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九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湖北省天门市九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湖北省天门市九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湖北省天门市九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湖北省天门市九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古文二则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疏通字词句义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3、学习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知识链接 常识积累1、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 三国蜀陈寿 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杨震,字伯起,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昭帝时为丞相,封平安侯。震少时好学,明经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为官之后,造福一方,深得民众拥戴,屡屡升迁。【探究活动二】初读课文 识字正音学法指导:先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词画上记号,然后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注上拼音。2、借助工具书弄清下列字的读音邓骘(zh) 辟(b) 谒见(y) 以遗震(wi) 涿郡(zhu)【探究活动三】再读课文 把握内容3、落实重点词语学法指导:先读背课下注释,再结合以前文言积累完成下列实词的解释。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赠送 )不受私谒( 私下的贿赂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有人 )道经昌邑( 取道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怀里揣着 )蔬食步行( 吃粗粮 )令 昌邑令( 县令 ) 知 暮夜无知者( 知道 ) 故 故旧长者( 老朋友 )4、虚词归类学法指导: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辨别判断下列虚词“之”“以”的意义或用法。之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 他,指杨震 )当之郡 ( 到,去 )以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来 )以此遗之 ( 用 )5、重点句子翻译学法指导:根据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他过去在荆州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探究活动四】品读课文 感知内容6.本文根据内容可分为两层,请在原文上用“/”标明,并在下面归纳每一层所写的内容。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后写哪两件具体事情。一层:杨震拒收“十金”二层:杨震拒为子孙“开产业” 7、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杨震是一个怎样的人?杨震是一个贤明,做官清正廉洁、自律慎独,在金钱面前不动心,生活俭朴,做人刚正不阿的清官。【探究活动五】跳读课文 学习写法学法指导: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两写两大类。8、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语言描写9、课文写“邓骘”“王密”“(其)子孙”“故旧”等人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对表现主人公有何作用?侧面描写。写“王密”,是为了与杨震形成对比,突出其光明磊落、忠厚廉洁;写“邓骘”对杨震的赏识提拔,是为了突出其贤明;写“(其)子孙”“蔬食步行”是为了衬托其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写“故旧”劝他“开产业”是为了衬托他的无私。【探究活动六】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10.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写一段话。内容:描写班上一名同学或是一位科任教师。要求:以语言描写为主,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能让大家一听就说出是谁的可获得加分)示例:他操着一口浓重的外地方言对我费力地说:“我想买一条裤子。”我说:“好吧,你想要牛仔裤还是运动裤?”他简短地说:“我要最便宜的。”“你自己看吧,上面有价。”他迟疑了一下,怯怯地说:“姐姐,我只有十块钱”“十块钱?”我愣住了,大概他也知道像这样的精品店不会卖十块钱的裤子。我再一次仔细打量他。他说:“姐姐,我在前面工业园的工地上打工,刚从老家来,还没发工资,就只有这一身衣服。”他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这么小的年纪,应该还在学校读书才对。我动了恻隐之心。店里最便宜的牛仔裤,就算本钱也要三十多元。我想了一下,到衣架上拿了一条裤子,又拿了一件t恤。我说:“先不要给钱了,等你发了工资再来还。”他的眼里充满感激,说:“姐姐,我会来的。” 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认读生字,熟读课文。2、能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理解翻译课文。3、学习文中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重难点】学习文中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探究活动一】知识链接 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探究活动二】初读课文 识字正音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法指导:先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词画上记号,然后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注上拼音。熟读课文。叱( ch ) 便宜 (bin y ) 悫( qu )蕴藉( yn ji ) 省视(xng )【探究活动三】品读课文 把握内容3、实词归类学法指导:先读背课下注释,再完成下列实词的解释。诸子或时谏止( 规劝,建议 )性质悫少文采(本性质朴 )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比作 )亦以此见轻 ( 被看轻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整夜 )岂可谓无私哉( 怎么,难道 )4、虚词归类学法指导: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辨别判断下列虚词“而”和“以”的用法。亦以此见轻( 因为 )以贞白称( 凭 )而亦终不用也( 表转折 )退而安寝( 表顺接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表转折 )5、将下列句子翻译写在横线上。学法指导:根据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有困难的句子请在书上圈出,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所能,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老朋友中有送我千里马的。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我即使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探究活动四】品读课文 感知内容6、结构分析:本文是从“无私”和“有私”两个方面来突出人物形象的,请用“/”将两部分隔开,并归纳层意。一层:写第五伦无私的两件事 (用原文作答) (1) “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 (2)“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 二层:写第五伦“有私”的两件事(用原文作答) (1)“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 (2)“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7、内容和主题分析。本文通过第五伦 “无私”和“有私”的几件事 ,来赞扬其 无私 品质,进而以其私心反衬第五伦大公无私 情操。【探究活动五】跳读课文 学习写法8、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本文运用了语言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分析下列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运用语言描写,写了第五伦“无私”和“有私”的几件事,体现了他大公无私的情操。 【探究活动六】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9、你能积累几个与“无私”有关的成语吗?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奉公 10、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青天”“良吏”“廉吏”,如海瑞、包拯、董宣等。 11、读后汉书之传世名篇乐羊子妻回答问题。 河南乐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1、解释加点的词。羊子尝行路( 曾经 ) 乃捐金于野(丢弃 ) 妻乃引刀趋机( 拿 ) 今若断斯织也( 这 )羊子感其言(被感动 ) 以就懿德( 美德 )2、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事 乐羊子妻规劝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 乐羊子妻以断织为喻规劝丈夫完成学业 3、羊子的过错是贪图小利不能持之以恒,通过羊子妻规劝羊子的故事,可以概括出她的性格是品德高尚,才智过人(二)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4、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以示玉人 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尔b、不知何氏之女 当之郡c、羊子感其言 其真无马邪d、密愧而出 一丝而累5、子罕不受玉的原因是什么? 短文赞扬了子罕什么精神? “以不贪为宝” “廉洁自律 6、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导学设计第1课时【导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疏通字词句义。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3、学习文中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导学重难点】学习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导学过程】【导学一】知识链接 常识积累(2分钟)1、导入语: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文件杨震四知)短片中的这位太守,人称“四知太守”,你能说出“四知”的具体内容吗?(预设:学生齐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看得很仔细,答得很正确。那么,片中的太守是谁呢?(预设:学生回答“杨震”)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生“杨震四知”的故事。2、出示目标,学生齐读一遍。3、指名朗读作者作品及文体知识简介。【导学二】初读课文 识字正音(5分钟)1、过渡:了解了作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字词。2、学生速读课文,圈点标注,借助资料或工具书查找并解决。3、指名一学生认读字词。4、学生齐读生字词加深印象。【导学三】再读课文 把握内容(8分钟)1、过渡: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字词下面我们一起来理解本课的实词。2、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实词练习,教师巡视。3、小组交流,解决疑难。4、展示交流,纠错点评。5、小结:虚词的意义或用法一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二要注重规律,注意与经典例句比对。【导学四】品读课文 感知内容(10分钟)1、过渡:前面环节大家表现很不错。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两件具体事例来写杨震的。从中可以看出杨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思考题,教师巡视。3、小组交流讨论,明确要点。4、分组展示交流,纠错点评。5、追问:如果各用一个四字短语作为两个小故事的标题,可概括成哪两个短语?6、小结:归纳评价文中的人物的规律:尽量用四字短语列举人物的品质;句式:xx是一个(列举优秀品质)的人(或称谓)。【导学五】跳读课文 学习写法(10分钟)1、过渡:杨震是这样优秀的一个人,他能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表现手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案上的8、9两个小题。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思考题,教师巡视。3、小组讨论交流。4、推举学生展示交流,5、其他学生纠错点评。6、小结:正面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等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主要有对比(反衬)与衬托(正衬)。【导学六】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10分钟)1、过渡: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巨大作用。你能不能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之中呢?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写一段话。2、指名一学生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听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4、学生代表展示。5、教师点评激励。 第2课时【导学目标】1、能认读生字,熟读课文。2、能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理解翻译课文。3、学习文中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导学重难点】学习文中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导学过程】【导学一】知识链接 常识积累(2分钟)1、导入:论语中说:“五日三省吾身”,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修身。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私心讲的就是一个修身的故事。2、出示目标,学生齐读一遍。3、指名朗读作者简介。【导学二】初读课文 识字正音(5分钟)1、过渡:了解了作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字词。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完成生词注音,教师巡视。3、指名将学案中带点字拼音写在黑板上。4、指名朗读课文,学生纠错,正音。【导学三】品读课文 把握内容(8分钟)1、过渡: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字词下面我们一起来翻译这篇课文。2、先读背课下注释3、结合以前文言积累完成学案中实词和虚词练习。4、小组内交流、展示。5、指定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小结。【导学四】品读课文 感知内容(10分钟)1、过渡:前面环节大家表现很不错。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第五伦的。从中可以看出第五伦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思考题,教师巡视。3、小组交流,明确要点。4、教师点拨、更正、补充、小结。5、追问:如果各用一个四字短语作为两个小故事的标题,可概括成哪两个短语?(叱遣谏者,封上奏记)【导学五】跳读课文 学习写法(5分钟)1、过渡:通过分析课文,我们了解了人物的品格特点,那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呢?我们一起学习。2、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点评。3、明确要点并对学生予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