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护层故障测试案例.docx_第1页
电缆护层故障测试案例.docx_第2页
电缆护层故障测试案例.docx_第3页
电缆护层故障测试案例.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110kV电缆外护套接地电缆故障案例类别:故障测寻案例名称:龙口电厂110kV电缆外护套接地电缆故障设备(缺陷)类别:电缆本体1. 案例描述 2014年7月21日,龙口电厂运维站运行人员对110kV电缆线路进行周期性带电检测,使用钳式接地电流测试表发现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超标。当时线路负荷电流为100A,检测显示电缆金属护层C相接地电流值为35A,A相接地电流值为3.4A,B相接地电流值为3.8A,确定电缆C相存在护层故障。缺陷发现后,运维站立即组织人员对电缆线路全线进行检查。未发现明显缺陷点。电缆埋在电缆沟内,有盖板覆盖,电缆固定在金属框架上,电缆与框架之间有绝缘垫,但部分绝缘垫已掉落,电缆采用铜丝作为屏蔽层。2. 检测过程和方法描述测试使用的设备包括T-303A电缆故障测试高压信号发生器、T-H100电缆护层故障测试仪、T-505电缆故障定点仪。电缆全长为313米,兆欧表测试单相护层对地为0,万用表测试接地电阻为100k。A 校正电阻率首先,完全打开故障电缆的芯线和护层,又打开一完好相的芯线和护层,校正完好相护层电阻率;把完好相的对端利用短接线短接护层与芯线,并人为的在对端护层与地之间做一故障点,接线图如图1所示。图1 完好相校正电阻率使用T-H100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电流(mA)85 mA100 mA电压(V)4964 V5838 V电阻(m)58.4 m58.4 m电阻率(/km)0.1865 /km0.1865 /km距离(米)313 m313 m由此可以验证出该电缆的电阻率为:0.1865/km。B 故障测试把故障护层和故障护层的芯线用短接线短接,短接线尽量短,并一定不要接触其他电缆和接地点,接线图如图2所示。图2 故障相接线使用T-H100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电流(mA)76 mA92 mA113 mA电压(V)3830 V4637 V5695 V电阻(m)50.4 m50.4 m50.4 m电阻率(/km)0.1865 /km0.1865 /km0.1865 /km距离(米)270 m270 m270 m由此可以确定故障点在距离测量端:270m。3. 现场印证定点时,走到故障点附近,可以看到明显的放电波形。掀开盖板,可以听到清楚的放电声,并可看到故障点有浓烟冒出,找到电缆上标识的距离为68米,对端标识为25米,故障点距离对端约43米,推算出故障点距离测量端正好270米。4.处理结果故障点处理后,对地绝缘电阻为200M以上,上电后,运行正常。本次测试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校正电阻率时,接线一定要准确,护层接地后再短接芯线,以免产生较大的测试误差;2、测距时,尽量采用故障相的芯线构成回路,且故障相的护层和芯线必须完全悬空;3、不怕麻烦,尽量多测几组数据,比较每次测试距离的偏差;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从对端测试故障距离,然后两端测试距离与全长进行比较;5、护层故障放电时,故障点附近的放电声一般比较大,比较容易区分,但注意不要长时间加高电压,容易伤害电缆。本案例由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