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七中八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海南省海口七中八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海南省海口七中八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合作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并体味其意境。4、引导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2、运用导学案,阅读“知识链接”,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1、学生结合导学案介绍: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 北宋 (朝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与父亲_苏洵_、弟弟_苏辙_合称为“_三苏_”,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我们曾学过他的词: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2、教师导入:苏轼曾在月下饮酒,对月怀人,更以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时隔七年之后,被贬到黄州的他,又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感呢?三、了解写作背景,勾画注释中相关内容。1、请同学们将注释中相关内容勾画出来: 元丰六年,苏轼贬居黄州已经四年,张怀民这一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自由朗读,落实字音、节奏,再齐读。2、四人为一小组,组内交流翻译,解决疑难问题,落实重点字词。3、选三个小组分段翻译,其他小组批改、订正,师补充小结。4、请你来挑战:默默回答,对照正确词义,将记不得的、错误的记录在课本上。5、再次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要读出感情,还得要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五、合作探究,赏析写景,感悟闲情。1、文章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月色入户,但无与乐者。经过:到承天寺寻张怀民。结果:相与步于中庭赏月。2、为什么要找张怀民?“亦”,境遇同,志趣相投。3、苏轼和他的朋友观赏到了怎样的美景,他是如何描写的?(可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用词等方面赏析)写什么景?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突出景物的特点?小结:比喻,把月下之景比成水中之景,以“积水”比月色,表现“空明”的特点,以“藻荇”比竹柏的影子,写月影的“交横”,非常新颖又贴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 “积水空明”,为静景,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盖”字用得好,生动地描写出了清澈透明的月光给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沉迷疑惑之下,突然恍然大悟,饱含惊喜之情。“影”字用得好,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俱现。5、全文无一个“月”字,却使人感到月光无处不在,有动有静,动中愈见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可见,苏轼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6、欣赏着这美妙的月色,苏轼有了什么感慨?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对“闲人”的理解。(1)作者为何自称为“闲人”?一是因为被贬,身为闲官,有的是空闲。一是指有闲情逸致。(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结:不服老,有一身理想和抱负的苏轼,却只能做一个“闲人”,这不免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这一声“闲人”又是自我宽慰,为自己能忘掉烦恼,饶有兴致地与友欣赏美景而感到欣喜、得意,也流露出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美景的惋惜、批评。种种复杂微妙的情愫尽在一声“闲人”中,但最让我们感动的却是?是他那逆境中豁达乐观的胸襟。 7、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月下的竹柏,不正是纯洁、坚贞的象征?这样清澈透明的美景,不正映照出作者那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8、小结:这篇文章含蓄地表达了苏轼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语速慢一些,语气舒缓一些,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六、拓展延伸从苏轼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如: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写景的方法 学习的最后,我也想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我想把这两句话送给苏轼,送给同学们,也送给我自己!逢逆境,仍恬淡豁达欣赏美。经忧患,亦积极热情乐观活。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导学案“学习检测”。【学习检测】1、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作者 苏东坡 , 北宋 (朝代)的文学家。2、解释词语念:想到 相与:一起、共同 空明:清澈透明 但:只,不过 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于光景的人。 2、翻译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那竹子、柏树的影子。(2)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