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表扬.doc_第1页
赏识表扬.doc_第2页
赏识表扬.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扬,让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礼记、学记中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如何“长善”发扬其好的方面,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运用表扬的艺术。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我们能多赏识学生一点,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且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肯定学生,你就会看到学生越来越表现得像你所表扬的那样,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形象,优点就会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走向成功。相反,如果你习惯发现孩子的缺点、劣势,不成功之处,并且因此经常性地批评学生,否定学生,你就会看到学生表现越来越像你所批评的那样,越来越符合你所指责的那种不成功的形象,缺点也会越来越多,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表扬、赞美、赏识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成长,永远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所以,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赞美。那如何有效地表扬学生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表扬要具体对于孩子来说,表扬不能太笼统、模糊,不能简单地用“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棒”这样的一般赞语。而应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予肯定,使孩子明白“好”在哪里。对孩子的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老师只是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二、表扬要适量、适度表扬应该准确,讲究分寸。表扬基调的高低,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该高却低,就不能激励先进,发挥典型示范的效能;如果言过其实,就会贬低表扬的价值,致使吹捧、华丽不实等不良风气产生。表扬次数的多少,也应慎重考虑,可以说,廉价的表扬是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有一位班主任,看到班上的学习委员多方面表现不错,且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为了鼓励其不断进步,号召全体同学向她学习,便每天都要表扬。由于表扬次数过于频繁,且有时又言过其实,因此,使其他同学与她渐渐疏远了,那位学生也因此而背上包袱,不久便逃学了。后来,班主任去家访,问其原因,那学生说:“老师您经常表扬我,我感到害怕,怕出了差错辜负了您的期望。”还记得在当代教育家杂志上看到毕淑敏写她小时候作文写得非常好,作文讲评课上每次都当范文朗读,老师每次都会表扬:“看人家毕淑敏写得多好,多生动!”本来是件好事,可是老师表扬的多了,同学们都疏远她,躲她,以至于后来没人和她玩,她很苦恼!再后来她就故意不好好写作文了!可见,表扬不宜过多,要适度。三、表扬要适时表扬要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还须及时,当一件先进事例发生时,教师应作出积极的反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表扬更要及时。譬如某学生连续几次迟到,今天早到了,教师应及时表扬;又譬如,某学生上课从未主动发言答过问题,今天这样做了,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教师及时而适度的表扬往往是促进后进生转变、前进的催化剂。四、表扬应挖掘,即要看每个学生的进步过程。我们表扬学生,不仅要进行横向比较,树立榜样。更要进行纵向化比较,给每位学生树立一杆标尺;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着重表扬学生的“进步点”“闪光点”。这样,学生就能从中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促使自己不断努力。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美。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表扬越是及时,越有利于他们克服缺点,争取进步。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每次测试都不及格,同学们经常嘲笑他,代课老师也放任自流,家长更是想放弃。偶尔一次小测试他居然及格了,我在班会课上大加表扬,并让孩子们用掌声鼓励他,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事实证明他越来越进步!再比如孩子今天书包整理得很好,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能帮其他同学解决困难都要立即给予表扬,肯定其进步。这样会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他们。如果孩子认识到只有他表现得很好,才能得到老师对他的注意,他们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以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总而言之,表扬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具体、适量、适度和适时,并能善于挖掘,发挥。美国心理学家布格尔斯基说过:“兴趣和注意来自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