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 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 而且已创造出 并行用了两千余年 却为人们所忽视 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 发展 完善 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 也应当说 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张传玺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 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1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 知道 始皇帝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认识君主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宏观把握 早期的国家政治 制度 夏商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加强 宋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完善 隋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秦 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加强皇权 元实行行省制度 明废丞相 创立内阁 废除行省 设三司 夏商形成王位世袭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 宗法制 确立皇帝制 建立三公九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达到顶峰 明清 推行郡县制 清设军机处 主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复习指导 抓点 穿线 成面1 以时间顺序梳理不同时代中央集权制的相关史实 2 以线索串连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3 全面认识和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自主梳理自主检查合作探究达标验收 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中央集权制的主干知识 教材处理 设计思路 问题式 表格式 图示式1 西周时期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这些政治制度的关系如何 2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如何 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自主梳理 图示式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央官制演变 知识研读 知识梳理 一 商朝的政治制度1 内容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与制度 2 特点 商王垄断以强化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1 分封制 1 目的 为了巩固的统治 2 对象 是最高统治者 是分封主体 异姓分封复杂 既有 也有原来的 3 作用 周王确立的地位 加强了西周的统治 贵族集团形成严格的序列 周王 卿大夫 内服 外服 神权 王权 周王室 周王 同姓亲族 功臣 姻亲 附属国 天下共主 等级 诸侯 士 第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 知识研读 知识梳理 2 宗法制 1 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 和继承上的矛盾 2 内容 以继承制为核心 确立严格的 体系 3 作用 保障贵族的 特权 有利于凝聚 强化和贵族特权 把国和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 礼乐制 维护和的工具 权力 财产 土地 嫡长子 大宗 小宗 世卿世禄 宗族 王权 分封制 宗法制 知识研读 考点整合 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王位世袭制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 2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3 以礼乐制度为工具 从思想上强化王权 4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5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的关系 1 分封宗法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血缘纽带2 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知识研读 知识梳理 三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1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破坏 年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2 基本特征 皇权至上 权力的集中 3 具体内容 1 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改称 将国家的 和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2 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的是 负责 负责 负责 九卿是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3 郡县制 在地方分两级 郡守和县令由 直接任免 达到的目的 4 作用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 奠定了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公元前221 高度 皇帝 司法 立法 行政 丞相 政务 御史大夫 监察 太尉 军事 三公 郡县 皇帝 中央集权 贵族分封制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第2讲 考点梳理 第2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1 建立的前提 秦王嬴政发动战争 灭掉六国 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 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2 确立的标志 秦始皇统一后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 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 突出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 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 经济 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 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4 潜藏的矛盾 一是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存在着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探究点四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第2讲 要点探究 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3讲 考点梳理 隋唐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宰相 第3讲 考点梳理 中书门下 三司 中书省 中书省 三省 枢密院 二 选官 才 制度的演变1 世袭制 军功受爵 春秋战国时期 2 察举制度 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 选官标准 前期是才能和品德 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 西汉 3 九品中正制 东汉 魏晋 4 科举制度 隋唐 明清 1 隋唐时期 a 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 隋炀帝时 设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形成 b 唐朝时 日臻完善 统一分科定期考试 c 评价 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它起到了抑制门阀 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等作用 2 北宋时 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考试 3 明朝时 八股取士 4 清朝时 a 戊戌变法时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取士 b 1905年 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谏院 门下省 六科给事中 监察御史 御史大夫 第3讲 考点梳理 第3讲 考点梳理 考点2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推恩令 大一统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集权措施 第3讲 考点梳理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安史之乱 节度使 藩镇割据 五代 藩镇割据 十国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藩镇割据 文臣 通判 枢密院 三衙 陈桥兵变 第3讲 考点梳理 总趋势 不断削弱 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 中央集权 第3讲 考点梳理 考点3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批红 票拟 内阁 殿阁大学士 第3讲 考点梳理 总趋势 不断削弱 不断加强 相权君权 表格式 中央集权发展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郡县制 郡国并行 加强 节度使 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弱 收兵权建禁军 派文官设通判 掌控赋税 加强 但三冗 积贫积弱 行省制 宣慰司 宣政院辖地 加强 重大变革 省制开端 形成 巩固 完善 加强 推恩令 加强 削弱 新发展 秦朝 皇帝 三公九卿 西汉 皇帝 隋唐 皇帝 北宋 皇帝 元朝 皇帝 明朝 皇帝 清朝 皇帝 职责 特点 根据左面的示例 完成下列图示的相关内容 包括中央官制的名称 职责及其特点 图示式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央官制演变 西周 世卿世禄 选官制度 补充官僚队伍 自主检查 1 观察下表 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 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2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 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 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 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 c 监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 a 4 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 懒宗庙 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其为此采取的措施比分封制更能加强中央集权 主要是因为该制度与分封制相比 a长官必须对上级负责b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c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长官职位可以世袭 b 5 某地发现一块两千多年前的石刻 上面刻有 四守之内 莫不郡县 字样 这块石刻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周朝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汉朝的郡国并行制d元朝的行省制 b 中央集权制 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服从中央 专制主义 是一种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方式 即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总结规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 君主专制 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始终2 政权与神权相结合3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儒家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4 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相伴5 行政权力包揽一切 并且实行人治 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1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修发扬民主集中制 2 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3 发扬民主政治 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体恤民情 人文关怀 古为今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武王二年 公元前309年 始置左右丞相 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 嬴政统一全国后 设置 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 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引唐太宗语材料三传统相权的衰落 宋代是关键 据司马光说 淳化中 太宗患中书权太重 且事众 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 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 刑房置审刑院 达标验收 材料四自秦以下 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 南雍志 明太祖语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三公 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 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 4分 2 据材料二 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4分 3 据材料三 为什么说 传统相权的衰落 宋代是关键 6分 4 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据此并结合材料四 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6分 5 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4分 答案 1 三公 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 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 态度 设宰相筹划大事 以弥补君主的不足 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 同时相权三分 有利于加强皇权 3 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4 元朝实行行省制 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 原因 中书省权力过重 措施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5 趋势 相对渐趋衰落 皇权日益强化 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 这个过程中 国家政权机构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君主的权力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而愈加强化 中央与地方 君权与相权矛盾在统一的过程中不断趋向完善和发展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 尽管存在时间短暂 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 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 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 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 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 最持久的统治 材料二自秦朝以后 皇帝为了集中权力 不断削弱相权 唐朝曾以中书令 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 行使宰相职权 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 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材料三中国的专制主义 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 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 疆域没有这么辽阔 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1 秦朝确立的什么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周朝的分封制 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它为什么能 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 最持久的统治 5分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分 中央 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地方 郡县制 2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分 2 下图反映了汉 唐 明 清四朝中枢机构的演变过程 请按示例完成空格 并从中归纳出君权强化的两种方式 4分 方式 一种是启用身边亲信近臣 以形成决策核心 另一种是削弱乃至废除宰相的权利 官员之间相互牵制 2分 3 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三中 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但是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成CDO定价模型中违约风险的深度剖析与实证研究
- 合作学习:开启初中语文基础复习课的新引擎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经典例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旅业旅游集团股份公司招聘5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每日一练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复习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基于2025年生物技术的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中的突破报告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测试B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演进及研究框架
- 中国教育史全套
- GB/T 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口腔科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 itop-4412开发板之精英版使用手册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 托业考试Toeic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