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2课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 背景 1 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的逆流 2 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3 辛亥革命使思想深入人心 在这股尊孔复古逆流面前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 预习导学梳理 知识 点拨 一 新青年 与新觉醒 尊孔 复古 民主共和 2 兴起 1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从第二卷起改名为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2 代表人物 李大钊 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 青年杂志 胡适 3 指导思想 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 中心 1917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实行 思想自由 的办学方针 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民主与科学 蔡元培 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 关键点拨蔡元培主张 思想自由 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 则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 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 培养 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 实质 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和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2 基本内容 1 提倡 反对愚昧与专制 2 提倡 反对旧道德 3 提倡 反对旧文学 民主 科学 科学与民主 新道德 新文学 3 主要代表 1 陈独秀认为就是 赛先生 民主就是 德先生 三纲五常是 奴隶之道德 陈独秀发表了 主张推倒雕琢 陈腐 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平易 新鲜 通俗的新文学 2 李大钊认为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 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鲁迅发表 提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科学 文学革命 论 狂人日记 3 1917年 胡适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 要求用取代文言文 文学改良刍 议 白话文 易混易错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 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 三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 积极影响 1 思想解放运动 打击了封建思想 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开始传入中国 2 促进民众觉醒 成立社团 宣传新思想 出版刊物 推动和爱国热情高涨 专制 马克思主义 民族觉悟 3 运动 对中国的政治 伦理 观念 文学 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消极影响 完全否定中国 全盘肯定西方文化 文化转型 思想 艺术 传统文化 关键点拨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或肯定 这是运动的一大缺陷 但这不能掩盖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巨大贡献 这场运动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 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 特别是运动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成为近代后期思想的主流 课堂讲义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1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 这里科学 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也包括科学法则和精神 民主主要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其实质是用理性反对奴性 反对封建迷信 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 以五四运动为界 后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学习苏俄之路 2 新文化运动和维新思想对待孔子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如何评价 1 维新变法运动中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据 2 新文化运动中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 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 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3 评价 无论是尊孔还是倒孔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都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不同境遇是由中国的社会形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探问题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 所提倡之道德 封建时代之道德也 所垂示之礼教 即生活状态 封建时代之礼教 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 所主张之政治 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材料二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依据材料回答 李大钊为什么说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 吃人的礼教 答案 1 因为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2 因为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们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 教方法图示法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主题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1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 新 1 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 2 新基础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 新思想 指导思想 前期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4 新内容 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5 新成果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1 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 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2 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3 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4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探问题材料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 中国的 一切黑暗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 封建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和军阀割据造成的灾难 2 这 两位先生 的提出在当时有何深远的历史意义 答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了弘扬 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教方法归纳线索法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以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为主题 即 开眼看世界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从器物到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当堂检测巩固 应用 反馈 1 近代有学者呼吁 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 脱离无常识之思 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 a 求强求富b 变法维新c 共和革命d 民主科学 1 2 3 4 5 6 解析题干呼吁的对象是青年人 倡导的是思想启蒙 可判断出是思想层面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发表 敬告青年 一文 主张思想启蒙 a项 求强求富 局限于器物层面 b项和c项学习西方主要是制度层面 答案d 1 2 3 4 5 6 2 下表是1917 1921年 新青年 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 1 2 3 4 5 6 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a 新青年 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b 新青年 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c 新青年 的撰稿人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 新青年 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1 2 3 4 5 6 解析由表格体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占了大多数可知a项符合题意 b c两项错在 唯一 都是 d项与题意明显不符 答案a 1 2 3 4 5 6 3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促进中国人民 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到了巨大作用 主要表现在 a 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c 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 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 2 3 4 5 6 b 4 有人说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是对辛亥革命的 补课 其含义是指它 a 主张民主共和b 深入学习西方文化c 挽救民族危亡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1 2 3 4 5 6 解析 延续 和 补课 说明两者本质的相同点和表现形式的差异性 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 都是反对封建专制 主张民主共和 只是辛亥革命主要涉及政治领域的反封建 新文化运动则侧重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 答案d 1 2 3 4 5 6 5 近代以来 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 民主 自由和富强之路 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 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1 2 3 4 5 6 a b c d 解析审题关键在 资产阶级 的探索 海国图志 的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 答案b 1 2 3 4 5 6 6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由 新青年 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 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 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 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 已从器物 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 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 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 对于民国政治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1 2 3 4 5 6 材料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 你是否赞同 请说出相应的理由 答案答案之一 赞同 理由 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或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答案之二 不赞同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理由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 1 2 3 4 5 6 教材问题解答答疑 释惑 应用 学习思考1 p53 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 如果要复古尊孔 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 而这些礼仪和制度 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 所以 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2 p55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各有什么特殊贡献 提示略 3 p5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 提示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次预演 新文化运动传播各种新思想 包括马克思主义 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唤起了民众的觉醒 尤其是学生 为五四运动奠定了群众和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大多数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随着五四运动的进行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传播 自我测评 p56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 完全割裂了传统 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提示不同意 新文化运动虽然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激态度 但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