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1页
会计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2页
会计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3页
会计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4页
会计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会计 1 总论 需掌握的知识点 一 会计的概念 二 会计的本质 三 会计的特点 四 会计方法 五 会计核算方法 六 会计的基本职能 七 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 2 八 会计的对象 九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十 会计基本假设 十一 会计核算基础 3 一 会计的概念教材P2二 会计的本质 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属于管理范畴 4 三 会计的特点 4条 1 会计与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具有连续性 系统性 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完整性 2 拥有一序列专门方法 3 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5 会计方法 1 会计核算方法2 会计发现方法3 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 8种 6 四 会计的职能职能 计量 计算 记录 核算 监督 预测 决策 控制 考核 分析 基本职能 核算与监督 7 会计核算职能 是首要职能 是与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通过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环节 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 算账 报账 为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8 会计核算的特点 1 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2 与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连续 系统 综合 全面地反映已发生 完成的经济活动 事后核算 9 会计核算的环节 1 确认 是否会计核算2 计量 确定应计的金额3 记录 记录在专门的载体上4 报告 提供会计信息 10 会计监督职能 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时对经济活动事项的合法性 合理性进行审查 1 合法性 2 合理性 11 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监督职能是核算职能的保障 二者相辅相成 既有独立的要求 又有紧密的联系 缺一不可 12 五 会计对象 1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 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3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13 六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要求对7条熟读 14 七 会计基本前提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明确会计确认 计量 报告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 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经营不会停业会计分期 将持续经营划分为连续 相等的期间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 15 会计主体不等于法律主体 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会计分期 年度 公历1月1日 12月31日中期 半年 季度 月按公历划分会计中期 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16 我国记账本位币 人民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 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 但编制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17 八 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基础 是指会计以什么标准来确认 计量 报告单位的收入 费用 18 会计核算基础 1 收付实现制 2 权责发生制 我国 企业 权责发生制行政单位 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 经营业务 权责发生制 其他业务 收付实现制 19 九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超大纲 1 可靠性2 相关性3 可理解性4 可比性5 实质重于形式6 重要性7 谨慎性8 及时性 20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21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 会计要素的定义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的分类 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 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由称为会计报表要素 22 二 企业会计要素包括 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3 一 资产 1 资产的概念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4 2 资产的特征 一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预期的资产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 二 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拥有 拥有所有权 控制 控制经济利益 三 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利益或间接经济利益 25 3 资产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 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 除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如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 26 二 负债1 负债的概念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7 2 负债的特征一 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二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属于现时义务 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三 履行偿还义务时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8 3 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预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清偿的债务 包括 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29 非流动负债 除流动负债以外的付债 包括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等 30 三 所有者权益1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 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又称为股东权益 净资产 其金额为资产扣除负债后余额 31 2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一 所有者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偿还 除非发生减值 清算 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 二 企业清算时 负债往往优先清偿 而所有者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所有者 32 三 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 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分配 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收益 在数量上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33 3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等 通常划分为 实收资本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等项目 34 留存收益 包括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35 资产 负责 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 36 四 收入1 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7 2 收入的特征 1 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非日常 的经济利益流入是利得 2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38 3 收入的分类 1 按性质分 销售商品的收入 提供劳务的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2 按主次分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39 五 费用1 费用的概念 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40 2 费用的特征 1 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 非日常 的经济利益流出是损失 2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3 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41 3 费用的分类 42 六 利润1 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在一定空间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 盈利 亏损 2 利润的分类 按构成 形成 分为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43 三 会计计量属性 5条 1 历史成本 实际成本 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资产物资时所实际发生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2 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 是按照当前市场条件 重新取得同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常用于 盘盈的固定资产 44 3 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常用于 存货的减值 4 现值 是指在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是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常用于 45 5 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常用于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我国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计量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确定并可靠计量 46 第二节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 会计科目 1 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 47 2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1 复式记账的基础 2 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3 为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 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 48 3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1 合法性 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 相关性 应当为提供有关方面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 满足对外报告对内管理的要求 49 3 实用性 应复合单位自身特点 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50 4 会计科目的分类 1 按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的不同 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51 2 按归属会计要素的不同 资产类负责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52 总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为一级科目 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 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53 明细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 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 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54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具有统驭控制的作用 而明细科目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起到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二者总金额上相等 55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总分类科目必须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不得随意变更 明细科目可以按企业核算需要设置 但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有二 三级科目 且二 三级科目并不是越多越好 56 二 会计账户1 会计账户的概念 是指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 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 反应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核算工具 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所作的科学再分类 57 2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 会计科目只是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分类 没有结构 会计账户则有结构 58 联系 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 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会计科目所反应的内容是会计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二者不加严格的区分 互为通用 59 3 账户的结构账户分为左右两边 一边记增加 另一边记减少 具体哪边记增加 哪边记减少 依据账户的性质决定 4 账户内容 1 账户的名称 即会计科目 2 日期和摘要 即经纪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3 凭证号数 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 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5 余额 60 5 账户的分类6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只用货币度量 明细分类账户除了用货币度量外 还要用实物度量 61 7 余额公式本期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本期的期末是下一期的期初 62 第三章 复式记账 63 第一节会计等式 一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资产 权益 债权人权益 投资人权益 负债 所有者权益 64 二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 资产和权益等额增加2 资产和权益等额减少3 资产内部一增一减4 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65 三 收入 费用 利润四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66 第二节复式记账法 一 记账方法就是账簿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分为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我国 采用复式记账法二 复式记账法的定义 三 复式记账法的分类 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 67 四 借贷记账法定义 借贷记账是按复式记账的原理 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 以借 贷二字为记账符号 以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为记账原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68 借贷记账法产生于13世纪的意大利 世界各国通用 我国 会计法 规定使用借贷记账法 69 五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1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2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3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4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70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 借 贷 为记账符号 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至于 借 表示增加还是 贷 表示增加 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或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 71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借贷相反的方向 以相等的金额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72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包括 1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2 余额试算平衡法 73 试算平衡的局限性 1 全部漏记 2 方向颠倒 3 科目用错 4 重复登记 74 六 会计分录和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一 会计分录的概念 是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方向 科目名称和金额的记录 简称分录 75 二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 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 2 确定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及会计科目的性质 3 确定涉及的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 即 会计科目是借还是贷 4 确定应借应贷会计科目的金额 76 三 会计分录的分类1 简单会计分录 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 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 复合会计分录 指由两个以上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即一借多贷 一贷多借 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77 不能将不同内容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78 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 课本案例 79 四 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在进行核算时 在有关账户之间存在着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80 五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 1 同凭证 即依据相同 2 同期 即同一个会计期间 3 同方向 即记账的方向相同 4 同金额 即记账的金额相等 81 六 总分类账户与所属明细账户的关系 二者金额相等 1 总分类账户期初借 贷 方余额 所属明细账户期初借 贷 方余额之和 2 总分类账户借 贷 方发生额 所属明细账户期初借 贷 方发生额之和 3 总分类账户期末借 贷 方余额 所属明细账户期末借 贷 方余额之和 82 第四章 会计凭证 83 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一 会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 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84 二 会计凭证的种类 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85 一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 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 用于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的情况 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86 二 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 由会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的汇总表 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分类 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 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87 原始凭证记录的是经济业务事项 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记账凭证是会计信息 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88 三 会计凭证的作用 一 记录经济业务 提供记账依据 二 明确经济责任 强化内部控制 三 监督经济活动 控制经济运行 89 四 原始凭证的种类 一 按照来源的不同 自制凭证 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个人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自行填制的 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外来凭证 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 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90 自制凭证 一 按照填制的手续不同 一次凭证 一次填制完成 只记录一次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如 累计凭证 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反映在一起的原始凭证汇总凭证 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 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 91 二 按格式的不同通用凭证 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 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 专用凭证 由单位自行印制 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92 五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 原始凭证名称2 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3 凭证的编号4 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5 经济业务的内容6 填制单位签章7 有关人员签章8 凭证附件 93 六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 记录要真实2 内容要完整3 手续要完备4 书写要清楚 规范5 编号要连续6 不得涂改 刮擦 挖补7 填制要及时 94 八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1 真实性2 合法性3 合理性4 完整性5 正确性6 及时性 95 九 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 1 对完全符合要求的 及时入账2 对真实 合法 合理但是内容不够完整有错误的 退回经办人员 由其负责补充完整 更正或重开3 对于不真实 不合法的 不予接受 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96 十 错误的更正 1 原始凭证不得涂改 随意涂改为无效 不能作为依据2 原始凭证记载内容有错误的 有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 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3 原始凭证金额错误不得更正 只能由单位重新开具 97 十一 记账凭证 一 按照经济业务不同1 收款凭证 用于记录收款业务2 付款凭证 用于记录付款业务3 转账凭证 用于记录不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经济业务 98 二 按照填列方式不同1 复式凭证 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发生额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 2 单式凭证 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金额的会计凭证 99 十二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 记账凭证的名称2 记账凭证的日期3 记账凭证的编号4 经济业务事项的摘要5 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6 记账标记7 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8 原始凭证张数9 会计主管 记账 审核 出纳 制单等有关人员的签章 100 十三 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1 内容必须完整2 连续编号3 书写清楚规范4 根据原始凭证填制5 结账 更正错误不附原始凭证 其他的必须附有原始凭证6 填制时发生错误 重新填制7 填制完成后若有空行 划线注销 101 十四 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1 真实性 是否有原始凭证 2 是否齐全 记账凭证9个内容 3 科目是否正确 4 金额是否正确 记账凭证金额和原始凭证金额是否一致 5 书写是否正确 文字是否工整 数字是否清晰 是否按规定进行更正 102 十五 会计凭证的保管 1 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 1 定期订定成册 防止散失 2 会计凭证封面应注明 3 103 第五章 会计账簿 104 一 会计账簿的概念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 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 已经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全面 系统 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105 二 会计账簿的意义 1 可以记载 储存会计信息 2 可以分类 汇总会计信息 3 可以检查 校正会计信息 4 可以汇报 输出会计信息 106 三 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会计账簿是形式 账户是内容 账户存在于会计账簿之中 107 四 会计账簿的分类 1 按用途分 序时账 日记账 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分类账总分类账簿 总账 明细分类账簿 明细账 备查账 108 2 按账页格式分 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总账仅登记金额不登记数量 单价 明细账不仅登记金额还要登记数量 单价 109 3 按外型特征分 订本式活页式片卡式 110 五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1 封面2 扉页3 账页 具体内容在教材 111 六 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 具体内容在教材 112 七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1 同凭证 依据相同 2 同期 会计期间相同 3 同金额 金额相同 4 同方向 借贷方向相同 113 八 平行登记后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1 总分类账户的期初借 贷 方余额 所属明细分类账期初借 贷 方余额合计2 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 贷 方发生额 所属明细分类账本期借 贷 方发生额合计3 总分类账户的期末借 贷 方余额 所属明细分类账期末借 贷 方余额合计 114 九 对账 1 对账的定义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 核对会计记录 的内容 数量与金额 2 对账的主要内容 账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