时交替使用并严格相互验证(尤其是第1,2和3项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错判。赵锦等(1998),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对采自西藏冬虫夏草的有性和无性阶段进行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证明冬虫夏草的无性阶段是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sinensis)。并认为冬虫夏草应该只有一种无性型,其他的则可能只是一些同时(或随后)生长在虫体上的嗜昆虫生真菌,或者是其他长在或附在虫草菌上的杂菌。人们之所以能重复分离出某些杂菌,原因可能是冬虫夏草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海拔3 0005000 m的高山草地上或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分离者按一般的习惯将分离物放在较高温的地方培养,造成冬虫夏草菌丝死亡,而培养出那些经常与冬虫夏草一起生长的真菌种类而被误认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李增智等(1999)从青海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上分离出中国被毛孢,并利用RAPDPCR技术,筛选出8种引物,获得了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相应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两者相似率高达96,从而表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sinensis)。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应用于真菌的种质鉴定,无疑给冬虫夏革的无性型确定提供了更客观的科学证据。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基因水平证明应该是现阶段最先进、最可信的方法之一,但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sinensis)是否为冬虫夏草真正的、唯一的无性型,还需深入研究。2.人工栽培冬虫夏草及冬虫夏草液体深层发酵培养 为满足人们对虫草的需求,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经开始了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体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完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使之产生与天然冬虫夏草相同的子实体的研究工作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必须妥善解决4个方面的条件才能顺利完成,这4个条件是:菌种用真正的无性阶段菌株(含无性孢子)或用成熟的天然生的子囊孢子作接种体;寄主蝙螭蛾的饲养技术;侵染途径;模拟产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土壤和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线。21固体培养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虫草菌丝,目前很少有人报道,固体培养对比液体深层发酵,具有设简单、发酵条件易控制、培养物中全部营养和保健成分均可充分利用等优点,其缺点是不能分离纯菌丝体,培养周期稍长。22深层发酵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取得了“虫草菌种814的选育与发酵工艺”的国家发明专利,该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营养物质,且生长快,繁殖迅速,化学分析表明:菌丝含甘露醇57gkg,粗多糖944 gkg,粗蛋白3944 g妇。由于产品市场竞争的原因,有关工业化虫草菌菌丝体发酵技术还未曾有人报道。仅有陈传盈(1992)通过发酵罐小试,发现6白糖,2蚕蛹粉(水解),1酵母粉和032号无机盐添加剂(由MgS047H20,NH4C1,KCl组成)等组成的发酵培养基,可获得菌粉得率、菌粉蛋白质和甘露醇含量等较高的综合效果。尚德静等(1996)通过对冬虫夏草菌的深层发酵条件研究发现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4、转速200rmin、pH 50左右,接种量515,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氨基酸复合粉,最佳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其试验结果已通过了中试。梁淑娃等(2000)用500L发酵罐进行巴西虫草(CordycepsbrasiliensisHenn)试验,其培养基主要成分是糖、淀粉、肾酪素、无机盐等。pH687,最佳温度是26,并将发酵产物通过药理和毒理试验,发现其与天然冬虫夏草基本一致。在实验室内,蒲春翔等用旧麦麸、蚕蛹粉、蒜煎汁、菜籽油等,培养30d,长成直径5 mm,高535mm子座挺出,90 d逐渐萎缩倒伏。杨淑全等9J(1998)用葡萄糖、蛋白胨、玉米浆、酵母粉等培养9d,得菌丝体干重21639 gL。刘丽丽等L10j(1998)以正交试验设计培养条件,接种量5(体积与体积比),pH65,120 rmin,18,72 h,对虫草菌进行液体培养,通过对生长的菌丝体干重的测定及分析,得到该菌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L,NH4N031gL,K2HP041 gL,并证明碳源为其生长的最重要营养元素。2.3 冬虫夏草与人工发酵虫 现已探明虫草的成分为:水分1084gkg,粗蛋白2532gkg,粗纤维1855 gkg,碳水化合物289gkg,灰分41 gkg,脂肪84 gkg;含vBl22-29ptgkg、蕈糖、虫革多糖、D甘露醇116 gkg、麦角甾醇037038mgg、麦角甾醇过氧化物、胆甾醇软脂酸脂、软脂酸、硬脂酸、腺嘌呤核苷、腺嘌呤、尿嘧啶;并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人工培养虫草菌丝与天然虫草的化学成分相似,也含有虫草酸、生物碱、硬脂酸、软脂酸、腺嘌呤核苷、腺嘌呤、尿嘧啶、胆甾醇、真菌甾醇、麦角甾醇、氨基酸、虫草多糖和微量元素等等。其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腺苷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环状肽类、酶类等。这些活性成分具抗菌、抗肿瘤、杀虫、免疫调节、免疫抑制、抗辐射等药理作用。沈晓云等(1998)通过对冬虫夏草及虫草菌丝有效成分分析比较发现:(中国弯颈霉)虫草菌丝多糖含量(5)高于冬虫夏草多糖含量(23),虫草菌丝甘露醇含量(811)高于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67);对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Na,K,Ca,Mg,P的含量,虫草菌丝较高于冬虫夏革,微量元素中Mn含量二者相近,Cu,Co,V,Ni,Cr的含量,天然虫草高于虫草菌丝,Fe,Zn,CA,Si,Mo,Ba,Li,Sr,Ti,A1的含量,虫草菌丝高于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和虫草菌丝内含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婴儿所必需的组氨酸,含量则不尽相同。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Ames实验、微核实验,表明虫草菌丝安全无毒。 冬虫夏草及人工发酵虫草菌丝的药理作用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证明,冬虫夏草及人工虫草菌丝体对免疫及血液系统的调节,肾脏、肝脏、心脏损伤的保护和防治,以及抗衰老、抗应激作用均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性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肿瘤以及血液、内分泌、胶原系统疾病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宋金娣等(1999)以发酵生产的冬虫夏草菌丝体为研究材料,通过测试其对荷瘤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和观察小鼠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测试冬虫夏草的免疫功能。试验表明,冬虫夏草菌丝体能显著增加荷瘤小鼠脑组织中和全血中SOD含量,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明显减少荷瘤小鼠$180癌细胞面积,降低癌细胞重量,促进癌细胞高度分化,致使癌细胞坏死,对肿瘤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力。该试验从免疫学角度证实了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免疫功效。 龚晓健等(1999)采用碳粒廓清法、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法及溶血素试验法,观察人工虫草多糖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虫草胞内及胞外多糖能显著地增加碳粒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胞内多糖能显著地增加小鼠耳肿胀度,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溶血素水平,提示人工虫草胞内多糖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 夏益平自1997年1月1999年11月使用冬虫夏草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说明冬虫夏草是治疗慢乙肝的良药。冬虫夏草最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一冬虫夏草多糖(CordycepsPolysacchride,CP)的深入研究,也许能使虫草多糖成为新的抗癌药物和重要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之一。冬虫夏草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抗放和抗肿瘤作用。4虫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用功能41虫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用功能 已从虫草及其无性型中检测或分离到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虫草除了含粗蛋白2532,粗纤维1853,碳水化合物2890,灰分410,水分1084外,还含有840的脂肪。其有效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核苷类化合物。尿苷、尿嘧啶、虫草索(3-脱氧腺苷)、腺苷等核苷类化合物,是其活性成分之一。其中腺苷被用作冬虫夏草的质控指标。2)氨基酸、多肽。天然冬虫夏草含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7种氨基酸。3)多糖类。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4)糖醇、鲻醇类。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到阻甘露醇、蕈糖、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胡萝h甙、胆甾醇、谷甾醇、n毗喃葡萄糖苷和22二羟基麦角甾醇、胆甾醇棕桐酸酯;菜油甾醇、二氢菜籽甾醇等。5)脂肪酸、酯、烷烃。从冬虫夏草中分离鉴定了12个脂肪酸成分,其中4个主要成分为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一个微量的十七烷酸,对冬虫夏草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确定了8种脂肪酸、4种烷烃、1个三烷基取代苯酚、1个烯醇和1个烯醛。6)多胺类物质、多种维生索及多种微量元素。如维生素B、B12、c,烟酸和烟酰胺,及钠、钾、镁、铁、铜、锌等。7) Verdei0l。胡征等利用GC-MS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的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从中检出一种与贝母碱结构类似的物质Vddei018)其他。盂庆繁等对人工培养蛹虫草与青海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冬虫夏草中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在人工培养虫草的子实体及菌丝体中都存在,且后者的精氨酸及脯氡酸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微量元素研究报道较多,但种类和含量有差异,目前报道的微量元素有30余种,以P和hk的含量最高,较高是Fe、NB、踟,其次是K、si、野、Cu、西等,较少是Ni、Nb、ce、如、s、Be、ca、B、Ti、Li、Pb等,另外还有Y、Yb、cd、n、Rb、Bro有人推测冬虫夏草的抗癌作用与含P、c口、cu有关,也有报道冬虫夏草直接抗癌作用不强,但它能增强环磷酰胺、6-基嘌呤作用,这种协同增强抗癌作用是否与冬虫夏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42虫草的药用功能421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虫草具有促进T和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明显抑制小鼠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和细菌脂多糖的反应;减少小鼠特异抗体分泌细胞数;降低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来源于虫草的新型免疫抑制剂FrR729,能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表现免疫抑制效果,可抑制器官移植等的排斥反应。422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人工发酵虫草菌丝体的水提液对小鼠,天然虫草对大鼠都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虫草中的虫草素具有明显抑菌作用。虫草发酵液中台有耐热的广谱性抗菌物质,能够拮抗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芽孢菌和非芽孢菌、链霉菌,对酵母及丝杖真菌则没有抗菌活性。虫草对慢性肝炎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外,虫草对小鼠艾氏腹水癌,S-180肉瘤、Iawis肺癌、MA-7Y乳腺癌等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23调节心血管功能。虫草有负性频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作用、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血量和冠脉血量、降低血压、扩张血管的功能,对阿霉素性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改善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人工虫草苗丝体醇提取物和醚提取物抗心律失常作用都较强。虫草制剂对慢性心律失常有效,可提高心率,改善窦房结及房一室传导功能。虫草水提液具有良好的抗触发活动及触发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卡马西平与冬虫夏草精胶囊联合应用,有协同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424抗氧化。对冬虫夏草的子实体和虫体两部分的水萃取物的分析表明化学成分相似,在黄嘌呤氧化酶分析、溶血诱导分析和脂过氧化反应分析中显示出相似的抗氧化活性。使用抗氧化活性指导的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法,可以从冬虫夏草菌丝培养液中分离到一种分子量约为210的多糖,该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等发现人工培的冬虫夏草水和乙醇提取物具有潜在的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活性,而且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肪来阻止巨噬细胞胆固醇酯的积累。425对雄性激素分泌的影响。Hsu等“研究了冬虫夏草及其组分对老鼠体外细胞睾丸激素分泌的刺激效果,发现冬虫夏草全组分、F2组分(水溶性蛋白)和b组分(水难溶性多糖和蛋白)对老鼠体外睾丸问质细胞有显著的刺激效果,但对Fl组分(水溶性多糖)无效果。mg等J也发现冬虫夏草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老鼠间质细胞睾丸激素的生成。426神经系统调节作用。虫草可明显减少小白鼠自发性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闻和镇静、抗慷厥等作用。此外,虫草还具有明显促进机体代谢、调节内分泌功能、抗疲劳、耐缺氧、耐高温和低温作用。427其他功效。冬虫夏草具抗菌、刺激生长、治疗支气管炎等功效。Kuo等4研究了冬虫夏草对支气管小泡灌洗液(BAtaV)细功能的调节,发现冬虫夏草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脂多糖激活的BALl?细胞增殖,还减少脂多糖激活的RALF细胞培养物的,、,6、,88、IL-10的产生,另外,还增加激活的BAlF细胞的m12和IFN-y的产生,从而阐明了冬虫夏草治疗支气管炎机理。5.最新研究冬虫夏草品质的优劣与原产地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我国冬虫夏草品质最佳产地为西藏那曲和青海玉树。蔡立鹏研究表明,不同原产地的人参、鹿茸和夏草,其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蔡仲军等研究在冬虫夏草中的JII草、藏草、滇草、泸草和灌草之间其甘露醇含量也存在差异,并认为冬虫夏草中的甘露醇含量受物种多样性和微牛态环境的双重影;随后,他们又对比研究了产自西藏那曲、云南滇西北和四川川西北的冬在清除自由基能力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该能力也与原产地明显相关并因态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李进等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证明青海省内不同的冬虫夏草,其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原产地的冬虫夏草在品的差异性可能与寄丰蝠蛾种类或品系、蝠蛾食性和微牛态环境等有关。生物体内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已在许多文献中有报道。冬虫夏草产于海拔3500m以上的高寒草甸区。该区域具有海拔高、日照长和辐射强等特点,且因其寄毛蝠蛾幼虫多分布在向阳、多风、疏水和冬季积雪薄的分水岭两侧,故冬虫夏草适牛地的上壤小气候特殊,昼夜气温变化大,土壤会出现夜冻昼融现剩。此外,该地带还有周期性冻融特点,从每年11月上旬至翌年4月冻上才开始融化,在最冷的1月份,上表层冻土可深达0515m。因此,冬虫夏草适牛地的此类极端环境可能影响其脂肪酸的组成,特别是极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郭莲仙的野生冬虫夏草中中性和极性油脂的脂肪酸一文对西藏、青海和云南的冬虫夏草适生地进行了野外考察,并系统采集了冬虫夏草样品。在此基础上,对野生冬虫夏及其替代品中中性和极性油脂的脂肪酸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不同产地冬虫夏草其极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云南德钦的样品与西藏和青海的样品差异更为显著。故极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是冬虫夏草原产地判识的敏感指标。(2)野生冬虫夏草中PUFA和C18:3的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抚育的冬虫夏草和其他替代品,这可能与野生冬虫夏草特殊的生长环境(特别是低温和温差大)有关;同时也从营养学角度确证野生冬虫夏草优于人工冬虫夏草。(3)冬虫夏草及其替代品中极性和中性油脂的脂肪酸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是野生冬虫夏草原产地鉴别和冬虫夏草及其替代品品质控制的重要指标。(4)冬虫夏草与其子座在中性和极性油脂脂肪酸组成上的显著差异可能与两者不同的脂肪酸来源、生长期、生理功能和生长环境有关。(5)野生冬虫夏草主要脂肪酸的613C值表现出一致的规律:C18:oC18:2C16:oC18:1,表明在碳链加长(从C16:o到C18:o)过程中,”C表现为亏损;在第一次脱饱和(从C18:o到C18:1)过程中,13c表现为富集;在第二次脱饱和(从c18:l班C18:2)过程中,13C表现为亏损。(6)蝠蛾幼虫之间在中性和极性油脂脂肪酸组成上的显著差异可能与幼虫龄期不同有关;而蝠蛾蛹之间在中性和极性油脂脂肪酸组成的类似性可能与蛹期非常接近有关。(7)菌种相同的蛹虫草具有类似的中性和极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而虫草菌丝体(菌种不同)在中性和极性油脂脂肪酸组成上的显著差异可能与菌种和培养基有关。二、研究展望冬虫夏草是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稀有珍贵药用真菌。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野生冬虫夏草资源的有限性。加上冬虫夏草的过度采挖,使其适生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冬虫夏草的产量锐减。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冬虫夏草的需求却不断扩大,冬虫夏草的市场已炙手可热。由于不同原产地的冬虫夏草,其品质和价格迥异;然而尚无科学、准确的冬虫夏草原产地判识方法和品质监控指标。作者通过研究冬虫夏草及其替代品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建立了冬虫夏草原产地和品质判识的脂肪酸和稳定碳同位素标志。但鉴于青藏高原恶劣的工作环境及获得原产地清楚的冬虫夏草样品存在巨大的困难,故尚存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1)本文所建立的野生冬虫夏草原产地判识的脂肪酸标志尚需获得更多产地、更多野生冬虫夏草数据加以验证和完善。(2)在高海拔地区模拟冬虫夏草微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冬虫夏草的人工抚育是解决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思路。致谢:本文虽非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在参考前人众多的优秀研究成果和报告的前提下,对我国的冬虫夏草的研究做了一定的整理,在此,首先感谢王俊丽老师从论文选题、方案设计到论文写作给予了精心的指导,论文的完成凝结了导师和前辈们的智慧和心血。导师渊博精深的学识、远见卓识得科研洞察力、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和热情真诚的为人是我今生学习的楷模。其次,衷心感谢前人辛勤的调研和科学成果。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人,在多年来的求学生涯中,大家在精神和经济上给予了我极大地关心和支持!再次表示感谢! 吕梦春 2012年11月参考文献1王伟,陈特灿,李琼英,等中国虫草研究J食用菌学报1998,5(4):17222 小林义雄,清水大典冬虫夏草菌图谱M大阪:保育社,1983,1631653梁宗琦虫草的无性型及其确定J西南农学报,1991,4(4):l8。4赵锦,王宁,陈月琴,等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鉴别J中山大学学报,1999,38(1):1211235李增智,黄勃,李春如,等确证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证据J菌物系统,2000,19(1):60646 尚德静,黄孝敏冬虫夏草深层发酵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6,15(6):48497 梁淑娃,方展瑞,翁照南,等冬虫夏草菌丝体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J广东食品工业科技,2000,16(1):25-278 蒲春翔,赵建强液体培养虫草子座初报J中国食用菌,1992,11(6):449 杨淑全,王澄澈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初报J中国食用菌,1999,18(5):282910刘丽丽,周剑书,王妹燎,等虫草菌最适培养基的正交试验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99,19(2):404411沈晓云,李兆田,田军冬虫夏草与虫草菌丝有效成分分析比较J山西大学学报,1998,21(1):808512宋金娣,徐荷芬,邵向明,等冬虫夏草菌丝体免疫特性测试J食用菌学报,1999,6(4):525413 庞伟.新型融合抑制剂HR212的体外抗HIV活性研究及表达HIV-1 p24和HSP70基因腺病毒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奏辅助智能软件-洞察及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第2篇-洞察及研究
- 绿色信贷风险定价-洞察及研究
- 边缘智能在虚拟现实交互体验中的优化-洞察及研究
- 消费者视听偏好研究-洞察及研究
- 标准化政策与烟草行业变革-洞察及研究
- 基于大数据的建材市场预测-洞察及研究
- 碳汇项目激励机制-洞察及研究
-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外国语学校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上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贸易安全课件
- 中职对口高考-机械类专业综合模拟卷( 湖北适用) 第5卷(答案版)
- 部编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测试题(3份)(有答案)
- 霍尼韦尔Honeywell温控器UDC2500中文手册
- 临汾市尧都区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3
- 留置胃管课件
-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 DL-T5017-2007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 《药物化学》课件-苯二氮䓬类药物
-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职业素养(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