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肖港初级中学七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肖港初级中学七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肖港初级中学七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肖港初级中学七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肖港初级中学七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肖港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骊歌(l) 瞬息 (shn) 蝉蜕(tu) 荒草萋萋 (q )b菜畦(q ) 书塾(sh ) 喧嚣(xio ) 人迹罕至(hn )c确凿(zo ) 丑陋(lu ) 喑哑(yn ) 人声鼎沸(dng )d叮嘱(zh ) 脑髓(su) 顷刻(qng) 来势汹汹(xi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d中叮嘱(zh),脑髓(su),d错,固选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延绵 轻婕 博学 更胜一筹 b幽寂 秕谷 相宜 惊慌失措c讪笑 嫉妒 肿胀 随声附和 d恐惧 花圃 蟋蟀 骇人听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中“轻婕”应为“轻捷”,a错,固选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a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b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c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d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第二空、第三空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故选“即使也”,排除ad第四空“爱心”对应的是”传递”。排除c故选b。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答案】b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古诗文默写(6分) 山际见来烟,_(1分) _,影入平羌江水流(1分)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的句子是:_,_(2分) 请写出古诗词中富含哲理的完整的两句_,_(2分) 【答案】竹中窥落日 峨眉山月半轮秋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窥、峨、朔、柝、生、疑,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6名著阅读(4分)外祖母接过我的钱,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这段文字选自传体小说_,文中的“我”名字叫_。因母亲患_病逝后“我”无依无靠,只得再次投靠外祖母,“我的钱”是我_换来的钱。【答案】童年;阿寥沙;肺结核;捡破烂【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7综合性学习(7分)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近年来,全国国地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全国妇联评选出全国“最美家庭”,重庆也评选出“最美十大家庭”。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广西南宁的王芳20多年精心照顾脑瘫的女儿,用至诚的母爱给予女儿最贴心的陪护,使女儿得以康复。多年来她和丈夫李绿江一起坚持各种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他们创办的民间慈善机构“安琪之家”,至今已为5000多位脑瘫儿童提供了康复教育服务。由此王芳家庭获得2015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材料二:“传家忠和孝,兴家文和德,持家勤和俭,安家让和忍,守家遵法度,败家酒和赌”这是2014年“重庆最美十大家庭”称号获得者杨兴明家传承了百年的家训。这一家训,让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拥有了长久的和谐与幸福。杨兴明家住武隆羊角镇石床村,他当年已90岁高龄,共有120余名子孙后人,他家凡是年满12周岁的后生必须熟背家训,其“齐家立德”的家规在当地成为美谈。材料三:涪陵区的陈朝晖出生于书香文化世家,他甘于清贫,追求精神文化,读书、藏书、品书,建立起了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十多年,藏书6万余册,藏书的种类、数量和价值,在私人藏书界都享有盛誉。他还修复整理古籍3万余本,在古籍文化的收藏方面,已经超过了中国西南各省市的大多数官方图书馆。陈朝晖用自己对读书和传统文化的爱好,影响着家庭,影响着周边的人。他的家庭因此获得2014年“重庆最美十大家庭”称号。(1)【发现“最美”】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以下两个最美家庭的特色。(2分)王芳家庭,美在_杨兴明家庭,美在_(2)【分享“最美”】你所在学校准备在本周五下午三点举行“大手牵小手,共建书香家庭”主题活动,你作为学校代表将电话邀请陈朝晖来校作一次报告,请你用得体的语言邀请他。(3分)(3)【弘扬“最美”】重庆市妇联将杨兴明家的老宅确立为“家风教育基地”,请你为这一基地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有感召力,20字以内)(2分)【答案】(1)王芳家庭,美在坚持各种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 杨兴明家庭,美在 让百年家训传承子孙后人。 (2)示例:陈叔叔 ,您好!我是xx学校学生代表xxx,本周五下午三点学校决定在大操 场举行“大手牵小手,共建书香家庭”主题活动,特让我邀请你前来作一次报告好吗 (3)示例:齐家立德家规传,教育基地家风扬!【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的是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阅读材料一和二,材料一讲述了王芳和丈夫李绿江一起坚持各种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创办的民间慈善机构“安琪之家”,帮助了许多脑瘫儿童。材料二讲述了杨兴明一家遵循家训,概括作答。(2)电话邀请,要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语言得体,表达清楚。(3)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抓住材料的主题,拟写的句子要突出这一主题,语言要精练、有力,有情感色彩,有宣传鼓动性。如果是两小句,最好用对偶。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理解(45分)(一)古诗词鉴赏(3分)木兰诗(节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选文中“理云鬓”和“贴花黄”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叫_(填修辞名称)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 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也是如此用法。(1分)9结合全诗品味结尾四句。(2分)【答案】8互文9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解析】8试题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常见就是比喻、拟人、对偶、反问、设问等,此外还在互文、顶真等特有的,了解这些根据诗句内容判断。本句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从内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评析,要点析其中生动的字词,说明其精妙的作用。本题首先要点明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内容分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文言文阅读(12分)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世隶耕(属于)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b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团结宗族)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贤于材人远矣(比) 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赞) 彼其受之天也(他)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又七年,还自扬州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中的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d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13 结合仲永由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认识。(3分)【答案】10d 11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12c13示例: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学习的条件也各有优劣,但这些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教育,个人的主观努力,需要个人持续不断的学习。【解析】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字词的含义,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正误。d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d错,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疏通两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第一句要注意“自”解释为“从”;第二句要注意“固”解释为“本来”;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理解。疏通文文,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选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判断,c中不是运用对比。c错,故选c。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仲永由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变化的原因,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谈谈认识,言之有理,表达清楚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翻译】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现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4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2分)15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找两个例句。(2分)从视觉、听觉或味觉的角度:_16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2分) 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17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2分)18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2分)【答案】14百草园美丽的自然景物之乐。15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听觉: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又酸又甜16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17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也与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18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融情入景,景中有人。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解析】14试题分析:概括文章内容,主要的方法是“压缩”情节,找到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的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根据其内容。依据题中提到的线索,梳理人物的行为表现,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从“人物”“事件”两个信息点上概括,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试题分析:首先了解写作角度有哪些,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通感。然后阅读选文,从选文中找出视觉和听觉的句子,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听觉: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又酸又甜。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这种题型一般回答不能,比较本文用词和括号内的用词的区别,本次从动词的角度,表现内容,表达情感等角度分析。“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7试题分析:抓住文中“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此句话来分析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百草园对孩子的吸力。可联系此篇文章的全文,这也为“我”猜测家人让“我”离开百草园去读书的原因埋下伏笔。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试题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可从人感受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或直接从所描写对象各个特点方面(形、声、色、味)或从作者描写方法的角度(正面、侧面)、融情入景、层次分明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 阅读下面现代文愿 望 (王举芳)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来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中年女人。他们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个小女孩的家。女孩正在帮着姥姥择从地里挖来的野菜,看到陌生人进了他们家的院子,慌忙站起身,躲在姥姥身后。姥姥站起身,说:“你们这是”女人迎上去,握住姥姥的手说:“可找到你们了,这孩子就是杜鹃吧?”姥姥一听,把身后的杜鹃拉到身前来说:“早听说你们要来,一直盼着呢,杜鹃,快,你城里的阿姨来看你了。”女人伸出双臂,示意杜鹃到她的怀里来。杜鹃怯生生地走过去,轻轻偎依在女人的肩头,就像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眼神里绽放着纯真的幸福。 “哥哥呢?他怎么没有来看我?”杜鹃把头从女人的肩膀上拿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望着女人。 “你哥,他今天正好有事情,改天他忙完了,我一定让他来看你。”女人的眼里闪过一丝悲伤,但瞬间转成了笑容。吃过晚饭,杜鹃写完作业,就上床睡了。姥姥和女人坐在院子里说话。小村的夜晚很安静,连风都不好意思来打扰,天上的星星眨着清澈的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月亮悄悄躲在树梢后,听女人和姥姥轻声细语却切切深情的谈话。女人长舒了一口气,说:“这是我儿子的愿望。”姥姥握住女人的手说:“孩子,我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的一种伤痛。杜鹃的爸妈出车祸那阵儿,我真是不想活了,可是看看杜鹃,那么小的孩子没了父母就够可怜的了,如果再没了我们,可就真成了风中草了。” “嗯,不能让孩子看不到希望。”女人轻泣着说。“我儿子说他与杜鹃的血样配型很符合,明天我们就带杜鹃进城做心脏移植手术,医生说我儿子撑不了几天了”女人低低地哭泣起来。那个草上满是清露的清晨,杜鹃一手拉着男人,一手拉着女人,沿着弯弯曲曲的环山路,走出了小山村。儿子顽强支撑着自己的生命,在得知杜鹃已来到医院时,带着一丝微笑,永远地离开了他眷恋的父母,离开了他做义工三年帮助的小女孩杜鹃。这个消息,女人没有告诉杜鹃,她不想让杜鹃幼小的心灵再一次接受重力的打击。杜鹃出院了,女人带着她回到了小山村,看着杜鹃微笑阳光的脸,女人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眼中含着泪花,笑了。几天后,看到杜鹃恢复得很好,女人说要回城了。杜鹃扑进女人的怀里,依偎着抱紧,就像抱紧亲爱的妈妈一样。杜鹃交给女人一封信,说让她坐上车时在车上看,女人微笑着点头。打开信封:我知道哥哥的愿望,也知道哥哥和坏人搏斗,受了重伤,也许他就要去我爸妈去的那个遥远的地方。我那晚偷听了你和姥姥的谈话,我多么不想进城做手术啊,可是我心里也有一个愿望,我哭了好久,为了我的愿望,我决定跟你们进城做手术。我的愿望没有哥哥的愿望那么崇高,但是是真诚的,我想说,我的愿望是我想做你们的女儿,照顾你们一辈子。 女人握着信,泪水再一次模糊了她的双眼,不同的是,这眼泪少了悲痛,多了几分润心的暖。19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愿望”?分别是什么?(2分)20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4分)21结合上下文,按要求答题。(4分)眼泪少了悲痛,多了几分润心的暖(加点的词分别指什么?)小村的夜晚很安静,连风都不好意思来打扰,天上的星星眨着清澈的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月亮悄悄躲在树梢后,听女人和姥姥轻声细语却切切深情的谈话。(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其作用)22小说中的“哥哥”虽然没有出场,但人物形象较为鲜明,试分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答案】19一是中年妇女的儿子的愿望是捐献自己的器官死,将心脏捐给杜鹃。二是杜鹃的愿望是做中处妇女的女儿,照顾他们一辈子,报答“哥哥”的恩情。三是中年夫妇的愿望是找到杜鹃 ,帮助儿子完成心愿。四是姥姥的愿望是照顾好杜鹃,让她健康成长。20中年夫妇造访山村;姥姥和女人深夜交谈;“哥哥”含笑离世;杜鹃写信报恩 21(1) “悲痛”指儿子离开人世 “润心的暖”指杜鹃想做中年妇女的女儿,照顾她们一辈子。(2)景物描写,写出了夜晚安静幽美的环境,渲染了温馨的氛围,衬托了中年妇女与姥姥之间真挚的情谊,同时也 为下文交代杜鹃偷听到中年妇女和姥姥的谈话做铺垫。22善良,顽强,助人为乐。在临死前将心脏移植给他人,思想境界崇高。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本题中借助旁人的叙述来理解分析人物形象。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阅读下面现代文红树林鲜为人知的生态功能日前,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等单位组织的“绿镜头发现中国”采访活动走进海南。笔者随采访团在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红树林并非一般人想象的红色,而是四季常绿,貌似寻常却生态功能丰富。以东寨港保护区为例,这里现有真红树植物11科23种、半红树植物9科12种,占全国红树植物总类的97%,其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在国内同类保护区中为最高。放眼望去,海岸潮间带滩涂上,大片绿色植物,就是红树林了。那为什么叫红树林呢?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从红树林的组成来说,树种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另一方面,大部分红树植物富含单宁酸,当割开树皮后,其树皮和木材中的单宁酸与空气接触后,会被氧化而呈红色。与其他森林类型相比,除了维持生物多样性,红树林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鲜为人知。首先是防浪护堤。红树植物能够稳稳扎根于滩涂上,在海岸形成一道密实的天然屏障,是我国南方万里海疆的第一道防护林,具有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红树林还可加速滩地淤高和向海伸展,使海滩面积不断扩大和抬升,从而达到巩固堤岸的效果。其次,红树林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包括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10倍。红树林还可以大量吸收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另外,红树林湿地见证了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全部过程,是研究生物进化和海陆变迁的理想对象。比如红树林中的海蛙,是唯一能够生活在海水中的蛙类,在研究大陆变迁及如何适应海洋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弹涂鱼在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具有海陆两栖性,是研究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重要对象。根据红树植物花粉,还可以进行地层对比,判断滨海相沉积,推断海岸线变化,恢复古气候和古地理,在海洋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海南东寨港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但从193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小泥塘。因此,保护红树林已经刻不容缓!23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24请分析选文第五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25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红树林得名的原因,一是其以红树科植物为主;二是其树皮和木材中的含有的单宁酸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而呈红色b红树林可以防浪护堤,红树植物在海岸形成一道密实的天然屏障,是我国南方万里海疆的一道防护林,具有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c根据红树林可进行地层对比,判断滨海相沉积,推断海岸线变化,恢复古气候和古地理,在海洋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d1933年以来,人类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小泥塘。因此,保护红树林已经刻不容缓!【答案】23本文主要说明了红树林成名的原因和红树林独特的生态功能,并号召大家保护红树林。24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红树林的净化功能和热带雨林的净 化功能进行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红树林净化功能的强大。25d【解析】23试题分析:概括说明文文章内容,主要的方法是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本文主要说明了红树林成名的原因和红树林独特的生态功能,并号召大家保护红树林。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4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阅读选文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选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句子分析判断。从文中最后一段“193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小泥塘。因此,保护红树林已经刻不容缓!”可判断d错。故选d。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写作表达(50分)26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身边的风景也动人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答案】例文1:身边风景也动人时光穿梭,似流沙般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平息了那颗眺望远方的心。蓦然回首,感受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呵,原来,身边的风景也如此美丽动人。炽热的太阳恶毒地烘烤着大地,掀起一阵阵热浪,空气也似乎凝固了,只有知了在不厌其烦地“热呀热呀”地叫。四个孩子坐在一棵大树下,一脸幸福地捧着瓷碗,“咕噜咕噜”地唱着,大热的天,仿佛对他们不起一丝一毫的作用。“呀,你看我的碗里有一颗大枣。”靠着树坐的女孩惊呼,其他三个孩子忙用勺子努力地在自己的碗中搅和着。“我也有”两个男孩同声说,只有坐在小板凳上穿花裙子的小女孩愣愣地看着手里的碗,却怎么也找不到。女孩兴奋地看过来,问:“你有吗?”小女孩撅了撅嘴,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一只小勺子伸过来,放下一颗红枣,“我不喜欢吃枣,这颗给你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