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中国健康教育网.ppt_第1页
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中国健康教育网.ppt_第2页
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中国健康教育网.ppt_第3页
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中国健康教育网.ppt_第4页
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中国健康教育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信息服务中心 各位领导 各位同仁 上午好 充实而紧张的2009年已经过去 回首过去的一年 在中心领导的正确指导和部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 信息中心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 为健康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信息中心委托我今天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这是对我的信任 在此对信息中心全体同事表示感谢 欢迎大家批评和指正 一 局域网和网站的管理与维护 1 管理与维护好局域网是信息中心每天要做的服务工作 为了保障局域网的正常运转 部门负责网络的同志坚持每天两次上机房检查 查看机房温度及机器的运转情况 及时处理网络故障和各部门网络终端出现的问题 去年10月下旬 局域网和网站受到黑客攻击 防火墙的MIC地址和服务器的LINIX操作系统被篡改 致使网络瘫痪 我们及时请来有关IT公司的技术人员分析问题 商讨对策 加班加点进行了修复 事后 更换了地址密码 每周进行网站数据备份 修改了技术改造网络安全规划 2 网站的管理与维护 中国健康教育网是中心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根据中心新的工作重点 加强了对中国健康教育网的管理与维护 年初 按照中心领导的指示 删除和清理了中国健康教育网陈旧或不适宜的栏目与信息 改进了相关栏目 增加了中心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双评活动 廉政宣传材料 健康教育知识激励计划 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栏 甲流防控问卷调查 健教进展 抗洪防疫 健康教育文献汇编等栏目和专题 上传各类信息1010篇 条 图片128幅 为健康教育材料库整合和充实平面宣传材料395件 起草并制定了 中国健康教育网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暂行 加强了对各省上传信息的管理 共审核通过各省上传新闻信息2451条 编辑修改431条 删除216条 二 编辑出版 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通讯 2009年年初 按照毛主任的指示 我们把原健教所主办的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通讯 与卫生部新闻办主办的 卫生新闻宣传通讯 合刊 更名为 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通讯 根据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两方面的工作内容 对封面和栏目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 共出版了4期 发布信息和文章80余篇 5月份 根据上级安排 将工作转交给 中国健康教育 杂志编辑部 三 继续完成三项课题 1 流动人口结核病知晓情况与健康教育策略及措施的研究此项目为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课题 2008年在北京 广州 西安三市进行了现场基线调查和数据分析 2009年根据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研究流动人口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策略 进行干预措施的评估 并制作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材料 编辑印制了流动人口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手册及海报 折页等系列宣传品 邮发到北京朝阳区 西安市及广州市 完成了现场干预及评估和结题报告 2 编印邮发 艾滋病互联网信息实用手册 此为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 2008年完成了手册编写研讨及电子版 2009年编印邮发 艾滋病互联网信息实用手册 1000册到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安徽 湖北 陕西等7个项目省 并写出了结题报告 3 建立社区健康管理软件平台 此项目为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合作项目 8月上旬通过了软件开发评估 11月下旬重装了适宜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目前已将软件安装到中国健康教育网试运行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分为4级管理 即系统管理员 社区管理员 社区医生 个人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医生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辅助进行疾病管理 软件的开发是对医生和居民共同努力通过网络软件防治慢性病 进行健康管理的探索 四 建国60周年成就展第六单元 筹展 建国60周年成就展筹委会委托卫生部牵头组织成立了第六单元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单元 筹委会办公室 设在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从2009年3月至11月 我部门抽出任学锋和陈晓宏两位同志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和其它部门及单位的筹展人员一起 认真负责 精心策划 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和社会资源 先后顺利完成了参展大纲 参展脚本 解说词 展览总体设计 特殊展示项目制作 展览小样汇总 体例修改 统稿 审核 工作与进度协调 解说员培训 项目招投标 竞争性谈判等一系列工作 他们和各成员单位积极沟通 密切协作 经过半年多紧张有序的工作 顺利完成了展览筹办及布展的各项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了中央和卫生部领导 成就展筹委会的充分肯定 筹展工作荣获展览筹委会 最佳组织奖 及 最佳设计奖 五 灾区疾疗防疫志 的编纂工作 由卫生部牵头 承编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 第七分卷 灾区疾疗防疫志 的任务 具体由信息中心负责 2009年4月 3人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编纂工作培训班 此后 与卫生部应急办的领导和全志办的志书专家一起进行了编纂大纲的研究讨论 并进行了收集材料的细目划分 4月下旬 撰写了 关于做好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 灾区医疗防疫志 编纂工作的通知 及其附件 组织讨论修改了 灾区医疗防疫志 基本篇目 7月1日以卫生部办公厅的名义向全国近50家承编单位正式发出了征集资料长编和志书初稿的通知 先后召开了编纂工作协调会 资料长编研讨会 编纂工作讨论会 联系编纂工作室成员单位抽调编纂人员 同时与各参编单位沟通 解答咨询 督促资料长编和志书初稿的上报 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审读 联系修改 确定资料长编的编纂格式 步骤和方法 撰写项目委托书 立项书 购买设备 参加了全志办的相关会议和培训 撰写工作简报 并向其它分卷提供了相关材料 六 建立短信平台 按照中心领导的指示 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合作 从2009年8月起开通了 集团短信业务 收集了全国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卫生厅 局 新闻宣传负责人 健康教育所所长 各省健教所通讯员 中心员工及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 建立通讯录150条 及时发送健康教育和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信息 以建立快速信息通道 共分为健康教育 卫生新闻宣传 健教网通讯 中心员工 相关领导 退休员工等通讯组 从8月份试用 到12月共计发送短信一千余条 内容有各类卫生日宣传主题 甲流防控信息 会议通知 员工节日问候等 七 局域网和网站的改造规划 中心局域网建成于2005年10月 部分设备已经老化 加上投入的资金有限 很多管理功能不能实现 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形势 为更新设备和技术作准备 信息中心邀请4家IT公司对中心局域网进行了现状考察和调研 并分别做了局域网的升级改造方案对比 中国健康教育网因过去投入不多 很多功能不全 离中心的工作要求相距甚远 我们邀请了两家IT公司对中国健康教育网进行了分析 对网站的改版作了初步规划 以此为基础 综合各种方案的优点进行合理配置 提出了一个局域网和中国健康教育网的升级改造综合方案 作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的一部分上报 八 其它工作 除了完成上述主要任务 我们还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 中国知网文献包库查阅的预订 2 网线制作和提供 有关部门电脑的杀毒和故障处理 3 从5月下旬至今借调一人去卫生部纠风办工作 4 有关专业人员参与甲流防控 健康素养调查等活动 2010年工作计划 一 完成 灾区疾疗防疫志 的编纂工作 1 2月 向卫生部应急办提交项目委托书 撰写志书初稿 3 4月 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进行灾区考察 完成志书初稿 报编纂委员会审查 5月 根据编纂委员会的意见 对志书初稿进行修改 形成送审稿 报全志编委会 6月 根据全志编委会的审核意见 再次修改 报送全志编委会准备出版 二 管理和维护局域网 保障局域网的正常运转 定期检查和监测网络设备 及时处理网络故障和各部门网络终端出现的问题 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三 管理和维护中国健康教育网 根据中心新年的工作重点 加强对中国健康教育网的管理与维护 与时俱进 不断清理中国健康教育网不适宜的栏目与信息 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新的栏目 及时上传各类信息和图片 整合和充实健康教育材料库平面宣传材料 继续加强对各省上传信息的管理 及时做好网站数据备份 做好网站安全工作 四 做好局域网的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 1 待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经费下拨之后 邀请相关IT公司参与中心局域网升级改造的竞标 2 配合中标公司做好设备的选购和配置 检测 3 配合中标公司 做好局域网的设备更新 机房改造等工作 五 做好中国健康教育网的改版 1 在相关经费下拨之前 进一步做好国内外卫生与健康类网站的调研和比较 2 完善和细化中国健康教育网改版的规划 3 待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经费下拨之后 邀请相关IT公司参与中国健康教育网改版设计的竞标 4 配合中标公司做好网站新版的规划和设计 5 配合中标公司 做好中国健康教育网改版的数据导入和相关软件的安装调试 6 对新版网站进行测试和调整 六 为 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通讯 提供核心信息 组织相关人员整理常见疾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形成核心信息资源库 根据每月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 为 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通讯 和相关媒体提供核心信息 七 扩大短信平台通讯录 做好短信发布工作 继续收集相关人群的手机号码 扩展通讯录 根据卫生防疫工作的形势 及时发布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短信 扩大短信平台的影响 八 推介社区健康管理平台 向有关社区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推介社区健康管理平台 让更多的社区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