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廉颇与蔺相如 司马迁 一 司马迁和 史记 简介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 分 表 书 本纪 世家 0列传 共 篇 余万字 史记 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 语言生动 形象鲜明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 约前145 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 文学家和思想家 主要作品是 史记 史记 的体例 本纪 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 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 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 本纪 世家 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 列传 是记载帝王 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 表 所以列记事件 使之纲举而目张 以简御繁 一目了然 便于观览 检索 书 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 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 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 是无法撰写成书的 二 时代背景简介 廉颇 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 在当时 七雄 并峙的形势下 各诸侯国都想以武力统一中国 因此 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 赵惠文王时代 秦强而赵弱 两国时战时和 本文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秦赵争斗的一个侧面 学习目标 1 熟读 翻译课文 背诵最后一段 2 指出文中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的特点 3 指出文中倒装句 被动句等特殊句式 4 概述故事情节 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课文分析 内容分析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1 1段 简介 的身份和地位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 缪贤舍人 廉颇与蔺相如 翻译下面的句子 注意加线的词 1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2 蔺相如者 赵人也3 取阳晋 拜为上卿 4 以勇气闻于诸侯 阅读第1段 思考问题 尽量用课文直译回答 1 廉颇蔺相如各是什么身份 2 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开头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 1 简介身份既是对人物出身情况作必要交待 这是史传文章的一般特点 同时又对后文作了铺垫 1 介绍廉颇 突出他的武功 以勇气闻于诸侯 秦求赵璧 秦赵渑池会 秦国虽无礼 终不敢对赵用强 其原因之一就有忌惮廉颇之勇 同时又为廉颇居功自傲作了铺垫 2 介绍蔺相如 则显出他出身低贱 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 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 出身低贱 但品格崇高 才能出众 2 2 5段 完璧归赵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 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 从径道亡 归璧于赵 阅读2段 翻译以下句子 注意加线的词句1 使人遗赵书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 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3 计未定 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 定语后置句 应为 求可使报秦人 被动名 白白地被欺骗 1 王问 何以知之 2 臣尝有罪 窃计欲亡走燕幸 1 夫赵强而燕弱 而君幸于赵王2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则幸得脱矣3 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 宾语前置句 应为 以何知之 省略句 省主语 1 负 秦贪 负其强 依仗 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 对不起 相如度秦王虽斋 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 使 承担 廉颇闻之 肉袒负荆 背着 2 王曰 谁可使者 相如曰 王必无人 臣愿奉璧往使3 城不入 臣请完璧归赵 阅读第2段 思考问题尽量用课文直译回答 1 秦王用什么代价换取赵国的和氏璧 而赵国为什么却犹豫不决 2 缪贤讲述了蔺相如怎样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蔺相如怎样的性格 3 蔺相如是如何回答赵王的询问的 1 秦以城易璧 矛盾突起 赵王君臣谋议 予 不予 两难 就显出两国的实力悬殊 秦的贪暴的面目立见 解决这样的困难并非易事 欲扬先抑 为蔺相如的出现蓄势 情节陡然紧张起来 2 宦者令缪贤说的一件往事 借人物的话 体现了蔺相如的性格 见识卓越 胆量超人 插叙从一个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 起烘托 铺垫作用 3 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 宁许以负秦曲 赵王召见蔺相如 表明蔺相如对秦赵形势早就成竹在胸 对秦国的阴谋也看得明白 并指出予璧 弗予的利害 当赵王问 谁可使者 时 相如表示愿往使秦 因为他有非凡的见识 所以也有大勇 并对此表示决心完璧归赵 从他的坚定的口气和条理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相如具有忠于赵国的思想 还具有大智大勇 于是博得了赵王的倚重 小结第2段虽然有了这些先决条件 但捧一璧西入虎狼之秦 乃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搏斗 相如只能凭着自身的才智勇气和赵秦国力的对比 抓住有利形势 叙事至此 情节为之又一紧 造成悬念 吉凶未卜 阅读第3段 翻译以下句子 注意加线的部分1 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2 璧有瑕 请指示王3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大国乎4 使臣奉璧 拜送书于庭5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6 大王必欲急臣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7 召有司案图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2 舍相如广成传3 决负约不偿城 乃使其从者衣褐 从径道亡因相如因持璧却立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于是 就 副词 趁机 介词 通过 介词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 使不辱于诸侯 拜相如为上大夫 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 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 1 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 2 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 3 左右侍从狂喜不尊重外臣 相如发现秦 无意偿城 后怎么办1 设计智取 璧有瑕 请指示王 2 说理斗争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3 誓死捍卫 持其璧睨柱 欲以击柱 秦王佯予赵城 相如有何对策1 使缓兵之计 要秦王斋戒 设九宾礼2 私下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归璧于赵 相如如何对秦王交代 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故令人持璧归 间至赵矣 以 秦强而赵弱 的事实 说明只要 坚明约束 赵立奉璧来 表示自己知道有罪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臣请就汤镬 提出希望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出使结果如何 秦亦不以城予赵 赵亦终不予秦璧 两国僵持 进入对立状态 矛盾暂缓 概括 完璧归赵 如何表现相如大智大勇表现方法 直接描写 语言 动作 神态等 间接描写 以秦王的声威 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 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3 6 7段 渑池之会 杀二万人 请奏瑟 请击缶 缶 相如请以颈血溅大王 阅读第三部分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加线部分1 其后秦伐赵 拔石城 2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欲与王为好 会于西河外渑池3 秦御史前书曰 4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渑池之会1 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 廉送至境与诀2 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缶 反请咸阳为寿3 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 会后秦不敢动 秦要统一中国 采取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的战略 积极对外扩张 它南边的楚国和东北的赵国 实力比秦稍弱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 秦的主要力量是对付楚国 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 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 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 当然 蔺相如的主观努力 利用有利形势 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 也是非常重要的 4 第8段 将相交欢 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相如引车蔽匿 负荆请罪 阅读第四部分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加线部分1 既罢 归国 以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位在廉颇之右2 宣言曰 我见相如 必辱之 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4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5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6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负荆请罪1 廉颇自傲 相如退避廉颇 见相如 必辱之相如 不肯与会 不欲争列 引车避匿2 相如解说避让原因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3 廉颇悔过 将相和好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我给廉颇点个赞我给蔺相如点个赞 1 蔺相如 大智大勇 不畏强暴 胸怀坦荡 热爱祖国 能言善辩 顾全大局 维护团结的外交家和政治家 苏轼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2 廉颇 自高自大 心胸狭窄 目光长远 有勇有谋 以国为重 勇于改过 有一定政治头脑 知错能改 坦率真诚的将军形象 四 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交欢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缪贤 蔺 秦王 群臣 蔺 廉 蔺 有智谋 大智大勇 国家为重 介绍 斗争 冲突 一 字词释义 通假字1可予不2拜书送于庭3召有司案图4秦自缪公以来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不 否 表疑问语气 庭 廷 朝廷 案 按 察看 缪 穆 孰 熟 仔细 2 一词多义 负 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 负其强 相如度秦王虽斋 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 肉袒负荆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幸 而君幸于赵王 则幸得脱矣 而君幸赦臣 依仗 凭借 辜负 对不起 违背 使 承担 背着 引见 延请 拉 牵 拉 引申为掉转 宠幸 幸而 幸好 侥幸 侥幸 而 夫秦强而赵弱 秦以城求璧 而赵不许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君宣恶言 而君畏匿之 表假设 如果 表转折 但是 表承接 表并列 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光因循守职 无所改作 趁机 沿袭 通过 经由 于是 就 副 于 以勇气闻于诸侯 而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 且庸人尚羞之 况于将相乎 被 对 向 与 引出对象 在 对于 3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舍相如 左右欲刃相如 乃使从者衣褐 相如前进缶 使动用法 使宾语动 完璧归赵 秦王恐其破璧 宁许以负秦曲 毕礼而归之 舍 安置住宿 刃 用刀杀 衣 穿 前 走向前 名词作状语 故令人持璧归 间至赵矣 相如廷斥之 廷 在朝廷上 间 从小路 完 使 完整 破 使 破碎 负 使 承担 归 使 回去 羞 以 为羞耻 先 以 为先 后 以 为后 意动用法 以 宾语 为 且庸人尚羞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 古今异义 拜为上卿 欲勿予 即患秦兵之来 布衣之交 请指示王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于是相如前进缶 宣言曰 我见相如 必辱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拜 授予官职 患 忧虑 担心 寿 向人敬酒或献礼 去 离开 亲戚 近亲及姻亲 指示 指给 看 前进 上前进献 宣言 扬言 到处说 布衣 平民 小结 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 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1 判断句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 天下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 二 文言句式 2 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3 倒装句 宾语前置 君何以知燕王 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状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 二 文言句式 1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2 大王见臣列观 3 遂与秦王会渑池 4 不如因而厚遇之 传 之 以 之 我们 不如 4 省略句 会 于 渑池 臣 于 列观 结构概要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 以蔺相如为主 以廉颇为宾 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 廉颇后又有传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 负荆请罪 文章写的是合传 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 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 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作者紧紧围绕主旨 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 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 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 又有连贯性 情节相当完整 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最具代表性 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 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 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 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出自本文的成语1 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2 怒发冲冠 气得头发直竖 顶起帽子 形容愤怒之极 3 布衣之交 布衣 平民 旧指贫寒老友 本文指百姓之间的交往 4 负荆请罪 负 背着 荆 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诚恳认错 请求责罚 5 刎颈之交 刎颈 割头 交 交情 友谊 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写作借鉴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 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 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 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 实现自我的价值 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 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1 三个故事各有首尾 有独立性却又环环紧扣 相互关联 故事以秦赵 蔺廉这一双重矛盾冲突贯穿 以前者为主 后者为次 前者决定着后者 层层推进 引人入胜 内外两重矛盾冲突层次井然有序 外部矛盾缓和了 内部矛盾便激化了 这样结构文章清晰而有力量 2 叙事有波澜 曲折抑扬如完璧归赵 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 秦强而赵弱 矛盾陡起 蔺相如分析了形势 并入秦请完璧归赵 情节已趋缓和 秦廷受欺 相如睨柱 又紧张 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 又趋缓和 相如欺秦王 几被处死 情节紧张 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 不再索璧 又趋缓和 相如因功拜上大夫 秦因璧事攻赵 又紧张 为好会 引出渑池会 归国拜上卿 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叙事要有波澜 不能平铺直叙流水帐 就要抓住贯穿于事件中的矛盾冲突 围绕矛盾冲突组织材料 本文的冲突是塑造表现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 形象是在冲突过程中展现出其方方面面的性格 蔺相如的智 勇 忠义是一成不变的 廉颇的则随矛盾发展而有变化 3 选材的精当写人物要把人物置于冲突中写 才能生机勃勃 而传记则是以人物一生中的最光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 本文以三件典型的事 把个人和国家双重的矛盾 利益纠结在一起 突出了廉蔺的崇高品质和性格特征 且又以细节描写予以声色之 就使得人物在这三件事中栩栩如生 恰当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主旨 同时 全文也显得十分集中 描写人物 刻画细节很生动突出 4 悬念 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一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 地位后 紧接着便将赵国 秦国尖锐的矛盾展示出来 正当君臣为难 矛盾无法解决之时 宦者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举荐蔺相如智谋过人 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 赵王召见蔺相如后 蔺相如胸有成竹地分析了赵国 秦国的形势 得出了 宁许以负秦曲 的结论 并愿亲自出使秦国 且向赵王保证 城入赵 璧留秦 城不入 臣请完璧归赵 这就与缪贤的举荐巧妙呼应 证明蔺相如确实是一个机智 勇敢的人 所以缪贤的举荐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写作特点 二 对比映衬 相辅相成 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份 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宦者令缪贤舍人也 使二人身份一高一低 一贵一贱 从而造成强烈的反差 紧接下来作者又用赵国君臣对秦国欺诈性的来信 计未定 来衬托蔺相如的智谋过人 在 完璧归赵 一节中 作者又用秦王的贪婪与欺诈来反衬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 在 渑池会 一节中 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 窘态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三 细节描写 形神兼备 完璧归赵 中写到 相如因持璧却立 倚柱 怒发上冠 只寥寥数字 却十分形象的描绘出了蔺相如的神态 动作 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渑池会 中 写蔺相如 前进缶 因跪请秦王 在这里一个 前 字 一个 跪 字都十分准确的表现了蔺相如机智 勇敢 再如 左右欲刃相如 相如张目叱之 左右皆靡 仅此两笔就描绘出了蔺相如正直 刚强 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 廉颇蔺相如列传 塑造人物的方法 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 侧面描写 如缪贤推荐蔺相如 从他的推荐中 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正面描写 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 行动 表情和神态 在正面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聘司法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卷【附解析】
- 2025就业援疆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阿克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7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模拟卷(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与急救技能手册
- 2025留置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2025年秋季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25未签合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耳前瘘管继发感染诊疗要点
- 2025年北京中考真题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题卷(含答案)
- 捐资奖学金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螺纹插装阀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