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途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创业策划书1 公司简介1.1 创业背景日益严峻的交通形势表明,我国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已经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紧迫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国城市化与汽车化发展十分迅猛。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足19%,目前已经发展到超过47%,预计2011年将达到48%。按现在每年增长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在“十二五”中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会突破50%的关口,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11年2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1亿辆,去年全国新增机动车2048万辆、驾驶人1317万,有20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尽管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有较大改观,但依然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特别是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管理设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而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的效应。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逐步由无烟煤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污染。其主要原因是交通拥堵、车速下降以及车况差、车辆技术性能低等,致使在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七位。同时,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造成的损失巨大。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1亿元。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9万起,造成2.7万人死亡、11.7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3%、12%、10.6%和5.3%。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5起,同比增加3起。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公司介绍途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智能化交通设施产品的研发,及生产、销售和安装,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一体的科研型企业,通过先进技术在交通设施上的应用,实现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安全、提高人们生活效率和质量、节能减排的目标。公司依托智能交通领域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兴起,针对目前市场上所应用的交通信号灯,交通安全附属设施,交通标志以及交通诱导设施,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使其能够适应近年来逐渐发展的智能交通领域,应用于道路、桥梁、隧道等领域,改善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增加行车安全性。公司标志以两条相交道路为主题,上部采用交通信号灯红、黄、绿三个颜色,与下部相交道路一起组成一个奔跑的人的形状,象征着积极向上。1.3 产品介绍本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公共交通设施、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设施、智能交通安全设施以及其他交通领域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服务:2 核心技术交通安全是交通领域永恒的研究课题,其中视距不良路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车安全,这就要求公路及城市道路在设计、施工时必须保证各种视距的要求。而在急弯、交叉口等路段,由于受地形环境及周围建筑的影响,造成视距不良,若驾驶员来不及反应,则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即使能够做出反应,往往造成车辆急刹车、停车、甚至熄火,对驾驶员的舒适性产生影响。尤其在夜晚,由于光线较暗,且驾驶员易产生疲劳,此外道路上车辆较少,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大大增加。本文所述的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是在实现安全会车的基础上,能使车辆可以移动交会且不用停车,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连续性。针对视距不良路段的交通特性,以及目前所使用的解决视距不良路段安全问题的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我公司设计了一种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2.1 设计思路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来车提醒系统,可以应用于急弯、交叉口、陡坡和临街道路等视距不良路段,从而极大地提高道路安全性。该系统基于感应式信号控制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在实现感应信号灯提示视距外是否有来车的基础上,又能通过连续布置、一一对应的检测器及信号灯,随着车辆依次经过检测器,触发视距外可能与之产生冲突的道路上对应位置的信号灯亮起,产生“流水灯”的效果,以此提示驾驶员对向来车的位置及其行驶速度,使信号灯不再仅仅停留在提示对向来车是否“存在”,而是能反映出“距离多远”、“速度多少”,从而能够起到动态控制车辆交会,即移动交会的作用。2.2 山区急弯应用由于山区坡道转弯处的交通情况较为复杂,是交通控制中的难点,容易造成车辆刮擦等事故,对于某些路段弯道半径小,且道路狭窄,若两车对于前方来车情况不了解则十分危险,特别是一些大型客、货车在弯道处会车更是困难。对于这种情况,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主要实现控制车辆在弯道前方预先设置的加宽会车区域会车,以避免车辆在弯道处相遇发生事故。本文就以山区单车道公路,设计时速40km/h为例,做详细分析,如图1所示。图1山区弯道处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单侧设计示意图对于弯道两侧来说,该系统的设置方式是对称的,在此仅对一个方向予以说明。图1中上方道路编号1-12的矩形框为检测器,下方道路两侧编号1-12的圆为信号灯,编号相同的检测器和信号灯一一对应。信号灯1至信号灯4的区段为缓冲区,此区段作为驾驶员的反应区域,主要作用是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距离,以保证观察到信号灯亮起并及时做出制动反应。由于车辆进入缓冲区时车速较高,为使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则适当增大信号灯的间距,本文设计中取10m。同时将对应检测器的位置相对于信号灯前移,在车辆到达信号灯前即可触发信号灯亮,避免车辆未观察到信号灯亮起就已经通过该灯。假设弯道两侧同时有两车到达第一个检测器,为保证两车可看到前方信号灯亮起,则检测器相对于信号灯的前置距离S应满足条件:式中:设计车速(km/h);D车道宽度;设计时速时驾驶员视角,40km/h时取90。取正常人反应时间为0.3s;按40km/h,车道宽度3.5m,计算S=5.08m。理论上S越大,驾驶员就越容易观察到信号灯,但距离过大,会使整个系统布设距离过长。本文设计中取10m。信号灯4至信号灯12的区段为制动区,在此区段内车辆可调整车速,以保证不超越亮起的信号灯行驶,最终在会车区与对向来车交会。假设车辆在看到缓冲区最后一个信号灯时才做出反应,且车辆速度较快而无法及时制动以做到移动交会,则应保证车辆可以在制动区终点制动至停止,即制动区段长度不应小于相应设计时速的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按照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事实上,缓冲区的设置已包含驾驶员的反应距离以及车辆制动延迟距离,制动区长度依然采用停车视距的目的是为进一步保证安全。在40km/h设计时速时停车视距为40m。制动区信号灯的布置以达到灯光连续,产生“流水灯”效果为宜,可根据设计车速不同调整信号灯间距与数量,随车速逐渐降低,可逐渐减小信号灯间距,理论上信号灯越密集,则动态效果越好,太少则动态效果不明显。但考虑实际运用中数量过多易造成浪费,本设计中采用6m和4m的间距布置。如图1,本例中信号灯4至信号灯9的间距为6m,信号灯10至信号灯12间距为4m。由于检测器与信号灯数量相等,而检测器的布置距离大于信号灯布置距离,所以从某一信号灯开始,检测器的间距会大于信号灯的间距。本例中检测器6的位置与信号灯6的位置对应相等,之后的传感器平均布置直到结束。最后一个检测器布置在车辆刚好可以看到弯道来车的位置,此时两车可互相看到,则无需信号灯指示。2.3 其他路段应用简介2.3.1 交叉口在交叉口处,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和山区急弯处的设计原理相同,如图2所示:图2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在交叉口的设计示意图图3 交叉口处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不同时间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中以两条单行线交叉口处为例,图中虚线矩形框为对应数字假想车辆位置,如左侧1号车辆经过所在道路检测器,触发下方道路上对应信号灯亮,考虑交叉口宽度,在信号灯后与交叉口宽度相等距离的信号灯同时发光,即图中实心圆。随着车辆前进,信号灯依次向前亮起。下方2号车辆“跟随”亮起的信号灯前进,则可在红色车辆刚好通过交叉口后到达交叉口,并顺利通过,如图3,左侧为1号车到达交叉口时两车位置,右侧为一号车刚好通过交叉口时两车位置。由于检测器布置距离等于信号灯布置距离,并且一一对应,所以传感器间距等于信号灯间距,信号灯依次亮起形成前进效果,其速度等于视距外道路车辆的行驶速度。2.3.2 道路合流处在道路合流处,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4处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设计示意图原理与交叉口处类似,但由于不需要考虑交叉口的宽度,车辆经过传感器只要触发对应位置的信号灯亮即可,在此不做赘述。图 5 感应式移动交会系统模型3 市场分析3.1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市场概况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有效的融合起来,并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起来的,具有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特征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有效地应用于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使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智能联系,借助系统的智能,车辆可以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靠智能化手段将车辆运行状态调整到最佳,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研究表明,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可使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二至三倍,可使交通拥挤降低20%-80%,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行车时间减少13%-45%,油料消耗减少30%,废气排放减少26%,交通事故可以成倍地减少,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智能交通形成一个系统概念,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VHS,1992 年)、欧洲高效安全欧洲交通计划(PROMETHEUS,1986 年)、欧洲车辆安全道路结构计划(DRIVE,1989 年)日本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1995 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服务、管理与控制,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以解决日趋恶化的道路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美、欧、日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也是世界上ITS 开发应用的最好国家。从它们发展情况看,ITS 的发展,已不限于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问题,也成为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中国ITS 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988年北京市从意大利引进了两套电子监控设备,开创了我国城市交通领域使用电子监控设备的先河,随后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科技部、交通部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界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ITS技术,并取得了长足进步。1999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交通部、科技部的组织下,该中心完成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国家基础性科研项目“中国ITS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智能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等一批关系中国ITS发展的重点项目,为我国顺利实施ITS 打下了良好基础。3.2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业的不同应用领域分析目前,智能交通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1) 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费,其中又以软件为主。公路收费项目分为两部分,联网收费软件和计重收费系统。此外,联网不停车收费(IETC)是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2)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兼容和整合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因此,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成为这一领域的应用热点。除了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一些纵向的比较有前景的应用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车载导航系统等。(3) 城市公交信息化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信息化应用还比较落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也是方案商可以重点发展的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国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3.3 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业的竞争分析目前,中国智能交通业的各环节均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集中度不高,且区域性较明显,整体上呈现规模较小的竞争格局。城市智能交通行业各个环节涉及企业众多,截止2010年底,国内智能交通行业领域约有2000多家企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交通状况的差异,对城市智能交通产品及服务需求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加之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目前尚未建立,导致城市智能交通业在发展初期形成各地区市场相对独立的局面,造成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规模普遍偏小的现状,多数集中于模块产品生产及工程建设阶段,使得细分市场众多,市场的集中度较低,整个行业中没有处于绝对市场领先的企业。从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综合型业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面向各类厂商和业主,提供相应智能交通产品、解决方案及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服务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具有较为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市场范围将在整个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市场进一步规范以及业务的整合,市场资源也将逐步向该类企业集中。3.4 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业的市场规模及市场前景分析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进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复合增长率一直保持在在20%左右。2010年交通运输部原则通过“十二五”四个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高速公路联网建设,将智能交通列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盛霖指出“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感知和安全运营、集装箱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公路水路出行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为未来5-10年发展思路进行谋划。预计未来三年间,城市智能交通业将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伴随城市智能交通业对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解决交通拥挤、确保运输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其越来越重视,同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随着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出台,预计20112015 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 2015 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9.5 亿元。4 公司发展战略本公司战略包括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和研发战略。其中发展战略包括近期和远期战略。4.1 发展战略我公司注重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结合,以防止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近期目标:公司计划在5年内,在主要城乡相关市场上形成一定的产品销售规模,将公司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向交通问题突出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市政部门推广,并在一个城市内重点提供技术支持,扩大我公司的影响力,打出本公司的品牌形象。即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扩大原有产品的可销售范围等来实现增长并到一定时期开发新的产品的战略。中期目标:在10年内分两步走,第一步逐步拓宽我公司服务的地区范围,让我们公司的产品能够以更先进、智能、便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走入人们的日常出行道路上。第二步是努力创新,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研发新的产品,引领行业潮流,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先行者。远期目标:预计15年左右,公司相关科研成果及研发产品在各个城市及交通领域中广泛应用,并且能够得到市场和相关部门的认可。之后公司计划建设成为集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以及交通设计与施工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交通科研及建设企业,使公司科研成果与道路设计施工相结合,扩展公司业务。4.2 竞争战略所谓行业竞争战略,就是要讲清楚“行业”、“竞争”、“战略”三个方面。(1)行业概念、整体现状(包括行业范围、行业构成、历史总量)、行业发展趋势(政策、需求及技术趋势等)讲“行业”;(2)重要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生产状况与需求状况、发展趋势讲“行业”;(3)行业主要企业竞争格局竞争的格局是讲生产相类似的产品的企业的总数以及市场的竞争集中度和企业的价值链的竞争格局等)讲“竞争”; (4)行业战略选择(结合供需双方现状及趋势,以及目前市场竞争的格局和强度作以分析详细阐述重点发展策略)讲“战略”。我公司作为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创立的智能类途安交通科技公司,有着自己在技术力量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在资金融通方面却有一定的困难,影响我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规模的扩大,而且在公司产品销售这一方面缺少大量的客户源,这样在同行业中处于劣势。因此我们在发展的初期更应该注重行业竞争战略的学习。竞争战略分析:做好竞争战略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是要明确“一个前提、三个核心、一个保障”。一个前提是分析行业环境为企业创建了什么样的机遇与局限,企业成功当顺势而为,找准行业发展的方向,抓住行业本身内生的机遇才是单一企业可以去做的事情,同时,企业也需要认清自我,不是每个机遇都是可以去抓的,要首先进行企业竞争优劣势的分析诊断;三个核心分别是:一,以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去竞争;二,在什么样的目标市场展开竞争;三,以什么样的策略竞争。企业需要建立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找准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和驱动价值因素,然后在竞争策略上重点针对核心驱动因素,提供核心价值;一个保障便是企业为了有效展开竞争所必需的资源保障措施、实施计划与组织管理模式等。除此之外,企业做好竞争战略分析,还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明确几个核心命题,在分析过程中寻找答案,结合前面谈的“一个前提、三个核心、一个保障”,便能有系统、有重点地做好企业竞争战略。4.3 研发与创新战略通过利用资源优势,紧跟市场需求,保证研发投入的三大原则,保证公司的生命力。研究与开发是企业科技进步的原动力,对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有利于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2)有利于保持企业竞争优势;(3)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公司根据实际的市场竞争因素选择了以下几点创新型战略:(1)革新型战略。主要是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的革新和首创求得市场占有率上的领导地位;(2)保护型战略。主要内容是改进现有产品和生产技术,重点是维持企业目前的技术地位和现状;(3)追赶型战略。主要是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并将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最优点纳入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之中;(4)混合型战略。即企业综合应用上述三种研究与开发战略。一个企业采用哪种研究与开发战略方向主要取决于它的财力、规模、技术领先程度的愿望、环境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当新技术已经开发出来,或者技术成为实施公司向新市场渗透战略的关键时,企业可以制定渗透型研究与开发战略,以满足各种战略上的需要5 市场营销尽管营销通常被认为只是经济学科中的“软”学科,但它也可以数量化,它是信息、数据和直觉或本能的混合。下面将对我公司面对的市场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制定我们的营销目标、营销策略、营销实施方案,并预计短期内的盈亏。5.1 指导思想“宁做小池塘里的大鱼,不做大池塘里的小鱼”是我们在公司建立初期定位目标市场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应当通过市场调研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正确评估我公司的实力,明智地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通过以市场为核心的一系列研发、设计、生产、定价、推广、服务等企业活动将产品和企业推向市场,赢得目标市场客户的青睐。5.2 市场状况分析社会环境:随着公路和汽车的普及和交通运输的兴起,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严峻,人们追求更高速更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事故率却居高不下,甚至比病痛夺去了更多人的生命,而给人们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和工作生活及不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损失。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这样的损失,国家对公路别的规划建设几车辆的制造都制定了质量标准,而且有逐步提高质量要求的趋势,以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为我们的公司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一个推广的良好契机。客户考虑:目前市场上的智能交通安全设施很多,多是针对于加强汽车本身的安全来设计的,比如,电子狗,安全气囊,防撞装置等等,很少有能够从交通整体考虑来保证交通安全的,我们公司就填补了这个空缺。虽然生产车辆的所有合格厂家都依照国家强制性要求在其产品上安装了安全保护装置,但是出于改进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大家都在寻找价格更低而且性能更好的替代产品。虽然潜在需求比较急切,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在不同阶段的目标市场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力求实现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在运营初期,我们以山区交通量较小的公路为主,后期,以风景旅游区的公路为主。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我们将把服务对象逐步扩展到其他厂商,并争取通过与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而实现产品走入国际市场。潜力分析:目前智能交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荷兰已建的智能公路就是很好的例子。自古以来,人们的发展就离不开交通,交通好了,经济发展才好。所以,作为能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率的智能交通,发展前景远大。目前,智能交通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投入使用的各种产品和系统方法也很少,若能早一步开发出智能交通并投入市场,无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占领先机,会有更好的发展。5.3 市场规模及潜力分析近年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现代公路事业和汽车事业高速发展,而大家的交通意识又都很淡薄,故而提高交通安全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就促生了智能交通。如果通过智能交通能够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那很显然智能交通就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经过实地实验论证,我们的一系列智能交通运行设施能够正确引导驾驶员的正常驾驶,起到对驾驶员的预警作用,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6 经营管理6.1 公司成立公司在融资成功后,通过主管部门以及工商税务部门登记,健全公司总部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采取各业务部门负责制。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员工招聘、信息收集、财务管理等。6.2 高校合作由于本公司业务的专业性,从公司创立到今后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补充交通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而,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必须与河南城建学院和其他高校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与高校合作是公司高效运作和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正是因为这样,公司成立之初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与高校的公关。为了吸引高校与我们合作,我们将积极主动的与河南城建学院及其他高校联系,加强和学生工作处,人事处等部门的联系,争取在专业人才的来源上得到他们支持。6.3 人才选拔过程1.在每年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进行招聘,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我公司。2.通过学校相关部门,适量地招收部分业务知识扎实的在读贫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我公司进行短期工作,既为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也为我公司补充了人才缺口,在给公司带来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时,还为今后人才的引进打下基础。3.公司拿出一部分钱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用来奖励优秀大学生。在公益事业进行中,培养公司在行业内知名度,为公司未来发展积累良好口碑。4.不定期地在学校赞助一些活动,扩大公司今后在交通领域的影响力。以上种种措施对于公司、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高校与公司合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得到高校的支持。另外,在公司以后的扩张中,也可不断与当地相关交通建设部门展开合作,扩大公司在当地的影响力,使公司业务发展更为顺利。6.4 员工来源保障1.资源保障:立足于河南城建学院为基础的广大理工类院校,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足的保障;2.信誉保障:公司通过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信誉可以得到保证;3.不收费用:面对大学生招聘,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4.利益保证:公司凭借市场营销宣传,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通过精心的管理安排,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公司的长远发展可以保证员工的高收入并能保持长期稳定。6.5 员工培训及淘汰制度对于通过所有考核的员工,公司将与之签约,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在成为正式员工后,只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专门培训(有适当补贴),并通过考核后,方能正式上岗。在员工的合同期内,员工还需参加公司的在岗培训,以便能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将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并适时提供机会让员工们在一起研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6.6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公司的成立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对于公司产生、维持、提高利润有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为“事得其人,人尽其才”。具体表现为:实施公司员工的选拔与培训;满足现阶段业务对人员的需求;对公司决策层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建立完备的激励制度与考核制度;拥有良好的组织氛围。6.6.1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员工培训酬薪管理绩效管理6.6.2 绩效管理1.对分配的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考核,确保分配的任务得到执行,并维系目标的一致性;2.对任务完成的状况进行客户反馈;3.随时对所聘职员及员工进行综合考评,不合格的将按规定进行末位淘汰。6.6.3 薪酬管理根据岗位的贡献度及分配任务完成的状况对员工进行奖惩与反馈,激励员工,确保分配的任务得以完成。6.6.4 员工培训根据组织发展需要及现有员工之间的差距,提升员工能力及技能,保障员工的能力与潜能能够支撑完成公司的现有及未来目标。6.7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图公司近期战略规划及主线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战略规划及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盘点招聘人员配备、任用部门设置及部门职责划分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确定工作流程培训实施岗位评价职级、薪级体系外部薪资调查薪资定位薪酬、福利体系工作实施考核实施员工综合报酬实施(激励手段的运用,工资、培训、淘汰、晋升等)工作规范培训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体系6.8 人力资源成本节约方式1.聘请应届大学毕业生成为公司固定员工,聘请部分在校大学生为临时员工。应届毕业生一般对薪资要求不高,而聘请在校大学生的人力成本支出远远小于聘请社会上人员的成本。同时,由于公司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这些都会成为大学生今后更好发展的成本。公司聘请的专业人员主要是公司高层、教学顾问、市场营销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专业性强的人员,还可实行专业人士帮带在校大学生的模式节约人力成本支出。2.对于在校大学生以及所在学校,公司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同时,公司提供众多勤工俭学的岗位可以解决有需要大学生和学校的困难。公司保证大学生的利益,公司将与在校大学生员工签署用人协议,付给正常的报酬,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良好的升迁机会,以及提供毕业后就业途径。6.9 公司组织结构公司董事会为公司最高权力及决策机构。董事会任命总经理以及副总经理,其他部门负责人由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方式任命。公司组织机构采用直线性职能机构。这样既保证了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式专业分工的长处,可使公司更好的发展。公司处于不同阶段,公司所设置的部门将有所调整,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组织结构将更为合理、更为专业。创业初期,考虑到协调管理便利、节约管理费用、命令传达通畅等因素,公司整体机构设置不宜庞大。如图所示(见下页):董 事 长: 决定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主持召开股东大会 总 经 理: 根据董事会的战略思想制定公司近期战略,管理公司的日常运作,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副 总经 理: 传达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决议,具体分管公司的日常运作,法 律顾 问: 解决公司在经营管理所遇到的法律问题。服 务中 心: 负责公司日常经营服务,调配相关人员工作。人力资源部: 负责公司人员安排信 息 部: 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市场策划部: 负责产品的广告,促销,营销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制定公司扩展计划。培训 部: 负责相关业务人员和医师的招收、培训等。财 务 部: 负责公司日常经济业务核算,决策。客户服务部: 负责接待客户、处理客户意见,反馈客户信息7 投资分析7.1 股本结构和规模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股本结构和规模如下:表7-1 途安交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股本结构表 股本来源股本规模风险投资入股管理层资金入股专利技术入股金额20万元20万元10万元比例40%40%20%股本结构中,公司管理层资金入股占总股本的40%,技术入股占20%,风险投资方面的20万元,我们打算引入1-2家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入股,以利于筹资,化解风险。7.2 资金来源及运用公司的主要资金来自风险投资和管理层的资金入股,筹建初期需要外借资金20万(金融机构三年期借款,利率5.49%),用作流动资金,同时考虑到合理的负债比例,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为1:2.857。资金主要用于购建生产性固定资产(15.5万)和办公用设备(4万),以及生产中所需的直接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其它各类期间费用等。7.3 投资的可行性分析表7-2 预计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原始投资-700,000.00销售收入收现400,000.0000 1,112,500.00 1,687,500.0000 1,912,500.00 生产成本付现245,773.8000 540,741.00 682,223.6000 722,497.60 其他付现成本348,980.0000 343,680.00 425,880.0000 531,580.00 所得税0.0000 0.00 119,218.2750 94,127.55 净现金流量-700,000.00-194,753.8000228,079.00 460,178.1250 564,294.85 注:所得税计算见利润表7.4 投资净现值法银行长期借款利率为5.49%,股东回报率为20%由于公司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风险投资,一部分来自银行的借款,所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5.49%*20/70+20%*50/70=15.85%表7-3 投资NPV计算表年 份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资本成本(15.85%)第一年-194,753.800.8632 -168,108.59第二年228,079.00 0.7451 169,939.06 第三年460,178.13 0.6431 295,963.30 第四年564,294.85 0.5552 313,272.26 第五年475,180.69 0.4792 227,708.16 未来报酬总现值838,774.19 原投资额700,000.00 净现值(NPV)138,774.19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投资方案的在计划期内盈利能力比较好,所以该方案是可行的。7.5 投资回收期法表7-4 投资回收期计算表年 份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年末累计NCF年末尚未回收的投资余额原始投资700,000.00第一年-194,753.80-194,753.80700,000.00第二年228,079.0033,325.20666,674.80第三年460,178.13493,503.33173,171.47第四年564,294.851,057,798.18第五年475,180.691,532,978.87 预计回收期=3+173,171.47/460,178.13=3.376年从投资回收期来看,该方案也是可行的7.6 内含报酬率法表7-5 净现值的逐次测试计算表年 份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资本成本第一年-194,753.80 0.8065 -157,068.94 第二年228,079.00 0.6504 148,342.5816 第三年460,178.13 0.5245 241,363.4266 第四年564,294.85 0.4230 238,696.7216 第五年475,180.69 0.3411 162,084.1317 未来报酬总现值633,417.9217 原始投资700,000.0000 净现值(NPV)-66,582.0783 结合表14,采用插值法可计算得知:IRR=15.58%+5.51%=21.36%,大于资金成本15.58%,可见该方案是可行的。7.7 敏感性分析公司在销售数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单价上存在一些影响利润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对三者按5%的单因素变化做敏感性分析。如下(取第二年的数据):表7-6 p、x、b、a对利润(P)的影响程度影响利润的个因素变动程度影 响 程 度变动后利润影 响 程 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绝对额+百分比销售单价5%0.25*0.05*5,700,000=7125001496250712505%销售量5%0.25*0.05*5,700,000=712505,700,000*0.05*0.0942=268471469403444033.12%单位变动成本-5%05,700,000*(-0.05)*0.0942=-268471398153268471.88%固定成本-5%0109180*(-0.05)=-5459141954154590.38%综合上述敏感分析,影响利润的诸因素中,最敏感的是单价,其次是销量,单位变动成本第三,而最后是固定成本.所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额外注意市场对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影响,以免利润的大幅度变动。7.8 盈亏临界点分析Y=px-(a+bx) y:计划期利润 p: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x:销量 a: 固定成本 表7-7 保本点分布年 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第五年保本点1,515,115.531,576,893.452,031,803.592,538,189.992,566,270.86安全边际率(MSR)77%85%86%83%81%注:根据安全性检验标准,安全边际率在40%以上就是处于很安全的等级,本公司的安全边际率远远大于40%,可见本公司的经营风险小。8 财务分析8.1 主要财务假设(1)公司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在公司成立的前两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所得税税率为16.5%,正常税率为33%;(2)本公司预估前三个月(第一季度)为公司筹建期,第二季度为公司的试运营期,均计入第一个会计年度,因此在第一年产品的销售较少,支出如前面之估计;(3)存货控制采用先进先出,生产用机器设备估计使用寿命8年,办公用设备估计使用寿命5年(考虑到办公用的设备更新速度快的问题),期末无残值,按直线折旧法计提;无形资产系公司成立时投入的专利,评估价10万,估计该专利权的使用寿命为8年,所以每年无形资产摊销1.25万;(4)公司第一年不分红,第二年起按可供分配利润的20%分红。(5)坏账准备按当年应收账款的1%计提。8.2 主要财务报表及附表表8-1 资产负债表 年份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175,246.20 308,905.6275 406,327.4318 785,886.9108 1,082,386.49 应收帐款400,000.00 712,500.0000 975,000.0000 937,500.0000 875,000.00 减:坏帐准备4,000.00 11,125.0000 20,875.0000 30,250.0000 39,000.00 应收帐款净额396,000.00 701,375.0000 954,125.0000 907,250.0000 836,000.00 存货134,661.00 179,925.0000 172,715.0000 160,470.0000 125,020.00 流动资产合计705,907.20 1,190,205.6275 1,533,167.4318 1,853,606.9108 2,043,406.49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195,000.00 195,000.0000 195,000.0000 195,000.0000 195,000.00 减:累计折旧24,375.00 48,750.0000 73,125.0000 97,500.0000 121,875.00 固定资产净值170,625.00 146,250.0000 121,875.0000 97,500.0000 73,125.00 无形资产:100,000.00 100,000.0000 100,000.0000 100,000.0000 100,000.00 减:累计摊销12,500.00 25,000.0000 37,500.0000 50,000.0000 62,500.00 无形资产净值87,500.00 75,000.0000 62,500.0000 50,000.0000 37,500.00 开办费12,000.00 9,000.0000 6,000.0000 3,000.0000 0.00 长期待摊费用16,000.00 12,000.0000 8,000.0000 4,000.0000 0.00 资产合计992,032.20 1,432,455.6275 1,731,542.4318 2,008,106.9108 2,154,031.49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流动负债:应付帐款203,527.20 258,190.2000 316,716.6000 301,674.0000 267,972.00 应付股利0.00 0.0000 0.0000 0.00 流动负债合计203,527.20 258,190.2000 316,716.6000 301,674.0000 267,972.00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200,000.00 200,000.0000 0.0000 0.0000 0.00 负债合计403,527.20 458,190.2000 316,716.6000 301,674.0000 267,972.00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500,000.00 500,000.0000 500,000.0000 500,000.0000 500,000.00 盈余公积13,275.75 120,192.0306 304,489.6291 513,675.2697 716,005.35 未分配利润75,229.25 354,073.3969 610,336.2027 692,757.6411 670,054.15 所有者权益总计588,505.00 974,265.4275 1,414,825.8318 1,706,432.9108 1,886,059.49 负债及权益总计992,032.20 1,432,455.6275 1,731,542.4318 2,008,106.9108 2,154,031.49 表8-2 预计利润表摘要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一.产品销售收入800,000.00 1,425,000.00 1,950,000.00 1,875,000.00 1,7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下排水管网抗渗性提升方案
- 2024年院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毕业论文汽车销售专业
- 警校痕迹专业毕业论文
- 航空工程系毕业论文选题
- 污水处理厂管网调度与优化方案
- 排水系统智能化管理方案
- 工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
- 巴中历史系毕业论文写作文献引用
- HIV感染产妇分娩母婴阻断演练脚本
- DL∕T 782-2001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 人教版初一数学课程讲义+练习(教师整合版)
- 科技园区建设规划
- DL∕T 5161.1-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
-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方法论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含活页实训手册) 课件 模块四 客舱失火处置
- JJG 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
- GB/T 43677-2024生态系统评估陆地生态资产核算技术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