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堰二中2018年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分25=50分)读某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则正确的是()a甲处可能是极地高压b受下沉气流影响,撒哈拉沙漠地区炎热干燥c乙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降水较多d受气流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湿润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正确的是()a甲处为海洋,乙处是陆地 b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c代表陆地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 d代表地表和地下径流环节3若此图表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则此时()a北京进入多雨季节 b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c印度吹东北风 d我国正值冬季下面左图是澳大利亚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45题。4左图甲附近的洋流与右图中所示洋流符合的是()abcd5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北上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降温减湿 d能扩大海洋污染范围6下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d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78题。7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a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植被:森林草原荒漠c土壤:沼泽土黄土荒漠土d地形:高山盆地高原8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b土壤 c洋流d水分右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甲处地质构造为()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10甲处山地成因是()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上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读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造成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12图中各地气候的形成与信风带有关的是()a b c d下图中右图为扬州何园的太湖石(石灰岩)假山景观,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按成因分类,太湖石属于左图中的()ab bc cd de14塑造右图中太湖石“瘦、漏、透”景观特征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相关的数字序号为()a冷却凝固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变质作用 “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a b c d16“黑烟囱”在成因上属于()a沉积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18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b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建村落读30n纬线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1921题。19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甲地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层深厚,多冻土,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物种繁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20影响甲地区曲线数值较小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地面状况 d海陆位置21影响乙地区曲线数值较小的主要因素是()a季风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读下图,图中l为海岸线,q、p为洋流,完成2223题。22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b减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c可能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d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23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a冷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 b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c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d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25此次“极涡”南下()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二、综合题(16分+14分+20分=50分)26读“世界某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6分)(1)请用箭头标出洋流运动方向(3分)(2)按洋流性质分a、b两洋流中,a属于_,b属于_。(2分)(3)若c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的影响是:有利于 ,不利影响是_。(4分) (4)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a洋流的名称是_。d渔场的名称是_。(2分)(5)如果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则d处渔场为_渔场,形成原因是_。(2分) (6)简析b洋流沿岸多雾的原因(3分)27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c地气流垂直方向运动状况为 ,(1分)d地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_ 。(2分)p、p、p按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 。(1分)(2)a处风向为 风,(1分)b处风向为 风。(1分)(3)a、b两处比较, 处风力更大,理由 。(3分)(4)锋面雨区的位置主要位于 (甲、 乙、丙、丁)地。(2分)未来几天内,乙地的天气特征为 (3分)28读世界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分析a区域地理景观的成因。(8分)(2)说出b处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及成因。(4分)(3)c、d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影响两处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十堰二中2018年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25 cdadd bbdba baccd abccb bdbdb26. (16分)(1)(2)暖流,寒流。(3)有利的影响是: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不利影响是:扩大了污染的范围。(合情合理即可) (4)日本暖流。 北海道渔场。 (5)纽芬兰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6)寒流降温,水汽易凝结。27. (14分)(1)下沉 气旋 ppp(2)偏西风(或西北风)偏南风(或西南风)(3)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4)甲 丁 大风、暴雨、降温28(20分)(1)a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地表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4分)由于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缺乏,加之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